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傳道中原的安息國僧人 安息就是西亞古國帕提亞王國,地處伊朗高原東北部,公元前4世紀曾被馬其頓亞歷山大占領,公元前3世紀獨立,建阿薩息斯王朝。米特拉達悌一世對外擴張,占領整個伊朗高原及兩河流域,一躍成為西亞大國。初都尼薩,后西遷至赫卡頓比勒和忒息豐,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97年,漢西域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羅馬),行抵安息西境。國勢強盛時,東與貴霜、西與羅馬帝國抗衡。2世紀末轉衰,226年為波斯薩桑王朝所取代。 遙遠的地方總是令人向往,甘英曾到達的安息,因為是中原與大秦等更遠的地域交往的中介,且從此國傳來幻術、安息雀等神奇的物品和技術而在中原留下玄幻色彩,所以唐代傳奇中也總把安息描寫成像仙境一樣的地方。如《集仙傳》中的《太真夫人》就有太真夫人與具有安息背景的仙人安期共同“游安息國西海際,食棗異美,此間棗殊不及也”的神異傳說。 安息靠近古印度北部地區(qū),該地區(qū)是說一切有部的學術中心,所以安息國在很長時間內流行小乘佛教。東漢漢桓帝到漢靈帝年間,有來自安息的僧人安世高和安玄到洛陽傳道譯經;此外,在三國時期還有安法賢、曇帝等來自安息的僧人;而南朝陳、隋、唐間的著名高僧、中國佛教三論宗創(chuàng)始人吉藏,其祖上也是安息人。 來到東方的安息國僧人被譯為姓“安”,是帕提亞帝國中一個族名阿薩克(Arsak)的音譯。就東漢時期的著名安息僧人安世高而言,當時在中原的西域人既不稱呼他為“安清”,也不稱呼他為“安世高”,而是直接就呼之為“安”。 2.1 東漢末年的譯經家安世高 安世高是東漢末僧人,他是有史記載以來,最早以漢文系統(tǒng)翻譯佛經的著名譯經家。據(jù)《出三藏記集》卷13、《高僧傳》卷1等載,安世高名叫安清,本為安息國太子,故號“安侯”。后來讓國與其叔叔,出家為僧。博通三藏,尤精阿毗曇學。漢桓帝(147——167)初年來漢地譯經,先后譯出《陰持人經》、《人本欲生經》、《大十二門經》、《小十二門經》等39部經典。漢靈帝(168——189年在位)末年,因避戰(zhàn)亂而到江南,后來在會稽被斗毆者誤傷而亡,在江南各處留下許多傳說。 安世高幼年的時候就以孝行見稱,并且勤奮好學,對于當時的經典知識和七曜五行醫(yī)方異術,都非常精通。尤其令人稱異的是,他居然精通鳥獸之聲。據(jù)說有一次在路上,當一群燕子飛過時,安世高聽懂了燕子的嘰嘰喳喳,說前面有人來迎接他們,果然不久就見到了迎接他們的人。他的這項能力令當時的人都非常驚奇,當然這只是傳說。 安世高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四處游方弘化,遍歷西域諸國。147年左右到達洛陽后,用了不長時間,他就學會了漢語言,開始佛經的翻譯?梢韵胍,在當時印度文化與漢文化交流的初級階段,粗通漢語的安世高所翻譯的佛經,水平肯定有限,但是僧史文獻中贊揚安世高翻譯的佛經義理明晰、文字允正,達到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的水平,可能有點言過其實。應該說,安世高的翻譯,開創(chuàng)之功至偉。 安世高留給后人的,更多的是一些神奇的傳說,這些傳說涉及他的來世今生的很多方面,在江南地區(qū)流傳較廣。 剛來到中原的時候,安世高就宣稱他在前世就是個出家僧人。有一個與其同修的僧人性格暴怒,總是同供養(yǎng)人和施主鬧別扭。