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出生于解放前,因此對三年自然災(zāi)害有深刻記憶。父母早亡,很年輕就參軍,成為了一名汽車兵,從此開著車全國到處跑,執(zhí)行任務(wù),支援地方建設(shè)。文革期間在北京。復(fù)員時趕上對外援助,去非洲修鐵路;貒笥謪⑴c國內(nèi)建設(shè),繼續(xù)在山西修鐵路。 寫這樣一本書,回憶自己的前半生,基本上圍繞著“士兵”這個身份;貞涍@一輩子,個人命運與國家變革緊密聯(lián)系,因此個人的歷史因為宏大的社會背景產(chǎn)生了可能的意義。 目錄: 前言 一童年 童年的記憶 捉魚撈蝦 三年自然災(zāi)害 痛失母愛 入伍 二我是一個兵 新兵 老班長 備戰(zhàn) 成長中的錯誤 誤吃核桃 失手打人 三在北京前言 一童年 童年的記憶 捉魚撈蝦 三年自然災(zāi)害 痛失母愛 入伍 二我是一個兵 新兵 老班長 備戰(zhàn) 成長中的錯誤 誤吃核桃 失手打人 三在北京 初人北京 文化大革命 接待紅衛(wèi)兵 西郊學(xué)院吃西瓜 小兵打架 撿手表挨批評 再見老班長 北京站偶遇 開往莫斯科的19次特快 四東北外調(diào) 情懷東北三省 最遠的一次外調(diào) 最難啟齒的外調(diào) 最牛氣的外調(diào) 老鄉(xiāng)遇老鄉(xiāng) 五軍營 軍營中的“伙頭軍” 戰(zhàn)士的婚事 軍嫂淚 六回鄉(xiāng) 回鄉(xiāng)路 回家途中 見到親人 走親戚與相親 荷花湖 我的婚禮 新婚之夜 蓋房子與喝咖啡 七非洲 非洲六年 大輪出海 黑人世界 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 思鄉(xiāng)歲月 重踏非洲童年的記憶 童年如果是以1至12歲為記,正好是我父母雙亡時期,又趕上三年自然災(zāi)害,這個時期的記憶,是無法從心靈中消失的。 我生于1947年,成長在湖北一個非常偏遠的農(nóng)村,家庭人口眾多,排行老六,上面有夭折一兄,下面又夭折一弟。所以,我剛斷奶,就又重新吸食母乳。那個時候不懂得是弟弟夭折,我才多吃了一段時間原本屬于他的母乳。這是后來大一點,母親告訴我的。雖然喝母乳較長,但后來的體質(zhì)并不好,從小體弱病多,主要是腸胃病,俗稱“氣痛”——小時候經(jīng)常食不果腹。 我有兩個姐姐,三個哥哥,父親在我6歲時臥床不起,是有病無醫(yī)的情況下走的,按照現(xiàn)在的醫(yī)學(xué)條件,都不算大病。而母親是在兩姐三兄各自成家立業(yè)以后,因病而故,當時叫做“血進病”,丟下了我。從此我的學(xué)業(yè)也就停了,13歲開始獨立生活,打魚摸蝦,度過漫漫長夜。 兒時最多的夢還是打魚摸蝦,我的降生地就在水邊——梁子湖。人們知道較多的是洪湖,而長江岸邊的梁子湖,許多人并不知曉。梁子湖畔青山秀水,有良好的濕地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湖西南岸一個小村子,我度過了我的童年時代。 那個時候,我的家鄉(xiāng)是沒有任何現(xiàn)代交通的,直到60年代,才有了柴油機船,早先兩天一次來回,經(jīng)過梁子島和九十里的長港水路,從早上六時開船,下午四時才能到達繁華的鄂城縣,樊口就是到達的最后一個碼頭。兒時騎在牛背上遠望湖面上白帆點點,那是漁民們的漁船——一家人捕撈和生活在這只小船上,船的尾部還養(yǎng)著幾只鴨子。 