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了解人間凈土梵凈山的作品,一本展示人類生命的偉大與生命的悲哀的作品 本書簡介: 梵凈山是許多富有人文情懷的文學(xué)大師關(guān)注的神奇土地:屈原筆下描繪的奇異世界,陶淵明寄托理想的桃源圣地,沈從文心中神圣瑰麗的邊城山水……作者借助梵凈山這一特殊的載體,將自己的生命體驗、人生感悟一一道來,同時也展示了梵凈山的歷史風(fēng)貌以及獨(dú)有的生生不息的民間文化。 從唐朝、明朝、清朝的僧尼,到民國的嘯聚一方的土匪,到普通的民眾;從戰(zhàn)爭的殘酷、血腥的描述,到寺院脫離塵世清靜的敘說……蕓蕓眾生被時代洪流裹挾,難以左右自己的命運(yùn),梵凈山亦是如此。 作者以史詩般的紀(jì)實還原了文人隱逸精神的放逐,展示了生命的偉大與悲哀! 作者簡介: 吳恩澤,苗族作家。銅仁地區(qū)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主席,《梵凈山》雜志編輯室主任、副主編,貴州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十余部。貴州省委省政府先進(jìn)工作者和五一勞動獎?wù),省德藝雙馨藝術(shù)家。前言梵凈山,一個人心中的光 引言 在許多個月明風(fēng)清的深夜,我常常冥思苦索,在那一個夕陽西下的時候,為什么我會像一滴雨水,瀟灑地、自如地、情不自禁地降落在她宛如一道道褶皺的山谷溪流,開始了又一種形式的生命?看似云遮霧蓋的事物,其實中間自有著只有上蒼才能知悉的歷史與血緣的牽連。是誰在幾千年的歲月里,不絕如縷地一再呼喚著我那因戰(zhàn)爭、因瘟疫、因天災(zāi)、因欲望……而流離失所的先民?就是她。是她從右臂腋下流出的乳汁一般的兩條河,一條人們把它稱為酉水,一條人們把它稱為辰河。這兩條河在武陵山脈的崇山峻嶺間穿越,匯成一流沅江,*后注入煙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 難以數(shù)計的失敗的個體、家族以至部落,都義無反顧地向她靠近,祈求她的收留與蔭佑,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名叫屈原的亡國詩人導(dǎo)引的,是他的流亡詩歌那無與倫比的想象與風(fēng)梵凈山,一個人心中的光 引言 在許多個月明風(fēng)清的深夜,我常常冥思苦索,在那一個夕陽西下的時候,為什么我會像一滴雨水,瀟灑地、自如地、情不自禁地降落在她宛如一道道褶皺的山谷溪流,開始了又一種形式的生命?看似云遮霧蓋的事物,其實中間自有著只有上蒼才能知悉的歷史與血緣的牽連。是誰在幾千年的歲月里,不絕如縷地一再呼喚著我那因戰(zhàn)爭、因瘟疫、因天災(zāi)、因欲望……而流離失所的先民?就是她。是她從右臂腋下流出的乳汁一般的兩條河,一條人們把它稱為酉水,一條人們把它稱為辰河。這兩條河在武陵山脈的崇山峻嶺間穿越,匯成一流沅江,*后注入煙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 難以數(shù)計的失敗的個體、家族以至部落,都義無反顧地向她靠近,祈求她的收留與蔭佑,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名叫屈原的亡國詩人導(dǎo)引的,是他的流亡詩歌那無與倫比的想象與風(fēng)華絕代的文辭,讓疲于奔命的人們,看到了無極的寥廓洪荒與綿延不絕的岸芷汀蘭,甚至貌可傾國的山鬼與神通廣大的云中君……于是溯著辰河,溯著酉水,他們或在蓼花盛開的皋地,或在楓葉飄紅的沃土,落下了他們像浮萍一樣的雙腳,獲取到了他們的一衣一飯。