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民族考古之路


作者:宋兆麟     整理日期:2022-01-14 02:40:54


  (二)祖母重整家業(yè)
  我沒見過爺爺,只聽說他年輕時當過十年左右清兵,有點跛腳,在軍隊也是管做飯的,但人到中年就謝世了。據(jù)父親說,爺爺去世時,叔叔才4歲,那年是1919年。奶奶沒有名字,人稱宋王氏。她結(jié)婚較晚,但很能干,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她每天下地都提一個糞箕子,見柴拾柴,遇糞撿糞,自己一個飯粒都不浪費,但是遇到討飯或有困難的人,她能扶危濟貧,因而在方圓幾十里都有好人緣。不過,孤兒寡母的日子并不好過。她在艱難歲月里,重整家業(yè),有三件事名揚鄉(xiāng)里:
  第一件是持刀奪回河套地。宋家原來有許多土地,但都被人占去,或者租、典在外。其中最好的土地是河套地,位于無名河西岸邊,南有窯崗。該土地有30多畝,土地肥沃,據(jù)說是老輩人在河套開墾的,唯一的缺點是常常在鬧水災時被淹沒,不過存水期不長,對收成影響不大。但是這么一塊好地長期為河西的同族人霸占,奶奶立志要收回來。有一年春天,河西的族人又去犁地了,共有兩個人,還有一頭牛。宋王氏腰間別一把短刀,前去說理,對方以為一個女子不能怎么樣,繼續(xù)犁地,宋王氏憤怒地說:“冤有頭,債有主,你們霸占了我家的土地,必須歸還,否則我要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那時你們就后悔莫及了!闭f時遲,那時快,她沖向前去,把犁把師宋萬仁刺倒在地,牽牛的小伙子宋萬福也嚇跑了。最后經(jīng)過村民說合,河西宋家才還回土地。從此宋王氏名聲大震,開始重振家風。
  第二件是同本溪高承滿打18年官司。原來我家祖輩負責為清廷燒石灰,曾獲賜不少土地,先是在本溪燒灰,因此在現(xiàn)在本溪人民公園地段有200多坰土地。后來遷到半拉山子燒灰,本溪的土地無法經(jīng)營,就由宋代寬租給了高家經(jīng)營。高家從此家業(yè)擴大,成為本溪一富,而宋家卻一代不如一代,人也窩囊。有一次宋某去本溪收租,不僅顆粒無收,連自己也被高家裝進麻袋丟進本溪湖里,從此兩家結(jié)仇。但宋家敢怒不敢言,一代代拖下來。奶奶嫁到宋家后,不畏權(quán)勢,決定代表宋家出面同高家打官司。一個大字不識的農(nóng)婦,還要走60里地去本溪城里打官司,談何容易?但是奶奶從1925年開始,打到1943年,足足打了18年官司。其間受盡苦難,幾經(jīng)周折,最終高家敗訴,宋家獲勝。記得有一次我去舅爺家玩,還看到判決書的照片。由于當時土地已經(jīng)被日偽征用,僅給了2000兩白銀。這筆錢,如果購買土地,可以買200畝,但是打官司借了不少錢,也典出不少土地,還完債后,錢也毛了,這場官司并沒有什么經(jīng)濟效益,但得到兩項精神收獲:一是官司打贏了,爭回了理,出了氣,這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二是奶奶在打官司過程中,由一個文盲變成了能讀書看報的農(nóng)村婦女。奶奶經(jīng)常對兒孫說:“打官司沒文化不行,謀生也要文化!币虼怂种匾曌优慕逃T诿駠跄昴菢拥纳鐣,一個普通農(nóng)家把三個兒子中的兩個兒子送進大學,賣地借債也要供兒子讀書,這是有遠見卓識的。
  第三件是重視教育。宋王氏勤勞持家,平時總提一個糞筐、一把鐮刀,撿糞是天天要進行的,也拾柴,就是遇見一節(jié)高粱稈也要拾起來當柴燒。回家也不閑著,每到冬天總坐在炕上,不是剝棉桃,就是挑選種子。我記事時,奶奶已經(jīng)不做飯了,由三個兒媳輪流做飯。奶奶穿的都是舊衣服,盡管她勤儉至極,但遇到誰或誰家有困難,總是解囊相助,哪怕自己僅剩二升米,也要拿出一升接濟窮人。有時在村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走投無路的行人、乞丐,也給予必要的幫助。老人說扶危濟貧是做善事,是會有好報的,這一點同她信佛有關。奶奶比較重視教育,她說:“書越多讀越好,只要能讀書,賣房子賣地都應該!
