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唐詩新語


作者:陳忠來     整理日期:2016-06-08 21:49:56


本書簡介:
  本書遴選百余位唐代詩人近600首詩作進行現(xiàn)代解讀,視角獨特,觀點新穎。尤其是本書不以傳統(tǒng)詩論以格律分章節(jié),而以詩人單獨列篇,更能深入探尋詩人的心路歷程,深刻解讀詩作的內(nèi)涵。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還特別收錄了33位女詩人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現(xiàn)代賞析。總體來講,本書是一部融入新時代精神的唐詩點評佳作,作者以現(xiàn)代觀念審視唐代詩人及詩作,更適合當代喜愛唐詩的讀者參閱。
  作者簡介:
  陳忠來,浙江省余姚市東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硏究員,余姚市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主要著作有《河姆渡文化探原》《太陽神的故鄉(xiāng)》等。
  目錄:
  帝皇篇
  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一、人道慮高危虛心戒盈蕩
  二、虛譽不可飾清知不可忘
  三、推誠至玄化天下期為公
  李白篇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一、與爾同銷萬古愁
  二、五岳尋仙不辭遠
  三、橋邊黃石知我心
  四、天長地遠魂飛苦
  五、我寄愁心與明月
  六、何人不起故園情
  七、疑是銀河落九天
  杜甫篇帝皇篇縱情昏主多 克己明君鮮一、人道慮高危 虛心戒盈蕩二、虛譽不可飾 清知不可忘三、推誠至玄化 天下期為公李白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一、與爾同銷萬古愁二、五岳尋仙不辭遠三、橋邊黃石知我心四、天長地遠魂飛苦五、我寄愁心與明月六、何人不起故園情七、疑是銀河落九天杜甫篇安得廣廈千萬間一、乾坤含瘡痍 憂虞何時畢二、何得此有昭君邨三、自古材大難為用四、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五、美人娟娟隔秋水六、萬古云霄一羽毛七、萬里悲秋常作客八、人間又見真乘黃九、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孟浩然篇松月生夜涼 風泉滿清聽一、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二、拂衣從此去 高步躡華嵩三、之子期宿來 孤琴候蘿徑四、揮手弄潺湲 從茲洗塵慮王昌齡篇秦時明月漢時關一、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二、閨中少婦不知愁三、一片冰心在玉壺四、超然無遺事 豈系名與宦劉長卿篇萬古惟留楚客悲一、獨醒空取笑 直道不容身二、望君煙水闊 揮手淚沾巾三、惆悵南朝事 長江獨自今四、溪花與禪意 相對亦忘言五、鶯啼燕語報新年六、古調(diào)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韋應物篇邑有流亡愧俸錢一、自慚居處崇 未睹斯民康二、心同野鶴與塵遠三、空山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四、野渡無人舟自橫五、居閑始自遣 臨感忽難收王維篇春來遍是桃花水一、即次羨閑逸 悵然吟式微二、勸君更盡一杯酒三、銀箏夜久殷勤弄四、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五、悠然策藜杖 歸向桃花源韓愈篇云橫秦嶺家何在一、一年明月今宵多二、杲杲寒日生于東三、草色遙看近卻無四、嗟余好古生苦晚柳宗元篇海天愁思正茫茫一、欸乃一聲山水綠二、柳州柳刺史 種柳柳江邊三、淡然離言說 悟悅心自足劉禹錫篇人世幾回傷往事一、沉舟側畔千帆過二、人生不失意 焉能慕知己三、遙望洞庭山水翠四、東邊日出西邊雨五、只緣一曲后庭花白居易篇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一、天長地久有時盡二、座中泣下誰最多三、紅顏未老恩先斷四、時事雖聞如不聞五、萬里明月同此夜六、能不憶江南李賀篇雄雞一聲天下白一、天若有情天亦老二、黑云壓城城欲摧三、枯榮不等嗔天公元稹篇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一、激浪誠難溯 雄心亦自憑二、誠知此恨人人有三、知向人間何處行杜牧篇欲把一麾江海去一、十年一覺揚州夢二、一騎紅塵妃子笑三、天街夜色涼如水四、孤夢家山遠 獨眠秋夜長五、千首詩輕萬戶侯六、霜葉紅于二月花李商隱篇成由勤儉破由奢一、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二、嫦娥應悔偷靈藥三、心有靈犀一點通四、此情可待成追憶五、雛鳳清于老鳳聲六、可憐夜半虛前席岑參篇忽如一夜春風來一、今見功名勝古人二、白發(fā)悲花落 青云羨鳥飛三、誓將掛冠去 覺道資無窮綜合篇:九人行一、虞世南篇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二、張九齡篇欣欣此生意 