他們便平直地尊她為飯甑山。 于是我想到了陶淵明。說來慚愧,少年時代因為眾所周知的階級分類,我求學(xué)的機(jī)會不多,知道陶淵明的名字還是來源于一篇小說,小說的標(biāo)題叫“陶淵明唱挽歌”,發(fā)表于上世紀(jì)六十年代的《人民文學(xué)》上。那時的我自然不明白這個放著好好的官不做而自愿去當(dāng)一個老知青的人,為什么要唱挽歌,后來,拜讀了他的《桃花源詩》并《記》后,總算多少明白了一些《挽歌》冰山下面的題旨。 陶淵明說“桃花源”之奇幻故事,目的之一在于否定亂世暴政,目的之二在于通過桃花源世界的描寫,表現(xiàn)自由自在的社會理想,原來我的先民在她的懷里就是尋找這樣的生活,戰(zhàn)爭帶來的痛苦記憶,已經(jīng)令他們身體內(nèi)部的DNA都噤若寒蟬了。 也許正是屈原與陶淵明兩位大師的生花妙筆,使辰、酉二水成為中國土地上*受人們關(guān)注的河流之一。不過,她還在等待,等待另一個文學(xué)大師的青春邂逅。 上世紀(jì)二十年代的一個日子,流浪在辰水上的少年沈從文正在湘黔邊境無所事事的時候,一只從上游駛來的船竟叫他的眼睛突然一亮,他深情地寫道:“銅仁船……在形式上可謂秀雅絕倫。” “秀雅絕倫”,是少年沈從文由衷獻(xiàn)給她的一句贊詞,根據(jù)他在《湘行散記》中的一篇文章所說,他的草鞋曾經(jīng)在辰、酉二水之源濺起過幾朵浪花。他說,翻過辰、酉二水源頭的門檻是一座叫作棉花的大山,這座大山消耗了他一天一夜的時間和年輕人那強(qiáng)健的精力。彼時彼刻的沈先生已失去了許多的少年浪漫,但沿途那別具一格的民居建筑卻留給了他深刻的印象,“沿河多油坊、祠堂,房子多用磚砌成立體方形或長方形,與峻拔不群的楓杉相襯,另是一種格局,有江浙風(fēng)景的清秀,同時兼北方風(fēng)景的厚重”。 明白了,正是文學(xué)大師們這種草蛇灰線的風(fēng)聲雨跡,讓包括我在內(nèi)的無數(shù)飄飛天涯不肯輕易相許的靈魂,都溯水而上在她的懷里呱呱墜地。 如果這也可以稱作謀面的話,我與她瞬間的一暼,應(yīng)是十二歲的時候。那一日,我作為一個剛跨入初中的新生,正跟著老師在烏江邊一個偏僻的山村里學(xué)農(nóng)。寥廓的秋空下,一群少不更事的少男少女像螞蟻一樣在一座由她綿亙而下的大山上疲于奔命,從蔓生的野草中擇出成熟的豆莢。與天等高的山頂便是我們的終點(diǎn)。隨著驕陽一點(diǎn)點(diǎn)地西斜,我聽到了頭上驚異的聲音:快看,梵凈山! 我知道梵凈山就是她**的名字,說是**,也有幾百年歷史了,是她金頂上彌勒道場*鼎盛時萬歷皇帝朱翊鈞的敇封。其實除了梵凈山之外,在她眾多的名字中我比較喜歡的就是“九龍山”,因為這名字是千多年前像徐霞客那樣的旅游者對她的形象概括。你看,在高聳云天的上面,是紅云、月鏡、鳳凰三鼎肩比,然后朝四面八方綿亙而下九道山脈,翻云覆雨,氣吞萬里。不過,比我想象得更浪漫的還是那些晨鐘暮鼓的女性佛徒,把她視為天造地設(shè)舉世無雙的九瓣金蓮,彌勒菩薩就打坐在這朵九瓣金蓮之上。 此時,我忘記了一切,隨著激動的人群拼命地往山頂攀登。但是,當(dāng)我置身在周圍一片歡呼雀躍聲中時,眼前除了一浪高過一浪的不絕山嶺之外,什么也沒能看到。