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研究,在一個更為宏觀的層面,使我們看到不同的國家對應的是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西方的城邦國家、代議制國家,巴厘島的劇場國家,傳統(tǒng)中國的國家,所有的這些都只能是用各自國家的歷史經驗來解釋。 本書客觀地記錄了一些可觀察的地方禮儀傳統(tǒng)的表達(也可稱之為“有意義的禮儀標簽”),這些標簽包括同地方宗教和祖先祭祀緊密聯(lián)系的文字傳統(tǒng)、地方神祇的故事、村民自己或和尚道士所演繹的鄉(xiāng)村儀式、建筑的特征等,并重構了這些禮儀所應用到的地方制度的歷史。通過個案研究,對于統(tǒng)一的中國社會進行了詳細的論證,重建了地方社會如何獲取及認同自身特性的歷史,以及地方社會如何接受并整合到一個大一統(tǒng)的文化的歷史,展現(xiàn)了中國社會的獨特性和復雜性。 作者簡介: 科大衛(wèi)(DavidFaure),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教于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牛津大學,現(xiàn)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比較及公眾歷史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偉倫歷史學研究教授,近年致力于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主要著作有《皇帝和祖宗:華南的國家與宗族》、《近代中國商業(yè)的發(fā)展》等。明清中國的政治秩序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一直為研究者所高度關注。傳統(tǒng)的歷史學,強調朝廷自上而下的管治能力。科大衛(wèi)卻關注地方社會上的各種勢力和人群,看他們如何在關鍵歷史時刻,利用物質的和符號的手段,擠進一個逐漸成形的政治制度,并安身立命于其中?拼笮l(wèi)是自下而上來考察國家締造這個過程的,他告訴我們,在民間宗教儀式、宗族源流傳說、社區(qū)節(jié)誕、及其他日常生活領域中,有關朝廷的譬喻,如何與地方想象互動、上下滲透,并且循環(huán)貫穿各地社會傳統(tǒng)的建構。幾百年間,以上這些過程產生出有關權力、權威、文化認同的觀念與制度,這些觀念與制度既多元,又一統(tǒng)。本書是歷史人類學的典范,深具啟發(fā)意義。 ——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蕭鳳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