自爾為佳節(jié)三、駱賓王篇無人信高潔 誰為表予心四、陳子昂篇念天地之悠悠五、賀知章篇笑問客從何處來六、崔顥篇昔人已乘黃鶴去七、高適篇天下誰人不識君八、孟郊篇春風得意馬蹄疾九、賈島篇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后妃篇看朱成碧思紛紛一、花須連夜發(fā) 莫待曉風吹二、帝里重陽節(jié) 香園萬乘來三、長門盡日無梳洗四、沙塞容顏盡 邊隅粉黛殘名媛篇清歌一曲月如霜一、倩郎早覓買花船二、殷勤謝紅葉 好去到人間三、羞將門下曲 唱與隴頭兒四、自恨羅衣掩詩句五、待得天晴花已老六、所嗟人異雁 不作一行歸道士篇似鶴如云一個身一、誰能世路趨名利二、依依遠人寰 去去邇帝鄉(xiāng)三、自隱玄都不記春四、何須問今古 便是玉皇人仙詩篇別是蓬萊第一峰一、蓬萊信道無多路二、笑看滄海欲成塵三、藍橋便是神仙窟四、馬嵬不是無情地五、登高一長望 信美非吾鄉(xiāng)六、衣食隨緣 自然快樂僧侶篇一念不生心澄然一、世人不知心是道二、清風明月與身齊三、老僧相伴有煙霞四、吳山楚澤意無窮五、不饑不寒上下一般六、始知下客不可輕七、一聯(lián)如得意 萬事總忘憂八、一個人心不可明縱情昏主多 克己明君鮮成編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全唐詩》,集詩48900余首,涉及詩人2200余人,可見有唐一代詩潮之盛。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上至帝皇,下及平民百姓,凡有詩句留世者,均為之搜羅入編。唐詩之盛,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條,誠如清圣祖玄燁在《衘制全唐詩》序中所指出:“蓋唐當開國之初,即用聲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彥,悉從事于六義之學,以為進身之階,則習之者固己專且勤矣。”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大唐的許多帝皇也十分好詩,《全唐詩》中就匯集了10位皇帝的詩作,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居首,集詩69首。帝皇們對吟誦的愛好,無形中起了很大的示范推動作用,能者自然趨之若鶩。一、人道慮高危 虛心戒盈蕩唐太宗李世民(599-649)(626-649年在位)的文治武功歷史早有定論,在位24年,史稱貞觀之治,自秦漢至明清,在文治方面,似無哪一個皇帝可以與之相匹。其實早在登基之前在秦王位時,已在秦邸開文學館,召當時名士18人為學士;一即位,即于殿左設置弘文館,命內(nèi)學士輪番宿值,自己則于更休聽朝之間,與之討論典籍,雜以文詠,“或日仄夜艾,未賞少怠,詩筆草隸,卓越前古;至于天文秀發(fā),沉麗高朗,有唐三百年風雅之盛,帝實有以啟之焉。”詩言志。這在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中一向奉為圭臬。在李世民的詩作中,“言志”占有很大比重。在《帝京篇十首》的序言中他指出:“予以萬機之暇,游息藝文。觀列代之皇王,考當時之行事……予追蹤百王之末,馳心千載之下,慷慨懷古,想彼哲人。庶以堯舜之風,蕩秦漢之弊;用咸英之曲,變爛熳之音……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爾。”《帝京篇》第四首臨樂館有句云:“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去茲鄭衛(wèi)聲,雅音方可悅。”從懷史的高度表示了對陽春白雪與靡靡之音的愛憎。在第十首:以茲游觀極,悠然獨長想。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人道慮高危,虛心戒盈蕩。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yǎng)。納善察忠諫,明科慎刑賞。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廣待淳化敷,方嗣云亭響。表達了撫今追昔居安思危勵精圖治的抱負。尤其是四、五、六三聯(lián)告誡自己要“慮高危”,“戒盈蕩”;“竭誠敬”,“思惠民”;“納忠諫”,“慎刑賞”。第七聯(lián)之“六五”“四三”,前者系八卦之卦爻,六五為大吉之象;后者指古代圣賢,“三”指伏羲、神農(nóng)、夏禹,“四”為伏羲、文王、孔子、周公。并自知“誠難繼”、“非易仰”,但還是有充分信心“廣待淳化敷,方嗣云亭響”,以繼承堯天舜日。用典如此純熟,可見其第二聯(lián)“披卷覽前蹤”并非妄言!顿x尚書》一詩更展示其閱讀之勤,涉獵之廣: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緬?v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既承百王末,戰(zhàn)兢隨歲轉。《尚書》為我國最早之史書。“三墳”“五典”為夏朝前之史書。詩之前二聯(lián)表示自己一到崇文館前常止步停輦,進去翻閱里面的經(jīng)典,一旦接觸三墳五典,竟忘記了用膳乃至挑燈夜讀。第三聯(lián):在讀史過程中看到那些沉湎于奢靡中的昏主,如商紂王之酒池肉林,驚悚得心寒魄飛。