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一個人的工廠


作者:唐朝暉     整理日期:2014-08-26 11:21:06

機器和我一樣,都是工廠里的一個零件。
  有一半的時間,我要爬上十層樓高的石灰窯窯頂。鋼鐵、濃煙、火光、灰塵、嗓音,不會傷害我。
  我是石灰窯一枚健康的零件。
  作者簡介:
  唐朝暉,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971年出生,湖南湘鄉(xiāng)人,暫居北京。工作生活于國家二級企業(yè)湖南鐵合金總廠十多年,始終為石灰窯工人。已發(fā)表作品約九十萬字,出版有《心靈物語》《勾引與抗拒》等書。本書全部文字被多家核心期刊連載,并入選《百年中國經(jīng)典散文》、“當(dāng)代中國文學(xué)最新作品排行榜”等榜單。
  目錄:
  第一部我的石灰窯
  第二部工廠DV人物
  第三部一個人的工廠
  第四部細(xì)微工廠他們都有石灰窯的記憶,老百姓的背景。最終話語是簡單的,爐火純青的文學(xué)都樸實無華!獜埑兄咀骷矣涗浟艘晃贿在成長的青年對于外界和身心的感覺,清新自然的描述,同時也不乏平淡和傷感,甚至激烈。——殘雪作家飽含深情地記錄石灰窯的生活歲月,那么神圣和自豪,洋溢著積極樂觀的人生追求!室增渡⑽暮M獍妗分骶幦绾伪3秩诵员菊妗⑷说莫毩⑵犯竦乃伎际沁@一部作品的主體!硌嘟荚娙艘越馄实端频募(xì)膩深刻的筆觸,表達(dá)出一個作家的良知和對生活的干預(yù)能力!煅纳鐓^(qū)網(wǎng)絡(luò)社區(qū)第一部我的石灰窯
  1
  青色的工作服落滿了石灰,揮舞著沾滿了石灰的披肩帽重重地往身上打,一下一下,灰塵一次次飄起又散落。幾分鐘后走開,站的地方落滿了一圈的石灰。把手悶、披肩帽掛在休息室的墻上,到其余工地走一走。
  我們上班的時間是八個小時,工作的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但,其余的時間是不能夠離開工廠的。實際上,到其余工地走也是不允許的,稱之為“串崗”。
  我喜歡這些高大的廠房。
  二分廠是一個冶煉分廠,七臺電爐在電量充足的二三季度是全部啟動的,F(xiàn)在是初春,只有三臺電爐在工作。廠房有八層樓高,大部分是開闊的,一望到頂。許多鋼鐵搭的架子,左一根往里傾,右?guī)赘鶑S房的頂上走,從這個角度伸出一根三角形鋼鐵,與垂落下來的鋼條錯落成無數(shù)個多邊形。有時候幾根鋼鐵同時搭到右邊的電爐上,四五十米長。交叉搭配是簡單錯落的,似乎沒有規(guī)則,幾十根上百根鋼條在四千多平方米的廠房上空交叉、流動,凝固成線條。三角形的側(cè)面、四方彤的異變,流動的線條表達(dá)著鋼鐵的硬質(zhì)。它們時而上,時而斜插過來,在這巨大的生產(chǎn)鐵的空間里,硬在這里柔軟下來。它們交叉流動、凝固成線。
  我喜歡這些線條,仰望它們,幾臺房車在這些鋼線條中穿行,切割著重新組合著線條的圖案。
  “注意,你的頭在手上。”
  一個女子粗獷地大聲說話。隨后,我聽到了一大串天車的鈴聲。叫聲和鈴聲是與我同時進廠的女工發(fā)出來的。
  她挑釁地提醒我,別把安全帽拿在手上。我晃了晃黃色的安全帽,大叫:“小心你的鉤子!”
