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人文通識課Ⅰ:古典時代


作者:羅伊·T·馬修斯     整理日期:2014-05-12 09:41:47

本書自1992年第1版出版以來,獲得了多項圖書大獎,以其材料豐富、觀點鮮明、結(jié)構(gòu)編排合理成為流行至今的人文通識標準教材。本書的編寫始終秉承一個宗旨,即在歷史解讀的框架內(nèi)為讀者提供一種有關文化表達和藝術作品的分析和欣賞。這一宗旨將幫助讀者運用不斷提高的歷史眼光來豐富和加深他們自己對當今世界的最新見解,以鼓勵他們投入到對未來的積極建設之中。
  本冊共6講,主要范圍是從史前到羅馬帝國晚期的古代世界。按照時間順序,本冊首先介紹了近東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及尼羅河文明,然后講述了希臘文明從萌芽到巔峰再到衰落,被后繼崛起的羅馬征服并吸納,而羅馬帝國文明又是如何被脫胎于猶太教的基督教所征服。作者為我們展演了人類從洪荒時代到希臘-羅馬與猶太-基督教這兩大西方文明傳統(tǒng)匯流的氣勢磅礴,讓我們回顧了古代世界激動人心的時刻,重新檢視了西方人文傳統(tǒng)的根源。         
  作者簡介:
  羅伊·T·馬修斯(RoyT.Matthews),美國密歇根大學榮休人文與歷史教授。
  德維特·普拉特(DeWittPlatt),美國密歇根大學榮休人文與歷史教授。
  托馬斯·F·X·諾布爾(ThomasF.X.Noble),美國圣母大學歷史教授,美國天主教歷史學會主席,研究領域為古代魚中世紀時期。盧明華,原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對外關系。
  計秋楓,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F(xiàn)任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史專業(yè)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關系學會理事。
  鄭安光,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F(xiàn)任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史專業(yè)副教授。
  目錄:
  簡目
前言
導言為何學習文化史?
人文知識入門:如何理解藝術
第1講史前文明和近東文明
第2講愛琴海文明:米諾斯人、邁錫尼人和古風時代的希臘人
第3講古典希臘文明:希臘時代
第4講希臘化時代的文明和羅馬的興起
第5講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興起
第6講羅馬帝國文明和基督教的勝利
出版后記
細目
前言
導言為何學習文化史?
人文知識入門:如何理解藝術簡目
  前言
  導言為何學習文化史?
  人文知識入門:如何理解藝術
  第1講史前文明和近東文明
  第2講愛琴海文明:米諾斯人、邁錫尼人和古風時代的希臘人
  第3講古典希臘文明:希臘時代
  第4講希臘化時代的文明和羅馬的興起
  第5講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興起
  第6講羅馬帝國文明和基督教的勝利
  出版后記細目
  前言
  導言為何學習文化史?
  人文知識入門:如何理解藝術
  第1講史前文明和近東文明
  1.1史前文化和早期文化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革命
  金屬時代
  1.2文明的興起:美索不達米亞
  蘇美爾、阿卡得和巴比倫諸王國
  文明的搖籃
  1.3尼羅河文明:埃及
  三千年的延續(xù)和變化
  對永恒文化價值的探求
  1.4美索不達米亞帝國和埃及帝國的繼承者
  亞述人
  新巴比倫人
  米底人和波斯人
  文化關鍵詞
  批判性思考提問
  第2講愛琴海文明:米諾斯人、邁錫尼人和古風時代的希臘人
  2.1序幕:米諾斯文明(公元前3000—前1100年)
  2.2開端:邁錫尼文明(公元前1900—前1100年)
  米諾斯克里特和邁錫尼的技術
  2.3希臘的黑暗時代
  2.4古風時代(公元前800—前479年)
  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結(jié)構(gòu)
  希臘城邦:斯巴達和雅典
  古風時代的技術
  2.5希臘天才的涌現(xiàn):對形式的把握
  宗教
  文學
  哲學和科學
  建筑
  雕塑
  文化關鍵詞
  批判性思考提問
  第3講古典希臘文明:希臘時代
  3.1內(nèi)外事務:戰(zhàn)爭、和平和馬其頓的勝利
  希臘時代的諸政治階段
  3.2古希臘時代的希臘藝術:追求完美
  戲劇
  音樂
  3.3歷史學、哲學、科學和醫(yī)學
  歷史
  哲學、科學和醫(yī)學
  3.4視覺藝術
  建筑
  雕刻
  繪畫
  文化關鍵詞
  批判性思考提問
  第4講希臘化時代的文明和羅馬的興起
  4.1不斷變化的政治框架
  希臘化時代的君主國
  羅馬的興起
  政府的性質(zhì)
  4.2生活的一般趨向
  婦女的感受
  城市生活
  羅馬價值觀
  4.3希臘化時代的文化
