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舉世公認的一座古代藝術寶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楊琪,分門別類地向讀者介紹了有關敦煌的歷史概況和欣賞塑像、壁畫時會遇到的一些基本知識,例如如何辨識佛國世界里的諸佛、弟子、力士、菩薩的形象,如何理解本生、佛傳、經(jīng)變故事畫的內容,以及關于佛教石窟藝術的理論性認識。作者采用明白曉暢的語言,配上有代表性的圖畫,希望讓大眾,尤其是年輕讀者,讀懂、喜歡、理解敦煌藝術。 作者簡介: 楊琪,1935年生,山東即墨人。1961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熱心從事面向公眾的藝術教育工作,著有《你能讀懂的西方美術史》《你能讀懂的中國美術史》《中國美術史十五講》《名畫百幅賞析》等普及讀物,2008年出版的《中國美術鑒賞十六講》被評為2009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向青少年推薦一百種優(yōu)秀圖書之一。2005年以來,在北京電視臺的《名師講壇》《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主講“西方美術欣賞”“中國美術欣賞”“敦煌藝術賞析”系列節(jié)目。所謂故事畫,就是表現(xiàn)故事的繪畫。在故事畫中,最重要的有佛傳畫、本生畫、經(jīng)變畫、因緣畫。我們首先欣賞佛傳畫。所謂佛傳畫,是表現(xiàn)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生平事跡的繪畫。那么,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是怎樣的呢?不同的人對釋迦牟尼的一生事跡有不同的詮釋。佛教徒說,釋迦牟尼是佛,他的一生就是成佛并度化眾生。歷史學家說,釋迦牟尼是人,他的一生就是創(chuàng)造佛教的一生。其實,這兩種說法,也不是絕對水火不容。佛教信徒用了幾個世紀的時間,把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神化,把許多美麗的神話和民間故事都附加到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上,結果把真實的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變成了神話傳奇。釋迦牟尼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出生在大約距今2500年前。在中國,那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相繼登上歷史舞臺。在希臘,名垂千古的希臘藝術正在逐漸煥發(fā)它的光彩。在以色列,基督正在準備登上歷史舞臺。在印度,釋迦牟尼登上了歷史舞臺。釋迦牟尼,姓喬達摩,名悉達多,釋迦是他的族姓,也就是說,他屬于釋迦族。“釋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釋迦族的圣人”,是人們在悉達多成佛后對他的尊稱。在成佛之前,只能夠叫做悉達多,不能夠叫做釋迦牟尼。公元前六世紀中葉,釋迦牟尼出生在古代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遺址)。釋迦牟尼是該國的一位王子,父親叫凈飯王。他降生的時間據(jù)說在公元前565年,生日就是中國舊歷的四月初八(佛誕節(jié))。他的父親凈飯王希望他能成為一個統(tǒng)一四方的偉大國王,因此,使他接受了良好的貴族教育,文武兼精。娶了一個妻子,貌若天仙,二人后來生了一個孩子。悉達多王子看到人世間有許多的苦難。這些苦難,從根本上說,主要有兩條:第一條,生老病死;第二條,生死輪回。那么,人應當怎樣解除這些苦難呢?他苦苦思索,終于在29歲那年,毅然舍棄了王室生活,去尋求答案。他在樹林中苦修六年,除了身體虛弱之外,沒有得到任何結果。于是,他放棄了苦修,在尼連禪河中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