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幕府時代


作者:陳杰     整理日期:2015-12-01 16:05:59

《幕府時代》是國內(nèi)**一本全景式詳解日本幕府時代的圖書。作者陳杰繼《日本戰(zhàn)國史》、《明治維新》之后,又一部日本史的力作。本書講述了日本所經(jīng)歷的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時代。源義經(jīng)、源賴朝、楠木正成、德川家康……這些日本歷史上不能錯過的名字,源平合戰(zhàn)、關(guān)原之戰(zhàn)這些日本歷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在《幕府時代》中都有著獨到、深入的解讀。整個幕府時代使得日本由弱變強,走上了復興之路,對于中國的歷史愛好者來說也具有研究和探討的價值。了解它,才能戰(zhàn)勝它,無論中國人對日本報何以態(tài)度,熟悉日本的歷史才能更清楚地認識日本及其國民。#幕府時代#壽永三年二月七日,日本史上最有傳奇色彩的一場戰(zhàn)役發(fā)生在攝津國的一ノ谷。平氏大軍扼守住了這個面海背山的險要之地,源氏大軍從谷口兩側(cè)發(fā)起攻擊,關(guān)鍵時刻,源氏大將義經(jīng)從谷上方平氏認為不太可能通過的懸崖躍馬而下,發(fā)起突襲,擊潰了平家大軍。#幕府時代#富士箱根是今天日本旅游的必去目的地,在古代也是京都殺向關(guān)東的必經(jīng)之險,這里的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即使在今天也有體現(xiàn),明治時期的中學音樂課有過箱根八里的歌謠,稱之為"天下險",今天的箱根段是"一號國道最大難所"可以想見當年足利尊氏是如何在這里打敗天皇的征討軍了。#幕府時代#“上様、おなり”,這句在《大奧》里經(jīng)常伴隨著鈴鐺聲而響起的悠揚喊聲預示著將軍大人的到來。將軍從外面進入大奧是從掛著一個鈴鐺的“上御錠口”通行,這個門上有一根繩子,一拉繩子,里面的鈴鐺就會響,連接這個口的走廊也被稱為“御鈴廊下”。 以上佚聞趣事,盡在《幕府時代》,一部講述日本歷史上三大幕府的歷史普及讀物,分為《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冊,全面介紹幕府時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和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讀懂幕府時代,讀懂日本文化。
  作者簡介:
  陳杰,1983年生于杭州,從小學時代起就對歷史書沉迷不已,在港城寧波讀大學的時代染上了玩電腦游戲的“陋習”,因而對日本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著有《日本戰(zhàn)國史》、《明治維新》等書。
  目錄:
  第一章平家政權(quán)
  一、禍亂之源1
  二、保元之亂9
  三、信西專權(quán)13
  四、平治之亂17
  第二節(jié)六波羅政權(quán)23
  一、平清盛23
  二、福原——夢想的首都27
  三、鹿谷的陰謀31
  四、治承三年政變37
  第三節(jié)討伐平氏41
  一、以仁王舉兵41
  二、賴朝起兵45
  三、富士川之戰(zhàn)49
  四、清盛之死53第一章平家政權(quán)第一節(jié)保元·平治之亂1
  一、禍亂之源1
  二、保元之亂9
  三、信西專權(quán)13
  四、平治之亂17
  第二節(jié)六波羅政權(quán)23
  一、平清盛23
  二、福原——夢想的首都27
  三、鹿谷的陰謀31
  四、治承三年政變37
  第三節(jié)討伐平氏41
  一、以仁王舉兵41
  二、賴朝起兵45
  三、富士川之戰(zhàn)49
  四、清盛之死53第二章鐮倉幕府第一節(jié)木曾義仲57
  一、橫河田原之戰(zhàn)57
  二、墜入俱梨迦羅峽谷61
  三、義仲上洛65
  四、法住寺之戰(zhàn)70
  第二節(jié)平家滅亡74
  一、九郎義經(jīng)74
  二、一之谷的奇跡78
  三、三日平氏之亂85
  四、屋島之戰(zhàn)88
  五、壇浦——最后的決戰(zhàn)93
  第三節(jié)奧州大戰(zhàn)97
  一、《腰越狀》97
  二、衣川館100
  三、天下平定105
  四、賴朝之政108第三章得宗專制第一節(jié)幕府內(nèi)亂113
  一、鐮倉殿的控制欲113
  二、賴朝之死118
  三、少年將軍120
  四、流放將軍126
  五、牧氏事件129
  第二節(jié)承久之亂133
  一、和田合戰(zhàn)133
  二、將軍之死136
  三、戰(zhàn)幕開啟140
  四、朝廷慘敗143
  五、《貞永式目》147
  六、從攝家將軍到宮將軍151第三節(jié)“元寇”襲來156
  一、北條時宗156
  二、厄運降臨159
  三、大戰(zhàn)前夜164
  四、文永之役167
  五、短暫喘息172
  六、弘安之役176第四章鐮倉幕府的覆滅第一節(jié)亂象初顯180
  一、“惡黨”180
  二、霜月騷動183
  三、平禪門之亂187
  四、嘉元之亂190
  第二節(jié)幕府傾覆193
  一、兩統(tǒng)迭立193
  二、正中之變198
  三、元弘之變201
  四、“惡黨”橫行205
  五、天皇的勝利210附錄216
  大事年表217
  《幕府時代》參考書目222
  第一章建武新政第一節(jié)天皇政權(quán)1
  一、所謂“新政”1
  二、二條河原的“落書”5
  三、足利尊氏的“野望”8
  第二節(jié)新政崩潰13
  一、中先代之亂13
  二、尊氏反叛16