  戲劇和文學
  哲學和宗教
  科學和技術
  建筑
  雕刻
  文化關鍵詞
  批判性思考提問
  第5講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興起
  5.1猶太教
  人民及其宗教
  《圣經(jīng)》
  早期的猶太藝術和建筑
  5.2基督教
  耶穌基督的生平與《新約全書》
  基督徒與猶太人
  基督教與希臘—羅馬宗教和哲學
  羅馬帝國的基督徒
  早期基督教文學
  早期基督教藝術
  文化關鍵詞
  批判性思考提問
  第6講羅馬帝國文明和基督教的勝利
  6.1奧古斯都元首政治
  元首政治
  羅馬治下的和平
  6.2第3世紀的危機
  6.3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
  6.4東、西羅馬帝國的晚期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東羅馬帝國
  6.5基督教的勝利
  天主教的發(fā)展
  基督教的隱修主義
  基督教與羅馬國家
  6.6羅馬帝國的文明
  世俗拉丁文學
  哲學
  科學和醫(yī)學
  法學
  6.7從世俗到心靈:基督教文學
  基督教的教父們
  教會史
  詩歌
  6.8視覺藝術
  建筑
  雕刻
  繪畫和鑲嵌工藝
  6.9音樂
  文化關鍵詞
  批判性思考提問出版后記第1講史前文明和近東文明
  
  本書讀者對左圖中的兩個建筑物,獅身人面像和大金字塔,或許非常熟悉。它們?yōu)槭裁磿沁@樣?說到底,它們已存在了5000年之久。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突出的是歷史和傳統(tǒng)。這些遺跡有其自身的歷史,它們也已融入了西方傳統(tǒng)。它們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因此,本書之所述一方面是講述我們是誰,一方面是談論我們所繼承的并從中得益的傳統(tǒng)如何年復一年地成長起來并不斷變化的。
  近兩百年來,人們習慣于談論“西方文明”,在更近一些的時代里,人們習慣于討論許多構(gòu)成西方文明的文化。這些術語意味著什么?當人們一開始談論“西方”時,他們指的是西歐。但西歐乃是那些生存于地中海周圍之古代民族和古代文化的產(chǎn)物,而歐洲最終也將其文化輸出到了世界的大部分其他地區(qū)。因此,“西方”既是一個地區(qū),也是一個概念。從某個角度來說,(civilization)是最大的單位,在其中,每個人都會感到安適。它是一種組織原則,指的是共同的制度、經(jīng)濟體系、社會結(jié)構(gòu)以及跨越時空的價值觀。由此我們可以感覺到(雖然很朦朧)與獅身人面像和大金字塔的聯(lián)系。(culture)是比較嚴格的術語。從一個非;\統(tǒng)的層面上來說,它指的是高級文化:例如美術和哲學。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它指的是表達和行為的總體,這些表達和行為的總體標明了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和時間內(nèi)一群可以容易辨別的人群之特征。在任何時刻,在任何較長的時間段里,每個文明都包含了許多文化。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和希臘羅馬一樣,都屬于古代西方文明。雖然它們并不一樣,但它們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且都對一個經(jīng)久的傳統(tǒng)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1史前文化和早期文化
  人類先于文化和文明而存在。至少在400萬年前,現(xiàn)代人類的遙遠祖先就已出現(xiàn)在非洲。這是一個很長的時期,但與地球已存在的大約60億年時間相比,這不過是彈指一揮間而已。為了讓大家領會這些天文數(shù)字的概念,我們來想象一下日歷:如果地球在1月1日出現(xiàn),那么人類祖先大約在8月底露面,而文明和歷史則在12月31日午夜前幾分鐘才開始。
  原始人(hominid或Homo)大約出現(xiàn)在兩百萬年以前,而現(xiàn)代人的直接祖先智人(Homosapiens)則大約出現(xiàn)在20萬年以前。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的歷史是關于人類種族本身的故事。不幸的是,我們關于這些人類的情況知之甚少,認識也是支離破碎。他們是獵手和采集者,居住在諸如洞穴一類的天然庇護所里,沒有復雜的社會結(jié)構(gòu)。原始人發(fā)明了粗糙的石器工具,使用了火,或許還發(fā)明說話——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使他們得以用野獸不會的方法進行溝通。他們最早的工具是非常簡單的砍刀,后來是一些用手磨制的石斧、尖頂工具和刮削器,都是小心鑿制出來的。雙面刀鋒流傳開來了。原始人和智人度過了(Paleolithicperiod),這個時代大致相當于地質(zhì)學上的冰川時代(Pleistoceneepoch)。
  舊石器時代