雖然安世高對他規(guī)勸有加,但這個修道者就是改不了這個壞毛病。就這樣磕磕碰碰地一起修道20余年之后,前世的安世高乃與同學辭別道:“我要到東方的廣州去,你在明解佛經與學習精勤方面都不比我差,但是性格過于暴躁易怒,這就決定你來世會成為那種具有丑惡外貌的動物。我如果來世成道了,一定會去度化你,讓你脫離那受懲罰的丑惡形貌。” 據(jù)說在洛陽譯經結束的安世高,在漢靈帝末年乃振錫江南,說是要到廬山去度化他前世的那個同學,果然在一座廟中遇到一條大蟒蛇,正是他那個性格暴躁的前世同修者,安世高便度化他脫離了蛇形(圖2——1)。 后來,安世高在會稽(今浙江紹興)游方時,正值市中有亂,相打者誤擊中安世高的頭部,他頓時斃命。 安世高在洛陽譯經、在廣州和會稽傳教的時期,正是佛教傳人中國的濫觴期,在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里,佛也是一種神仙而已,所以對于佛理的理解自然就非常淺薄。安世高所傳的主要是小乘經典,既包括一些禪修的方法或概念,也包括對佛經某些基本概念的分類和解釋。 2.2 “騎都尉”安玄、安法賢與曇帝 在安世高之后在東漢都城洛陽翻譯佛經、傳播佛教的安息人最著名的有安玄。 安玄是來自安息國的佛教居士,而不是出家僧人。東漢靈帝末年,安玄到洛陽經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立下了功勛,被東漢朝廷封賜為“騎都尉”。在漢代職官系統(tǒng)中,騎都尉屬光祿勛,秩比二千石,是掌監(jiān)羽林騎的官員,由此可見這個安玄立的可能是軍功,而“騎都尉”可能也只是個虛的封號,而不會是實職。 安玄這個人性情溫和,待人恭敬,在經商之外,把傳播佛教、翻譯佛經當做自己的事業(yè)來做。顯然,剛到洛陽的時候他主要也是學習漢語和漢文化,等慢慢語言熟練、文字稍通之后,他就開始同在洛陽的那些佛教沙門一起講經論義。 跟安玄在一起講經論義的沙門,根據(jù)記載可能主要有3位月氏人:支婁迦讖、支曜和支亮,2位康居人:康孟詳和康巨,3位印度人:竺佛朔、竺大力和曇果。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有一位中原人士、安世高的弟子嚴佛調,嚴佛調是臨淮人,他是當時在洛陽的出家僧人,這是不容易的,在當時的華夏地域,能剃發(fā)易服出家為僧的猶如鳳毛麟角般稀少。 安玄與沙門嚴佛調共同翻譯出《法鏡經》,當時由安玄口譯梵文,嚴佛調筆受,譯出的經文無論在佛理的表達還是詞語的音譯等方面,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翻譯水平。所以當時譯經沙門中傳頌說,王子安世高、騎都尉安玄與嚴佛調三人傳譯的佛經,是別人無法超越的。這個嚴佛調當時還撰寫了《十慧》,流傳于世。安世高對他的這個弟子嚴佛調非常欣賞,認為由嚴佛調合作翻譯出來的佛經,省而不煩,全本巧妙。 當然,跟安玄同時在洛陽活動的這些印度、康居、大月氏等地的高僧們,他們也相互合作,譯出了很多經典。如支曜譯成《具定意小本起》等,康巨譯《問地獄事經》,康孟詳與竺大力譯出《中本起》及《修行本起》。 到三國時期,有兩位來自安息國的沙門安法賢和曇帝。安法賢。三國時期僧人,據(jù)《開元錄》卷1載,他本為西域人,魏時來漢地,譯出《曇摩迦經》(為《華嚴經·入法界品》的部分初譯)、《大般涅槧經》的一部分。曇帝(Dharmasatya),三國時期安息國僧人,據(jù)《高僧傳》卷1載,其人善律學,魏正元年(254——255)中來洛陽,譯出《曇無德羯磨》。 P27-31 這本書是我申請的國家社科基金“漢唐時期來華西域胡僧研究”課題的一個階段性成果。