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藻(1820—1897),同治皇帝師傅,慈禧太后寵臣,與文祥、奕訢交誼甚篤。一生行誼,多與晚清歷史有關(guān),尤其是同治、光緒年間諸大政,或直接參與,或間接影響,或目睹親見,年譜對此有詳盡記述,足資參考。李宗侗、劉鳳翰所著的《李鴻藻年譜》中擇要編入了譜主留存的函札、日記、奏折,以及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墨卷等,也是很珍貴的資料。 目錄: 前言譜前譜前附錄 一、李儼傳 二、李殿圖傳 三、李殿圖墓志銘年譜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一八二〇) 一歲 道光元年辛巳(一八二一) 二歲 道光二年壬午(一八前言譜前譜前附錄一、李儼傳二、李殿圖傳三、李殿圖墓志銘年譜嘉慶二十五年庚辰(一八二〇)一歲道光元年辛巳(一八二一)二歲道光二年壬午(一八二二)三歲道光三年癸未(一八二三)四歲道光四年甲申(一八二四)五歲道光五年乙酉(一八二五)六歲道光六年丙戌(一八二六)七歲道光七年丁亥(一八二七)八歲道光八年戊子(一八二八)九歲道光九年己丑(一八二九)十歲道光十年庚寅(一八三〇)十一歲道光十一年辛卯(一八三一)十二歲道光十二年壬辰(一八三二)十三歲道光十三年癸巳(一八三三)十四歲道光十四年甲午(一八三四)十五歲道光十五年乙未(一八三五)十六歲道光十六年丙申(一八三六)十七歲道光十七年丁酉(一八三七)十八歲道光十八年戊戌(一八三八)十九歲道光十九年己亥(一八三九)二十歲道光二十年庚子(一八四〇)二十一歲道光二十一年辛丑(一八四一)二十二歲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一八四二)二十三歲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一八四三)二十四歲道光二十四年甲辰(一八四四)二十五歲道光二十五年乙巳(一八四五)二十六歲道光二十六年丙午(一八四六)二十七歲道光二十七年丁未(一八四七)二十八歲道光二十八年戊申(一八四八)二十九歲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一八四九)三十歲道光三十年庚戌(一八五〇)三十一歲咸豐元年辛亥(一八五一)三十二歲咸豐二年壬子(一八五二)三十三歲咸豐三年癸丑(一八五三)三十四歲咸豐四年甲寅(一八五四)三十五歲咸豐五年乙卯(一八五五)三十六歲咸豐六年丙辰(一八五六)三十七歲咸豐七年丁巳(一八五七)三十八歲咸豐八年戊午(一八五八)三十九歲咸豐九年己未(一八五九)四十歲咸豐十年庚申(一八六〇)四十一歲咸豐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四十二歲同治元年壬戌(一八六二)四十三歲同治二年癸亥(一八六三)四十四歲同治三年甲子(一八六四)四十五歲同治四年乙丑(一八六五)四十六歲同治五年丙寅(一八六六)四十七歲同治六年丁卯(一八六七)四十八歲同治七年戊辰(一八六八)四十九歲同治八年已巳(一八六九)五十歲同治九年庚午(一八七〇)五十一歲同治十年辛未(一八七一)五十二歲同治十一年壬申(一八七二)五十三歲同治十二年癸酉(一八七三)五十四歲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五十五歲光緒元年乙亥(一八七五)五十六歲光緒二年丙子(一八七六)五十七歲光緒三年丁丑(一八七七)五十八歲光緒四年戊寅(一八七八)五十九歲光緒五年己卯(一八七九)六十歲光緒六年庚辰(一八八〇)六十一歲光緒七年辛巳(一八八一)六十二歲光緒八年壬午(一八八二)六十三歲光緒九年癸未(一八八三)六十四歲光緒十年甲申(一八八四)六十五歲光緒十一年乙酉(一八八五)六十六歲光緒十二年丙戌(一八八六)六十七歲光緒十三年丁亥(一八八七)六十八歲光緒十四年戊子(一八八八)六十九歲光緒