  由于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的一些零星發(fā)現(xiàn),人們對舊石器時代后期幾千年的情況稍稍知道一些。智人四處遷徙,跨越了整個東半球,并且最終經(jīng)西伯利亞與阿拉斯加之間的地峽遷徙到了西半球。他們開始使用一些較復雜的工具,如弓箭、漁鉤和針線(圖1.1)。然而,令人印象更為深刻的是,舊石器時代后期的人開始用藝術來表達自我。在西班牙阿爾塔米拉(Altamira)地區(qū)和法國拉斯考(Lascaux)及阿爾代什(Ardèche)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些冰川時代洞穴畫,上面畫著馴鹿、野牛、犀牛、獅子和馬的形象。這些洞穴畫的年代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后期(公元前40000年—前10000年間),它們是人類藝術最早的例子(圖1.2)。發(fā)現(xiàn)于阿爾代什地區(qū)肖維(Chauvet)的洞穴畫究竟是出于何種目的而繪制,目前還是個謎;而在阿爾塔米拉和拉斯考發(fā)現(xiàn)的那些畫,人們推斷大致是作為出獵前禮儀和儀式一部分繪制的。藝術家們試圖通過繪出眾多被箭射中的野獸來確保捕獵的成功。
  舊石器時代后期的另一種藝術類型見于在奧地利維倫多夫(Willendorf)發(fā)現(xiàn)的女性人物雕像(圖1.3)。這尊雕像用石灰石做成,沒有臉部細節(jié),全身滾圓。臃腫的肚子和豐滿的乳房表明,這尊雕像可能是被當作多產(chǎn)多育的象征和母性女神的形象,代表著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自舊石器時代起,母性女神作為一種神話人物出現(xiàn)在許多古代文化中;僅在歐洲東南部地區(qū)的三千多處地方就出土了約三萬具用陶土、大理石、骨、銅和黃金制作的小型母性女神塑像。母性女神的至高無上體現(xiàn)在最早的生育神話中,這些神話講述女性生育和撫養(yǎng)兒女的力量。這尊出土于維倫多夫的塑像凸顯乳房、肚臍和象征生育的陰戶,它可能是在宗教儀式上用來保佑部落的繁衍和充裕的食物供應。這尊塑像也展示了雕塑者的審美興趣,他有意識地把女神的手雕刻成放在乳房上,而頭發(fā)則緊緊地扎成排狀。
  新石器時代的革命
  隨著地質(zhì)學年代的近時代期間最后一批冰川從歐洲移走,人類不得不適應新的生存環(huán)境。中石器(Mesolithic)時代雖然短暫,但卻是一個關鍵的轉(zhuǎn)變點。在這個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進化過程中,狩獵者和采集者變成了種植者和飼養(yǎng)者。由此便開始了(Neolithicperiod)。隨著智人變成種植者和飼養(yǎng)者,他們獲得了農(nóng)耕知識,發(fā)明了木制工具和其他一些生產(chǎn)技術。他們的石制工具比中石器時代的工具更先進,其中有刀和錘子。在美索不達米亞,除了飼養(yǎng)家畜外,人們還學會了用牲口拉犁耕地,谷物產(chǎn)量大增。在公元前3500年之后,這些新技術難以置信地迅速興起,使該時代成為我們所知的最富成效的變化時代之一。交通方面的變化包括兩項發(fā)明:(帶帆的和不帶帆的)船和車輪——這兩樣東西大大地推進了貿(mào)易、旅行和戰(zhàn)爭。在營造和建筑方面,發(fā)明和利用火窯制磚使建造房屋、廟宇和宮殿成為可能。在家用藝術方面出現(xiàn)了五項新技術:紡織、印染(用動植物染料)、制革、制陶(風干陶器和窯制陶器)和制造油燈。在耕作方面,近東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灌溉系統(tǒng),諸如小麥、亞麻、小米、大麥和香料等許多新作物開始種植起來。
  現(xiàn)在,人類大踏步地發(fā)現(xiàn)新的更迅捷更有效的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在東南亞、中美洲、部分南美洲地區(qū)和近東地區(qū),人類不再進行游牧,而是學會了馴養(yǎng)野生動物。他們學會了如何耕種莊稼,為自己提供了更可靠、更可預期的食物供應,這進而又得以保障了人口增長,并使定居和最終形成城市中心成為可能。這種農(nóng)業(yè)類型的生活至今仍主宰著西方。
  金屬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這場革命席卷了近東地區(qū),可能也擴展到了歐洲和非洲。在公元前6000年到前3000年之間,人類也學會了開礦和使用銅器,這標志著新石器時代的結(jié)束和金屬時代(AgeofMetals)的來臨。公元前3000年左右,藝術家們用銅摻雜錫制造出了一種堅硬的合金——青銅,他們將青銅用于制作工具、武器和珠寶。
  青銅時代(theBronzeAge)大約從公元前3000年延續(xù)到公元前1200年,金屬時代的先導是金銀鑄造技術的掌握。在公元前3500年以后,人們最先從礦石中提煉出了金子和銀子,但金銀的稀少使其極為昂貴,因而無法普遍使用。最初,只有在近東、中國和東南亞一些地區(qū)才出現(xiàn)了從石器工具向青銅工具的轉(zhuǎn)化。在其他一些地區(qū),尤其是在歐洲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區(qū),石器依然是主要的工具。即使是在現(xiàn)代世界,石頭還有其用途,例如砂漿制品和石杵、磨盤、建材和地磚等。
