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北極熊會覺得孤獨嗎?


作者:米克·奧黑爾編,周長青     整理日期:2014-11-21 11:11:22

★歐美暢銷150萬冊的《企鵝的腳為什么不怕凍?》姊妹篇!
  ★世界權(quán)威科普雜志《新科學家》(NewScientist)最新力作
  ★求知欲旺盛、對生活充滿思索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一本書!
  北極熊生活得孤獨嗎?關節(jié)活動發(fā)出的聲響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左撇子?昆蟲能變肥胖嗎?生活在水中的魚,也會口渴嗎?騎起來的自行車為什么容易掌握平衡?
  繼轟動歐美書市、旋風般橫掃各大排行榜、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企鵝的腳為什么不怕凍?》后,《新科學家》周刊乘勝追擊,集結(jié)超受讀者歡迎的《最后的話》(TheLastWord)專欄最新內(nèi)容與熱門題目,再次邀請讀者一起來“七嘴八舌話科學”!本書一推出再次引發(fā)熱潮,成為歐美書市最受歡迎的科普圖書之一。
  《北極熊會覺得孤獨嗎?》由一大群科學愛好者妙問妙答,集合了各種最稀奇古怪也最貼近生活的科學問題,更提供各種很專業(yè)、超搞笑、充滿創(chuàng)意的答案,讓你再也不怕問出“笨問題”,也會發(fā)現(xiàn)每個問題都可以挖掘出不只一個答案!
  作者簡介:
  本書由《新科學家》精心打造,《新科學家》(NewScientist)雜志是全世界最為知名的科學普及雜志。文章大多由世界知名獲獎科學記者撰寫,向讀者提供社會、經(jīng)濟及環(huán)境等方面各項最新、最有趣、最激動人心的研究成果!缎驴茖W家》雜志的文章在全球科學界具有極高的影響力,被
  目錄:
  1.食品飲料
  谷物殺手
  神圣的DNA
  泉水變質(zhì)
  有味道的物質(zhì)
  孿生雞
  蛋奶糕的顏色
  拒絕平淡
  不起棱不打褶
  時光流逝
  味兒的問題
  奶酪防護劑
  ……
  2.家里的科學
  盒子里有什么?1.食品飲料
  谷物殺手
  神圣的DNA
  泉水變質(zhì)
  有味道的物質(zhì)
  孿生雞
  蛋奶糕的顏色
  拒絕平淡
  不起棱不打褶
  時光流逝
  味兒的問題
  奶酪防護劑
  ……
  2.家里的科學
  盒子里有什么?
  連續(xù)不斷的牙膏條帶
  錢袋子
  冬寒
  玻璃的意外斷裂
  明亮的火花
  吸引力究竟是什么?
  空中的準星
  ……
  3.我們的身體
  眼睛中的“線襯”
  禁止游泳
  生命的膠水
  鼻子的錯覺
  麻木感受
  死亡之后的生命
  保持脈搏跳動
  功能值得懷疑的胃
  當場抓獲
  ……
  4.感覺還可以嗎?