對于我無奈的茫然,周圍的老師和同學(xué)都十分著急地導(dǎo)引,急切的語言描繪對我依然無濟(jì)于事,清晰在人們眼中的圖像于我卻好似遙不可及。就在大家惋嘆她就要隱于一片云彩之后的一刻,我突然感覺到了一團(tuán)奇異的光焰在極目處升起,徹照了自己的五臟六腑。這種透明的歡悅令我瘋狂地大叫了一聲:我看見了! 在我的心中,她原來就是那一團(tuán)洞明天宇的光芒。 我終于在宿命的憂傷中長成了一個青年,并且命運(yùn)的潮水將無助的我擱淺在了她一支骨脈下的一個鄉(xiāng)村小學(xué)求食?嚯y于我早已麻木,那種異常的早春枯萎唯有在無眠的寒夜里偶現(xiàn)遙遠(yuǎn)的少年奇光,方可感覺幾滴雨露滿口生香。 在我青春的記憶里,梵凈山成了世界上**的階級敵人。人們對她鍥而不舍地砍伐、燒荒,以及斬草除根地圍捕、毒殺……而且都是“以革命的名義”。 在那些心碎膽裂的日子里,對她那僅有的一點(diǎn)少年的玄妙之光似乎蕩然無存了,就像傾盆大雨下的一點(diǎn)星火。我認(rèn)定自己這一生與她是無緣了。在好些日落的黃昏,我守著從山之縱深流出來的一灣與日俱減的溪流,常常淚流滿面。 我能夠踏上朝覲她的山路自然是在稱為粉碎“四人幫”的年月了。出發(fā)的日子是陽春十月。我們?nèi)”甭飞仙,夜宿天慶寺院。說是寺院其實只是一幢簡陋的木屋,天宇琳宮早毀于歷年人禍。有一個老尼住持。這個老尼聽說我們要去面覲她的真身,神色間顯得十分感動。她為我們尋來一個自愿帶路的山民,還連夜為我們準(zhǔn)備了爬山的米糕。 是夜不能入睡,原因是遠(yuǎn)近的山民像從地下冒涌出來一般,在漫長的秋夜里突然都會聚到了這座孤苦伶仃的寺廟里來了。他們在殘存的菩薩面前祭燒起香紙,又在曠坪上燃起篝火,架上鐵鼎熬煮苦丁茶水。然后有人拖長了聲音大聲朗誦開了經(jīng)文,也有人向著曠夜吼開了佛歌,間隙處便是擂響銅鑼木鼓……熱鬧像火光一樣輻射著杳不可測的四野。這樣的情景竟讓我們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恐慌。老尼像知道我們的心事似的,三番五次向我們解釋這只是山民們守秋的一種農(nóng)事傳統(tǒng)。她還將我們帶到寺外,指著滿山等待收割的苞谷、黃豆和紅苕說,你們仔細(xì)聽聽。黑夜的那邊各類野獸似乎正在歡慶它們的豐收節(jié)日。鑼鼓震耳欲聾的一刻,它們也有片時的收斂。山民們有的是對付野獸的方法,怎么卻舍棄不用呢?對于我們的惶惑老尼沒有回答,然后就把我們送回廂樓就寢。當(dāng)她為我們?nèi)计鹣悴蒡?qū)散蚊蟲時,還溫馨地對我們說了一句,佛山上生命都是平等的。這句話在這樣一個陌生的秋夜里,就像一星光亮劃過暗夜,好似我兒時幻見過的靈光。 記得我們從天慶寺出發(fā)的時候正是秋陽高照,一到薄刀嶺則立轉(zhuǎn)雷雨交加。我們終于登上山頂?shù)臅r候,近在咫尺的她的金頂卻用無邊的云海將我們拒于千里之外。眼前除了澎湃洶涌的瀑布云霧,撼天動地的平地風(fēng)雷外,一如夢幻泡影。 那一夜我們找尋到了一個不知是何代高僧修煉的山洞權(quán)且棲身。一夜的風(fēng)聲、雨聲、野獸嚎叫聲令我們輾轉(zhuǎn)反側(cè),迷離時刻石壁上竟溢出了木魚的金石音響,我若有所悟,她就端坐在塵世之上,花開花謝,云舒云卷。 在她亙古的年輪交響樂中,遭遇到的地震、火山、冰川、洪水還有戰(zhàn)爭等災(zāi)難已經(jīng)不可勝數(shù),面對這些天災(zāi)與人禍,她包容、善待、教化著迷失了方向的所有生命,并且等待人類中的一個個“大覺者”出現(xiàn)。