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歷史上的二把手


作者:史冷金     整理日期:2014-08-19 13:16:19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本書從大歷史觀的角度出發(fā),縱覽中國幾千年王朝興替歷程,全面解析“皇權(quán)”與“相權(quán)”的博弈之道,深入探討了歷史上的二把手如何成為實質(zhì)上的一把手。內(nèi)容結(jié)合眾多歷史人物與事件,于講故事之中透視“做人”與“做事”的進退原則,寓知識性與娛樂性于一體,深具啟發(fā)性。
  作者簡介:
  史冷金,知名歷史研究者,歷史學(xué)博士。著有《民國那些事兒》《煮酒論史》《狼行天下》等作品。作者橫跨歷史研究及通俗寫作兩大領(lǐng)域,學(xué)術(shù)態(tài)度嚴(yán)謹(jǐn),創(chuàng)作手法幽默,作品廣受讀者追捧,在文化界影響頗大。
  目錄:
  第一章困境中的弱者抉擇
  劉邦的“流氓”路線
  諸葛亮的“隆中策”
  蘇秦的縱橫捭闔
  第二章風(fēng)險中的賭徒突圍
  魏忠賢的暴發(fā)模式
  慈禧的婦人邏輯
  袁世凱的“皇帝夢”
  第三章尷尬中的強者對峙
  強強對峙:康熙PK鰲拜
  吳越春秋之兩強爭霸
  漢武帝的強者意識
  第四章對戰(zhàn)中的信息解碼
  智勇角逐:孫臏VS龐涓
  圣神女皇武則天第一章困境中的弱者抉擇
    劉邦的“流氓”路線
    諸葛亮的“隆中策”
    蘇秦的縱橫捭闔
  第二章風(fēng)險中的賭徒突圍
    魏忠賢的暴發(fā)模式
    慈禧的婦人邏輯
    袁世凱的“皇帝夢”
  第三章尷尬中的強者對峙
    強強對峙:康熙PK鰲拜
    吳越春秋之兩強爭霸
    漢武帝的強者意識
  第四章對戰(zhàn)中的信息解碼
    智勇角逐:孫臏VS龐涓
    圣神女皇武則天
    凌遲而死的袁崇煥
  第五章交換中的效益加減
    奇貨可居——呂不韋的生意經(jīng)
    身價最高的打工者:和珅
    趙高的“鐵算盤”
  第六章等待中的秩序張力
    一失意就生病的司馬懿
    “玄武之痛”——李世民的博弈手段
    “靖難之役”——決策者的博弈戰(zhàn)
  第七章蟄伏中的理性較量
    不能成事的一代大儒王莽
    “立皇帝”劉瑾的底線
    反復(fù)無常吳三桂
  第八章游戲中的規(guī)則廢立
    “寧教我負天下人”
    杯酒釋兵權(quán)
    狼行天下第一章困境中的弱者抉擇劉邦的“流氓”路線歷史沒有創(chuàng)造博弈,但是歷史無時無刻不在應(yīng)用博弈,在歷史潮流中進退的人,往往諳熟此道。漢王朝是一個傳奇的、讓人向往的王朝,這個王朝的締造者劉邦,也有著傳奇一般的人生。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里,劉邦之所以能夠掃清六合、一統(tǒng)天下、名垂青史,他靠的不是顯赫的出身,不是過人的才華,也不是出眾的武力。他靠的,恰恰是隱藏在冰山下面的那些知道何時進退的博弈之道,說得通俗一些就是他的“流氓”路線。他的成功,對于今天的我們,仍然有著非同尋常的借鑒意義。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登上九五之尊的意義,也令后人討論不已。這位地方小混混兒,竟然在秦末大亂的時局中,與諸英雄豪杰爭強斗勝。他打敗了有史以來最為強悍勇猛的對手——項羽,逼得項羽因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一個軟腳蝦,憑什么能稱王?處于弱勢的可憐蟲又是如何抬頭挺胸變成大丈夫的?這些問題實在引起我們的好奇:他是怎么變成“弱勢大贏家”的?