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西方神秘主義簡史。作為西方文化的伏流,西方神秘主義在西方歷史和西方現(xiàn)代政治經濟文化中產生了巨大影響,尤其當西方進入現(xiàn)代社會,隨著基督教的衰落,興起了靈知派的現(xiàn)代類比思潮(從浪漫派到現(xiàn)代的沃格林等),靈知派研究滲入現(xiàn)代西方學術的諸多領域。 作者簡介: 杰拉德·漢拉第,愛爾蘭人,是宗教哲學研究專家,曾任都柏林大學哲學系教授,已退休。除了這本《靈知派與神秘主義》,他還著有《啟蒙時代的哲學家:洛克、休謨、貝克萊再審視》(1995)、《巴黎之光:紅衣主教勒斯蒂格論信仰與當代文化》(1995)等。 目錄: 導論 第一章早期靈知派 對起源的探討 知識與拯救 神性自我 神學和宇宙論 世界之為牢籠 在善惡之外 第二章殘存與復興:靈知派從早期到現(xiàn)代 二元論的頑強 千禧年傳統(tǒng):費奧尼的約阿西姆 激進神秘主義者:?斯卮髱、雅各布?波墨和卡巴拉主義者 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 第三章黑格爾的靈知主義綜合 關于絕對知識的黑格爾體系導論 第一章早期靈知派 對起源的探討 知識與拯救 神性自我 神學和宇宙論 世界之為牢籠 在善惡之外 第二章殘存與復興:靈知派從早期到現(xiàn)代 二元論的頑強 千禧年傳統(tǒng):費奧尼的約阿西姆 激進神秘主義者:?斯卮髱煛⒀鸥鞑?波墨和卡巴拉主義者 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 第三章黑格爾的靈知主義綜合 關于絕對知識的黑格爾體系 黑格爾的背景 黑格爾的早期發(fā)展 第四章薇伊的清潔派神秘主義 一個激進的先知 一個沒有教會的基督徒 必然與善 創(chuàng)世與反創(chuàng)造 第五章榮格的靈知主義心理學 從內部沖突到科學的心理學 集體無意識 從異化到自性化 惡的問題 第六章?斯卮髱熍c神秘主義無神論 人的神化 埃克哈特大師與自我的神化 神秘主義無神論的形成與發(fā)展 第七章馬塞爾的有神論哲學 面向一種開放的哲學 人的問題 虛無主義與對存在的需求 從對自我的發(fā)現(xiàn)到對上帝的發(fā)現(xiàn) 從對他人的發(fā)現(xiàn)到對上帝的發(fā)現(xiàn) 馬塞爾與形而上學 第八章懷疑的解釋學:雅斯貝斯對海德格爾的反擊 被出賣的友誼 語言的膨脹與溝通的失敗 一個靈知派思想家的魅力參考書目 譯后記二世紀末,里昂的圣伊里奈烏(IrenaeusofLyons)開始系統(tǒng)地捍衛(wèi)基督教信仰,他選取了“靈知(gnosis),冒稱的”這一稱呼,來標示那些離經叛道的觀念和態(tài)度。這些觀念和態(tài)度危及教會的統(tǒng)一,顛覆教父以來的教義法規(guī)和道德規(guī)范。在伊里奈烏看來,靈知具有欺騙性,靈知的傳播者變化無常、善發(fā)奇想,對圣經做選擇性地和隨心所欲地解釋。他們訴諸驚人的宗教經驗,從宗教、哲學、和神話資源中任取所需,用來自魔法、煉金術和占星學傳統(tǒng)的密傳智慧粉飾他們的教義。早期基督教時代的辨惑家和辯論家在不同的時間地點看到了異端教派的激增,他們沿襲了伊里奈烏對靈知這一稱呼的選擇和他的如下論點:盡管靈知諸派在教義上多變而不統(tǒng)一,但他們都倡導某種特別的哲學-宗教觀點,而這種觀點與來自使徒的傳統(tǒng)不相協(xié)調。 早期基督教時代的特點是靈修與智力的蓬勃發(fā)展,對這種蓬勃發(fā)展興趣的增強以及批判的史學方法的應用,使多變的靈知派運動的起源、傳播和意義問題吸引了現(xiàn)代歷史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的注意。無論是學術興趣還是公眾興趣,都從1945年上埃及拿戈?瑪?shù)冢∟agHammadi)靈知派原始文庫的發(fā)現(xiàn)獲得了意外的激勵。歷史研究對那個時代的靈修狀況與社會狀況,以及形成原始異教運動的態(tài)度和觀念,做出了相當詳細的描繪。人們認識到,盡管使徒傳統(tǒng)戰(zhàn)勝了他們的對手,但多面的靈知派異端并沒有被根除?杀孀R的靈知派態(tài)度和觀念貫穿幾個世紀,通過地下渠道傳播,或者是在基督教世界的外圍存活下來。而且,在靈修和社會的動蕩時期,對于人類基本問題,自發(fā)出現(xiàn)了具有激進特點的靈知派回應。在當前對形成了靈知派觀點的態(tài)度和觀念系列的理解中,“靈知派”這一渾名代表了一種合法的解釋學境域,可以為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許多最具影響的運動提供分類和解釋。 多面的靈知派運動在時間地點上的起源,在現(xiàn)代多有爭論,本書第一章以檢查這些爭論為開端,描述靈知派的基本傾向和哲學-宗教信條。