十五年己丑(一八八九)七十歲光緒十六年庚寅(一八九〇)七十一歲光緒十七年辛卯(一八九一)七十二歲光緒十八年壬辰(一八九二)七十三歲光緒十九年癸巳(一八九三)七十四歲光緒二十年甲午(一八九四)七十五歲光緒二十一年乙未(一八九五)七十六歲光緒二十二年丙申(一八九六)七十七歲光緒二十三年丁酉(一八九七)七十八歲譜后譜后附錄一、李鴻藻列傳(《清史列傳》)二、軍機大臣協(xié)辦大學(xué)士吏部尚書李文正公家傳三、誥授光祿大夫協(xié)辦大學(xué)士軍機大臣吏部尚書予謚文正高陽李公行狀四、李鴻藻傳(《碑傳集補》轉(zhuǎn)錄《大清畿輔先哲傳》)五、李鴻藻傳(《清史》)六、李鴻藻傳(《清畫家詩史》)征引書目人名索引六月二十二日(七月十六日)命編修張之洞為四川鄉(xiāng)試副考官。 是日,三女淑蓮生,小字蓮官,楊夫人出。 穆宗大婚后,其左右(內(nèi)務(wù)府郎中貴寶、文錫及侍讀學(xué)士王慶祺等)有以修圓明園議進者,公以粵捻初平,回焰方熾,必當培養(yǎng)元氣,不宜以有用之財,置無用之地,力諫乃已。 按:修圓明園事,發(fā)端于同治七年秋。當時諸王大臣,以侈端將起,極力反對而罷。至同治十二年春,皇帝親政、大婚兩大典相繼告成,其議又起。其間公之明疏與密諫不只一次,其屢次造膝密陳之語,甚篤切而長,然公不肯對外人自言,今頗難知其詳,觀后所述疏稿,及《越縵堂日記》,可知其概焉。 七月二十日(九月十一日)兩江總督李經(jīng)羲奏前任刑部侍郎吳廷棟卒于江寧,諭照侍郎例賜恤。吳著有《拙修集》十卷。 按:吳廷棟(竹如)自同治五年乞休后,寄居江寧,清貧不受饋遺,卒年八十有一。直隸、山東皆入杞名宦祠,其所服官省份也。竹如對公極推崇,見前所錄《拙修集》。 八月一日(九月二十二日)以張之洞為四川學(xué)政,章望為廣東學(xué)政,吳大瀲為陜甘學(xué)政。 按:張之洞自六月二十二日為四川鄉(xiāng)試副考官,未回京即簡放學(xué)政。章鋆浙江人,時任國子監(jiān)祭酒,與公同年,咸豐壬子(二年)榜之一甲一名進士。 九月二十八日(十一月十七日)為頤養(yǎng)太后,朱筆上諭,重修圓明園。 是日上諭:“朕念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十一年以來,朝乾夕惕,倍極勤勞,勵精以保萬幾,虛懷以納輿論,圣德聰明,光被四表,遂教海宇升平之盛世。自本年正月二十六日,朕親理朝政以來,無日不以感戴慈恩為念。朕嘗觀養(yǎng)心殿書籍之中,有世宗顯皇帝御制圓明園四十景詩集一部,因念及圓明園本為列祖列宗臨幸駐蹕聽政之地,自御極以來,未奉兩宮皇太后在園居住,于心實有未安,日以復(fù)回舊制為念。但現(xiàn)當庫款支絀之時,若遽照舊修理,動用部儲之款,誠恐不敷,朕再四思維,惟有將安佑宮供奉列圣圣容之所,及兩宮皇太后所居之殿,并朕駐蹕聽政之處,擇要興修,其馀游觀之所,概不修復(fù),即著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員量力報效捐修,著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于收捐后,隨時請獎。并著該大臣等核實辦理,庶可上娛兩官皇太后之圣心,下可盡朕之微忱也。特諭!倍卑矗捍酥I為故宮藏朱筆原文。同治《東華錄》及《穆宗實錄》所不載。 又按:當時準備重修部分,約三千馀間,屬于圓明園者有大官門、出入賢良門、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殿、慎德堂、安佑宮、藻園、上下天光、萬方安和、武陵春色、杏花春館、同樂園、舍衛(wèi)城、雙鶴齋、西峰秀色、紫碧山房、北遠山村、明春門。屬于萬春園者有:大官門、天地一家春、蔚藻堂、清夏堂,以及兩園之道路、橋梁、船只、河道、碼頭、圍墻、門樓等附屬工程。屬于長春園者有:海岳開襟。以上重修范圍,共分六大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