  她開的天車下面有一個巨大無比的鐵鉤子,重達(dá)百十幾斤。只要碰上,無論有無安全帽,人必死。天車的鉤子,像一個倒置的問號,輕而易舉地鉤上千把斤是沒問題的。天車鉤子被她按了一下開關(guān),收了上去。輕悠悠的一個鋼鐵問號,向五號爐那邊開去。
  我低頭走進三號爐的轄區(qū),圍著爐底轉(zhuǎn)一圈。這個碩大的爐底,可能要我十五個唐朝暉才能合抱。因高度問題,我不得不時刻提防著頭上的鋼條。它們沒有了廠房左邊那么巨大的空間,幾米一根鋼條被焊接成各種圖案,通過拉、頂、交叉,撐住一些或大或小的物件。這些線條觸手可摸。
  置身于這些鋼線條中,很多次地聯(lián)想到當(dāng)下一些藝術(shù)作品。
  美國有位藝術(shù)家,他把一根根鋼條豎靠在白色背景的展廳里。幾十根鋼條隨意斜靠,白的墻,青灰色鋼鐵的硬,生發(fā)著藝術(shù)的氛圍。藝術(shù)家穿著隨意地走過來,把一根鋼條推向另一根鋼條,一個元素活了起來。隨著慣性另一根鋼條倒向另幾根鋼條,鋼條落地,聲音與工廠里的聲音不同。
  后來我又看到了湖南畫家賀元龍的底層油畫,他畫的就是鋼鐵的線條。我看到了、聽到了他的鋼鐵通過密集的色彩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2
  幾乎都是這個時候,下午一點二十分,原料坑的大棚是安靜的。水泥和鋼筋分割著地下的空間,形成百來個坑,長與寬保持在7米×7米之間?拥膲τ伤嗪弯摻顦(gòu)成。由于天車的不停敲打,水泥一塊塊地掉落,露出來的鋼筋幾經(jīng)撞擊后,也越發(fā)扭曲了。某個坑角,幾根鋼筋彎曲著突在水泥外面,鋼性和它的硬度在它的彎曲中更加醒目。水泥的角是粗糙的,一般是被天車的鐵爪給碰掉的。除此之外,是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碰壞這些結(jié)實的坑墻的。幾十個坑,大小均衡,多少給人一種氣勢。一大半的坑里堆滿了青灰色的石灰石,每塊大小控制在兩三斤左右。每天幾乎有近百噸的石灰石被運到這里,又被石灰窯給吞吃煉成石灰。每一塊石灰石在這里待的時間并不長。
  下午一點二十分,石灰石在坑里堆成一個個小山,它們與周圍的鋼筋、機器和工作場地形成了區(qū)別:石灰石上沒有一點石灰,因為它們都是剛到。石灰石的青灰色鮮活地堆積著,一塊塊,是那種很有品位的色調(diào)。我一次次走出休息室,站在幾千噸石灰石的小山上。它們與我的命運差不多,在等待另一種命運。在來此料坑之前,它們在礦山里,被大炮、鋼鑿、機器碾壓,從各條流水線的皮帶上被火車運來,被天車抓放在這里,它們在噪音之路上抵達(dá)這里。短暫的寧靜,我們暫時不會打破,過兩小時,它們將被送進烈火中,變成另一種事物。我也一樣,在同時刻,將開動機器,成為機器中一個活動的奔跑的零件。
  找一塊平整的石灰石,坐下。石灰石一塊塊安靜地呆在坑里,左邊是一條火車道,上面落滿了石灰,兩條鋼軌被車輪磨得光光滑滑地發(fā)著亮,或混淆或隱藏在石灰中。許多腳印零亂地留在每條鐵軌的兩邊,深深淺淺的腳印,疊加著。腳落下去,白粉撲上來。許多腳印沿著鐵軌伸向料坑的那一邊。料坑大棚由幾十根一百來米高的水泥柱支撐著,頂棚層頂斜斜地鑲著一塊塊巨大的水泥板。
  時間已經(jīng)是兩點半,我只要轉(zhuǎn)身,按下三個開關(guān),這里的原料就馬上會被剿殺一半。青灰色的石灰石也就改變成石灰了。寧靜多少是一種保持,而聲音,是一種改變的信號。
  3
