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會走路的植物


作者:楊文忠,韓建民主編     整理日期:2021-12-29 05:06:03


  植物有性別嗎
  故事里的大學(xué)問
  大家都知道動物是有雌雄之分的,那么,植物有性別嗎?人類真正對植物性別有科學(xué)的認(rèn)識,是在17世紀(jì)顯微鏡發(fā)明以后。
  1682年,格羅第一次明確指出:植物的雄蕊是花中的雄性器官,花粉落在柱頭上能促進(jìn)果實的生長。
  1694年,卡美拉魯斯經(jīng)過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雌桑樹周圍沒有雄樹生長,就只能形成敗育的種子。他又用其他植物做進(jìn)一步實驗,最后得出結(jié)論:花藥是植物的雄性器官,而柱頭、花柱、子房是雌性器官。
  至此,人類對植物性別的科學(xué)認(rèn)識才算是真正拉開序幕。
  真相是這樣的
  聽說植物有性別之分是不是很奇怪呢?其實,植物間的傳粉現(xiàn)象就是植物交配的表現(xiàn),蜜蜂、蝴蝶等昆蟲就是植物界“男婚女嫁”的“媒人”。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有單性花和兩性花之分,單性花是指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兩性花的雌蕊和雄蕊在同一朵花里,如蘋果、桃、槐、桉樹等。有些樹木的雌花和雄花是在同一植株上的,這樣的樹木無性別之分。它的雄花長在枝條的基部,而雌花則長在枝條的端部,如柏、杉、胡桃、椰子等均屬此類。
  雌雄器官都長在同一植株上的稱為雌雄同株,具有兩性花的稱為雌雄同株同花;具有單性花的稱為雌雄同株異花。有些植物的雌花和雄花分別長在不同的植株上,我們稱為雌雄異株,如楊、柳、月桂、黃連木等。有時單性花和兩性花同時生于一個植株上,有時又分開生于不同的植株上,我們稱為雜性花。
  小博士課題
  植物界有一種特殊的植物————印度天南星,它是一種典型的變性植物,它是一種喜濕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在溫帶、亞熱帶,常常生長在潮濕的樹蔭下或小溪旁。這種植物非常特別,它不但會變性,而且一生當(dāng)中還會變好幾次。
  雌株的印度天南星的體型高大健壯,營養(yǎng)物質(zhì)豐富,但開花結(jié)果后,由于大量的消耗,第二年便變?yōu)樾◇w型的雄株。當(dāng)它體力得到恢復(fù)后,又變?yōu)榇浦,承?dān)起繁殖后代的重任。
  不怕鹽堿的植物
  故事里的大學(xué)問
  在我國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有一種十分珍貴,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銀杏樹相媲美的植物————胡楊,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fēng)沙,生長在最惡劣、最殘酷的氣候環(huán)境之中,有“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之稱。
  很多植物都害怕鹽堿地,如果在鹽堿地上種莊稼,常常顆粒無收,有一段順口溜是這樣說的:堿地白花花,一年種幾茬,小苗沒多少,秋后不收啥。鹽堿是植物生長的大敵,一般植物無法生長,那么,為什么胡楊可以不懼鹽堿茁壯成長呢?你知道有哪些植物不懼鹽堿嗎?
  真相是這樣的
  很多植物害怕鹽堿是因為無法從鹽堿土中吸收水分,胡楊屬于耐鹽植物,它能從土壤中吸收鹽堿,然后又從樹皮裂口處排出體外,形成粘稠的液體,人們將這粘稠的液體叫作“胡楊淚”!昂鷹顪I”里含有小蘇打、食鹽等鹽分。據(jù)說,當(dāng)?shù)厝藭盟鼇戆l(fā)面蒸饅頭。
  除了胡楊外,不懼怕鹽堿的植物還有以下幾種:
  1 檉柳。
  檉柳也是一種常見的耐鹽植物,仔細(xì)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莖和葉上會冒出一粒粒白色結(jié)晶,嘗一嘗,又咸又苦。原來檉柳的根在從鹽堿土中吸水時,能夠吸收大量的鹽堿,但體內(nèi)并不積累,這些鹽堿由水帶著,通過莖、葉表皮排到莖和葉的表面,水很快蒸發(fā)了,而鹽堿卻留在莖葉表面,形成了結(jié)晶。
  2 鹽角草。
  鹽角草也從鹽堿地里吸收大量的鹽堿,但不同于檉柳、胡楊那樣排出體外,而是永遠(yuǎn)貯存在身體里。在鹽角草莖中的細(xì)胞內(nèi)有個叫鹽泡的結(jié)構(gòu),鹽堿都存到鹽泡里了。鹽角草靠小鹽泡,就能從鹽堿地里吸收水分,而且鹽堿都被圈在鹽泡中,就傷害不到鹽角草了。
  3 艾蒿。
  艾蒿是一種很有名的中藥,也是一種耐鹽植物,它的本領(lǐng)是抗土壤中的鹽堿,使它們無法進(jìn)入到根中。同時,艾蒿的根細(xì)胞中含有很多溶于水的糖和酸,易使根從鹽堿中吸水。艾蒿既能從鹽堿地里吸水,又不讓鹽堿進(jìn)入身體中,所以,它能在鹽堿地中生活得很好。
  4 短尾燈心草。
  短尾燈心草在鹽堿地中吸水時,也會吸入很多鹽堿,它把鹽堿聚在葉內(nèi),等到老葉充滿鹽分時,就提前干縮脫落,然后,幼葉又來接替老葉的位置,這樣不停地往外排鹽。
  這些植物是不是很奇妙呢?耐鹽植物抵抗鹽堿的本領(lǐng)是世世代代生長在鹽堿地上,同鹽堿長期斗爭,逐漸形成的。
  小博士課題
  胡楊生長在我國西北的荒漠中,大家知道沙漠中缺少水分,那么,胡楊是憑借怎樣的本領(lǐng)在沙漠中茁壯成長的呢?為什么會有“沙漠勇士”之稱呢?
  胡楊能夠克服干旱,在沙漠中生存,是因為它的根可以扎到10米以下的地層中吸取地下水。它盤根錯節(jié),可以防沙固土。胡楊還有一種本領(lǐng),就是在有水的時候,會拼命貯存水以備旱時之用。
  此外,胡楊還能適應(yīng)荒漠中的大溫差。白天太陽直射時,沙漠里氣溫達(dá)41℃以上,而夜里又降到-39℃以下,它能在這種高溫和低溫相交替的環(huán)境中照樣能生長。正因為如此,胡楊的壽命可達(dá)千年以上。
  P4-9





上一本:遺跡文明的基因 下一本:蘋果為什么會落地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會走路的植物的作者是楊文忠,韓建民主編,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