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克的詩》內容為:按照艾茲拉·龐德的說法,一個人如果要成為詩人,他首先應該做的事就是:在十六歲以前把所有可能讀到的好詩讀完,以培養(yǎng)開闊的視野、良好的趣味和正確的判斷力。這在龐德很大程度上是經(jīng)驗之談,可是對大多數(shù)中國詩人,尤其是1949年前后出生的一代詩人來說,卻不啻是一種諷刺。確實,當芒克開始寫詩時,他的頭腦中甚至說不上有什么完整的“好詩”概念。此前他的全部文學閱歷加起來不超過一打人的有限作品,其中值得一提的除了同學們私下所謂的三本“必讀書”——《歐根·奧涅金》、《當代英雄》、《紅樓夢》——以及其它一些普希金、萊蒙托夫的詩歌譯作外,就是戴望舒譯的《洛爾迦詩抄》和不多的幾本泰戈爾的小詩集了。當然,這份短短的書目后面還應該再加上幾本“供內部批判用”的“黃皮書”,如《麥田里的守望者》、《娘子谷及其它》等,那是70年代初他作為“高知”子弟在一個小圈子里所能享受到的唯一特權。但即使如此,情況也好不了多少。用今天的眼光看,這點閱歷充其量剛夠為滿足一個文學青年的虛榮心提供助興的談資而已;然而在當時,卻成了一個詩人賴以成長的主要“營養(yǎng)基”。 《芒克的詩》為藍星詩庫之一。 作者簡介 芒克(1950- ),原名姜世偉,1969年到白洋淀插隊,次年開始寫詩。1976年返京,1978年與北島共同創(chuàng)辦文學刊物《今天》。1988與楊煉、唐曉渡創(chuàng)辦“幸存者詩歌俱樂部”并民間詩刊《幸存者》,1991年與唐曉渡等創(chuàng)辦民間詩刊《現(xiàn)代漢詩》。著有詩集《心事》、《陽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詩選》、《今天是哪一天》;長篇小說《野事》;隨筆集《瞧,這些人》等。 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并先后應邀赴美、法、意、德、日、荷蘭、澳大利亞等國交流訪問,F(xiàn)居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