  三、箱根·竹之下大戰(zhàn)19
  四、鏖戰(zhàn)京都23
   第三節(jié)足利尊氏的勝利27
  一、多多良浜之戰(zhàn)27
  二、激戰(zhàn)白旗城30
  三、湊川之戰(zhàn)34第二章南北朝時代第一節(jié)兩個朝廷39
  一、再戰(zhàn)京都39
  二、建武式目43
  三、新田義貞之死46
  四、北畠顯家之死51
  五、四條畷之戰(zhàn)55
  第二節(jié)觀應之擾亂57
  一、兩頭政治57
  二、交鋒背后61
  三、足利直義的反撲64
  四、正平一統(tǒng)68
  五、重建北朝71
   第三節(jié)天下統(tǒng)一76
  一、新將軍76
  二、受詛咒的執(zhí)事81
  三、貞治之變85
  四、康歷政變88
  五、將軍與守護94
  六、南朝的衰亡100
  第三章走向亂世第一節(jié)室町的輝煌105
  一、奢侈的足利將軍105
  二、足利義滿的努力108
  三、上杉禪秀之亂114
  四、抽簽出將軍119
   第二節(jié)應仁之亂123
  一、永享之亂123
  二、嘉吉之亂128
  三、應仁之亂134
  四、東山文化142
   第三節(jié)戰(zhàn)國亂世146
  一、長享延德之亂146
  二、明應政變148
  附錄152
  大事年表154
  《幕府時代》參考書目159
  第一章天下創(chuàng)世第一節(jié)江戶幕府的締造1
  一、德川家康1
  二、親藩、譜代4
  三、旗本、外樣11
  第二節(jié)兩頭政治19
  一、大久保長安事件19
  二、幕府與朝廷25
  三、譜代政治31
  第三節(jié)島原之亂35
  一、德川家光35
  二、禁教與鎖國40
  三、天草一揆44第二章走向文治第一節(jié)慶安之變51
  一、幼年將軍德川家綱51
  二、由井正雪的警告55
  三、“家騷動”事件59
  第二節(jié)忠臣藏65
  一、將軍綱吉65
  二、犬公方69
  三、喧嘩兩成敗75
  四、赤穗四十六士81
  第三節(jié)新井白石時代85
  一、正德之治85
  二、童稚將軍90
  第三章改革中前行第一節(jié)享保改革95
  一、繼嗣之爭95
  二、米將軍99
  三、天一坊事件103
  第二節(jié)從田沼時代到寬政改革107
  一、無為而治107
  二、重商主義110
  三、松平定信115
  第三節(jié)天保改革120
  一、德川家齊120
  二、大鹽平八郎之亂124
  三、水野忠邦127第四章穿越到江戶第一節(jié)食在江戶134
  一、茶道的盛行134
  二、懷石料理138三、平民飲食141
  第二節(jié)穿在江戶144
  一、小袖、振袖與裃144
  二、關(guān)于“布”的其他種種147
  第三節(jié)住在江戶150
  一、江戶——夢幻的都市150
  二、游女、花街和吉原153
  三、家居與裝潢157
  四、風呂、如廁及個人衛(wèi)生等160
  第五章大奧第一節(jié)神秘的禁地164
  一、將軍的后宮164
  二、大奧里的金字塔167
  三、大奧的誤會172
  第二節(jié)大奧的生活175
  一、目黑的秋刀魚175
  二、爭奇斗艷的秘訣179
  三、悲催的“敦倫”和如廁奇聞183
  第三節(jié)大奧的那些女人們187
  一、傳奇的春日局187
  二、江島生島事件192
  三、惹不起的御年寄196
  附錄:江戶幕府將軍一覽表202
  大事年表203
  《幕府時代》參考書目210前言何謂“幕府”?“幕”者,“帳幕”之意也;“府”者,收納財物、文書,并理政務之所也。合為一詞,專指代王者出討之將軍于征途中所設置之帳幕。
  但在一水之隔的日本,這個源于中國戰(zhàn)國時期的名詞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在日本歷史上,先后存在三個以幕府命名的政權(quán):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它們先后統(tǒng)治日本何謂“幕府”?“幕”者,“帳幕”之意也;“府”者,收納財物、文書,并理政務之所也。合為一詞,專指代王者出討之將軍于征途中所設置之帳幕。
  但在一水之隔的日本,這個源于中國戰(zhàn)國時期的名詞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在日本歷史上,先后存在三個以幕府命名的政權(quán):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它們先后統(tǒng)治日本長達六個多世紀之久(不包括中間的織豐政權(quán)和之前的平家政權(quán)兩個武家政權(quán))!澳桓边@個詞,經(jīng)過江戶時代研究中國戰(zhàn)國時代的儒家學者的渲染,成為武家政權(quán)的代名詞,用來稱呼日本歷史上這三個著名的武家政權(quán)。
  武士,和富士山、櫻花一樣,是日本的象征之一。它指的是日本歷史上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在英語里,武士被叫作“samurai”,是日語“侍”的音譯。事實上,武士起源于日本平安時代中后期,在那個被稱為“百鬼夜行”的時代,王朝的權(quán)威失墮,盜賊橫行,民不聊生。隨著早期莊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田地被一些富豪莊園主收購,這也導致了一大批無地農(nóng)民流離失所。他們或成為莊園主的附庸,或鋌而走險,成為盜賊。加上朝廷剛征服了日本東北的陸奧、出羽等地,大批的“蝦夷民”成為朝廷的俘囚,這些都成為社會治安的潛在威脅。關(guān)東的“僦馬之黨”和關(guān)西的海賊成為讓平安朝廷最頭疼的兩大問題。地方上的豪強和莊園主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開始雇用一些專職的軍事人員保護自己。朝廷為整頓治安,也開始下放軍事權(quán)力,于是形成了新的“國衙軍制”。地方官員逐漸把軍事權(quán)力交給具有專門技能并掌握軍事力量的地方豪強去行使,因此就出現(xiàn)了把軍事職能作為自己的一項家傳技藝并供朝廷權(quán)貴使用的新階層。日本原本稱呼侍奉上層公卿和諸大夫的六位以下的技能官人為“侍”,自從出現(xiàn)了一個以軍事技能侍奉朝廷權(quán)貴的豪強階層以后,“侍”這個名字就成為他們的專利,這就是武士的雛形。