她相信他們會出現(xiàn)的,“大覺者”們會與她融為一體,化為一身,山即佛,佛即山;山即道,道即山;山即巫,巫即山;山即圣經(jīng),圣經(jīng)即山。 她的世界人類很難參透,而她對人類世界卻了如指掌。她的每一道山梁,她的每一條河谷,都記錄著人類的悲歡離合、生老病死,一頁一頁,無窮無盡。 我非?释軌?qū)l(fā)生在她身邊的故事訴諸筆端,以奉獻(xiàn)在世人的面前。我自然知道自己的敘述微不足道,因為她的歷史是那么悠久繁復(fù),她的人文是那么多元異端,她的風(fēng)姿是那么婀娜不凡……我能擁有的就是長存在心間的一束時明時滅的圣光。這樣也許就夠了,那么就讓我祈盼能在她無邊的原始洪荒中,捕捉到她無處不在的智能與靈感吧! 好了,我們就開始出發(fā)吧!大明的花 發(fā)端于隋唐,興盛于兩宋的梵凈山彌勒道場,在元末明初的戰(zhàn)火硝煙中化為了一片廢墟。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系僧人出身。一個利用宗教奪取皇權(quán)的高手,自然深知宗教被人利用走邪的利害。因此他在建國之初,就斷然下詔嚴(yán)禁白蓮教等“妄稱彌勒佛”的教派活動,所以,已經(jīng)在元末的戰(zhàn)火硝煙中成為斷壁殘垣的梵凈山“古佛彌勒道場”,而且又有白蓮社印記,此時要想死灰復(fù)燃,除非日從西升。 不過,兩個多世紀(jì)以后的一五七三年,明神宗朱翊鈞登基,梵凈山迎來了高懸在天的福星慈圣皇太后的百般眷顧。 慈圣皇太后是明朝萬歷皇帝朱翊鈞的生母,姓李,漷縣(今北京市通州漷縣鎮(zhèn))人,生于嘉靖廿四年(一五四五年)!睹魇贰酚涊d她還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一心向善,京師內(nèi)外廣置佛剎,動費(fèi)巨萬。在她和兒子神宗皇帝的影響下,死水一潭的明代佛教,頓時掀起了一片五彩浪花。 這與她出身卑微息息相關(guān)。 在朱翊鈞父親隆慶皇帝朱載垕還是裕王身份時,她從民間被選入宮中。因為從小侍佛,也因為地位低微,她在宮中時時不曾忘記對神佛的禮拜。 那一個夏日的中午,裕王府后院一片寂靜,除了幾個執(zhí)事宮女在大院外輕聲挑逗那一對剛從暹羅國進(jìn)貢來的畫眉鳥說外國話外,所有的主子及宮人都午歇了。只有她按照慣例在宮廟里的觀音菩薩面前跪經(jīng)誦佛。像這樣的舉措從進(jìn)宮起已經(jīng)許多寒暑了,沒人注意她,也自然沒人干涉她。但這一個平常的日子卻遭遇了非常的事。在她一邊誦經(jīng)一邊給觀音大士叩頭至一百下時,她突然看見觀音菩薩的眼睛微微啟開了,慈祥的兩道光就罩在了她的身上,一瞬間令她五內(nèi)通明,春雨春風(fēng)。還在驚疑間,肩上就著了溫柔的一拍;仡^一看,竟然是他,她從不可以近侍的年輕裕王。 裕王滿臉通紅,急切得有些氣喘地向她說:你來,你跟著我來,我要你,我要臨幸你…… 那一個夏日的午后,一向威嚴(yán)如天的裕王竟然在一個宮人面前如此的語無倫次,她一下子就像一泓冰清玉潔的水一樣,柔軟得無法動彈了。以后,她是怎么上的裕王的龍床,怎么樣被剝光了身子,又怎么發(fā)生了那樣的云雨之事,所有的一切她都沒有了印象,沒有了記憶,因為這與她聽來的皇家那程序儼然的私生活大相徑庭,匪夷所思的突如其來的皇家浪漫讓她的頭腦處于一片空白。 然而就是這一次的午后偷歡,竟然就懷上了龍子朱翊鈞。