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yīng)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guān)系,但龍應(yīng)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xué)生安德烈。 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yīng)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shù)被“親子”之間隔閡與沖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作者簡介 龍應(yīng)臺,近年來常駐三個地址:香港沙灣徑二十五號濱於海,臺北仰德大道白雲(yún)山莊藏於山,金華街月涵堂隱於市。寫作教書兼成立基金會推動全球意識之餘,最流連愛做之事,就是懷著相機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個人的攝影課。 作者其它著作:《人在歐洲》(雜文)、《看世紀末向你走來》(散文)、《乾杯吧,托瑪斯曼》、《我的不安》、《人在歐洲》、《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乾杯吧!托瑪斯曼》、《百年思索》、《面對大海的時候》、《孩子你慢慢來》、《野火集--20週年紀念版》、《請用文明來說服我》、《孩子你慢慢來》(大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