  但在古代日本這個崇尚血統(tǒng)家族的社會,武士集團的真正形成還必須有一個出身高貴的領(lǐng)導者。平安時代中后期的朝廷政治斗爭為這一需求的滿足提供了可能。大批朝廷中的權(quán)貴或因政治斗爭失意而遭流放,或主動請求外任來到地方,他們當中有橘氏、藤原氏、伴氏這樣的名門望族,當然也不乏平氏、源氏這樣的皇室貴胄。在遠離京都的窮鄉(xiāng)僻壤之地,他們和以武藝傳家的“侍”,結(jié)合成武士集團;肝淦绞虾颓搴驮词暇瓦@樣成為武士的領(lǐng)導者,在平安時代中后期逐漸嶄露頭角。承平(936—938)末年到天慶(938—947)初年的承平·天慶之亂證明了這一新勢力的強大力量,朝廷最終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實力并加以利用,被利用的武士逐漸走入了政治核心,這就催生了武士政權(quán)的形成。
  武士作為日本的統(tǒng)治階層是如何實施統(tǒng)治的呢?首先,在政治形式上,天皇任命武士集團的首領(lǐng)(源氏、足利氏、德川氏)為征夷大將軍,而將軍通過這一任命獲得統(tǒng)治的合法性,組成以武士為核心的中央政權(quán),并通過“封建”給予效忠自己的地方領(lǐng)主以土地支配管理權(quán),換取地方領(lǐng)主承認其核心統(tǒng)治地位。這種將軍世襲統(tǒng)治的形式就稱為“幕府”。
  要了解幕府時代,還必須注意的就是“關(guān)東”的特殊性。在日本歷史地理上,將東海道鈴鹿關(guān)、東山道不破關(guān)和北陸道愛発關(guān)以東的廣大區(qū)域叫作關(guān)東,一般特指的是“關(guān)八州”,也就是上野、下野、上總、下總、常陸、安房、武藏、相模這八個令制國所轄的廣大區(qū)域。這一區(qū)域在平安時代中后期是騎馬武士馳騁的地方,也是京都朝廷眼中的蠻荒之地,這里有肥沃的土地和彪悍的民風,是武士集團賴以與朝廷對抗的資本。自鐮倉幕府發(fā)家于此以后,室町和德川幕府都不敢輕易放棄對關(guān)東的控制,有了關(guān)東,幕府才能和朝廷東西兩頭并立。如果說中國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日本就是“得關(guān)東者得天下”。明治政府成立以后將首都遷移到關(guān)東平原上的東京,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幕府這種政治體系體現(xiàn)了日本政壇的“兩頭政治”特性,即:日本在各個歷史時期最終都要形成一種兩頭的政治體制,單頭政治往往并不穩(wěn)定且不長久,所以日本前有攝關(guān)政治和院政與天皇分享權(quán)力,中有幕府與朝廷兩頭對峙,現(xiàn)有首相內(nèi)閣制度和天皇制并存。很多政治家或歷史學者在談到幕府的時候,往往都會說:“幕府大將軍豈不就是今天的日本首相么,統(tǒng)而不治的天皇在歷史上就存在呀!比毡久褡宓恼挝幕蛟S就體現(xiàn)在這一點上。
  本叢書就是希望描寫幕府這一武士政權(quán)從萌芽、建立到消滅的過程,讓讀者能深入地了解日本這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歷史。長期以來,國人對日本往往有一種復雜的心態(tài),對日本人既有厭惡的情緒,又瘋狂迷戀日本現(xiàn)代文明創(chuàng)造出的成果。無知或極端來源于缺乏了解。我們對日本這個非常重要的近鄰,想要真正明白該如何看待它,恐怕還是應該從了解它的歷史開始!八^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兩難之際,要當機立斷,首先選擇死。沒什么大道理可言,此乃一念覺悟而勇往直前!边@是江戶時代一部著名的武士道著作《葉隱聞書·卷一》中的一段話,這段看來似乎有些血腥的話是這部著作的總綱,在其后的各章節(jié)中,作者對武士之死極力渲染,在作者看來,武士的死就好比櫻花凋落,迅速而又凄美。
  書名“葉隱”的來歷有三說:一說出自平安時代末年的詩僧西行法師的《山家集》中一首和歌“隱于葉下,花兒茍延不敗,終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一說源自作者所出生的佐賀藩的名產(chǎn)——葉隱柿;還有一種說法是源自武士作戰(zhàn)時要將自己隱藏于樹葉之下。
  本書的作者山本常朝,萬治二年(1659)出生于日本九州島西北的佐賀藩,其父為佐賀藩士山本神右衛(wèi)門重澄,在70歲高齡的時候得了這樣一個兒子,因此也一度被認為不是親生子。山本常朝11歲的時候,父親去世,體弱多病的他在此時已經(jīng)進入佐賀藩主鍋島家侍奉,成為藩主繼承人鍋島光茂的少年玩伴。他一生忠誠于佐賀藩的第二任藩主鍋島光茂,并且接受了武士忠誠不貳的教育。在元祿十三年(1700),鍋島光茂去世后,42歲的山本常朝就拋家棄子,隱居在佐賀藩城下以北黑土原的樹林中,與另一位武士田代陣基在長達六七年的對話中完成了這本被稱為“武家《論語》”的著作。