  5.植物和動物
  6.地球,宇宙
  7.成問題的運輸
  8.怪異的天氣現(xiàn)象
  9.其他精彩內(nèi)容3.我們的身體
  突然冒汗
  在長距離奔跑之后,為什么在剛剛停下來的時候才開始大量冒汗?和我交談過的其他跑步者也都有這種感受。
  ——MilanHarbin,來自捷克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fā)。
  當汗液揮發(fā)汽化時,會貼近皮膚形成一層水飽和的空氣,這層空氣可阻礙汗液的進一步汽化。跑步的過程中,空氣相對于身體是運動的,該層空氣不斷地被新鮮空氣替換,允許汗液不斷發(fā)生汽化。
  每克汗液的汽化要帶走身體上2260焦耳的熱量。當跑步停止的時候,貼近皮膚會形成飽和水的空氣層,使汗液不再發(fā)生汽化,于是造成了人忽然開始大量冒汗的感覺。這時,皮膚的溫度還會升高,溫度升高肯定會讓人多流些汗水。
  當人在刮風的日子跑步停下來的時候?qū)⒉粫霈F(xiàn)這種現(xiàn)象。這個事實證明了上面做出的解釋。
  ——ShaneMaloney,來自澳大利亞珀斯。
  實際上,在開始跑步之后不久人便會開始出汗。一旦人的肌肉進入了某種工作狀態(tài),和休息的時后相比,人就會消耗更多的能量。跑步時所體驗的是自己運動造成的風冷效應,其結(jié)果是在皮膚表面以及透過衣服,運動的空氣沒有等到汗汽集聚便把它們從身體帶走了?梢試L試背上一個背包,或者在胸前的某個部位貼一塊類似保鮮膜一類的東西。此時,即使在短時運動之后,汗液也會在這些地方出現(xiàn),而身體其他部位則不會有汗。
  跑步停止的時候,肌肉仍然有積存的熱需要排出,加上此時身體周圍的空氣運動速度降低,會使得汗液在皮膚表面聚集起來。如果跑步之后慢慢地靜下來而不是突然停止,汗水將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聚集情況。
  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同樣對出汗的多少有著巨大的影響。和比較清涼干爽的條件相比,較高的氣溫再加上較大的濕度會使人出更多的汗。試試比較一下在雨后充滿陽光的樹林中跑步和在涼快的日子跑在吹著微風的曠野的情況。
  ——DaveBanks,來自新西蘭惠靈頓。
  除了蒸發(fā)冷卻之外,這里還有第二個次要的因素發(fā)生了作用。當停止鍛煉時,肌肉停止做功但產(chǎn)生熱量,而此時身體的“控溫裝置”仍然設定在較高的溫度上。在其逐漸調(diào)整回到休息狀態(tài)的過程中,人會繼續(xù)出汗好讓自己涼下來。
  ——DavidGibson,來自英國西約克郡。
  殘酷的世界
  科學家已經(jīng)為許多行為,比如自私、妒忌等找到了進化論方面的證據(jù)。但是數(shù)千年來,人們相互之間變得不可思議和肆無忌憚的殘酷。殘酷行為在進化方面的優(yōu)勢并不明顯。那么殘酷在人類身上的生物學依據(jù)是什么呢?
  ——BrianKavanagh,來自英國肯特郡。
  殘酷也許不存在什么進化方面的優(yōu)勢,至少今后不會再出現(xiàn)什么這方面的優(yōu)勢。殘酷更像是來自過去的一種返祖行為。按照進化的觀點,只是在不久以前,人類仍然還是以小群落形式生活的狩獵采集者。的確在殘存的熱帶雨林中,現(xiàn)在仍然保留著許多這樣的群落。
  在這種社群中安全性在于人群一定數(shù)量的人口。一些個體可以致力于其最擅長的任務,他們知道其他必要的工作將由其同伴去完成。但是,盡管群落中的個體會彼此相互熱愛關心,但他們卻對任何群落之外與之爭奪地域和食物資源的人群存在有公開的敵意。穴居人(Homoneanderthalensis)就曾經(jīng)是在這種爭斗中讓位給現(xiàn)代人(Homosapiens)的一個群落。雖然我們事實上在討論人類的問題,不過在進化的背景下分析談論殘酷性的問題,似乎像不倫不類的人神論。
