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事新知風雨聲》匯集散見于數(shù)十種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載的文人原創(chuàng)作品,包括魯迅、梁遇春等多位大師和學人,他們共同學習文化的本質(zhì),學習哲學的本義,學習研究國故的方法,了解科學以及科學研究的含義,了解心理學的真正意義。這是一本圍繞文化、哲學、科學、心理學等諸多常識和新知而展開討論的文集,是大師和學人奉獻給我們的新知盛宴。從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他們對于科學對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也看到了他們對于各種知識不止步于權威和眾論的可貴思想。
作者簡介 倪雪君,女,中國人民大學近代史博士在讀,北京某高校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是民國板塊。本套書的編選創(chuàng)意來自她的碩士畢業(yè)論文,論文準備時她有意識的把資料分主題編選民國時期的美文佳句,于是便有了這套小書。
目錄: 刺世寸鐵 文人的生活苦 / 任鈞 / 002 從幫忙到扯淡 / 魯迅 / 005 擬今人尺牘(節(jié)選) / 金克木 / 007 閑居雜記 / 黃葉村 / 011 哪吒 / 聶紺弩 / 014 “奴才”與“老爺”的面孔 016 沒有感想的感想 / 杜衡 / 017 文人在上!/ 杜衡 / 019 馬路英雄 / 陳伯吹 / 021 黃金潮 / 鄭伯奇 / 024 無法無天的論調(diào) 市儈主義 /柯靈 / 028 樂禍篇 / 伊人 / 030 無法無天的論調(diào) /王任叔 / 032 謀略及其他 /王任叔 / 035 螺室雜記(節(jié)選) /王任叔 / 039 “眼勿見為凈” /周木齋 / 043 再論“沒有法子” /王任叔 / 045 街頭雜寫 /蔣炳勛 / 047 人語與鬼話 刮 /秦似 / 050 “上海好不好” /秦似 / 051 諷刺的墨水 /公劉 / 052 童話與法律 /公劉 / 053 打倒爸爸 /聶紺弩 / 054 論鋼筆的好壞和內(nèi)分泌作用 /廖沫沙 / 057 狗的出超 /秦似 / 061 現(xiàn)在的聰明人 /徐懋庸 / 062 人語與鬼話 /秦似 / 064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魯迅 / 068 一百元 /秦似 / 070 悲愴的矜夸 太平洋沿岸的軍事殖民網(wǎng) /王承志 / 072 悲愴的矜夸 /樓適夷 / 077 提倡做狗 /木林森 / 079 白俄在遠東 /張明養(yǎng) / 083 從德國說起 /惲逸群 / 088 教士的工作 /蔣錫金 / 091 魯斯國賓閣下 /秦牧 / 094 中日親善頌 /胡秋原 / 097 刺世雜文 能言鸚鵡毒于蛇 /黃秋耘 / 100 群眾的意志 /樓適夷 / 102 論裸體情侶自殺案 /秦似 / 104 后方的捷報 /申在俎 / 109 申訴 /丘東平 / 111 大題小解之一 /茅盾 / 115 血書(節(jié)選)—讀土改文件 /聶紺弩 / 118 鞭子奴才鷹犬 /廖沫沙 / 122 論目前中國批評界之淺妄 —我們果真不需要批評嗎?/李長之 / 126 童匪猖獗 /聶紺弩 / 131 論世警言 論“第三種人” /魯迅 / 134 為小林的被害檄日本警視廳 /郁達夫 / 138 關于……一切 /傅東華 / 140 一周間給五個人的信摘抄 /沈從文 / 142 致石民書六通(選四) /梁遇春 / 145 女子圣人革命 /秦似 / 147 記溫濤木刻—香港之劫 /茅盾 / 150 奴隸篇 /宋云彬 / 154 蛇與塔 /聶紺弩 / 157 論娼妓 /聶紺弩 / 159 無事忙閑談 阿活樂脫兒 /郭沫若 / 164 關店大拍賣 /陳伯吹 / 166 威爾斯往哪里去?/辛人 / 168 骷髏們的跳舞 /白菜 / 170 無事忙閑談 /郁達夫 / 173 偶語 /惲逸群 / 176 偶語 /阿大 / 177 偶語 /金性堯 / 178 偶語 /松嚴 / 179 偶語 /金性堯 / 180 偶語 /金性堯 / 181 偶語 /若木 / 182 偶語 /金性堯 / 183 真正的中國人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 186 歷史的奧秘 /聶紺弩 / 188 中國人到底“誤會”了什么?/秦似 / 193 誰是真正的中國人 /全增嘏 / 196 高等華人論 /章克標 / 198 中國人(節(jié)選) /孟十還 / 201 臉與法治 /林語堂 / 206 尾巴主義發(fā)凡 /郭沫若 / 209 中國人與蛋 /力歐符 / 211 論“沒有法子” /王任叔 / 213 檢查瑣談 /周黎庵 / 217 戰(zhàn)士與乏蟲 烈士與戰(zhàn)士 /王任叔 / 222 論時局 /聶紺弩 / 224 歲寒漫筆 /金性堯 / 228 “鴻毛論”辨微 /孔另境 / 231 戰(zhàn)士與乏蟲 /王任叔 / 233 智勇辨 /孔另境 / 235 癥結所在 /不平 / 237 血祭 —紀念“三一八”慘案十三周年 /周木齋 / 240 由悲痛至振奮 —紀念“一二八”七周年 /金性堯 / 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