  在這本書里,山本常朝為“狂”高唱贊歌。他批評了當時被熱烈討論的赤穗浪士事件,他認為武士的行動不能如儒學者所說的那樣要先為“正義”而行,也不能如兵法者所說的那樣“謀定而后動”,武士就應該不假思慮地沖上去,勇敢地選擇死亡,將死的念頭置于平常之中。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鄙奖境3摹翱瘛痹诋敃r人看來是不可理解的,但他的“為死而死”的精神卻影響了日本后來許多代人的精神世界,這本書傾注了“狂人”山本常朝的“死狂”哲學,也反襯出了一個映照著武士最后輝煌的時代。幕府時代┊鐮倉幕府第一章平家政權(quán)
  第
  一
  章
  ·
  平家政權(quán)第一節(jié)保元·平治之亂
  一、禍亂之源
  保元元年(1156),一場日本全國大戰(zhàn)亂的導火線在瞬間被點燃。這場大戰(zhàn)亂就是影響日本此后七個世紀歷史的保元·平治之亂。
  這是一場由各種復雜的因素所構(gòu)成的大戰(zhàn)亂,它的爆發(fā),既是必然,也是偶然。說它是必然,是因為它是平安時代(794—1185)中后期各種社會矛盾積聚所造成的一次總爆發(fā),也是新舊勢力升降之際的一場政壇大洗牌。說它是偶然,是因為它是由天皇與攝關(guān)兩大家族內(nèi)亂引發(fā)的,如果沒有這兩大家族的內(nèi)亂,可能它來得不會那么猛烈、那么快。
  首先是攝關(guān)家,“攝關(guān)”是“攝政”和“關(guān)白”的統(tǒng)稱,這是日本平安時代一個功勛卓著的家族——藤原家族的代名詞。藤原家族自藤原不比等開始就世代榮耀,并且和天皇家族結(jié)成姻親關(guān)系。在平安時代,藤原家族的女子幾乎世代為后,維系了這個家族數(shù)代的榮耀。從藤原良房開始到藤原道長,藤原家族通過種種手段排斥異己,獨秉大權(quán),在天皇年幼或不能理政時就以外戚身份擔任“攝政”,天皇親政時則為人臣之首“關(guān)白”,故有“攝關(guān)家”之稱。但在藤原道長時代的輝煌之后,藤原家就走上了耽于安樂、不思進取的路,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像藤原良房、藤原基經(jīng)這樣有政治魄力的人物。
  藤原道長本人就沉迷于奢靡浮華而不能自拔,至于他的兩個兒子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藤原賴通與藤原教通兩兄弟的宅邸都是華麗無比,充塞街衢,兩人還互相攀比,但在政務上,兩人都沒有多大的建樹。再到了前任關(guān)白藤原忠實的時代,藤原家已經(jīng)榮耀不再。藤原忠實可以說是攝關(guān)家自藤原基經(jīng)以來所出的最沒有政治頭腦和遠見的領(lǐng)袖。他在早年一意孤行,堅拒白河上皇提出的聯(lián)姻要求,惹怒了上皇不說,還令攝關(guān)家失去了一個潛在的復興機會(藤原家控制朝政的很大原因就是外戚身份,所以拒絕聯(lián)姻等于放棄成為外戚的可能)。而在晚年,他更是溺愛幼子藤原賴長,廢長立幼,埋下了禍亂的種子。而被他一手扶上藤原氏長者地位的藤原賴長驕橫跋扈,很快就引起了手握大權(quán)的鳥羽上皇的反感,這對攝關(guān)家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利好消息。
  至于天皇家,在平安時代后期,自后三條天皇(1068—1072年在位)開始,天皇開始重新尋求在政治上的影響力。白河天皇更是推出了一個新的舉措,用天皇父系家族的“院政”取代藤原氏母系家族的“攝關(guān)”,開創(chuàng)了一個“院政時代”。
  白河天皇在位十三年,在應德三年(1086)立年方八歲的兒子善仁親王為太子,并在立太子的當天就傳位。繼續(xù)以太上天皇的身份秉政。天皇退位以后,就稱為“上皇”,而白河上皇后來又在嘉保三年(1096)出家,成為白河法皇,即便是出家,他仍然把持著朝政。天皇在退位以后,往往以其退位后的所住地點稱呼為“某某院”,上皇所住的“院”原本就有“院廳”,用以處理一些上皇生活起居方面的雜務,是一個“家政機關(guān)”,而白河上皇卻首次將這個“家政機關(guān)”變成了國政機關(guān),院廳通過發(fā)布院宣的方式對政務發(fā)號施令,院宣的規(guī)格甚至要高于天皇發(fā)布的詔敕和太政官符,由中下級貴族所組成的院廳也取代了由藤原氏等上級貴族所主導的太政官,成為行政機關(guān)。用白河上皇自己的話說,上皇是“治天之君”,上皇的地位相當于原本的天皇,而天皇的地位相當于原本的太子。對天皇來說,上皇是以“父”、“祖”的身份代替他管理國家。這就是院政。
  而鳥羽天皇也如法炮制,退位以后以上皇身份秉政。但鳥羽上皇在晚年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他愛屋及烏,強行逼迫崇德天皇退位,立寵妃美福門院之子為近衛(wèi)天皇。
  美福門院藤原得子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她出身藤原北家的支脈末茂流,美艷無雙,堪比妲己,因此受到鳥羽上皇的特別寵信,在生下兩名公主以后,這位寵妃在保延五年(1139)一舉得男,生下了一位皇子。鳥羽上皇對這名小皇子青眼有加,在皇子不過三個月大的時候,就逼迫崇德天皇立之為皇太弟,緊接著在永治元年(1141),逼迫崇德天皇讓位成為上皇,將年方兩歲的小皇子扶上了帝座,是為近衛(wèi)天皇。藤原得子母以子貴,在同年被冊為皇后。此女手段高妙,因此在日本歷史上被比擬為千年妖狐“玉藻前”,從而聲名大噪。
  崇德天皇像退位后的崇德天皇成了一個“夾心層”——上有手握實權(quán)的父親鳥羽上皇,下有已經(jīng)御極天下的弟弟近衛(wèi)天皇。而其生母中宮藤原璋子于久安元年(1145)去世,在朝中和宮中都無依無靠的他成為皇室中最不受歡迎的人,因此積聚了一肚子怨氣。
  這些矛盾都在暗中潛伏著,平靜的京都因此已經(jīng)成了一個火藥桶,稍有一點火星,就會引發(fā)大爆炸,這一點火星很快出現(xiàn)了。
  久壽二年(1155),年僅十七歲的近衛(wèi)天皇病重,不久崩逝。他沒有留下任何子嗣。愛子如命的鳥羽上皇與美福門院傷悼不已。但接下來的一個大問題出現(xiàn)了,應該立誰為皇位繼承人呢?
