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隱蔽的秩序


作者:吳思     整理日期:2016-12-31 12:28:47


  編者說明:我以前出過兩本討論中國歷史的書。本書是將那兩本書的正編共二十五篇文章打散,重新輯為七編,并加入了正編之外的五篇文章。
  在選編過程中,我試圖把分散在兩本書里的見解組合為一個整體,也就是說,把潛規(guī)則、隱身份、暗藏的主體、隱蔽的策略、生命與生存資源交換的邏輯、不同社會集團的觀念,等等,塞人一個框架之中。宋詩有云:“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局”字似乎有這種包容力,于是以《隱蔽的秩序:拆解歷史弈局》為書名,以規(guī)則、策略等與博弈有關的概念為編目分類的依據(jù)。至于各篇文章在原來那兩本中的編排方式,讀者可以在附錄的原書自序中找到。
  我的讀書和寫作缺乏計劃性。雖然也有大致的方向,卻往往“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就好比同時燒著一百多壺水,平時只管砍柴燒火加壺添水,哪壺水碰上好柴,快燒開了,便多加兩把火,哪壺先開提哪壺。上述三十篇文章就是三十只提下來的壺,其間的邏輯關系,事前沒有設計,只好事后追認,難免有牽強之處。
  《血酬定律與歷史弈局》一文,是我在天則經(jīng)濟研究所的演講稿。我企圖用自己杜撰的概念建構一個體系,奈何才疏學淺,搭起的架子歪扭松垮,編在各篇之后,權充統(tǒng)論。
  甘琦女士和黃集偉先生曾分別向我提議,編制一個“本書關鍵詞表”,附本書中,讓那些新杜撰的語詞獲得獨立,自由生長。借用他們的靈感,我編制了“本書關鍵詞語解釋”,附在最后,兼作索引。在編制的過程中,分散的詞語居然聚出了活氣,它們相互勾連,開始叫喊和生長了。這是一番奇妙的經(jīng)驗。
  本書的文體,以敘事為主,輔以背景介紹,各種分析計算穿插其中。在我的個人經(jīng)驗里,由這三種要素構成的文體很適合解析各種人間對局,不妨以“解局”名之。如果以歷史弈局為闡述對象,而對局各方的互動必定依次展開,呈現(xiàn)為一種歷時性的不斷演變的動態(tài)結構,那么,敘事善于追攝動態(tài),自然應該占據(jù)核心地位。分析計算則是理解或預測結局及其均衡狀態(tài)的必備工具。背景介紹可以幫助我們跳出局外,拉開多維視野,建立不同時空之間的關系,表達多重弈局的套疊和交織。
  中國的歷史記載汗牛充棟,各類敘事中凝結了無數(shù)先民前賢的血汗和智慧。轉述這些敘事,領悟其中的高見和妙算,直接受惠于古老文明的深恩厚澤,我的感激之情如對天日,無從報答。惟有追隨先賢,以我們這代人的努力和創(chuàng)造,接續(xù)并豐富偉大的傳統(tǒng)。

目錄:
  選編說明
  第一編 潛規(guī)則:平民與官吏
  老百姓是個冤大頭
  第二等公平
  硬伙企業(yè)
  第二編 潛規(guī)則:皇帝與官吏
  惡政是一面篩子
  皇上也是冤大頭
  當貪官的理由
  正義的邊界總要老
  第三編 潛規(guī)則:官吏與官吏
  擺平違規(guī)者
  論資排輩也是好東西
  劉瑾潛流
  第四編 策略選擇:官吏和平民的武庫
  身懷利器
  灰牢考略
  庶人用暗器
  洋旗的價值
  第五編 隱身份:主體的演變
  第六編 血酬和元規(guī)則:生命與生存資源交換的邏輯
  第七編 觀念:營造心目中的利害
  統(tǒng)論(代)
  附錄一
  附錄二





上一本:飄移中國 下一本:味道·人民公社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隱蔽的秩序的作者是吳思,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