陶行知原名陶文溶,字世昌,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歙縣西鄉(xiāng)黃潭源村的一個貧寒家庭。他有一姊一妹:姊名寶珠,幼殤;妹名美珠,又名文漠。 陶行知的父親名長生,字位朝,號筱山,粗通文墨,為人厚道,原在休寧縣萬安鎮(zhèn)經營亨達官醬園。鴉片戰(zhàn)爭之后,由于帝國主義列強的人侵和洋貨傾銷,農村的自給自足經濟每況愈下,營業(yè)蕭條,家境困難,陶父只得將醬園出頂給曹氏親戚,回故鄉(xiāng)黃潭源村種田務農,賣柴賣菜。陶行知的母親曹翠仂,除種田務農、操持家務外,還替人縫補漿洗做傭人。 陶行知小時乳名和尚,這是因為他有一個姐姐幼年夭折,陶父鑒于人丁不旺,出于迷信觀念和民間習俗,想讓陶行知寄于沙門,蔭佛長壽,故取乳名和尚。同時,也是因為他小時候為省事起見頭發(fā)常常被母親剃得光光的,村里人都叫他“小和尚”。陶家那把剃刀,用過三代人,遂有“一把剃刀剃三代”之說。[1]陶行知把母親使用過的剃刀視為最可紀念的傳家寶。母親逝世后,他曾做詩一首:“這把刀!曾剃三代頭,細數(shù)省下錢,換得兩擔油!盵2] 由于家境貧寒,陶行知自幼便飽經世故滄桑,深知農家疾苦。十一二歲時,他就成為家中的半個勞動力,每天和祖母一起績麻,跟母親一起種菜。隨父親一起砍柴、賣柴和賣菜。他平日接觸的大多是貧民,一直生活在貧民社會環(huán)境中,對勞苦大眾無比摯愛,對有錢有勢者則極為鄙視,自幼便形成了親民、愛民、為民、救民的思想。 當時,歙縣西干十寺有兩個當家和尚勾結官府,魚肉人民,利用宗教,作威作福,強奸婦女,并以宣揚佛教為名,沿西干山坡修建18座佛龕,強捐惡索,惹起眾怒。陶行知激于義憤,與同學朱家治等人,把西干沿河的木雕菩薩全部摔入河里,并質疑說:‘佛心何在?”還告誡小和尚不要為虎作倀,應修善寧人,方是佛門本色。[3]可見他自小就有一種強烈的正義感,這是他日后親民、愛民、為民、救民的思想起點。 徽州府與“徽駱駝” 陶行知的故鄉(xiāng)歙縣,舊屬徽州府,在安徽省南部。徽州全境多為山區(qū),雖風景秀美,但山多地少,土瘠民貧,全年的糧食僅夠當?shù)鼐用袢轮琛R虼,為了生存,徽州人大多離鄉(xiāng)背井,外出經商。他們多以小生意起家,吃苦耐勞,積累資金,逐漸擴大勢力,有的竟成為富商大賈;罩萑艘陨朴诮浬搪劽珖踔劣小盁o徽不成鎮(zhèn)”的說法,意指一個地方只要徽州人進來,就開始設店經商,把小村落變成小市鎮(zhèn);罩萑颂貏e能夠吃苦耐勞,富于開拓創(chuàng)業(yè)精神,人稱“徽駱駝”、“績溪!。陶行知自幼便深受這種精神的感染,萌生了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意識。[4] 徽商與徽州文教 為了在激烈的商業(yè)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徽州商人十分注重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徽州地區(qū)的學習氣氛格外濃厚。孩子們從小就要進各類塾館讀書,接觸儒家經典。許多徽商都是或“先儒后賈”,或“儒而兼賈”,或“亦儒亦賈”,或“先賈后儒”。由于徽商具有這個特點,因而他們在商業(yè)競爭中,具有“權低昂,時取予”的洞察能力,容易發(fā)財致富,并易于與政界官場建立密切聯(lián)系,為進一步擴大勢力創(chuàng)造條件。 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