  崇德上皇看到這個奪其皇位的異母弟弟英年早逝,立刻開始活動心思,他主動向鳥羽上皇毛遂自薦,請求讓自己再度出山,重新?lián)翁旎省5B羽上皇和美福門院壓根兒就沒有將崇德上皇列入考慮的人選中。眼看重返皇位無望,崇德上皇又提出了第二方案,他建議讓他兒子重仁親王即位,這其實也是崇德天皇一著棋,如果親生兒子成為天皇,那么他在鳥羽上皇死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仿效白河、鳥羽兩朝開設院廳,成為手握實權(quán)的上皇。但他太天真了,鳥羽上皇自己就是個中老手,怎么會看不出他的如意算盤,這個計劃也被否決了。
  那么鳥羽上皇究竟屬意何人呢?在這個問題上,能夠?qū)B羽上皇施加影響的人主要有兩個,而這兩個人推薦的皇位繼承人選是同一人——崇德上皇的同母弟弟雅仁親王。
  這兩個人是誰?第一個人是鳥羽上皇的寵妃美福門院,她對鳥羽上皇的影響力自然不必說。她推薦雅仁親王的原因,一方面是不想讓崇德上皇得逞;另一方面是出自近臣信西的推薦。信西原名藤原通憲,出身藤原南家,信西是他出家以后的法名,他早年就進入院廳侍奉中宮藤原璋子,因此他的妻子就成為雅仁親王的乳母,就是因為這一層關(guān)系,他通過美福門院竭力推薦雅仁親王即位。
  第二個人就是被父親藤原忠實廢去藤原氏長者和關(guān)白之位的藤原忠通,藤原忠通一直在找機會東山再起,而藤原賴長逐漸失去了上皇的歡心讓他覺得有機可乘。這一次,鳥羽上皇獨召藤原忠通入內(nèi),和他商量繼承人的問題,心思縝密的藤原忠通立刻敏銳地覺察出了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雖然鳥羽上皇表示雅仁親王有性格“輕躁”的缺點,但他還是極力推薦雅仁親王,他的理由是雅仁親王已經(jīng)二十九歲,目前需要一個年長的天皇來安定大局,這個理由獲得了鳥羽上皇的首肯。雅仁親王因此登基成為后白河天皇。
  后白河天皇是個極其聰明的人,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非同一般的政客天賦,在原本皇位無望的時候,他韜光養(yǎng)晦,潛心于游玩之中,以示胸無大志。他特別對一些民間下里巴人的民謠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些表現(xiàn)都足以令美福門院這樣的女人放松對他的警惕。而在獲得皇位以后,他在母親藤原璋子已經(jīng)去世的情況下又立刻著力巴結(jié)一手扶持他上位的美福門院,奉之如生母,又把自己的太子守仁親王(后來的二條天皇)交給美福門院撫養(yǎng),后白河天皇的地位因此而得以鞏固。
  后白河天皇的登基標志著某些人的徹底失勢。崇德上皇自然是首當其沖,他不得不繼續(xù)他的“寓公”生涯,內(nèi)心的失望可想而知。而另一個人則是在皇位繼承問題上失去發(fā)言權(quán)的藤原賴長,此時,他還沒做好準備迎接一個對他來說更糟糕的消息。
  在皇位爭奪暗戰(zhàn)的前后,一個神秘的流言在皇宮禁苑中不脛而走:近衛(wèi)天皇之所以英年早逝,是因為有人暗中以巫蠱之術(shù)詛咒所致。最有嫌疑的“作案者”就是藤原賴長與其父藤原忠實,因為近衛(wèi)天皇生前極其討厭藤原賴長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此時,宮中又有人匯報說在愛宕山的寺院中找到了藤原父子施用巫蠱術(shù)的確鑿證據(jù),這加深了鳥羽上皇和美福門院的懷疑,愛子心切的美福門院立刻將藤原賴長視為仇敵,必除之而后快,藤原賴長就這樣平白無故地得罪了當時最不能得罪的那個女人。
  盡管藤原賴長指天自明,他還是不能洗脫施用巫蠱的嫌疑,他被鳥羽上皇剝奪了內(nèi)覽權(quán)(即審閱上奏奏章和天皇所下裁決的權(quán)力,是攝政和關(guān)白權(quán)力的源原,無內(nèi)覽權(quán)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關(guān)白),藤原忠通再度以關(guān)白身份得勢;炭值奶僭覍崬榱吮W圩拥臉s華富貴,請求讓藤原賴長成為后白河天皇的太子守仁親王的太子傅,鳥羽上皇淡淡地回絕:“太子現(xiàn)在是由美福門院撫育的,藤原賴長已經(jīng)得罪了美福門院,他怎么可能還盡忠于太子呢?朕百年以后,把太子交給這樣一個人,朕不放心。”這番話徹底斷絕了藤原賴長的政治生命,極度失望的他開始和另一個政治失意者崇德上皇聯(lián)合到一起。
