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中政會是中國國民黨的中樞機構,是國民黨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頂層設計。本書以中國國民黨中政會為研究對象,較為完整地呈現(xiàn)了中政會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并著重廓清中政會的性質、地位、職權等問題,主要關注了中政會與黨、政各主要機關、機構的關系。作者試圖通過對中政會的專題研究,探究中國國民黨在政黨建設與國家建構的作為及其取得的實際成效。 作者簡介: 盧艷香,1980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籍貫山東省莒南,F(xiàn)為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國史學會理事,青海省史學會會長,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國民黨史、民國政制史、西北地方史等研究。 目錄: 緒論/1 **章中政會之芻設(1924—1925)/18 **節(jié)中政會的成立/20 第二節(jié)孫中山逝世后的中政會演變/36 第三節(jié)孫中山逝世后的中政會權力紛爭/48 小結/66 第二章中政會之常設及“政治會議”與“政治委員會”爭議(1926—1927)/69 **節(jié)中政會成為常設機關/69 第二節(jié)“政治會議”與“政治委員會”爭議/84 第三節(jié)特委會與中政會的短暫取消/111 小結/121 第三章中政會在訓政時期的演變(1928—1937)/123 **節(jié)法理上的**政治指導機關/123 第二節(jié)實際運作中的中政會——以“顧案”為中心/143 第三節(jié)中政會的改組與暫行停止職權/157緒論/1 **章中政會之芻設(1924—1925)/18 **節(jié)中政會的成立/20 第二節(jié)孫中山逝世后的中政會演變/36 第三節(jié)孫中山逝世后的中政會權力紛爭/48 小結/66 第二章中政會之常設及“政治會議”與“政治委員會”爭議(1926—1927)/69 **節(jié)中政會成為常設機關/69 第二節(jié)“政治會議”與“政治委員會”爭議/84 第三節(jié)特委會與中政會的短暫取消/111 小結/121 第三章中政會在訓政時期的演變(1928—1937)/123 **節(jié)法理上的**政治指導機關/123 第二節(jié)實際運作中的中政會——以“顧案”為中心/143 第三節(jié)中政會的改組與暫行停止職權/157 小結/181 第四章政治分會(1926—1929)/183 **節(jié)政治分會的設立及其紛爭/184 第二節(jié)個案研究:上海臨時分會/207 小結/227 結語/230 中政會大事記(1924—1937)/244 主要參考文獻/285前言序言 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政治演進的進程中,中國國民黨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尤其是自20世紀20年代孫中山先生在南方組織發(fā)起國民革命以來,國民黨的勢力很快由廣東進入兩湖、閩贛、江浙,繼而挺進中原、華北,進占京津,幾年之內“橫掃千軍如卷席”,定都南京,由“軍政”而入“訓政”,成為中國歷史上**個名副其實的“執(zhí)政黨”。由是,“國民黨”成為當時社會政治話語中的**熱詞,是這段歷史不可或缺的締造者和見證人。與此相應,與“國民黨”相關的著述可謂汗牛充棟。但是,長期以來海峽兩岸關于國民黨中政會的著作,一直付諸闕如,這不能不說是民國史研究、國民黨史研究領域的一大空白。中政會曾經(jīng)是國民黨中央的政治指導機關和黨國體制的核心運作者,在治民國史、國民黨史者看來,如果不知曉中政會的組成情況和運作情況,恐怕很難真正把握“國民黨中央”的實際架構,無法了解黨國體制之下“黨”是如何“治國”和“馭政”的。正因為如此,即將問世的盧艷香博士的著作《中國國民黨中政會研究(1924—1937)》,勢將引起相關學者的關注,同時也必然引起諸多讀者的興趣。 這部20余萬字的專著,是以作者在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的博士學位論文為基礎,經(jīng)補充修訂,終于成書,凝聚了作者攻讀學位期間和獲得學位之后不止步的艱辛努力。作為盧艷香序言 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政治演進的進程中,中國國民黨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尤其是自20世紀20年代孫中山先生在南方組織發(fā)起國民革命以來,國民黨的勢力很快由廣東進入兩湖、閩贛、江浙,繼而挺進中原、華北,進占京津,幾年之內“橫掃千軍如卷席”,定都南京,由“軍政”而入“訓政”,成為中國歷史上**個名副其實的“執(zhí)政黨”。由是,“國民黨”成為當時社會政治話語中的**熱詞,是這段歷史不可或缺的締造者和見證人。與此相應,與“國民黨”相關的著述可謂汗牛充棟。但是,長期以來海峽兩岸關于國民黨中政會的著作,一直付諸闕如,這不能不說是民國史研究、國民黨史研究領域的一大空白。中政會曾經(jīng)是國民黨中央的政治指導機關和黨國體制的核心運作者,在治民國史、國民黨史者看來,如果不知曉中政會的組成情況和運作情況,恐怕很難真正把握“國民黨中央”的實際架構,無法了解黨國體制之下“黨”是如何“治國”和“馭政”的。正因為如此,即將問世的盧艷香博士的著作《中國國民黨中政會研究(1924—1937)》,勢將引起相關學者的關注,同時也必然引起諸多讀者的興趣。 這部20余萬字的專著,是以作者在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的博士學位論文為基礎,經(jīng)補充修訂,終于成書,凝聚了作者攻讀學位期間和獲得學位之后不止步的艱辛努力。作為盧艷香攻讀博士學位的導師,我也是本書的**位閱讀者,有責任也非常愿意把自己了解的情況與感想,與讀者分享。 