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千秋功過誰與說


作者:姜若木     整理日期:2021-12-17 03:52:45


  生于七雄爭霸戰(zhàn)國末期的李斯,本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的一介布衣,青年時曾做過郡中小吏。小吏地位低下,侍奉長官,小心翼翼,唯恐有閃失,這與李斯的鴻鵠之志相距十萬八千里。
  做小吏期間,他偶見官舍廁所中的老鼠偷食污穢之物,一遇人來狗攆,立刻驚恐萬狀,倉皇逃跑;又見糧倉中的碩鼠,仰食積粟,無所顧忌,公然出入。于是觸景生情,感慨萬端:“人有君子小人之分,就像碩鼠一樣,全看自己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了。”
  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李斯更不甘寂寞。在他的胸中,雄心與野心并存,化為追求功名富貴的欲望之火熊熊燃燒。他不滿布衣的處境,決計拋開貧賤,成為糧倉中的“碩鼠”。于是,他決心改變自身命運,辭去小吏職務,擇地而處,來到了千里之外的齊國蘭陵(今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zhèn)),拜師于茍況,同韓非一起鉆研“帝王之術”。
  茍況,史稱茍卿或孫卿,世人尊之為荀子,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儒學大師。但是,他不像孟子那樣死抱窠臼,墨守成規(guī)。他打著孔子的旗號,在批判先秦諸子的同時,兼收并蓄,并對孔子的儒學進行了發(fā)揮和改進,創(chuàng)立了法家思想濃厚的“帝王之術”。而韓非和李斯這兩個學生,則完全摒棄了老師的儒家仁義道德,而沉溺于符合法家理論的“帝王之術”。后來,韓非終于成為法家理論的集大成者;而李斯則化理論為實踐,成為真正實現(xiàn)法家思想的政治謀略家。
  李斯學成之后,即苦思冥想,尋覓能使自己施展才華,攫取榮華富貴的門庭之路。他縱觀七國,反復斟酌,認為楚王胸無大志,不足與為謀;六國相繼日漸衰弱,無從建立號令天下之奇功;唯獨秦國,經歷了秦孝公以來的六世,特別是秦昭公以后,已經奠定了雄踞于七國之首、可對諸侯國頤指氣使、發(fā)號施令的政治、軍事、經濟基礎,可望代替已名存實亡的周室而一統(tǒng)天下。意志一定,他決定西人強秦。
  臨行之際,李斯面對茍況的詰問,毫不掩飾自己的心跡,慷慨陳詞:“我聽說,得到了時機不可怠惰,而應及時牢牢抓住。當今各諸侯傾力相爭,游說者參與政事。而秦王想吞并諸侯,一統(tǒng)天下,成就帝王大業(yè),這是智謀之士奔走效力、建功立業(yè)的大好時機。處于卑賤的地位而不思有所作為,改變自己的境遇,這與只知咀嚼送到嘴邊的肉的禽獸何異?人的恥辱莫過于卑賤,悲哀莫甚于窮困。永久地處于卑賤的地位、困苦的境地,卻還表示憤世嫉俗,憎惡功名利祿,自托于無為,不過是掩飾自己的無能而已,絕不是士人的真實思想。我意已決,我將西行人秦,去為秦王出謀劃策,建功立業(yè)!
  縱觀世上士子,多有功名之忿。只是有的偏偏扯出“仁義”的旗號。猶抱琵琶半遮面;有的則以退為進,明哲保身;而公然摒棄禮義,追名逐利,這正是李斯獨樹一幟的人生品性。同時,他這種擇強而仕的深謀遠慮,也正是其智謀過人的政治謀略的有力見證。
  公元前247年,躊躇滿志的李斯,離楚背齊,踏上了西入強秦之路。
  五月,李斯只身來到咸陽,正好秦莊襄王壽終正寢,13歲的贏政即位。秦王年幼,丞相呂不韋稱仲父,總攬朝政,權勢十分顯赫,群臣紛紛投入其門下。
  李斯不過只是一異國平民,想鉆進統(tǒng)治階級核心去參政謀事,談何容易。于是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華,審時度勢,權衡利弊,最后決定以投呂不韋門下作為仕途的第一步階梯。
  呂不韋是個智慧過人、善于投機的人。他原是衛(wèi)國商人,一次到邯鄲做生意,碰到了被送來做人質的秦公子異人。異人是秦昭王的孫子,秦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安國君當太子時,寵愛夏姬,與夏姬生子異人,后華陽夫人進宮奪夏姬之寵,異人便作為人質被送往趙國。P3-4





上一本:創(chuàng)新源自洞見 下一本:里爾克與羅丹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千秋功過誰與說的作者是姜若木,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