  就這樣,朝中形成了兩大政治集團,以美福門院、后白河天皇和藤原忠通三人為核心的當權(quán)派和以崇德上皇、藤原賴長父子為核心的政治失意派。如果是放在以前,可能不會因此而引發(fā)一場大戰(zhàn)亂,但是平安時代末期,武士集團的勢力已經(jīng)滲透到了京都政壇中,在這兩大政治集團的背后,都有武士勢力的支持。而武士勢力中最龐大的就是伊勢平氏和河內(nèi)源氏。
  后白河天皇的后盾是自白河院政以來就風光無兩的“北面武士”。北面武士以伊勢平氏為其代表人物,伊勢平氏的平正盛拋棄了祖輩巴結(jié)攝關(guān)家的傳統(tǒng),憑他敏銳的政治嗅覺認識到跟著院廳混才是王道。他將自己在伊賀的莊園寄進給白河上皇,用于滿足上皇為早夭的愛女建造寺院并供養(yǎng)的愿望,這個馬屁拍得恰到好處,平正盛立刻獲得了院廳的賞識。進而他又為白河上皇討平了河內(nèi)源氏源義親的叛亂,獲得但馬守的官位,以檢非違使的身份成為北面武士中最出眾的人物。永久元年(1113),京都附近的興福寺和延歷寺兩大僧侶集團械斗,既而進京“強訴”,平正盛奉命警戒御所,又參與鎮(zhèn)壓僧侶,在這場“永久強訴”中又立下大功,進一步取得了院廳和上皇的歡心。
  平正盛的兒子平忠盛繼承了其父的政策。是時,在瀨戶內(nèi)海發(fā)展勢力的伊勢平氏已經(jīng)因為對外貿(mào)易發(fā)了大財,平忠盛繼續(xù)投靠鳥羽上皇的院廳。當他還是備前守時,他就著力巴結(jié),自掏腰包為鳥羽上皇還愿,修筑了一座有三十三間佛堂和一千零一座佛像的“得長壽院”。這件“大功德”讓他得到了鳥羽上皇的寵信,竟然一躍而成為殿上人。根據(jù)《平家物語》的記載,這次提拔使他和當年的源義家(白河天皇的親信武士,因戰(zhàn)功被授予殿上人資格)一樣,引起了朝廷公卿的嫉妒。他們在鳥羽上皇面前控訴平忠盛帶刀上殿,圖謀不軌。早已得知消息的平忠盛用了一個極其聰明的辦法應對,他帶了一把木刀上殿,既不失武士的本色,又免去了不軌嫌疑,反而獲得了上皇“用意周到”的表彰。繼而他的幾個兒子平清盛、平忠度、平賴盛都進入了左右兵衛(wèi)府,獲得了殿上人資格,地位進一步鞏固。就這一點而言,他比當初驕橫跋扈的源義家要高出一籌。
  平忠盛在仁平二年(1153)去世后,他的兒子平清盛就順理成章繼續(xù)成為院廳的爪牙。伊勢平氏至此已經(jīng)完全在京都站穩(wěn)了腳跟,成為鳥羽上皇以及后白河天皇的堅強后盾。
  至于當年在關(guān)東叱咤風云的河內(nèi)源氏,情況比較復雜。自源義家、源義綱和源義光三兄弟這一代開始,河內(nèi)源氏藤原賴長像就處于內(nèi)訌之中,源義光陷害源義綱至死,埋下了家族內(nèi)亂的種子。繼承祖父源義家成為河內(nèi)源氏棟梁的源為義(源義親之子)雖然勇武,但政治頭腦明顯不如平正盛和平忠盛父子。他一方面為白河上皇做爪牙參與鎮(zhèn)壓“永久強訴”,另一方面又死心塌地跟著攝關(guān)家的藤原忠實、藤原賴長父子,甚至還幫助藤原賴長搶奪象征藤原氏長者的朱器臺盤。有攝關(guān)家做靠山的源為義還繼承了祖父源義家和父親源義親的跋扈性格,因此不為院廳所喜,很快失去了上皇的歡心。源為義的八子源為朝更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家伙,此人以善射聞名,號稱“鎮(zhèn)西八郎”,在九州一帶橫行不法,自封為鎮(zhèn)西總追捕使,與九州當?shù)氐暮雷宕髴?zhàn),朝廷對之無可奈何。源為義因此而在久壽二年(1155)被解職,并被迫將河內(nèi)源氏的家督之位傳給長子源義朝。
  源義朝和他的父親、兄弟都不一樣,他在早年就和父親源為義鬧翻,被廢去繼承權(quán),一個人跑到河內(nèi)源氏賴以發(fā)跡的關(guān)東,先依靠上總一帶的地方豪族擴大勢力,因此獲得了一個“上總御曹司”的稱呼。接著,他就廣泛地將關(guān)東武士集團一一收入麾下,形成了一個以鐮倉為中心的關(guān)東源氏武士集團,完全取代了其父源為義在關(guān)東的地位。源為義對這個“不孝之子”深惡痛絕,立刻派次子源義賢前來關(guān)東搶地盤,源義賢以上野國為根據(jù)地,通過婚姻關(guān)系聯(lián)合了武藏國勢力最強的地方豪族秩父重隆,在武藏國大藏構(gòu)筑了堅固的堡壘。精明的源義朝立刻和下野國足利一帶的源義國(源義家四子)結(jié)成了同盟關(guān)系,又通過義國之子足利義康搭上了鳥羽上皇和藤原忠通這兩位大人物的關(guān)系,并引為外援。一切安排妥當后,源義朝向他兄弟開刀,他先是拉攏了秩父重隆在關(guān)東的一系列死對頭,久壽二年(1155)八月,他命令長子源義平率軍突襲大藏,攻殺源義賢和秩父重隆。大藏合戰(zhàn)以后,源義賢的弟弟源賴賢試圖為兄報仇,侵入了鳥羽上皇的領(lǐng)地,結(jié)果反而被源義朝申請“院宣”加以討伐,源賴賢未戰(zhàn)就逃回京都,投靠父親源為義。