縱觀歷代開國之君,有兩位出身卑賤者,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另一位便是漢高祖劉邦了。俗話說得好,“治世書生,亂世英雄”。這兩人都是由于時代的風(fēng)云際會,才顯露帥才,平步青云,“朝為天差郎,暮登天子堂”。劉邦在起義的力量中是最弱的一支,他憑什么?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知進退,懂伸縮,能屈能伸。在與項羽的角逐中,一步步脫穎而出,從而留下了很多弱中求生的生存智慧。如“還軍霸上”——禮儀為先,“鴻門謝罪”——穩(wěn)其軍心,“垓下之圍”——斬草除根,“火燒棧道”——迷惑對手,等等,無不體現(xiàn)著劉邦過人的智慧。下面這首詩就體現(xiàn)出劉邦的霸氣: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風(fēng)歌》劉邦的老爸通常被稱為劉太公;由于中國歷來重男輕女,人們搞不太清楚劉邦老媽的姓氏,于是就稱劉邦老媽為劉媼(“媼”是對年長女子的尊稱)。劉邦小時候不學(xué)好,等到長大了沒有工作,最后沒有辦法就托關(guān)系去當(dāng)了個亭長。好不容易當(dāng)了個小公務(wù)員,也該收斂些吧?結(jié)果劉邦依舊我行我素,還是經(jīng)常性地出去吃喝玩樂,而且還賒賬不給錢。傳說劉邦在酒店里吃白食睡著后,酒店老板發(fā)現(xiàn)他的身體上騰起神龍,于是就免除了劉邦積欠的酒錢——這必定是在劉邦當(dāng)上皇帝之后酒店老板的拍馬之詞!當(dāng)時肯定是害怕劉邦耍流氓——非但不付賬而且影響自己做生意,酒店老板才會出此下策。劉邦在咸陽服過幾年徭役,見到過秦始皇。有感于嬴政的威儀,劉邦贊嘆道:“啊,大丈夫就應(yīng)該這樣。 蔽覀兛梢园秧椨鹨姷角厥蓟蕰r的感慨——“彼可取而代之”拿過來比較一下,如果兩個人的話都被秦始皇聽到,那項羽一定死翹翹,而劉邦就會沒事,甚至還有可能得到嬴政同學(xué)的賞識。在這個事件上,劉邦、項羽兩個人的個性昭然若揭。陳勝、吳廣開始造翻,秦王朝的地方統(tǒng)治機構(gòu)亂得一塌糊涂。沛縣的縣令不知道該做些什么好,最后決定響應(yīng)陳勝,兩個得力助手蕭何、曹參建議他不要自己出頭而讓劉邦去召集造翻人員。原因是劉邦當(dāng)時已經(jīng)在芒山、碭山一帶組建了自己的隊伍,而縣令這伙人本來就是秦朝的官吏,要是起義失敗,家眷老小都得受牽連,傷不起啊。于是縣令就派人去找劉邦,劉邦找來了,縣令自己就后悔了,不讓劉邦進城,還要殺了蕭何、曹參。劉邦就給沛縣的百姓用布寫了一封告示,用箭射在城墻上,告示上說,天下百姓受秦朝的苦夠多了,你們現(xiàn)在聽縣令的,等到天下大亂,肯定就沒什么好果子吃了,等等。于是,沛縣的年輕人就殺了縣令,劉邦很容易就占領(lǐng)了沛縣。干革命總得有個頭兒吧,于是這幫人就推舉老大。蕭何和曹參兩個人都是文官出身,在眾父老面前也沒有多少威望,最后大家一致推選劉邦為老大,劉邦聚集了兩三千之眾開始了自己的造翻生涯。劉邦和秦朝部隊交手多次有勝有負,最后他加入項梁領(lǐng)導(dǎo)的反秦主力軍,成為項梁的部下。項梁幫助劉邦整編了部隊,并交給劉邦五千人,經(jīng)過項梁調(diào)教的部隊果然不同凡響,和劉邦原來的部隊不可同日而語。在被項梁整編之后,劉邦才真正有實力成為一方諸侯。一方面軍事實力上升了,另一方面劉邦也獲得了一個正統(tǒng)的“名分”。劉邦在沛縣賺得自己的“第一桶金”,而在項梁處則是獲得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項梁本人沒有多少私心,他放手讓劉邦去和秦軍作戰(zhàn),而自己卻率領(lǐng)楚軍牽制著秦軍的主力。有項梁和秦軍主力死扛,劉邦的壓力就小很多,他攻城略地,擴大地盤;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再加上劉邦特有的人格魅力,許多人才都紛紛投向他。