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遺跡文明的基因


作者:蘇欣     整理日期:2021-12-29 05:06:03


  在附近的河流里,還出沒著水獺、居氏巨河貍、河貍等水棲動物。哺乳動物和百多種飛禽,也在嘩嘩弄響,攪動了原始人的胃。
  他們與它們毗鄰而居,因此,他們把它們當成獵捕對象,以便獲得營養(yǎng)。
  他們從河灘上、山坡上找來一些石塊,認真打磨,仔細捶擊,制作出了石錘和石砧。他們又揮舞著這兩種器具,制造出了更多的石頭工具,有刮削器,有鉆具,有尖狀器,也有砍斫器等。
  之后,他們就拿著工具,一窩蜂地去打獵了。
  獵歸后,他們又利用工具分解動物尸體,把肉一塊塊割下來;還剝下動物的毛皮,草草地圍在身上,抵擋嚴寒、避免荊棘剮傷。
  他們又利用工具砍伐樹木,制作出木槍、木矛、骨刀、骨槍等。慢慢地,他們又學會了用動物骨頭制造骨角器。
  附近的動物變少后,他們再打獵時,就要走出很遠。有一次,他們踢踢踏踏地竟然走了兩公里的路。他們來到一處花崗巖山上,略有些茫然地站在山坡上。
  就在他們下意識地觀霧混形時,一個人突然看見在不遠處,有些閃閃發(fā)光的東西。此人興奮地叫起來。于是,一大幫人帶著神秘感和敬畏感,向著發(fā)光的地方走去。
  在那里,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塊塊亮晶晶的石頭,在陽光下璀璨透明。
  他們不知道,這就是水晶,只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們把水晶帶回了部落,沒完沒了地看。他們不知道怎么用水晶,最后,他們便用這種珍貴的礦石去打制石器了。
  這為舊石器時代的到來,揭開了序幕。
  他們逐漸地學會了使用火。他們很聰明,為了保證火種不熄滅,他們在洞里留下一堆堆未燃盡的灰燼,然后,等到打獵歸來后,再重新燃起熊熊大火,把打碎的骨頭、割下的肉,放進火里燒熟。
  他們把使用火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
  可憐的是,他們并沒有因為溫飽而得到長壽。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他們要抵抗自然災害的襲擊,要抵抗飛禽猛獸的入侵,要抵抗疾病的席卷。雖然他們團結一致、相親相愛、同甘共苦,可是,他們力量薄弱,所識有限,解除不了外來因素的威脅。
  他們就這樣早早地死去了,絕大多數(shù)猿人在只有14歲時就死了。
  也就是說,他們大都在少男少女的時候,就告別了人世。
  他們中的成員越來越少,他們的族群越來越小,最后,只剩下了寥寥幾個人。
  當他們還沒有為自己所生存的地方起個名字時,便永遠地、徹底地消失了,只留下靜靜的山谷在歲月中慢慢地成長。
  漫長的時光,冉冉消逝。
  到了元朝的時候,有一些元朝人陸陸續(xù)續(xù)地遷往這里。隨著人越來越多,他們?yōu)榇说孛嗣芸诘辍?br/>  元朝人寧靜地生活在周口店,壓根兒不知道,在幾十萬年前,已經(jīng)有人在此居住。
  1000年之后,那40多個原始人的遺骸,被偶然地發(fā)現(xiàn)了。
  這一發(fā)現(xiàn),震驚了世界。
  這些逝去者,為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料。他們證明,早在50多萬年前,世界上就有了直立人。他們還強有力地證明了“從猿到人”的這一學說。
  他們被取名為“北京猿人”及“北京直立人”,簡稱“北京人”。
  其實,北京猿人在大約60萬年前,就已來到了周口店。他們在生活了大概407年后,在20萬年前,離開了此地,遷居別處。
  他們長得有點兒像“猿”,顴骨很高,支棱向前;鼻子又大又寬,使面孔凹進去,顯得很扁;他們的腦容量很小,只有1075毫升,與現(xiàn)代人1400毫升相比,差了300多毫升;他們的身材十分矮小,男子最高才長到156厘米,女子短’手臂很長’頭向前傾,看上去像站不穩(wěn)似的。
  事實上,他們四肢發(fā)達,骨骼健全,與現(xiàn)代人的身體很相像。他們能夠快速而穩(wěn)健地行走。當他們飛奔在原始叢林中追逐野獸時,身影掠過重重樹影,野f生而美麗。P3-5





上一本:人生必修課 下一本:會走路的植物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遺跡文明的基因的作者是蘇欣,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