  正是因為如此,鳥羽上皇促成源為義將河內(nèi)源氏首領(lǐng)的位置傳給了對院廳忠心耿耿的源義朝。河內(nèi)源氏也因此一分為二:源義朝率領(lǐng)關(guān)東源氏武士集團站到了院廳一方,而源為義和在京都一地依靠攝關(guān)家生存的源氏武士則為對其多所培植的藤原賴長效勞。
  就這樣,在保元元年(1156)七月二日,鳥羽上皇去世。繼承鳥羽上皇院廳的政治遺產(chǎn)的美福門院和后白河天皇率領(lǐng)手下的武士集團與藤原賴長、崇德上皇所率領(lǐng)的武士集團展開了一場為爭奪權(quán)位而進行的京都大戰(zhàn),這就是日本歷史上有名的“保元之亂”。
  二、保元之亂
  保元元年(1156)五月,鳥羽上皇病重,在這位政壇老手最后的歲月里,他敏銳地感覺到京都有一股暗流涌動,他以他最后的一點政治嗅覺意識到危險來自崇德上皇和藤原賴長兩人。在他病重的時候,為了預防不測,他下令招來源義朝、足利義康等武士戒備御所和院廳。七月二日,鳥羽上皇去世,崇德上皇認為自己應該以上皇的身份繼為“治天之君”,開設院廳掌握權(quán)力。但鳥羽上皇的側(cè)近信西等人悄悄將喪事料理了,根本不給崇德上皇主持喪儀并趁機掌權(quán)的機會。美福門院和后白河天皇加緊活動,他們以天皇詔書緊急招入平清盛、源義朝、足利義康以及攝津源氏的源賴政等武士,厲兵秣馬,控制住東三條殿,準備戰(zhàn)斗。同時平清盛命令在宇治的次子平基盛立刻將崇德上皇一方的武士源親治(大和源氏)逮捕控制起來。
  地位岌岌可危的崇德上皇不得不采取對策,他聽從了貪戀關(guān)白之位的藤原賴長的建議,于七月九日夜晚移師白河北殿。這是當初白河上皇設立院廳的地方,崇德上皇希望通過控制白河北殿,表明自己“治天之君”的身份。而藤原賴長也決定孤注一擲,將他的政治生命押在崇德上皇身上,他和崇德上皇就成了一條線上的螞蚱。在占領(lǐng)白河北殿后,崇德上皇立刻派左京大夫藤原教長去說服源為義加入。源為義自知不是對手,猶豫不決,但藤原教長用所謂的“勤王”說動了他,他率領(lǐng)兒子源賴賢、源為朝等加入了崇德上皇一方,同時加入的還有與平忠盛、平清盛父子不和的平忠盛之弟平忠正等人,整體實力顯然不如得到伊勢平氏和關(guān)東源氏兩大武士集團支持的后白河天皇。
  源為朝像既然兵力占弱勢,崇德上皇唯一的可勝之機就是先發(fā)制人。七月十日,雙方大軍隔著京都附近的賀茂川對峙。后白河天皇一方以東三條殿為本陣,天皇本人居于高松殿;崇德上皇以白河北殿為本陣。無論是崇德上皇還是藤原賴長都不懂軍事,他們對局勢和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一無所知。源為義久經(jīng)沙場,首先看出了其中的危險,他建議藤原賴長避敵鋒芒,率領(lǐng)軍隊離開目前無險可守的京都白河北殿,遷往宇治,在途中切斷宇治橋梁據(jù)險而守,再不敵就遷移到關(guān)東去,依托源氏在關(guān)東的勢力和關(guān)東的險要地勢把戰(zhàn)役拖成持久對抗,這樣就能找到有利戰(zhàn)機徐圖進取。但藤原賴長立刻否決了這個建議,他書生氣十足地表示崇德上皇是鳥羽上皇的嫡子,本應繼承皇位,后白河天皇的奪位已經(jīng)引起“人神共憤”,此時不討,更待何時。源為義悻悻而退,“鎮(zhèn)西八郎”源為朝又提出了另一個意見:用他在九州一帶慣用的作戰(zhàn)方式,夜襲敵人防御空虛的高松殿,順風放火,捉拿后白河天皇以為人質(zhì),如果源義朝來援,就擊敗他,迫使敵人放棄抵抗。但藤原賴長又一句話否決了他:“這是年輕人不知輕重的話,今天我們是兩帝爭位,哪是你們私下亂斗那樣兒戲的事情?夜襲這種小兒科的伎倆怎么可以用在那么嚴肅的事情上?何況南都的僧兵明天就會來支援我們,夜襲沒有必要!”源為朝暴怒而退,他私下告訴旁人說:“軍旅之事,跟朝廷之事完全是兩回事,現(xiàn)在我們這里卻是外行領(lǐng)導內(nèi)行。我們不夜襲他們,我哥哥源義朝肯定會來夜襲我們,不用等明天,今天晚上我們就統(tǒng)統(tǒng)完蛋!”顯然,他心里早就把迂腐的藤原賴長問候到祖宗十八代。