第四、五聯(lián):“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這是太宗讀史得出的結論。他深知做一個“克己明君”之難,但自己“既承百王末”,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當應“戰(zhàn)兢隨歲轉”,年年歲歲月月日日地堅持下去。吐露了他身居高位戰(zhàn)兢惴惴的心聲,決心做一個克己的明君。為了治理好國家,在詩中,他多次提到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意在“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示出求賢若渴的胸懷。如在《春日登宣州城樓》結尾有句云:“巨川何以濟,舟楫佇時英。”然而怎樣才能求得“時英”呢?在《春日玄武門宴群臣》詩中自己作答:“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因為求賢治國有果,《登三臺言志》欣然唱出“所欣成大廈,宏材佇渭濱”。《過舊宅》則更上一層:“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山河一統(tǒng),群英畢集,看來已達史所稱頌的“貞觀之治”。唐太宗不但將“虛己”貫串于整個求賢過程,也常依此來對待臣下的批評。魏徵是個敢于當眾犯顏直諫的大臣,常常使皇帝面子上下不來,有時甚至惱得李世民拂袖而退,但事后以“虛己”的態(tài)度冷靜下來,認真對待魏徵的批評與建議。魏徵既歿,太宗一次臨朝對群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朕亡一鏡矣。”在《望送魏徵葬》一詩中,流露出他對魏徵的深厚情感:閶闔總金鞍,上林移玉輦。野郊愴新別,河橋非舊餞。慘日映峰沉,愁云隨蓋轉。哀笳時斷續(xù),悲旌乍舒卷。望望情何極,浪浪淚空泫。無復昔時人,芳春共誰遣!“望望情何極,浪浪淚空泫。”為失去能照出自己過失的“一鏡”而無限傷感!顿浭挰r》: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這是對蕭瑀極高的評價。詩的上聯(lián)首句出自《后漢書·王霸傳》:漢光武謂王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始驗疾風知勁草。”第二句中的“板”與“蕩”,是《詩·大雅》中的兩首詩,專詠周厲王無道引發(fā)的政局混亂與社會動蕩。李世民從歷史的視角,將兩者巧妙地組成一聯(lián),賦予了全新的內(nèi)涵,而蕭瑀在歷史上是一個可以與魏徵并列的耿直之臣,詩贈蕭瑀,遂使“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尤其是首句,幾乎無人不知。作為帝王,唐太宗的詩中也并非一味言志,而有時也流露出個人的感情。如《月晦》中有句:“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聲。披襟歡眺望,極目暢春情。”《初秋夜坐》:“……露結林疏葉,寒輕菊吐蕊。愁心逢此節(jié),長嘆獨含悲。”前后兩詩,時景有別,歡悲各異!冻跚缏渚啊肺猜(lián):“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則表達了他欲擺脫塵務超然物外的意念。唐僧玄奘西天取經(jīng)發(fā)生在那時可見并非偶然。誠然,作為帝皇,他的詩作也少不了那個時代的政治術語,套用時下的行話,也就是所謂套話空話。但大多數(shù)詩作還是言志寄興,有時對事物的觀察還相當細膩,如《春池柳》:年柳變池臺,隋堤曲直回。逐浪絲陰去,迎風帶影來。疏黃一鳥弄,半翠幾眉開?M雪臨春岸,參差間早梅。詩之中間兩聯(lián)簡直將池柳初萌寫活了。當然寫景也有大氣的,《于北平作》:“遙山麗如綺,長流縈似帶。海氣百重樓,巖松千丈蓋”。這后一聯(lián)可謂氣勢似虹。貞觀之治,主要源于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但兩者相較,前者要遠遠高于后者,這在他的詩中也可窺豹一斑。寫至此,忽然想起毛澤東《沁園春》一詞的下半闋:“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覺得就“文采”“風騷”而言,將唐宗與秦皇、漢武、宋祖置于同一個層次,無疑有所降格。但這畢竟是作詞而不是寫史,不然,“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就更不可理解了。從這一點出發(fā),我們既不能苛求于古人,也不能苛求于前人。對《沁園春》這樣居高臨下俯視歷史人物的詞作,在艱難的征途上自是能起到激勵士氣鼓舞斗志的作用,但在掌握政權之后,如果仍以這般姿態(tài)看待歷史,就會發(fā)生如“文化大革命”這樣不該發(fā)生的錯誤。而對于今人,即使你自覺是個“風流人物”也罷,不論是寫史還是作詩填詞,凡是涉及古人或是前輩的,還是應抱一種客觀求真的態(tài)度而字斟句酌。不過這已是題外話了。





上一本:比較詩學視閾下的宇文所安唐詩研究 下一本:莫奈的詩囊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唐詩新語的作者是陳忠來,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