無論是反異教文獻還是拿戈?瑪?shù)谖膸於急砻,靈知派思想的基本原則,乃是會員的精英階層斷言他們擁有特許的拯救“知識”(knowledge,gnosis),高于哲學家和信眾使用的拯救知識。在靈知派系統(tǒng)中,靈知的獲得與惡的起源這一棘手問題的解決是一致的,而惡的起源問題總是與時空世界中生存的異化經驗相聯(lián)系。靈知派對物質宇宙以及人類肉身存在的局限的憎恨,與以下強有力的主張相配:會員所獲得的“知識”實際上把他們神化了,把他們從非會員的哲學家和一般信仰者托身其中的由命運所決定的世界中解放出來。 靈知派好作驚人革新的癖好,以及他們神話傳統(tǒng)和密教傳統(tǒng)難以把握的資料,把他們的神學思辨和宇宙起源思辨掩蓋在晦暗中。不過,清楚的是,他們的反宇宙態(tài)度產生了一種二元論神學,其中物質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被認為是一個邪惡的德牧革(demiurge)。某些靈知派神學,包括團結的、廣泛傳播的摩尼教體系,設定了同時而又對立的本原或神性的存在;另一些靈知派神學則把邪惡因而惡毒的創(chuàng)造者德牧革的起源,追溯到一個整體神性存在中的悲劇或墮落。然而,無論是“絕對的”還是“溫和的”二元論體系,就會員而言,神化知識的獲得都意味著光明(或善的)力量對黑暗(或惡的)力量的勝利。伊里奈烏以及其他反異教作者,從自己的批判觀點觀察他們對手的傾向與行為,他們還注意到,靈知派對于超人知識與超人能力具有狂妄抱負,這導致非道德和反律法態(tài)度,表現(xiàn)為極端苦行和極端放縱的實踐。 第二章論述靈知派觀念態(tài)度的傳播及其在靈修和社會混亂時期的重現(xiàn),對一個廣闊的研究領域,只是一個粗略而不完整的導引。當基督教會在羅馬帝國的地位得到鞏固,在西方版圖內,靈知派的反宇宙觀點和二元論觀點就被根除了。不過它在拜占庭地區(qū)繼續(xù)吸引信徒,并最終于中世紀晚期以不妥協(xié)的清潔派運動這一形式在西歐重現(xiàn)。12世紀費奧尼的約阿西姆(JoachimofFiore)院長,被認為是反復出現(xiàn)的千禧年靈知主義思潮的杰出代表。依靠德魯巴(HenrideLubac)非凡的歷史研究,我們得以概述約阿西姆從三位一體教義實施靈知派推論的要點,我們也看到,約阿西姆的千禧年觀點,經過改寫與變形,在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經歷了自己的盛衰。在多少有些專橫的分類中,?斯卮髱煟∕eisterEckhart)、雅各?布波墨(JacobBoehme)、猶太教卡巴拉主義者(JewishKabbalists)被認為是極端神秘主義信條的倡導者,而這些信條可以被確定在靈知派思辨的范圍內。最后,靈知派傳統(tǒng)的古老網絡,激勵了文藝復興時期一些倡導文化復興的主要人物。這些傳統(tǒng)復又進入現(xiàn)代,在一些最重要的文化發(fā)展中形成了有影響的思潮。 甚至黑格爾在世時,他眾所周知的晦澀難懂和模棱兩可的思辨,就被歷史學家鮑爾(F.C.Baur)歸為一種現(xiàn)代靈知派體系。第三章論述那些把黑格爾的巨構歸于靈知派思辨的原則。審視那個時代文化氛圍,可以看到,靈知派的態(tài)度和觀念為黑格爾體系的出現(xiàn)做了背景上的準備。檢查對黑格爾發(fā)展至關重要的早期階段,可以看到,這些傳統(tǒng)有助于他試探性地為隨后建立的無所不包的靈知派體系奠定基礎。 第四章關注西蒙娜?薇伊(SimoneWeil)對她所認為的20世紀精神、理智和道德危機的嚴厲回應。薇伊在性格上毫不妥協(xié),拒絕參加任何組織和協(xié)會,傾向于宗教體驗最苦痛的形式,這使她為這個時代的虛無主義開出的解藥具有明顯的清潔派特征。這種特征反映在她對在時空世界中的生存持不確定態(tài)度,也反映在她把自己看作一個承擔者,來對基督教的意義做一種精英式的自我神化解釋。而且,當她把注意力轉向創(chuàng)世、道成肉身、救贖和三位一體,她思索的結果乃是靈知派神譜思辨和宇宙起源思辨這些古老主題的另一種變形。 C.G.榮格(C.G.Jung)是從這個領域的另一端出發(fā)的,他認為,早期靈知派以及他們后續(xù)時代的后繼者,是他理論心理學和實踐心理學的先驅。榮格不考慮他們神學和哲學思辨的真正價值,堅持認為,與主流西方傳統(tǒng)不同,靈知派確證了心靈(psyche)的諸潛意識維度,先行提出了他關于“自性化”(individuation)或“自性現(xiàn)實化”(self-realization)的現(xiàn)代心理學,而他相信這是對困擾現(xiàn)代社會的異化問題的恰當療法。第五章將表明,榮格在靈知派符號系統(tǒng)中所做的發(fā)掘是何其豐富,而這些東西又是如何被他始終一貫地改寫進了心靈整體與社會整體的新熔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