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它的演變是文化交流的產物。本書沿著歷史的長河,以和食為線索,將其放在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的氛圍中,考察日本餐飲文化是如何歷經(jīng)各時代而演變而來,是一部既有知識性又饒有趣味的日本料理的演化史。
作者簡介 [日]原田信男,日本國士館大學21世紀亞洲學系教授。
目錄: 序 章 何謂和食 一 何謂和食 二 變化的餐飲與文化 三 和食與日本文化論 四 日本的地形與氣候 五 在亞洲的世界中 第一章 日本料理的早期歷史與文化——史前時代的飲食文化 一 舊石器時代的飲食生活與文化 二 繩文時代的飲食生活與文化 三 彌生時代的飲食生活與文化 四 古墳時代的飲食生活與文化 五 神話中的食物體系 第二章 古代國家與食物體系——日餐的源流 一 古時的稻米文化與天皇 二 古代國家對稻米的推崇與對肉食的排斥 三 供奉給神靈的神饌 四 神饌與佛供的關系 五 古代國家的餐飲體系 六 古代國家的味覺體系 七 食案、碗、筷與個人專用餐具 第三章 中世餐飲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大鄉(xiāng)料理、素齋、本膳料理與懷石料理 一 中世飲食生活的特色 二 大鄉(xiāng)料理(宴會)的形成與中國文化 三 “切割”“給人看”的餐飲與用餐禮儀方式 四 垸飯中的公家與武家 五 素齋(精進料理)的形成與佛教文化人 七 本膳料理的形成與武家文化 八 庖丁流派與烹飪書籍的出現(xiàn) 九 茶道與懷石料理的形成 第四章 近世時期烹飪文化的成熟——自由的餐飲與庶民的樂趣 一 近世飲食生活的特色 二 寬永時期的餐飲文化與《料理物語》 三 茶道與懷石料理的滲透 四 元祿時期的餐飲文化與新興町人 五 享保時期的餐飲文化與審美意識 六 烹飪書籍的流派與烹飪理論 七 寶歷至天明時期的餐飲文化與烹飪書本 八 化政時期的餐飲文化和會席料理 九 外國餐飲的影響 第五章 明治的開放與西餐——西餐的接受與演變 一 西餐進入日本 二 肉食解禁與西餐 三 西餐館的開辦與普及 四 肉食的發(fā)展與它的烹飪法 五 西餐烹飪書籍與折中菜肴 六 折中菜肴與學校教育 七 大石祿亭與村井弦齋的烹飪觀 八 在底層發(fā)展的日餐 第六章 大正、昭和時期的市民社會與和食——日本料理的演變與發(fā)展 一 市民社會的形成與三大西餐 二 中餐的接受與發(fā)展 三 朝鮮餐的接受與發(fā)展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日本料理與戰(zhàn)時、戰(zhàn)后的飲食生活 五 經(jīng)濟高速增長期的稻米食品和魚、肉類食品 六 餐飲的多樣化與在外就餐、半成品餐 七 餐飲的國際化與走出國門 第七章 從和食看日本文化 一 從和食看北海道 二 從和食看沖繩 三 飲食與文化的國際性 四 和食與日本文化 結 語 參考文獻 ! 壽司 天麩羅 日式烤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