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顧當今世界政壇,能數十年一貫受到本國人民擁戴,又始終受到國際輿論極大關注的政治領袖已為數不多,卡斯特羅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從蒙卡達兵營武裝起義到墨西哥的流亡生活,從馬埃斯特拉山區(qū)的游擊戰(zhàn)爭到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從成立革命政府到古巴導彈危機,他領導1200萬人口的古巴,與擁有2.5億人口的“超級鄰居”美國長期抗衡。雖然他自稱是“屬于已經過去了的世紀的人”,但是人們看到,他在維護民族獨立、不畏強暴方面表現(xiàn)出的大智大勇,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尤其是拉美人民的欽佩,人們稱贊他是“嚇不怕、壓不垮、打不倒的大胡子”。 本書可以說是國內目前唯一一部由真正的古巴人撰寫的卡斯特羅傳記,也是一部由真正的古巴革命的親歷者和革命領導人的親密戰(zhàn)友撰寫的卡斯特羅傳記。本書作者諾韋爾托?富恩特斯(NorbertoFuentes)曾經是古巴革命的一員,并與古巴革命領導人卡斯特羅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情。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末,作為一個“知道太多的人”,富恩特斯在逃過一場死刑之后,不得不開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活。 本書根據富恩特斯與卡斯特羅的私人談話、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古巴情報機構的有關檔案寫作而成,內容翔實,有據可考。本書以卡斯特羅本人的視角、以諧趣而逼真地筆法,講述了這位古巴革命領導人的傳奇經歷。在本書中,富恩特斯以古巴領導人特有的強硬口吻,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改寫為引人入勝的菲德爾?卡斯特羅“自傳”。 本書開篇于菲德爾在比蘭鄉(xiāng)間的童年生活,以及他在哈瓦那大學期間的政治覺醒。其后,作為古巴革命的開始,我們將見證卡斯特羅于1953年7月26日進攻蒙卡達兵營,將傾聽他的著名演說《歷史將宣判我無罪》,將親歷古巴革命的歷史細節(jié),將發(fā)現(xiàn)切?格瓦拉之死的諸多隱情,將目睹古巴導彈危機的臺前幕后。之后,我們將會真正體會到這位古巴革命領導人過去半個世紀的私人生活及其對歷史和社會、革命和權力的諸多思考。 作者簡介: 諾韋爾托·富恩特斯(NorbertoFuentes) 作為一位受人尊重的記者和海明威研究學者,諾韋爾托?富恩特斯是《海明威在古巴》等十部作品的作者。憑借其短篇小說集《孔達多的罪行》(CondenadosdelCondadoc),他曾榮獲1968年卡薩德拉美洲獎(the1968CasadehasAmericasPrize)。他的作品《非德爾?卡斯特羅自傳》一書,更是使其獲得了國際性的聲譽在西班牙,《國家報》(ElPais)曾盛贊本書為“當代拉丁美洲文學的經典”,并稱贊富恩特斯是“當代最杰出的古巴作家”。在德國,《時代周報》(DieZeit)評論說,“長期以來,富恩特斯的作品也許是所有有關這位古巴領導人的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目錄: 本版序言 序——我革命,我寫作 第一部他人的天堂 第一部分我的冒險 第1章八月的颶風 第2章草叢中的閨房 第3章清澈透明的墻 第二部分一個沒有歷史之人的歷史 第4章生死有命 第5章國家與革命 第6章滿籃毒蛇 第7章一個擁有優(yōu)秀宣傳體系的軍事組織 第三部分像耶穌一樣親切 第8章未行使之權力 第9章最后的哈瓦那本版序言 序——我革命,我寫作 第一部 他人的天堂 第一部分 我的冒險 第1章 八月的颶風 第2章 草叢中的閨房 