  在美索不達米亞,一些無名匠人成功鑄造出了最早的青銅,這一冶煉傳統(tǒng)從該地區(qū)傳向了埃及、希臘等地。它衍生出一大批新的技術。這一時期的標志是書寫術。埃及人將字寫在用蘆葉壓制平整而成的莎草紙上,而美索不達米亞人則將字刻在陶板上。在埃及,匠人們還率先使用了用動物皮制成的羊皮紙,它比莎草紙更柔軟、更經(jīng)久。隨著書寫術的發(fā)明,史前時代的沉默讓位于歷史時期的聲音。
  其他一些技術改善了青銅時代人們的生活。營造方式沿著兩條不同的道路發(fā)展:在埃及,石塊建筑技術興起了,而在美索不達米亞,用磚塊建造的臺階式寺廟成為主要的建筑風格。交通方面也有著長足的進展,運載貨物的帆船航行在埃及的尼羅河上,而地中海上則航行著許多木船。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缺少銅和錫。為保證這些金屬的持續(xù)供應,必須建立復雜的交易紐帶和開采系統(tǒng)。在毗鄰的安納托利亞(今土耳其)發(fā)現(xiàn)了銅礦,但錫很稀少,因為只有在很少一些地方可以開采到錫,一開始在現(xiàn)今的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公元前2500年以后在現(xiàn)今英格蘭的康沃爾(Cornwall)。在美索不達米亞,日常家居生活有了長足的長進,許多變化至今還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例如烘烤面包、釀制啤酒、提煉香水等。在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制造玻璃和釀制果酒變得很普遍;在埃及,手鏡和日晷的發(fā)明給人帶來新的視野。無論在埃及還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城市文化都促進了日歷的普遍使用。
  鐵器時代(theIronAge)開始于公元前1200年,但冶鐵術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開始了。冶鐵技術很快催生了一些與鐵或鋼相關的新工具,如鐵犁、兵器、鐵桶、鎖和鑰匙等。武士們很快意識到,堅硬的鐵每次都能摧毀脆弱的青銅。學者們認為,在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間的一些戰(zhàn)爭,其結(jié)局的確是由哪一方裝備了鐵制兵器來決定的。
  1.2文明的興起:美索不達米亞
  文明源自拉丁文中意指“城市”和“市民”的詞。新石器時代的革命使城市成為了可能。新石器革命依賴于農(nóng)業(yè)和家畜飼養(yǎng)業(yè),在那些領域的進展引發(fā)了勞動分工、政府、宗教、僧侶階層、藝術和工藝以及科學。這些因素再加上書寫術,便積累成為文明。文明興起于美索不達米亞,稍后又出現(xiàn)在埃及(約公元前3500—前3000年)。這兩個文明都由國王統(tǒng)治,國王得到僧侶階層的支持,并與少數(shù)一些有教養(yǎng)的精英分享權力。它們的經(jīng)濟以奴隸為基礎;它們的社會則是階梯型的等級制。兩個文明都擁有一些精致的宮殿及廟宇,用來行使統(tǒng)治,施行禮儀。
  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個希臘詞語,意為“兩條河流之間的地方”。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即所謂的“肥沃新月”(FertileCrescent),它起自波斯灣,稍稍偏西北逶迤伸向兩條河流之間的地區(qū)(大致為今天的伊拉克),再往西通往地中海,然后再沿海岸線向南到達埃及(地圖1.1)。這塊弧形地帶含括了近東地區(qū)的大部分可耕地,其間通衢縱橫、商旅繁密,大多數(shù)早期的文明中心都在其中。在兩河流域以西是一片丘陵地帶和扎格羅斯(Zagros)山脈,而在它的西面則是遼闊的阿拉伯沙漠。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這兩條雙子河順流通入波斯灣,灌溉著一塊約970千米長、400千米寬的地區(qū)。公元前6000年左右,遷游的人類部族在波斯灣口附近的兩河三角洲地帶定居下來。
  蘇美爾、阿卡得和巴比倫諸王國
  在大約500年的時間里,三個前后相繼的文明在美索不達米亞蓬勃發(fā)展,它們是蘇美爾(Sumerian)文明、阿卡得(Akkadian)文明和巴比倫(Babylonian)文明(參見歷史分期表1.2)。誠如歷史學家塞繆爾?克雷默(SamuelKramer)所言,“歷史開始于蘇美爾”。
  蘇美爾人的統(tǒng)治者給后世留下了備受贊譽的印象:社會公正、穩(wěn)定,文化生活豐富。最令人鼓舞的蘇美爾國王吉加美士(Gilgamesh,亦譯作“吉爾迦美什”)于兩河中央的烏爾(Ur)王國第一王朝時期執(zhí)政(約公元前2700年左右)。他的英勇事跡后來被記載在《吉加美士史詩》()中。后來還有一位著名的統(tǒng)治者烏魯卡基那(Urukagina)則活動于蘇美爾時期臨近結(jié)束(公元前2350年)之前,他以改革法典和重振經(jīng)濟聞名。但烏魯卡基那的繼位者卻不能保持蘇美爾的威勢,他們的許多城市被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阿卡得人輕松占領了。