該課題是希望在考察各類來華西域胡僧的基礎上,就西域胡僧與佛教發(fā)展的關系作出探索。本書只是對來自西域國家的傳教僧人的基本狀況作了歸類和簡單介紹,但是,這些內容已經足以讓我們對漢唐之際來華傳教胡僧的概貌有一個具體形象的了解。 為了這個課題,近兩年一直在學習、積累資料。由于僧史文獻的雜亂和記載方面的神性思維,要將之非常合適地作出解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的基本想法是,至少在工業(yè)革命之前的好幾千年歲月里,無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從上層建筑到煩瑣世俗,甚至在卑微的生活中,神性思維都如影隨形,F(xiàn)代生活不需要過多的神性思維,事實上過去的歷史也證明了,過頭的神性思維不但束縛了個體的自由,而且在很多方面還為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阻力甚至破壞。然而,那些曾經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生存時段中發(fā)揮過作用的神性思維及其結果,大量地保留在古代的各類文獻之中。要研究古代史或宗教史,就無法避開它們。這些西域胡僧在傳教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地制造了很多具有魔幻色彩的神異事跡,如何解讀這些故事或者說編出來的傳奇,我在這本書中作了一些嘗試。 生活清苦、衣衫襤褸地在黃沙彌漫的古道上一步一步前行的西域僧人們,面臨著柔弱的人之肉身根本上不堪抵抗的風雨雪雹、高山冰河、盜賊劫匪及狼蟲虎豹的威脅。有的僧人在這樣的路途上花費了整整10年的時間,目的就是到東方大國傳播佛教,這需要堅強的意志和近乎無堅不摧的金剛身軀。于是皮膚黝黑干枯的他們,向人們訴說著如何騰云駕霧日行千里躲避權勢者追捕的神奇經歷,描述如何聽懂了路途上飛過的大雁嘰嘰喳喳的語言,如何掉到了冰冷的河水中又如何被龍王請去做客的故事以及如何在瀕臨死亡時得到了菩薩的救助。 用現(xiàn)代工具武裝起來的人們盡可以嘲笑這些似乎荒唐的說法,然而正是這些荒唐的說法,支撐著我們的祖先頑強地生存下來,支持著那些勇敢的先哲們?yōu)閭鞑ニ枷攵幌。讀到劉放桐先生的一句話:“把人類歷史視為上帝救世的過程,實際上表明人作為弱小的有缺陷的存在物的這樣一種需要和自覺:只有通達于作為人和世界造物主并因而眷顧著人和萬物的絕對價值,人才能超越自身攀升到完滿的永恒的境界,獲得價值和意義!蔽蚁氚堰@句話獻給那些用美妙的神奇?zhèn)髡f支撐柔弱的“肉身”傳道的西域賢者們,在艱辛、乏味、殘酷的冷兵器時代,開闊的思想和溫暖的神話給了人類不同于動物的自信和愉悅,我們才一代代地變得越來越趨向那溫暖、陽光的人,而免于沉淪為本能食利的動物。 作為一個部頭近乎巨大的學術雜志的編輯,大部分的時間耗費在無休無止的錯別字糾正的工作中,頗有筋疲力盡的感覺。人生的時間是個固定總量,在這兒花費多了,在那兒就會減少,所以總是擠占家庭的時間,用來研究和工作。這其實是一個很不講究的做法,所以要感謝我的妻子晏宗杰的辛苦。 2500多年前的靈山法會上,大梵天貢獻金婆羅花,釋迦牟尼佛不發(fā)一語而拈花示眾,諸菩薩弟子皆默然而立,唯有大迦葉心會佛意,破顏微笑。自此,以心心相印為特征的“實相無相,不立文字”的禪法就流傳于世間。 面對這個日益寬容、開放、多元的全球化世界,面對一花一草,我們何不放下一切該放下的,溫暖一切該溫暖的,心心相印,破顏一笑呢? 2012年4月9日于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