當(dāng)然母以子貴,在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年)三月被名正言順地冊封為貴妃。就在被冊封貴妃的晚上,她與隆慶皇帝在如膠似漆的歡悅之后,隆慶皇帝告訴了她那一個夏日午后的浪漫秘密。 他說他已經(jīng)躺下了,并且進(jìn)入了睡鄉(xiāng),突然一陣天邊飄來的音樂讓他猛然驚醒,令他坐臥不寧。于是,他便順著樂聲慢慢追尋,便看見了她。那時,她被一層圣光籠罩,真是美輪美奐。天哪,一切都由不得他了,也自然由不得她了!就有了這一幕離經(jīng)叛道的天作之合。 隆慶在位僅僅六年,三十六歲便駕崩歸西。由于正宮娘娘陳氏無子,十歲的朱翊鈞便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取國號萬歷,并封母親為慈圣皇太后。她便名正言順地“垂簾聽政”,實實在在地掌控了朝廷大權(quán)。 由宮女到貴妃再到權(quán)傾一朝的慈圣皇太后的錦繡路程,她認(rèn)為都是佛袓對她的無上恩賜,于是她更加的虔誠禮佛,在京師內(nèi)外廣施福田:萬歷二年建承恩寺、海會寺,萬歷三年修東岳廟,萬歷四年建慈壽寺,萬歷五年建萬壽寺,萬歷八年又修建五臺山大寶塔寺,等等。 正是萬歷四年(一五七六年)修建慈壽寺時,忽然天降祥瑞,在李太后居住的慈寧宮里瑞蓮盛開,兩天后,天子的皇宮里瑞蓮也蓬勃開放。對這種從未發(fā)生過的人間奇跡,李太后、萬歷皇帝以及滿朝文武都是欣喜若狂。李太后為此還專門招集文人學(xué)士創(chuàng)寫《瑞蓮賦》,以資宣彰與紀(jì)念。也是在這一次的瑞蓮?fù)}筆會上,她**次見識了吏部尚書李芝彥那既儒雅又飛揚(yáng)的文筆。 當(dāng)漫天的雪花掩蓋了慈寧宮的殘荷枯梗之時,李太后竟然做了一個異夢。她夢見一位騎著金鳳凰的女菩薩向著她緩緩飛來,而且頭上頂著一個光焰萬丈的九瓣金蓮,金蓮的中心是登天月階,**處是兩佛臨鑾,佛光回環(huán)。九蓮菩薩面對著她,向她面授《九蓮經(jīng)》,念畢,便倏然不見。 醒來后的李太后甚感驚奇,但是那夢中菩薩口諭的《九蓮經(jīng)》卻銘刻于心,歷歷在目。 正在自己反復(fù)推敲之時,監(jiān)建慈壽寺的總管僧人妙玄求見,說有要事要與太后稟報。太后聽說,非常高興,連喚快傳。 為什么李太后對妙玄和尚如此器重?這里有兩個原因:其一,妙玄是皇親國戚,姓李名穎,乃李太后為萬歷皇帝選定的李姓后妃的兄弟。早年出家,常在宮中行走,也常在江湖布道。其二,妙玄和尚已是當(dāng)時名傾朝野的得道高僧,所以,李太后決定修建為丈夫祈福的慈壽寺時,就命他為執(zhí)事總監(jiān),F(xiàn)在,太后佛事存疑,他來得正是時候。 可是還沒等太后說話,妙玄竟先說出了一番令太后莫名驚詫又莫名悲憫的話語。他說,我昨夜在彌勒大殿靜坐,子夜時分,大佛突然現(xiàn)身,授話給我,要我原話向太后轉(zhuǎn)報大佛圣諭,太后你原本為古佛道場金蓮菩薩轉(zhuǎn)世,在人間廣播佛善,功徳早如恒河沙數(shù)?墒悄阍瓉硇逕挼墓欧鸬缊,如今大道已成羊腸,荊棘鋪天蓋地,古寺淪為廢墟,狼蟲虎豹出沒。達(dá)摩面壁九年的神佛之地頹為一片荒野,祭奠百神的器具已無安放之地!佛要你竭力盡心重塑輝煌! 聽罷,太后淚下如雨,隨口便將昨夜金蓮菩薩口授的《九蓮經(jīng)》娓娓念誦: 偈曰 收原古佛下天盤,好似玄天降臨凡。 有緣千里把船上,無緣對面不相談。 老母傳令,諸佛著忙,齊來聽命,都下天堂。 