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曾國藩誕辰兩百周年。近代以來,對于曾國藩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他為什么會成為近百年來人們爭相效仿的一位重要人物?據(jù)我們所知,從毛澤東、蔣介石,一直到當代的政治家們,對曾國藩的許多方面都有贊許。 幕僚薛福成的評價 曾國藩有一位心腹幕僚,叫薛福成。薛福成曾經(jīng)總結(jié)曾國藩一生當中最成功的方面有兩項:首先就是“以克已為體”;其次是“以薦賢為用”?艘咽鞘裁矗靠追蜃又v過“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曾國藩的“克己”屬于內(nèi)在的修煉,通俗地說就是修身!斑M賢為用”是指用人,用人應(yīng)該是曾國藩成功的最大的一個原因。曾國藩是白手起家,他最初的時候手中沒有一兵一卒,沒有分文。當時朝廷只給了他一個可伸可縮、可大可小的決策空間,后來,他建立湘軍打拼天下,所以說他成功的方面就在于用人。這是薛福成講的。 梁啟超也說,“凡古來能成大事者,必其自勝之力甚強者”。曾國藩少年有吸煙、晏起之病,后決意改掉。戒馬大半生,日記一日沒有間斷。每天讀書數(shù)頁,圍棋一局,終生以為常。制之有節(jié),行之有恒,實為人生品格第一大事。 毛澤東的三次評價 到了近代的時候,我們根據(jù)現(xiàn)存并出版的《毛澤東早期文稿》,得以知道早年的毛澤東留下了很多敬仰曾國藩的語句。據(jù)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的老師楊昌濟1915年4月5日的日記記載,毛澤東所居住的湘潭,與曾國藩的家鄉(xiāng)僅隔一山,農(nóng)家出身的毛澤東,其外祖父也是湘鄉(xiāng)人,且也是農(nóng)家!坝嘁蛞赞r(nóng)家多出異材,引曾滌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边@就是說,對毛澤東一生影響甚大的老師楊昌濟,經(jīng)常以曾國藩、梁啟超作為榜樣,激勵毛澤東奮發(fā)向上。兩年以后,毛澤東研究了許多近代叱咤風云的人物后,得出“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的結(jié)論。這是1917年8月23日毛澤東寫給黎錦熙的信中說的,也是青年毛澤東發(fā)表的對曾國藩比較早的評價。信中所說的“近人”,是指近百年來的人,包括信中提及的袁世凱、孫中山、康有為等人,在這些人中,他獨服曾文正,“文正”是曾國藩死后的謚號。 信中先從做大事的本源論起:今天談?wù)撊宋,往往稱道袁世凱、孫中山、康有為三人,孫中山、袁世凱不論,只有康有為好像略有本源,然而仔細考察,康的本源最終也不能指出在何處。毛澤東提出,所謂本源,就是“倡學而已,學如基礎(chǔ),而今人無學,故基礎(chǔ)不厚,時懼傾圮。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青年毛澤東還將儒家“三不朽”中的“二不朽”概括為““辦事兼?zhèn)鹘讨恕保f有“辦事之人,有傳教兼辦事之人”,什么是“辦事之人”?就是有事功,建立了非常大的功業(yè)!皞鹘獭本褪怯盟枷胗绊懞蟠慈寮宜f的“立言”。毛澤東的學習筆記《講堂錄》指出,諸葛亮、范仲淹是辦事之人;孔子、孟子、朱熹、陸九淵、王陽明這些思想家,就是傳教之人,因為他們的學說和思想對后世的影響非常之大!吨v堂錄》進一步解釋說,宋代韓琦、范仲淹并稱,清代曾國藩、左宗棠并稱,但韓琦、左宗棠只是辦事之人,只是有足以傲人的事功。而“辦事兼?zhèn)鹘讨恕蓖y得,毛澤東認為古往今來只有兩位,一個是宋朝的范仲淹,還有就是清朝的曾國藩。直到晚年,毛澤東身為共和國的領(lǐng)袖,還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當中厲害的人物。由此可見,在毛澤東一生當中,特別是在他的青年時代,曾國藩對他的影響非常之大,F(xiàn)存于韶山紀念館的《曾文正公家書》是光緒年間傳忠書局的木刻本,該書的第四、六、七、九卷,每卷的扉頁上都有毛澤東手書的“詠芝珍藏”字樣?紤]到當時毛澤東的家境并不寬裕,而他已擁有曾國藩的著作,如果不是十分喜歡,是不會購買、珍藏、詠讀曾國藩家書的。毛澤東晚年的時候,他作為共和國的領(lǐng)袖,仍在反省曾國藩的一些東西。P3-5 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 ————毛澤東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左宗棠 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梁啟超 帶兵如帶子弟一語,最為慈仁貼切。能以此存心,則古今帶兵格言,千言萬語皆付之一炬。 ————蔡鍔 史學家說,一個李鴻章,就是半部中國近代史。而李鴻章這半部中國近代史,是從曾國藩開始的。曾國藩創(chuàng)立的湘軍,從體制上說,是對原有體制的重大挑戰(zhàn),甚至是顛覆。當一個王朝處于上升時期,或者是處于平穩(wěn)時期,哪怕是“守成”時期也好,傳統(tǒng)體制的修復功能仍然會發(fā)揮作用,但嘉道已經(jīng)中衰,咸、同、光更是江河日下,而“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也使得挑戰(zhàn)史無前例。多種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傳統(tǒng)體制的修復功能無法發(fā)揮,而新體制建立又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這就是中國近代的復雜性、國際性,開放和封閉的較量,新與舊的矛盾更加無法調(diào)和。 站在這樣的歷史大格局中,我們再來看曾國藩,也許更清楚些。他醉心于傳統(tǒng),希望從傳統(tǒng)中獲得力量,獲得新生,但他不復古,不食古不化。相反,他對新事物的接受、興趣,從主觀意識,乃至所作所為,又使得他像是一個新時代的人。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近代工業(yè)————安慶內(nèi)軍械所,他嘗試引進西方的技術(shù)和科技,他派遣了第一批官方的出國留學人員。他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盡管這個時代的舊痕跡太濃重,以至于人們時常會忘記、忽略它的存在。 同一切人物一樣,他也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不管他是中國近代軍閥割據(jù)的開山鼻祖,不管他渾身上下沾滿了太平軍將士的鮮血,用多少人的死亡染紅了頂戴,但“元兇”也好,“圣相”也好,這些評價都不足以改變他曾經(jīng)的真實存在,也無法改變他已作為長逝的歷史人物的基本事實。 天下事,名實不符者均難以成就。這是他說的話。中國之病,在于務(wù)虛而不切實際。今天,當我們回首當年洋務(wù)派對中國國情的這句經(jīng)典斷語時,舊事已百年,時代已巨變。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曾國藩這個人物非常復雜,他本身是多面的,一生三變,我們研究他,也應(yīng)該是多面的。一方面,他從一個農(nóng)家子弟,到一個儒生,再后來成為一個大儒、大官僚;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一個純?nèi)澹皇且粋簡單的大官僚。他的復雜首先來源于那個時代,他把人生的多個面向集中于一身。如果拋卻意識形態(tài)的觀點,我覺得還是要回歸于曾國藩是中國近代最關(guān)鍵的歷史人物這一基本事實上來,對他應(yīng)該有客觀的評價,因為,說到底,他畢竟是那個時代的產(chǎn)物,他所留下的很多東西,可以作為傳統(tǒng)中國在新舊交織的時代那樣一種人物、一個典型、一個類型來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