第3章 清澈透明的墻 第二部分 一個沒有歷史之人的歷史 第4章 生死有命 第5章 國家與革命 第6章 滿籃毒蛇 第7章 一個擁有優(yōu)秀宣傳體系的軍事組織 第三部分 像耶穌一樣親切 第8章 未行使之權力 第9章 最后的哈瓦那 第10章 移動的森林 第11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第12章 游民與夜晚 第13章 共和國及其首都是我的枷鎖 第二部 絕對而不充分的權力 第四部分 一個無所不能的人 第14章 我的國家,我的革命 第15章 絞刑架下的共和國 第16章 被困廣場的謠言 第17章 一次神圣而非法的婚姻 第五部分 權力是用來行使的 第18章 沒有父親的頓挫 第19章 春天的帝國 第20章 過去的日子 第21章 上帝可見的一面 第六部分 群氓的向導 第22章 沙漠中的跋涉 第23章 關鍵在達拉斯 第24章 夜晚聆聽小鳥從頭頂飛過 第七部分 當這場戰(zhàn)爭結束時 第25章 夜幕降臨在拉普拉塔高地 第26章 復活 臨終遺囑 大事記 致謝 如果說我消滅了一個膽怯而懦弱的世界,我又怎么可能受那些我原來反對的人的影響呢?我是為高尚之人寫作的。 現(xiàn)在,請讓我回憶一下我的童年。1926年8月,一個暴風雨之夜的凌晨兩點,在馬納卡斯農場一座木樁支撐的吊腳樓中,我出生了。我還希望向讀者介紹一下我的父親。當時,他正在羅望子樹下焦急地等待著。 那棵羅望子樹的鮮花正在開放。 他坐在那棵羅望子樹下抽著煙,女人們則在剝動物和木薯的皮?蓱z的人。我看到他坐在樹下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這棵樹覆蓋著整座庭院,樹干有二十五英尺粗,樹枝上開滿了小小的羅望子花,它的葉子給這座房子帶來了清爽和陰涼。它茂密的、亮晶晶的綠色樹葉伸展到了八十英尺的高空,灑下一大片綠蔭,似乎時刻宣示著自己的領地。 它的葉子永遠是綠油油的,即使在干旱季節(jié)也是如此。它橘紅或黃色的花有五個花瓣,并有紅色花環(huán)和紫色的花蕾。 我開始了解一個人和他所處環(huán)境的關系。我想,我腦海中出現(xiàn)的第一個具體形象是我的父親和那棵年齡估計超過一百多歲的老羅望子樹。這讓我確信,那肯定是夏季。甘蔗收割工作已經結束,農場工人搭建的臨時住所已經消失,附近馬爾卡內(Marcane)蔗糖加工廠的煙筒也不再冒煙了。于是,羅望子開花了,我父親從他冬季一直待著的閣樓中走出來。他手里拿著紙煙,叉開粗壯的雙腿站在樹下,長時間地陷人了沉思。從羅望子樹開花這個事實,你就知道夏天不久便會來臨。農民們說這個季節(jié)是Lacalor,即酷熱的意思。七月初,我父親又開始了另外一項活動,至少在我的記憶中是這樣的。他不斷地贊美那棵樹的產量,并一遍又一遍地講述他從樹上摘到了數量驚人的果實。 在粗大樹干周圍排列著四張長椅,就像羅盤的四個基準點一樣布置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那些年,父親常常坐在那里休息。在他附近的左后方是一個建在四根水泥柱上的水池,稍遠是支撐房子的黝黑的caiguaran木柱。正如我前面所說,這是我眼中看到的父親。我看到他拿著一只皮塔獵人牌雪茄(CazadordePita),拿著雪茄的右手上有一顆實心鉆石。他不會讓雪茄熄滅,在煙頭燒到商標前不會將它撕掉,并一直放在嘴邊吸著。皮塔獵人是他最喜歡的雪茄牌子,馬車小販(carreros)常常趕著整車的這種雪茄到農場來賣——馬車小販是我們對四處游走商販的稱呼。后來,我父親在公路的另一側,也就是我們房子的對面,開了一家小商店,這些小販就將自己的煙草和其他商品存放在那里出售。 我的父親總是穿著高高的橡膠靴子,夾克衫上總是帶著淡淡的咖啡漬。 現(xiàn)在,你應該對我的父親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了吧?這就是我童年時期的生活環(huán)境,田園詩般美麗而樸素的古巴農村,三十年后正是我徹底改變了這一切。這是我無論如何沒有預料到的。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地方,任何一個角落,我都能看到這種景象,然后我一個又一個地把它們消滅。