歷史學首先是關于史料的學問,史學著述的前提是掌握相關的史料,尤其是關于重大歷史對象的書寫,在史料的發(fā)掘、整理方面的投入,往往決定著相關著述的學術含量甚至成敗。本書的作者把對中政會的研究置于扎實的史料基礎之上,不僅充分掌握了多種已刊檔案和其他文獻,還前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和內地多家檔案館、臺灣地區(qū)的“黨史館”、“國史館”,發(fā)掘整理了大量未刊檔案資料,甚至輾轉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所藏民國政要人物的檔案、日記等珍貴史料。在對檔案資料充分占有之前提下,作者對中政會的歷史做了細致的研究。同時注重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在與前人研究進行對話的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把中政會研究推向更為深廣的領域。就此,本書可謂迄今*為翔實、系統(tǒng)的中政會專著。目前,本書無論在篇幅、研究范圍、重大問題探究的深度,還是在歷史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等方面,都較以往研究有了很大的進步。 本書的價值,首先在于較全面地梳理中政會自1924年國民黨“一大”創(chuàng)設運作,到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停止活動的歷史。十來年的時間,在“百年老店”國民黨的歷史上并不算很長的時期,卻經(jīng)歷了國民黨從在野的革命黨向執(zhí)政黨的轉變、黨國體制從構想走向了現(xiàn)實的重要階段。本書較清楚地敘述了在此期間中政會從名稱、屬性、主要制度、基本組成人事等方面的沿革,結合考察國民黨在時局嬗替中的定位,把中政會自身歷史的演變劃分為三個階段:中政會的芻設、常設及在訓政時期的演變;又進一步沿著中政會名稱變化的脈絡,揭示了中政會在國民黨內地位的形塑過程:孫中山生前初設中政會時,其名稱應為“中央政治委員會”,是與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并行的機關;孫中山去世之后,中政會全稱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中政會隸屬于中執(zhí)會,即為中執(zhí)會所特設之政治指導機關,對中執(zhí)會負責;1926年7月開始北伐之際,演變成與中常會一同開會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政治會議”,旋即發(fā)生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和“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政治會議”之間的爭議,實際上這也是日后寧漢對峙的端倪;而隨著寧漢合流、蔣介石的下野又復出,出現(xiàn)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政治會議”(簡稱為“中央政治會議”),一直維持到1935年,在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上改組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政會暫行停止其職權,由國防**會議代行。本書在并不太長的篇幅里,把這一時期中政會繁雜歷史的來龍去脈梳理得十分清楚。 作為**部關于國民黨中政會的研究專著,本書沒有停留在歷史線索的梳理上,而是在揭示中政會歷史的豐富內涵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作者既注意到了中政會各時期名稱和職能之差別,又把握住其人事和職能的延續(xù)性;既考察了處于中央層級的中政會,又把研究的視野擴展到了差異甚大的各地政治分會。另外,作者沒有孤立地研究中政會,表現(xiàn)為既注重了時間順序的縱向考察,又注重中政會與其他機構間的橫向關系,即將其置于整體意義的國民黨組織體系中加以考察,立體地考辨了中政會與國民黨各重要機關的關系,力圖通過與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執(zhí)會、中常會乃至中央黨部的比較,來揭示中政會的特別之處,從中分析其在國民黨體制中的角色和功能。在對中政會職權和職能的分析中,本書既有制度文本的解讀,又有運作過程的觀察,還有一些典型案例的展示,體現(xiàn)了多角度論證的特色。正是在多視角、多維度的視野下,國民黨中政會各歷史階段的進程得以全方位的揭示和呈現(xiàn)。 當然,關于國民黨中政會的歷史,還有不少問題有待更深入的專門性研究。目前,本書對于中政會的制度尤其是制度文本的梳理著力較多,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從實際運作情況而言,如同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中執(zhí)監(jiān)會、中常會等機構一樣,中政會的存在和發(fā)揮作用,在一定意義上是通過“開會”體現(xiàn)的,據(jù)我所知,作者對于歷次中政會的會議記錄有著全面的掌握,對于中政會的會議可列專題敘述,對于特別重要的會,似可做案例分析。又如,本書關于“人”的部分較顯薄弱,事實上,從孫中山到汪精衛(wèi)、胡漢民,再到蔣介石,都與中政會的歷史密切相關,但具體是什么關系,各人之間的異同又如何,是當寫而又能夠寫的。至于中政會與國民黨中央內政和外交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之間的關系,也可以有專門的研究。希望本書問世后,盧艷香博士在對包括中政會在內的國民黨制度史的研究和民國史的研究中繼續(xù)前行,為學界也為諸多的讀者,提供更好的成果。 吳景平 2015年6月于復旦大學光華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