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各地、各時期出土的實物為例,集中討論饕餮獸面紋樣,并追溯他們的生成、演變與意義。本書圖文并茂,從具體而微之處闡發(fā)青銅紋樣的考古與審美之意,書中有大篇幅的精致圖片,既有紋樣的局部照片,也有拓片與線圖,與文字參照,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細節(jié)閱讀的需要。
作者簡介 林巳奈夫,1925年5月生。畢業(yè)于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文學博士。系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東洋考古學會及日本學士院會員、著名考古學家。主要從事中國出土文物的鑒定、審評、年代鑒別、分類等方面的研究,專攻青銅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考古。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利用現(xiàn)代考古的類型學理論對銅器、玉器進行分析,并與甲骨、金文及中國古代文獻相互參證,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頗為考古學、文字學、神話學、美術史學者所關注。2006年1月1日,在神奈川的家中因病辭世,享年八十歲。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獸面紋為何物 第二章 良渚文化的獸面紋 第三章 從新石器時代到殷周時代的變化 第四章 獸面紋的形成 第五章 珍貴的獸面紋 第六章 復合獸面紋 第七章 春秋、戰(zhàn)國時代及以后 后記 譯后記 憶念林巳奈夫先生(代跋) 參考文獻 圖版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