  阿卡得人的王朝大約從公元前2350年延續(xù)到公元前2000年,他們將蘇美爾文化融合進他們自己的社會,并將這一混合型文明傳播到兩河流域以外的地方。根據(jù)傳說(這些傳說與后世希伯來人首領摩西的故事很相似),阿卡得人的第一位也是最偉大的一位統(tǒng)治者薩爾貢(Sargon)出身貧賤,剛一出世就被遺棄在蘆葦叢中;但薩爾貢幸存了下來,并在蘇美爾人的宮廷中出任高官。出土碑文表明,薩爾貢征服了蘇美爾人,在其東部和東北部建立了一個遼闊的帝國。在薩爾貢鼎盛的時期,連遙遠的埃及和印度都能感受到他的赫赫聲勢;但他的繼承者缺乏他那樣的智慧和手腕,因此無法維持阿卡得帝國。
  巴比倫是美索不達米亞的第三個文明。自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巴比倫人雄踞他們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權力根基,統(tǒng)治了整個兩河領域。在他們最成功的軍事首領和著名的立法者漢謨拉比(Hammurabi,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治下,巴比倫人達到了其政治和文化的頂峰。
  農(nóng)業(yè)是美索不達米亞的主導經(jīng)濟。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和不可預測的洪水迫使這里的居民試著通過灌溉系統(tǒng)來控制河流并合作耕種土地。農(nóng)民們最終開挖了一套復雜的溝渠系統(tǒng),用以灌溉可能離河道已有一段距離的耕地。隨著糧食產(chǎn)量的提高,富足的人口也不斷增長。村莊很快發(fā)展成小城鎮(zhèn)——每個城鎮(zhèn)的人口從1萬到5萬不等——四周則是一些小村落和耕田。與周邊地區(qū)的貿(mào)易開展了起來,由蘇美爾人改進完善的輪式貨車以及帆船運載著貨物往來于美索不達米亞,最終遍布了整個肥沃新月地帶。
  到青銅時代開啟之時,家庭已經(jīng)取代部落或氏族成為社會的基本單元。此時的家庭擁有了完全屬于自己的田地,它們在宗教權威和世俗政權的普遍指導下耕種土地,維修灌溉溝渠;橐鲇筛改竵戆才,婚姻安排中最根本的考慮因素乃是經(jīng)濟狀況。根據(jù)法典,婦女擁有某些權利,如占有財產(chǎn)等;但是,妻子顯然是處在丈夫的權力之下。男子離婚比女子離婚更容易,而同樣是觸犯道德規(guī)范或婚姻法令,婦女受到的懲罰將比男子所受更嚴厲。最近學界的研究表明,隨著美索不達米亞社會變得更加復雜,婦女的地位和角色受到的限制也更嚴格?偟膩碚f,美索不達米亞的婦女在最初只要遵循對男性族人和丈夫的依附及義務,就能夠積極地參與經(jīng)濟、宗教和政治生活;但隨著統(tǒng)治者將家庭實踐中的父權觀念(即父親主宰家庭)擴展到公共法律領域,婦女們就逐漸喪失了她們相對獨立的地位。
  政治結(jié)構(gòu)反映了這種社會制度的秩序和功能。制度的頂端是統(tǒng)治者,支撐他的是一支軍隊、一個官僚機構(gòu)、一套司法體系和一個僧侶階層。統(tǒng)治者通常通過御前會議咨詢一些重要首領,而這些重要首領如大地主、富商、僧侶和軍事將領等,則組成了社會秩序中的第二個層次。再下面的一個集團由藝術家、工藝匠和小商販組成。在他們下面的是小土地擁有者和佃農(nóng)。在社會階梯最底部的是農(nóng)奴和奴隸,這些人有的是戰(zhàn)爭中被俘的人員,有的是因欠債而破產(chǎn)。
  文明的搖籃
  三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對相同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和資源作出反應,它們的文化自然也反映了這種共同的背景。蘇美爾人的影響或許是最大的:蘇美爾產(chǎn)生了文字書寫、陰歷、算術體系、醫(yī)學和科學發(fā)現(xiàn)、建筑學創(chuàng)新。但是,這三個文明中的每一個都通過其自身的宗教、文學、法律和藝術深刻影響了其他近東民族。
  在美索不達米亞出土了幾千件陶制匾碑,上面刻有蘇美爾字體的楔形字符,這些表明,蘇美爾人在公元前3000年時已經(jīng)發(fā)明了一種書寫形式。隨著書寫的發(fā)明,人們在交流和傳遞信息時就不再必須依賴記憶、說話和面對面接觸了。相反,他們可以積累永久性的知識主體并使之代代相傳了。
  最初,蘇美爾人需要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記錄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信息以及他們統(tǒng)治者的言行。他們最早的符號是(pictogram),也即一些細心繪制以表示特定事物的圖畫。接著他們又增加了一些(ideogram),也即畫出來表達意思或概念的圖畫。比如,簡單地畫一只碗可以用來表示“食物”。隨著這些圖畫變得越來越各具風格,其意義開始從所代表的物體轉(zhuǎn)到了符號本身;也就是說,符號開始代表一個詞而不是一個物體。
  稍后,蘇美爾的畫符人和書寫人識別口頭詞語的發(fā)音,借用此前已有的象形符號和表意符號并以之為基礎,創(chuàng)造出(phonogram),也即標識單個語音的符號。這些簡化了的標準符號最終形成了一套以音節(jié)發(fā)聲為基礎的語音書寫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組合起來就產(chǎn)生了文字(圖1.4)。此后的諸文明對蘇美爾文字作進一步改造,將元音與音節(jié)區(qū)分開來,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套基于單個發(fā)音的真正的字母表。