  奶奶在家教中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重農(nóng)輕商。奶奶常說:“千生意,萬貿(mào)易,不如翻土塊。”認為挑八股繩的受人看不起。父親就是有名的瓜農(nóng),經(jīng)常種兩三畝西瓜、香瓜,我們也跟著識瓜、摘瓜,我就在瓜窩棚住過,聽刺猬來偷瓜,當然我們也有打刺猬的方法。瓜熟蒂落之時,通常是批發(fā),或者人家趕車來買瓜,或者有人來瓜棚采購,但絕不出去銷售,寧肯把瓜爛在地里。有一次我們幾個孩子提著瓜、拿著秤,到街上叫賣,效益可想而知,奶奶對此并不在意,但對我們出去賣瓜十分不滿,說:“你們不是賣瓜的料,下次不要去了!敝劣谧銎渌≠I賣,更不能在我們家發(fā)生,但種莊稼可以。
  我的父輩有兄弟三個,老大宋萬春,號耕久,東北陸軍講武堂畢業(yè),學醫(yī)的,后來在東北軍任少校軍醫(yī),這在當時鄉(xiāng)間已是一個不小的官了,但是英年早逝;父親宋萬德,行二,本來是龍鳳胎,父親存活,其妹天折;叔叔宋潔涵,行三,又名宋萬清、宋石平,后經(jīng)東北大學而加入八路軍。按農(nóng)村習慣,哥仨有兩個外出,必須留父親持家、務農(nóng)。此外還有一個姑姑,嫁給大范屯范家,中年早逝。半拉山地處沈陽、本溪和遼陽之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諺語說:“好過山海關,難過半拉山;雁過要留毛,人過瘦一半!甭犉饋韷驀樔说。從行政區(qū)劃上說,半拉山歸遼陽縣鏵子溝鎮(zhèn)。大概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吧!在日偽政權(quán)的殘酷統(tǒng)治下,遼陽北(即今天的燈塔市)出現(xiàn)了兩位杰出的抗日斗士:一個是東北抗聯(lián)的李兆麟將軍,家住鏵子溝鎮(zhèn)榮官屯;一個就是家叔宋潔涵,在太行山打鬼子。兩個村相距四公里,可謂小同鄉(xiāng)呢!其實兩人還有點親戚關系,叔叔的“一擔挑”(連襟)李春榮就是李兆麟的堂弟。有一次李春榮到我村串門,還對我講述了不少李兆麟打鬼子的故事。但是叔叔與李兆麟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他在關內(nèi)走了另一條抗日救國的道路。這要從我們的家史談起。
  P8-10
  《民族考古之路————我的治學生涯》書稿最初是較長的,似乎可印兩冊。后經(jīng)研究,將其中器物類內(nèi)容摘出,另出一書,剩下來的就成了如今本書的樣子。本書的突出特點,是講述我的成長過程:自己具體是怎么從一個考古工作者,走向考古學與民族學比較研究,也就是從事民族考古研究的。如書名所揭示的,它有點像一部治學史,這可能是歷史條件使然。我想補充的是,自己絕大部分時間從事民族考古比較研究,然而我做的工作僅僅是民族考古的一部分,真正的民族考古應該是我國民族考古的具體研究,這方面范圍廣,題目多,我個人遠遠沒有此類研究條件,所以不能奢求。我晚年又遇到不少遼代文物,這為涉及具體民族史研究提供了一點可能,于是最近二十年我接觸不少遼代文物,研究不少契丹民族的歷史。如最早出版的有《蹴鞠:中國古代的足球》一書,后來寫了《契丹人百工圖說》、《中國古代冰雪文化》(即將出版)等書。由此看出,歷史又給了我一個機遇,讓我涉足遼代契丹文物研究,使自己又回歸考古學研究。這一點令我快慰不已。





上一本:夢回大宋看奇案 下一本:百年都鐸王朝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民族考古之路的作者是宋兆麟,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