  現(xiàn)代人是和另外一些巨猿一同進化的。在進化過程中類似“殘酷”的行為是存在的。即便在自己的群落之內(nèi)巨猿并非一定要彼此關心愛護。但不管怎樣,猿類還是從群居的方式獲得了好處。群居加強了安全性,促進了勞動分工。為了能夠生存下來,這種狩獵采集者必須有能力做好狩獵和采集工作,并且還要守護自己的地盤。這樣一來,外部群落對于他們的生存便構(gòu)成了一種威脅。猿類群落中有著等級關系,因此兩個群落間的爭斗沖突不僅威脅著雙方的生存,而且還威脅著某個群落中男性個體的統(tǒng)治地位。這種爭斗沖突的解決,要么是將競爭群落趕走,要么是殺死競爭群落中所有的男性并吸納女性和幼小者。不論哪個群落在沖突中獲勝,按照適者生存的理論,勝者很顯然是的最適應進化的。這便是最終有關殘酷與否的全部內(nèi)容。
  現(xiàn)代人類也是以類似的方式行事的。即使在今天仍然很明顯,屬于一個群體的人類會很容易受到影響,將另外一個人類群體視為附屬的低等人群,毫無憐憫地讓他們滅絕。即使這種差異只在信仰上存在而且并不是真正起因于由有限資源引發(fā)的爭斗,上述情況也是真實存在的。
  歐洲人在近代對美洲人施以殖民統(tǒng)治,他們將土著美洲人驅(qū)趕離鄉(xiāng),殺死那些起來抵抗的美洲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希特勒的動機也是與此相同的。他想要的是一個更大的德國版圖,一直延伸到烏拉爾山,使雅利安人能夠在那里發(fā)展。這種過程不斷重復發(fā)生,近期還出現(xiàn)在巴爾干地區(qū)和達爾富爾地區(qū)。
  ——TerenceHollingworth,來自法國布拉尼亞克。
  回答這個問題只需一個詞,那便是“權(quán)力”。讓我們把女人排除在外。即便有殘酷的女人,她們也幾乎沒有誰到達羅馬暴君尼祿的殘酷程度。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男性必須粉碎全部對手的反對,必須讓其他人恐懼以保持其權(quán)力,并且必須要維護其忠實的幫從。他于是有權(quán)擁有大量女人、最好的物質(zhì)財富和食物,以確保自己有盡可能多的健康后代。這種殘酷的男人可能還有另一種方法,就是設法減少其競爭對手的后代,這些后代會和他自己的后代競爭。
  ——ValerieMoyses,來自英國牛津郡。
  這里進行的討論所涉及的,是人類本來的特征中是否還留有不可思議和肆無忌憚的殘酷本性。上面的回答謀求將女性排除在討論之外。女性在大規(guī)模悲慘行為的歷史中從未占據(jù)過主導地位,原因也許在于女性很少處在能夠發(fā)起這種行為的位置。當女性處在這種位置時,還是有這種例外發(fā)生的,如16世紀匈牙利系列殺手伊麗莎白•巴托里(見本書“永葆青春的俱樂部”),以及她所提到的古羅馬人物典型尼祿所在家族中的女性們。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必須處理欺負人的問題。在40年當中,男孩經(jīng)常欺負人的事兒一直較少,而男孩偶爾欺負人的事兒相對較多。女性相互欺負的情況更為常見,并且更難處理。盡管眼睛可見的損傷比較少,但欺負人的人常常長期惡習難改!叭绻惚WC不和某某女生說話,你就可以成為我的朋友”是女孩子們所使用方法的特征。
  我問過這種受人強制的人,既然那些人要求她們排擠其他朋友,為什么她們還想成為這種人的朋友。盡管對這種狀況也感覺不太舒服,但她們無言回答,甚至表達出意思反而是我不應該問這些問題。被其他女孩欺負的女孩受到排斥,讓人覺得沒有價值,甚至已經(jīng)被逼自殺。女性在制造殘酷性過程中的貢獻是不可饒恕的。
  我不知道殘酷性特征保留下來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知道,伙同行事的特征得以保留的原因。是否會被中央群體中拋棄,決定了能否幸存下來。只要這個特征繼續(xù)存在,“蜂王”就會存在。
  ——PenelopeStanford,來自英國肯特郡。
  





上一本:化學世界·能吃的化學 下一本:化學世界·防治疾病的化學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北極熊會覺得孤獨嗎?的作者是米克·奧黑爾編,周長青,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