  蘇美爾人現(xiàn)在能夠表達復雜、抽象的概念了,他們的文字系統(tǒng)也能夠擴展到其他語言里。阿卡得人和巴比倫人吸收并改進了蘇美爾人的字體以記載和保存他們的文學,包括《吉加美士史詩》和漢謨拉比法典。到青銅時代末期(約公元前1200年左右),其他一些書面語言也已存在,但阿卡得—蘇美爾語卻是近東地區(qū)的外交和商務用語。
  蘇美爾書寫體系被稱作(cuneiform),這個詞源于拉丁語詞cuneus,意為“楔子”。書寫人用楔形的蘆葦或筆桿將符號刻在潮濕的陶板上,而藝術家和工匠們則手持金屬工具將文字刻到石碑或圓形石柱上。這些刻在陶板和石碑、石柱上的楔形文字保存了幾千年,為人們了解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蘇美爾人、阿卡得人和巴比倫人的宗教雖然各有差異,但卻擁有許多共同的基本態(tài)度和概念,它們構(gòu)成了近東信仰體系的基礎。美索不達米亞宗教的根本信念是:諸神創(chuàng)造了人類為他們服務,神祇處于完全掌控的地位,無能為力的凡人別無選擇,只有服從和崇拜這些神靈。惡劣的氣候和難以預測的河流使生活顯得非常脆弱,諸神也顯得任性無常。美索不達米亞人懷有一種模糊的觀念,認為死者棲息在一個昏暗的陰間,但是他們卻不相信來世之類的東西,也不相信對死者的獎勵或懲罰。他們幾乎從不把幸?醋魇菈m世的目標;悲觀主義始終是他們宗教和文學中的一個永恒主題。
  美索不達米亞宗教有三大重要特征:(polytheistic)——存在許多時常相互爭斗的男女眾神;(anthropomorphic)——諸神擁有人類的身軀,具有各自獨特的性格和特征;(pantheistic)——在自然界和宇宙中到處存在著神祇,總共有幾百個。由于美索不達米亞人覺得他們的諸神具有人的形狀,擁有凡人們的一切優(yōu)點和缺點,所以,他們相信諸神像人一樣生活著,他們也因此用非常實用的手段來對待超自然的力量。例如,他們相信他們的神祇會舉行會議,商討決定,并命令自然界的諸種力量向凡人們大肆行虐或慷慨賜予。
  美索不達米亞人將諸神分為天神和地神。在這兩類神祇中有四個主要的神靈:天神阿努(Anu)、氣神恩里爾(Enlil)、太陽神烏圖(Utu)、水神及土神恩基(Enki)和母神寧護兒薩格(Ninhursag)。蘇美爾人覺得恩里爾似乎是力量最大的神。他賜予了凡人犁和鎬,并給人類帶來了宇宙間所有的生物,如樹、谷物和“需要的一切”。
  典禮、儀式和僧侶是美索不達米亞宗教中絕對關鍵的因素。盡管美索不達米亞的老百姓可能也參與祭祀事務,但僧侶在所有的宗教活動中扮演了核心角色。他們還控制并管理大片土地,這加強了他們在經(jīng)濟和政治事務中的權力。僧侶們細心制定并認真遵循典禮和儀式的程序,這些程序?qū)懗晌淖执娣旁谒麄兊乃聫R中。這類祭祀文學不僅教導美索不達米亞人如何做祈禱,也告訴他們諸神的起源、特性和功績。宗教性的神話和律令組成了美索不達米亞文學的主要成分,也使書寫成為其文化中的基本部分。
  流傳下來的一些史詩、傳說和傳奇讓后人得以領略美索不達米亞人的思想,在所有這些東西中,最著名的當數(shù)《吉加美士史詩》。在公元前2700年前后當政的吉加美士王見諸許多文獻記載,他成為蘇美爾人民間傳說中一位被大大夸張了的英雄人物(圖1.5)。吉加美士的傳奇原初很有可能是一部口述詩篇,過了幾百年時間才被刻寫到陶板上。現(xiàn)存最完整的版本作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它本身依據(jù)的是一個大約作于公元前1600年前后用阿卡得文寫成的巴比倫版本!都用朗渴吩姟返闹卮笠饬x在于它以書中的角色、情節(jié)和主題影響了近東地區(qū)的其他書面文字,但除此之外,它本身作為一種詩歌體表達也價值非凡,堪與后世希臘羅馬諸史詩媲美。
  《吉加美士史詩》通過主人公吉加美士國王表達了有關貴族社會中武士生活的一些主題:臨危不懼、寧死不屈、重友抑或重色、諸神對凡人法力無邊、死亡的結(jié)局。最重要的是它談論了人類追求永生的無望努力。故事一開始講述吉加美士奢侈和專橫的政策逼得他的臣民祈求神靈來解救。一位女神作出反應,用陶土捏出一個天生神力的“野人”,派他來殺吉加美士。但是這個名叫恩奇杜(Enkidu)的野人卻被一名婦人的愛情馴化,失去了他原有的純真,他與吉加美士角力時打成平手,隨后結(jié)為好友。
  史詩接下去講述吉加美士在與恩奇杜的友誼和女神伊什塔爾(Ishtar)的示愛之間作抉擇。吉加美士因為這個抉擇而受到了懲罰:他被迫眼睜睜地看著恩奇杜因患神靈所遣的疾病死去而束手無策。憂傷的吉加美士不得不面對所有凡人都會面臨的大限,于是開始尋求長生不老。