諸佛菩薩,普降道場,龍華圣會,古佛垂光。 接引男女,同到家鄉(xiāng),皇王有道,返拜法王。 五谷豐登,國有忠良,四夷進(jìn)貢,捧表來降。 六國安寧,外魔消亡,遍滿法界,九品蓮鄉(xiāng)。 求佛懺悔,萬民安康,祖教興降,萬古名揚(yáng)。 盡歸龍華,古佛道場。 誦畢,無限感嘆:誰能替我尋找到往身修煉之地,尋找到那古佛道場呢?誰能呢? 妙玄立即跪倒塵埃,雙掌合十,應(yīng)道:貧僧愿為金蓮菩薩效犬馬之勞! 于是太后心懷長悲,歷經(jīng)歲月,憑著天敕宿慧,用工筆畫技,將夢中所聞所見的飛翔鳳凰,紅云佛光,月鏡山龍華大會盛景以及靈異諸象繪制成長卷畫軸,交給妙玄和尚,并要神宗皇帝頒令州府官員、云游僧尼,悉心訪查,如實上報。 慈壽寺完工之后,妙玄和尚在后殿又建了一座九蓮閣,閣中供奉九蓮菩薩。據(jù)《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慈壽寺后殿奉九蓮菩薩,七寶冠帔,坐一金鳳,九首。九蓮菩薩像,就是按照慈圣皇太后的模樣塑造的。 從此,妙玄和尚云游四方,雙腳勘破天下山水,終于發(fā)現(xiàn)了與李太后手繪的山川形勝惟妙惟肖的地方,七百里梵凈山古佛道場。于是,他便將梵凈山古佛道場昔日琳宮環(huán)列,月地云階之盛景,今朝香燈冷落,人煙寂寞之衰頹,一一在紙上寫真。之后,妙玄和尚星夜趕赴京師,面覲太后并稟報詳情。太后看罷,悲欣交集。所欣者自己終于尋到了往生修行之地,許多往生生活情景清晰浮現(xiàn)眼前;所悲者昔日的梵天凈土,竟淪落到如此不堪之狀。 正是她的旨意,神宗皇帝便頒令地方官員組織人眾于一五七三年對梵凈山進(jìn)行勘探,得出“果系古佛道場”的結(jié)論。由是,立即撥發(fā)糧餉,承召善眾,通行四方朝覲之路,重塑寺廟眾佛金身。 然而好景不長。萬歷十八年至萬歷二十八年,播州(今遵義)楊應(yīng)龍造翻,整整十年,梵凈山慘遭禍及。 也就是在這十年里,萬歷皇帝噩夢連連。所有的夢中都會出現(xiàn)兩個異族男女,騎著高頭大馬,手執(zhí)硬弓,對著坐在龍椅上的他瞄準(zhǔn)……醒來后,狂亂的馬蹄似乎還在他的腦海里踩踏,飛馳的箭鏃還在他的耳邊呼嘯,令他膽戰(zhàn)心驚。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萬歷皇帝的忡忡憂心完全源于朝廷在西南地區(qū)“改土歸流”大政推行的舉步維艱。從那時到現(xiàn)在,兩百多年過去了,雖說歷經(jīng)血雨腥風(fēng)的重兵征剿,在烏江、辰河與酉水兩岸已經(jīng)設(shè)府建廳,但是對邊遠(yuǎn)的山區(qū),依然是望塵莫及。僅舉對梵凈山東麓的平剿為例,數(shù)萬明軍大小攻伐已經(jīng)不下三百多次,卻依然建功甚微。 萬歷皇帝怎能不憂心如焚。 萬歷二十八年,土酋楊應(yīng)龍的造翻終于平定,朱翊鈞正冥思苦索如何讓西南各省長治久安而不能時,李太后叫人給他送來了自己滴血寫就的《九蓮經(jīng)》。朱翊鈞敬誦之下,立即大徹大悟,梵凈山不是母親的往生修行之地嗎?對,刀兵無法解決的問題,佛可以給他解決。當(dāng)年始皇帝將泰山作為他的封禪之地,今天我也要將梵凈山作為我的鎮(zhèn)邊之玉璽! 于是,他立即敕命妙玄和尚代表朝廷監(jiān)工,一場驚動朝野的梵凈山佛教修培工程由此開端。歷經(jīng)又是十年有余。 萬歷四十三年(公元一六一五年),古歷六月十九日吉期,李太后宣畫師后宮為自己畫像。