  源為朝的“烏鴉嘴”果然十分靈驗,后白河天皇那邊也在同一時間招集軍事會議,源義朝果然在會上提出了趁敵立足未穩(wěn),搶先夜襲的意見,藤原忠通和他的弟弟一樣迂腐,聞言也不甚贊同,但見多識廣的信西和尚卻極力贊同,后白河天皇也決定支持這一行動,并給予源義朝升殿資格以激勵他。十一日天色未亮,源義朝率精銳二百,會合平清盛、足利義康分兵三路一起襲往白河北殿,源為朝聞訊大怒:“果然被我說中!”他操弓上馬,奮勇抵抗。平清盛的部下伊藤景綱及其兩個兒子忠清、忠直前來應戰(zhàn),源為朝大喝一聲:“平清盛都不是我的對手,況且是你們!”他引弓搭箭,一箭就把伊藤忠直胸前射出一個洞,箭矢穿胸而過以后,余力不絕,射進了伊藤忠清的鎧甲里,平家全軍震驚,平清盛眼見不敵,率軍退卻。源為朝轉(zhuǎn)身來對付哥哥源義朝,源義朝此時正帶著軍隊沖來,見源為朝迎面而來,他大喊一聲:“我是奉旨而來,又是你的兄長,你敢以弟敵兄,天理難容,快快丟下弓箭投降!”源為朝反唇相譏:“向兄長放箭和向父親動兵,哪個天譴比較重?”源義朝一時語塞,源為朝趁機攻擊,箭無虛發(fā),源義朝的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
  眼見大勢不好,源義朝立刻向后白河天皇提出了第二個意見:火攻。在京都首善之地,這樣大肆廝殺本來就已經(jīng)是前無古人之事,無法無天的源義朝還要在繁華之地動用火攻,這更是駭人聽聞,但后白河天皇居然同意了。源義朝從白河北殿西面的藤原家成宅院開始放火,順風一路燒往白河北殿,昔日王侯之邸瞬間燒成了一片瓦礫場。崇德上皇和藤原賴長從白河北殿的東門倉皇逃走,上皇一方的軍隊瞬間渙散。在混戰(zhàn)中,藤原賴長被一箭射中了額頭,出血過多,死于逃亡途中。這名剛愎自用的藤原氏長者為他自己的無知付出了慘重代價。
  參與崇德上皇一方的武士也紛紛逃亡,平忠正見大勢已去,和他的四個兒子平長盛、平忠綱、平正綱、平通盛一起向平清盛自首投降。源為義逃到關(guān)東,病重難行,落發(fā)為僧,向兒子源義朝自首。源為朝是上皇一方最勇猛的武士,力大難馴,他拒絕和父親一起自首,逃到近江國坂田一地潛伏,試圖東山再起,途中不幸得病,在洗澡的時候,被人偵知,武士源重貞率軍隊前來追捕,源為朝光著身子,手持一根木條,當場毆死數(shù)人,但最終雙拳難敵四手,被源重貞捕獲。其他上皇一方的重要武士也或被捕,或出首。
  流放后化為“怨靈”的崇德天皇
  (江戶時代浮世繪師歌川國芳繪)在一場血腥的大戰(zhàn)以后,繼之而來的就是一場近乎瘋狂的大屠殺。平清盛本來就與叔父平忠正不睦,這一次,他趁機公報私仇,接受了朝廷判決其叔父平忠正死刑的命令。七月二十八日,在京都六波羅,平清盛親自監(jiān)刑,處斬平忠正及其四子。有了平清盛這個“大義滅親”的先例,源義朝也不得不舉起屠刀了,他一度還為父親源為義求情,但后白河天皇一口拒絕:“平清盛都能殺叔父,你為什么不能?”于是在七月三日,源義朝在船岡刑場大開殺戒,殺死親父源為義和兄弟源賴賢、源賴仲、源為成、源為宗、源為仲等人,殺到天昏地暗,血流成河!版(zhèn)西八郎”源為朝是唯一一個逃脫死亡厄運的人,他被挑斷了手筋腳筋,流放到伊豆大島。他在那里養(yǎng)傷數(shù)年,又重振雄風,強奪伊豆諸島,截留稅收,不貢朝廷,于嘉應二年(1170)被伊豆介工藤茂光討平,源為朝自戕而死,享年不過32歲。
  最后一個倒霉的家伙是爭奪帝位失敗的崇德上皇,這一次失敗標志著他從此不會在政壇上有任何的話語權(quán),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朝廷也不便對他采用死刑,因此他在仁和寺出家為僧,被后白河天皇流放到讚岐島上。流放生涯中的崇德上皇每日以青燈古佛相伴,寫經(jīng)度日。在日本的神鬼傳說中,極度怨恨的崇德上皇成為平安時代最后一位“怨靈”。在他去世以后,日本京都相繼發(fā)生了兩起大火災,繼之而來的是一場大饑荒和武士集團的殊死搏斗。這一切,都被認為是崇德上皇的“怨靈”所帶來的災難。他因此和早良親王、菅原道真、平將門并為平安時代的四大“怨靈”。





上一本:中國歷史風云錄 下一本:羅馬人的故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幕府時代的作者是陳杰,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