  史詩后一部分關于吉加美士尋仙的細節(jié)包含了蘇美爾人的大洪水傳說,它與希伯來人諾亞和方舟的故事很相似。這一段蘇美爾人的大洪水傳說很可能是后來才添加到吉加美士故事中去的,但它卻與故事的敘述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并且也增強了史詩的一大主題:凡間之人終難免于一死。吉加美士從大洪水的唯一幸存者烏特那庇什提牟(Utnapishtim)那里聽到了洪水的故事。烏特那庇什提牟告訴吉加美士他是怎樣打造了一艘方舟并將動物和家人裝上船,洪水是怎樣爆發(fā),他怎樣從方舟上放出小鳥以探測洪水是否退潮。這位老人隨后解釋說,諸神對人類的這位最后幸存者深感歉意,于是賜予他長生不老。烏特那庇什提牟拒絕向吉加美士泄露長生之道,但老人的妻子卻脫口說出在哪里可以找到一種植物,這種植物可以讓人恢復青春,但也不能保證不死。吉加美士找到了這種植物,但卻在他回家的路上把它弄丟了。吉加美士在看到他建造的烏魯克(Uruk)城時感悟到,人類在凡間所做的業(yè)績就是衡量他們永生的標尺,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吉加美士史詩》本質(zhì)上是一部關于塵世道德倫理的傳說。吉加美士的成敗折射了所有凡人的生活,吉加美士從一個極端自信、權勢赫赫的英雄轉(zhuǎn)變?yōu)橐粋疑慮重重、心存膽怯的人,蘇美爾人從這一轉(zhuǎn)變中看到了他們自己。
  美索不達米亞還向世界奉獻了第一位著名的文學巨匠恩赫杜安娜(Enheduanna,活躍于公元前2330年前后),一位用蘇美爾語言寫作的阿卡得詩人。她被她的父親薩爾貢國王送到蘇美爾人烏爾城和烏魯克城的幾座寺廟中當女祭司,在那里,她利用自己的宗教職位和文學天賦來推行其父統(tǒng)一蘇美爾人和阿卡得人的政治目標。她作為僧侶編輯了一些歌頌蘇美爾和阿卡得諸神的贊美詩,這些贊美詩——其中一些已經(jīng)得到了確認——成為后世詩歌的范式。恩赫杜安娜對蘇美爾人的愛情女神伊南娜(Inanna)特別虔誠,她最著名的文學作品《伊南娜頌歌》()的主題便是這位女神。在這部作品中,恩赫杜安娜將伊南娜歌頌(或提升)為蘇美爾諸神中的最高之神,并高度贊揚伊南娜給薩爾貢國王的庇佑——她堅信,父王薩爾貢在執(zhí)政末期之所以能一舉鎮(zhèn)壓一場大起義,正是由于有了伊南娜的幫助。
  美索不達米亞人制定了希伯來法律之前最公正的法典。關于蘇美爾法律的最早記載大約出現(xiàn)在公元前2050年左右,而蘇美爾法律的主旨乃是公正。從最早的時代起,蘇美爾的國王們就把公正理解為意味著“正直的事物”——即公平地對待治下的所有臣民并禁止恃強凌弱。這個平等的概念特別運用在諸如債務、契約和地契等經(jīng)濟事務中。
  源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一套最重要的法律是由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創(chuàng)立的。漢謨拉比法典制定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它被發(fā)現(xiàn)于保存在一根高2.2米的黑色(stele)上。在石柱的頂部刻著漢謨拉比站在巴比倫和蘇美爾的正義之神沙馬什(Shamash)面前的圖像。與其他一些古代立法者(如摩西)一樣,漢謨拉比也從一位神祇那里接受法典。在這兩個人像的下方,刻著序言、法律條文和結(jié)語(參見圖1.6)。序言中列舉了漢謨拉比的豐功偉績,高唱贊歌,同時聲明諸神是他建立“法律和正義”的權力之源。結(jié)語則告誡未來的統(tǒng)治者執(zhí)行這些法律,否則將會失敗和滅亡。
  漢謨拉比法典中有關懲治犯罪的法律乃基于報復(lextalionis)的司法原則,要求“以牙還牙”,但該法典中又多處規(guī)定用相應的賠償來替代實施同樣的傷害。法典涉及了民法和刑法的每個重要領域,包括財產(chǎn)權利、買賣、契約、繼承、收養(yǎng)、價格和工資、性關系(在該方面婦女所受的限制比男子更嚴格)、婦女兒童及奴隸的個人權利等。與美索不達米亞的其他法律一樣,漢謨拉比法典只不過是一套復雜的司法體系的一部分而已,因為這套司法體系還包含法官、法庭、司法程序和契約等內(nèi)容。
  美索不達米亞的科學受該地區(qū)多神論、神靈擬人化和泛神論宗教的強烈影響。美索不達米亞人相信,對自然界的認識和理解與他們所信奉之神祇的性格和行為相關。祭司們施行禮儀和祭奠不僅是告慰男女眾神以預防其搗亂力量,而且還是在處理一些實際事務,如土地勘測、灌溉工程、治療疾病和傳染病等。因此,美索不達米亞的祭司們也是一些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和藥品供應商。
  祭司們知道神祇是威力無比、恣意妄為的,因此他們深信,通過觀察、研究和計算作為大多數(shù)神祇居所的天空,他們就能規(guī)避神祇的憤怒。祭司們設想,通過理解日月星辰的移動軌跡,他們就能預見不斷降臨到民眾身上的自然災害,如洪水、瘟疫和災荒。公元前3500年前后,蘇美爾的祭司發(fā)明了一部依據(jù)月亮運行確定的日歷。在這部日歷中,一個“月”等于28天,但一年卻分成13個而非12個月。他們隨后用這部陰歷來設計未來。一旦他們得以計算出了自然界的季節(jié)模式,他們就設立了一個慶祝新年的節(jié)日,該節(jié)日確認了谷物生長季節(jié)的結(jié)束和下一季節(jié)的開端。
  數(shù)學或許發(fā)端于以下這些需求:丈量和分配土地,建造堤壩,清理土方,給勞工付工資,調(diào)控水流。美索不達米亞的數(shù)字系統(tǒng)似乎受他們的重量體系和貨幣體系之影響,采用60而非100作為其基本單位。我們今天計算角度、分鐘和秒源自該系統(tǒng)。后繼的一些社會,如巴比倫,以該系統(tǒng)為基礎設計了復雜的公式、命題和等式,以幫助店主經(jīng)營貿(mào)易,支撐天文學家測繪天象和制作航海圖。