這并不是因為我痛恨這種生活方式,不是出于早有預謀的計劃,也不是因為我認為應該這樣做,而是因為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歷史過程,當然這是我以后才有的想法。這是我試圖鏟平的東西,它使我慢慢變得越來越依賴殘酷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我創(chuàng)造的,然后又逐步釋放出來。事實上,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我當時生活的環(huán)境并不是特別糟糕。所有為我編寫過傳記的人都沒能認識到這一點。他們試圖通過我在比蘭馬納卡斯(Manacas,Biran)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歷發(fā)掘我發(fā)動古巴革命的根本動機,就好像俄羅斯生物學家巴普羅夫(Paylov)觀察狗的行為一樣。他們從來不想承認這場革命是精神歷程的必然產物。首先,是一種平衡;其次,是一種權力;再次,是一種控制。 此外,他們也都沒有注意到我所推動建立的,或者至少說是我發(fā)動革命產生的政治制度,與我幸福的童年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 五歲時,我親眼見證了古巴農村的這些景象。爸爸像酋長一樣威嚴地站在羅望子樹下,用戴著耀眼光輝的鉆石戒指的大手,喊道“兒子”或者“小子”,招呼我走到他的身邊。這就是我童年時期生活的世界,是我眼中見到的一切,是我的整個世界。雖然我還不能明確解釋,但是我覺得那是一種永恒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我眼中所看到的全部環(huán)境。我必須承認,對于童年時期的我來說,這就足夠了。這是一片帶有濃重中世紀色彩的土地,自從我父親在這里建立了他的蔗糖生產殖民地,開墾了山地,砍伐了森林中的阿卡納樹、牙買加黃槿、紅木和caiguaran樹以后,環(huán)境就一直沒有改變過。我覺得自己就像陀螺一般,圍繞著自己的軸線緩慢旋轉。 存放罐子和糧食的庫房外墻邊上靠著一個冰柜,屋里有一張很大的桌子,年齡較大的女人們[包括我的媽媽、姐姐安赫利塔(Angelita)和一些女傭]用它來剝豬皮,稍后又會把玉米磨放在上邊。桌子上安了一個水槽,動物的血可以沿著它流到地板上擺放的一只桶里。沒有人知道冰箱里放著什么東西,我們仍然可以說這純粹就是一個中世紀的家。 從我家的房子可以俯視外面的大路。這條路一直通到奎托(Cueto),騎馬需要半個小時,坐卡車也就是十分鐘的路程。房子的窗戶朝向東北,面對著熱帶信風的方向,或許建筑工人當時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吧。爸爸抽著雪茄把我叫到身邊,說我已經五歲了,所以要獎勵我一個比索。他接著說:“今年,一個狗娘養(yǎng)的給了我三百五十磅!逼鋵,是有人給了他三百五十磅重的羅望子。 他用手中的雪茄指了指頭上的羅望子樹,它所有的花朵和果實都已凋謝,必須等到明年春天才會再次出現(xiàn)。 我問,“但是爸爸,你為什么不給我五個呢?五個比索。每年給我一個。”爸爸說,“小子,一個比索等于五個比塞塔。 你怎么能要五個比索呢?你還太小,用不了那么多錢!蹦贻p女人們,包括我的姐姐胡安娜(Juana),可能還有,(Emma),以及一個季節(jié)性女傭——一對海地夫婦的女兒,甘蔗收獲后他們繼續(xù)留在了當地——正在我父親面前剝木薯。上面的廚房里,有人正在篩選白米和黑豆。我不知道是誰在做這件事,可能是一位姑媽,一位祖母,也有可能是一位女工。小勞爾(Raul)還沒有出現(xiàn),可能還在嬰兒床上,也有可能還沒出生。關于這一點,我要好好計算一下時間才行。 我之所以說“上面的廚房”,是因為它建在七英尺高的立柱上。從院落的前門,可以看到遠處的郵政局,小學也建在這種立柱式結構上。 P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