畫成,太后召見兒皇神宗,諄諄吿誡:梵凈佛山鼎興之日在即,夜夢佛陀金頂召喚,自己得先行一步了。此像給你留下,道場重光之日,你務(wù)必將畫像帶上,母子或可一會。 話畢,李太后口誦著《九蓮經(jīng)》駕鶴西歸。 李太后西歸三年后的一六一八年,是梵凈山的鼎興之期,四大皇寺金碧輝煌,四十八座覺寺星羅棋布,紅云金頂香煙繚繞,彌勒道場廣大輝煌。 明神宗朱翊鈞命才華橫溢的戶部郎中李芝彥作《敕賜碑》銘文,將梵凈山定性為“天下眾名岳之宗”。 朱翊鈞對梵凈山的嘔心瀝血,當(dāng)?shù)匕傩諏λ灿兄掷寺亩抛f是梵凈復(fù)興之期,神宗攜母親畫像領(lǐng)文武百官登上梵山金頂,將太后巨幅畫像展示萬民。一見畫像,萬眾歡騰,并敬呼“九皇娘娘”“九蓮菩薩”。神宗當(dāng)時萬分感動,萬分震顫,于是立即化為了九皇洞之下的奇崖太子石與母親千古相守…… 梵凈山是一朵碩大無朋的九瓣金蓮,她十四億年前就在浩瀚的海面上盛開出世,“大明的花”只是她無邊無際的花海中的非常燦爛的一枝。 九皇洞現(xiàn)在依然僻處于梵凈山三座金頂?shù)囊挥。每次上山,我與許多游客一樣,都要去這里走上一遭,不是觀賞也不是游覽,而是為了永遠(yuǎn)潛存于心的崇敬與神秘。 沿著崎嶇而坎坷的石梯慢慢向上,云霧不絕如縷地從深淵里飄浮上來,在你的頭上、身邊以及樹枝與草尖上繚繞,然后隨著清風(fēng)悠然逝去,一座壘砌千年的石墻拱門便兀立在你的眼前。石墻上長滿了青苔,你順手摸了摸,感覺到了一絲涼意,也感覺到了一絲暖意。你的心忽有所動,因為你的手印與千多年前那個“唐朝的風(fēng)”的手印疊在了一起,心的靈犀霧一般地升起來了。洞并不大,卻有著當(dāng)年那位絕色美女后來成為絕塵金蓮菩薩生活的一些陳跡:她睡覺與打坐的既偏斜又狹窄的石崖,天然的洗足金盆,為了遮風(fēng)擋雨曾經(jīng)搭建原木的石窩,還有萬歷皇帝要將梵凈山作為他鎮(zhèn)邊的“翻天大印”,以及為她啼明唱晚的飛天巖鷹……所有的一切令你匪夷所思,也令你心存疑慮,因為所有的故事都將你引導(dǎo)到“唐朝的風(fēng)”與“大明的花”,她們似乎是一個人,卻又本來是兩個人,既是“合二為一”,同時也是“一分為二”。一個是實,一個是虛。一個是真正的宗教信仰,一個是政治的標(biāo)簽。一個追求無限的生命自由,一個是“為天朝萬世不敗”…… 不過,這里確實是**的修行之地。前面正對主峰鳳凰嶺,身旁緊靠“萬卷書”。磅礴的自然萬象與佛教的無字天書,一定會讓你醍醐灌頂,立地成佛。 成佛與不成佛無關(guān)緊要,關(guān)鍵的是在寧靜的一刻你會聽到一種聲音,從危崖疊嶂間穿繞而來,從飛云片絮間連綿而來。隨著聲音,飄灑卻又成滴的涼讓你暴露的臉覺到了爽,你以為下雨了,錯了,原來它是從近旁的天上草原——獻(xiàn)果山上飛灑而下的霧泉。當(dāng)?shù)厝烁嬖V你,梵凈山的九十九溪就發(fā)源于此。你所看到的梵凈山的水,有的是涓涓溪流,有的是飛瀑濺玉,有的是大浪淘沙,有的是驚濤拍岸……一切都可以在這天露匯成的霧泉里聽到,那是一曲梵凈山慈悲天下的交響佛樂。 就在這樣的水聲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女神,一枝枝鮮艷的花在瀲滟波光中聯(lián)袂起舞。 《紅樓夢》里賈寶玉說了一句驚世駭俗的話:“女人是水做的! 當(dāng)然梵凈山民也可以驚世駭俗地補(bǔ)充:“女神是梵凈山的水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