  雖然現(xiàn)存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藥物記錄只能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但這些保存在石板上的文字表明了在此之前幾百年里的一些實踐和傳統(tǒng)。在這些文字中,作者將疾病與神祇、鬼怪和靈魂等超自然因素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這些文字也提及了多種治療方法,例如用草木和植物提煉的營養(yǎng)液等。美索不達米亞的診斷手段和治療方法雖然陳舊,卻依據(jù)了一套合乎邏輯的步驟。首先,要對病人做檢查以確定疾病的特征并建議他如何醫(yī)治。其次,病人被送到一個醫(yī)治人那里,醫(yī)治人將配出一些藥物,或打上繃帶或石膏。美索不達米亞醫(yī)學的其他證據(jù)出自漢謨拉比法典,該法典記載有醫(yī)生因其誤診而被拘,被處以罰款或受懲處。隨著歲月的流逝,美索不達米亞人對醫(yī)學所作的貢獻慢慢湮滅了。倒是埃及人逐漸被看作是古代時期最成功的行醫(yī)者并影響了后世的社會,尤其是希臘人。
  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與它的其他文化成分一樣,也經(jīng)歷了從蘇美爾風格向阿卡得和巴比倫流派的演進。藝術家們的創(chuàng)作采用了許多種形式,如小印章、陶瓷、珠寶、花瓶、(reliefs,即人物和造型雕刻得突出石塊平面)和塑像等,也采用了許多種媒介,如陶土、石頭、稀有寶石、金、銀、皮革和象牙等。出自三個文明的藝術品和工藝品見證了藝術家創(chuàng)作手法的變化和消費者口味的變遷,消費者中既有那些裝飾自家房屋的富人,也有一些委托別人雕制塑像裝點寺廟的官員。寺廟通常是城市的中心,坐落在高高的山崗上俯瞰其他建筑,它們經(jīng)常被裝潢得富麗堂皇、擺放著許多雕制精美的男女眾神塑像。
  蘇美爾藝術的一件典型珍品是一個雕制在豎琴音盒上的公牛頭像(圖1.7)。這位佚名藝術家用黃金葉片和青金石作材料,采用大膽簡潔的風格表達出公牛的生氣和活力。這種優(yōu)雅的樂器一般是用在家里和宮殿里,在詩人和說書人吟唱有關英雄歷險和諸神權力的頌歌時作伴奏。宗教可能也是變形生靈的靈感來源,這些生靈繪在圓盒前方的四格平面上(圖1.8)。
  與精致的雕塑相反,美索不達米亞的建筑往往顯得全無靈氣,特別是民宅建筑。美索不達米亞的大多數(shù)房屋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盡管美索不達米亞人也知道拱門、穹頂和圓柱,但他們并不廣泛運用這些東西;他們主要運用基本的(post-and-lintelconstruction),即用兩根垂直的立柱加上一根水平的橫梁構(gòu)成一個進門通道。建筑中使用的土磚限制了建造者發(fā)揮自己的風格和修飾特性。內(nèi)部建筑特別平淡,一方面是由于設計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建材不佳。但是,一些用土磚砌成的私人住宅雖然從街面上看去很單調(diào),但從里面看卻往往也很生動:每戶人家的房屋全圍繞一塊空曠的院子建造,而房間內(nèi)部也都作刻意的裝潢。寺廟和宮殿的外表有時也用排成圖形的彩色釉面磚、馬賽克和油漆錐面來裝飾,偶爾也用外來進口的石塊和大理石修飾。
  盡管許多事情還有待發(fā)現(xiàn),但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似乎是由城墻圍繞的,在早期的蘇美爾,城墻周長長達8千米;這些城市的一般特征是有一條寬闊的中央通衢大道,大道的一端是宮殿,另一端是寺廟群。城市的中心用城墻護衛(wèi)著,其宏偉壯觀、精心裝飾的城門昭示了城市的富庶和強盛。每一座蘇美爾城市中最醒目的建筑物是(ziggurat),這是一種由磚塊臺階和土坯臺體組成的錐形高臺,用作公共禮拜中心。鋸齒形塔臺形狀像一座山丘或一條通向天上的階梯,神祇將通過它降臨凡間;也可能這種建筑被想象為諸神的仙山。在一些塔臺的頂上建有一座可拾級而上的迎神寺廟。神龕、店鋪和官府衙門則建在這座山丘腳下的四周或?qū)訉由狡轮稀T趦珊恿饔虻南掠纹皆,鋸齒形塔臺真真切切地主宰著地面景觀,極具象征性意味。一些蘇美爾鋸齒形塔臺上還建有高塔,在猶太人典籍中被描述為高聳入云的通天塔(TowerofBabel)或許正是受了它們的啟發(fā)。
  在幸存下來的無數(shù)鋸齒形塔臺和寺廟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烏爾城,這座塔寺供奉的是月亮神南娜(Nanna,圖1.9)。塔臺建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底座四角處在一個圓圈的四個點上。中央臺階通往最高的平臺,在平臺上矗立著主廟。其他一些城市也修建了類似的巨型塔臺,希望它們能夠讓男女眾神高興,期盼河流能善待人民,也祈禱生命不斷延續(xù)。因此,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中心主題是體現(xiàn)在這些鋸齒形塔臺中的。





上一本: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 下一本:美國、俄國和冷戰(zhàn)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人文通識課Ⅰ:古典時代的作者是羅伊·T·馬修斯,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