這樣,劉邦的實力得到了空前的膨脹?上в⑿蹥舛,項梁沒多久就被暗算,戰(zhàn)死了。項梁戰(zhàn)死后,項羽秉承他的遺志,繼續(xù)和秦軍主力死扛,最后在巨鹿徹底擊敗秦軍。在這個背景下,劉邦才有機會攻破武關(guān),并在霸上迫降秦王子嬰。在那個風(fēng)起云涌的年代里,從一個造翻者然后成為西楚霸王最后又自刎在烏江邊上,項羽歷經(jīng)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而且,項羽在戰(zhàn)場上所向無敵的千秋霸氣,垓下和虞姬凄婉纏綿的生離死別,烏江邊上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懷,無一不為項羽的英雄形象加了分。相比較而言,劉邦待人傲慢,心腸毒辣,不擇手段,罔顧信義,怎么最后還是劉邦成為了中國大地的主人呢?項羽的確是英雄,但是他有很大的缺陷和弱點,劉邦自身的流氓特點,正好反襯項羽所缺乏的王者氣質(zhì)。劉邦比秦始皇嬴政小三歲,而比項羽大二十四歲。事實上,項羽在烏江自刎的時候年僅三十一歲,領(lǐng)導(dǎo)巨鹿之戰(zhàn)的時候,項羽只有二十六歲。所以,項羽可以說是少年得志——試問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哪一個人能夠在三十歲之前達到西楚霸王這樣的成就?但是,年輕人畢竟也有年輕人的弱點:項羽很有沖勁,但是缺乏全盤戰(zhàn)略的考慮;項羽很聰明,但是缺乏納諫的睿智和勇氣。最致命的,就是項羽的進退之道遠遠不如劉邦。想當(dāng)年,項羽和劉邦一北一南進攻咸陽。項羽打到哪兒屠城屠到哪兒,甚至降兵也全都坑殺。一路生靈涂炭,慘不忍睹。沿途各城軍民皆是全力死守,因為一旦城破,整座城便是雞犬不留。顯然,在對待百姓的問題上,項羽很失敗,沒有弄清楚與他博弈的對象是誰。而劉邦卻是以懷柔之法,一路收降撫恤,所以雖然項羽軍的人數(shù)是劉邦軍的四倍,但先入關(guān)中者是劉邦。最后搞得項羽像強盜一樣的進入關(guān)中掠奪劉邦的勝利果實。劉邦的軍隊在人數(shù)上沒有優(yōu)勢,那么怎么才能在這場博弈戰(zhàn)中生存呢?自此,劉邦開始了為自己以后的進退進行謀算。劉邦進入咸陽后屯兵霸上,對先秦府庫分毫不取,對百姓約法三章,施以寬政。像這種對百姓好的人,才稱得上是真英雄。那么,項羽為什么會那么的殘暴不仁,劉邦為什么能對百姓這么好呢?問題也許就在于他們的出身。項羽,出身楚國貴族,是貴族出身,不知百姓為何物。劉邦,從小出入市井,甚至被稱做市井無賴,所以,劉邦從小就能接觸到百姓的疾苦,懂得百姓的需要。再從兩個人的眼界來說。劉邦自不必言,懂取舍,知進退。雖然之前有約定,先入關(guān)者為王,但劉邦審時度勢,知道項羽的力量比自己強得多,自己硬要做關(guān)中王肯定要被強大的項羽擊敗,所以就對項羽俯首稱臣,聽從項羽的分派去了巴蜀漢中當(dāng)漢王。相較于劉邦,項羽當(dāng)時的選擇卻差強人意。封地的不公成了后來各地勢力內(nèi)訌的由頭,而對都城的選擇更可以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他的目光短淺。當(dāng)時,能做天下之都的所在,不外乎洛陽和咸陽。洛陽,地處當(dāng)時天下的地理中心,按照一般的說法是,定都于此方便各地朝貢。其實,定都于此,真正的目的是容易向各地諸侯施加中央的影響力。當(dāng)然,那得在中央集權(quán)足夠強大的前提下,不然,中央也可能被諸侯所操控!







上一本:照照歷史的鏡子 下一本:天寶物華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歷史上的二把手的作者是史冷金,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