  四扇廠門,有人輪流把守。每天幾乎是同時,許多人從這里進出。時間一聲不吭地下達(dá)著進去和出來的指令。幾乎所有人都騎自行車。經(jīng)過十米寬的廠門時,從一條白色的線開始,我們必須下車,推著自行車走十米,這是一種打斷的提醒。
  打斷:幾千人騎著自行車從門里往外流,在門口下車。在這里,流動的節(jié)奏突然間產(chǎn)生了第二種節(jié)奏,這種節(jié)奏在下車、上車的動作間變換轉(zhuǎn)合著。
  提醒:從這里進出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進去的人是用勞動來代替外面的游戲;出去的人可以隨心所欲,工廠里的事情可以不再理會不再想像半點。
  4
  一堵圍墻圍著工廠。圍墻內(nèi),四條井字形馬路包圍劃分著九個分廠,一個格子一個分廠,大小錯落地散布。我們興奮地成為一個格子里的六百粒棋子之一。心甘情愿成為一粒棋子,與王菲的《棋子》無關(guān)。我們是快樂的棋子,我們是游走的棋子。八小時之后,可以到其余格子里去任意走動。只要不去擰開關(guān)、撿拾東西,沒有任何棋子可以吃食你。幾乎所有的格子我都去過,感覺格子里的機器、電火花,圍墻內(nèi)的馬路、樹都是自己的。八小時后,通過井字形的任何一個方向的門,可以到各個生活區(qū)的體育場、俱樂部打球、借書、散步,這些也是我的。沒有飄的情緒:這些東西都是固定的。沒有虛設(shè)的感覺:這些設(shè)施和東西都可以去坐一坐,可以用手撫摸。沒有孤獨的滋味:有一些同甘共苦的工人兄弟,一起進廠、一起長大的朋友。井字形的路兩旁,巨大的法國梧桐和白玉蘭樹,綠著,香著。每天從這里經(jīng)過。白玉蘭花開時,偶爾站在自行車上,摘一朵,帶到石灰窯的休息室,送給某位女士,她會用心養(yǎng)起來。休息室里石灰的氣味沒了,白玉蘭的香濃中有淡。
  5
  我從來就沒想過會離開鐵合金廠。想都沒想過。最大限度就是從石灰窯出來,調(diào)到分廠做一名宣傳干事,最大的愿望是去編輯《湖南鐵合金廠報》。他們不會要我去的,這一點我最清楚。我只是偶爾靠幻想來激動自己的情緒,來一次次上演自己到了那里后,可以改觀很多事情的幻覺。最后的結(jié)果只是改觀了我的幻覺。
  我始終留在石灰窯,從一名工人到班長,就這樣,成為一名永遠(yuǎn)的石灰窯工人,被人稱為“窯工”。我喜歡這種窯工的工作生活,原來就是為了養(yǎng)活自己的肉體,干什么都一樣,只要讓肉體健康地活著,就行。工作之余,百分百地投入其余任何事情中,與工作毫無關(guān)系。有些人工作完八小時之后,工作還如細(xì)菌一樣感染著業(yè)余生活,那肯定讓人難受。把工作想得簡單點,并且,我的窯工工作,每天有三十分鐘的體力活,讓自己出身汗,對身體是有好處的。推小板車、鏟石灰、搬石灰石、挪動鋼鐵是我的工作。站著干活,可以避免肩、頸、腰的勞損。在石灰窯里,工作越多,身體越好。工作的時候,我就是一個釘子、一個零件、一塊石灰石。只要按部就班就行,只要隨程序走,不要太多思慮。這比當(dāng)老總好,比做記者好。
  我沒想過離開石灰窯,我喜歡在那兩座高聳的石灰窯里工作。
  ……
  





上一本:斑鳩 下一本:橘子紅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一個人的工廠的作者是唐朝暉,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