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運輸船,把縣城里的壇壇罐罐、油鹽醬醋運到這里,供給附近的村民們采購。運輸船上有丈余高的桅桿,是用白布做成的帆,遇上順風(fēng)把帆扯起,老板們在船的后端蹺起二郎腿,看起來倒還自在。一旦有了風(fēng)暴,他們可就倒霉了,翻船的事常有發(fā)生。那個年代沒有天氣預(yù)報,全靠人們早上起來看天色決定這一天是否出行,何時出行。 船所經(jīng)過的寬闊湖面,清清的湖水一眼可以看到水底各種青綠色的水草。這水下成片的水草吸收了水里的各種養(yǎng)分,養(yǎng)育著梁子湖水中的150多種淡水魚,也凈化著這片水域。魚類中最有名的就是武昌魚,名滿大江南北!拔洳~”得名于毛澤東的詩:“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另有一種水草,當?shù)亟续喩嗖,大片大片的;冬天北風(fēng)刮起,能將這草拖出,浮出水上,隨風(fēng)飄浮,一層一層的,正好供遠方來此的候鳥食用;數(shù)以萬計的候鳥撒下的糞便,又是第二年春天這些雜草的最好肥料。(完美的自然生物鏈可惜現(xiàn)在都破壞了!) 我家的四周生長著各種水生植物,水中有菱角、蓮藕、篙秧、雞老苞,還有水邊生長著的數(shù)不清的水草,像荸薺草、水蠟燭、蒼蒲,現(xiàn)在幾乎都滅絕了。這些水草,對于生長在這片濕地上的魚蝦來說,既是藏身之地,又是繁殖后代的溫床。湖水與濕地相連,山水相映,一年四季鳥語花香。 在我步入社會,出游在外的數(shù)十年里,每當聽到“洪湖水啊浪打浪”的歌聲,尤其“早上出門去撒網(wǎng),晚上回來魚滿艙”的歌詞時,就會想起我兒時的生活情景。如今在我夢中出現(xiàn)最多的還是兒時捉魚的那種情景——魂牽夢縈我?guī)资甑木褪羌亦l(xiāng)的水,家鄉(xiāng)的魚,家鄉(xiāng)的一切,以及我孩童時的憧憬。 1954年,那場特大的洪水,把我們趕到山頂,只能搭上一個草棚寄宿。洪水同時也把水下的各種魚推到山林邊。抬頭望去,四周除了水就只能見到幾棵被洪水包圍了的特大特大的楓樹,而樹權(quán)上掛著太多太多的鳥窩。在那場史無前側(cè)的洪水期間,水占領(lǐng)了我們的生活區(qū)域和家園。半年之后,田里、池塘里、水坑里,處處都是魚蝦。已經(jīng)快6歲的我,每天光著屁.股去捉魚,經(jīng)?吹奖任掖蟮聂~,也比我重。 大人在山上砍柴,一堆一堆地曬干,而一堆一堆的柴火堆下面,則是一堆一堆的烏龜。如果將那時的烏龜捉去如今的市場上賣,估計一夜之間就可以成為萬元戶。但是那個時候不僅沒有人賣,許多人也不吃龜。父親有時拿棒槌從側(cè)面打破龜殼,用頂罐(也是鐵鍋)把水燒開,再把火鉗架在頂罐上,讓龜慢慢爬過去,由于蒸氣的作用,龜就會自動掉進頂罐,經(jīng)幾分鐘煮熟以后,撈起來加工一下,好香好香! 那時我捉龜只是為了玩,有時候放在地窖里(地窖是用于存放紅薯種的),放上幾十甚至幾百只烏龜,沒有幾天就又都跑了。爬樹掏鳥窩、放牛、養(yǎng)狗、放鴨子,都是我那時的“正經(jīng)事”。如今我最愛看的電視還是“動物世界”。同動物打交道最多的人,最懂得生活,最有能力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找到自我、生存和發(fā)展下去。人類、動物、大自然三者的和諧才有當今的世界。 在父母的雙翼保護下,兄長們是不敢打我的。我唯一的一次挨揍也是在發(fā)洪水期間。 洪水來臨之前,天天聽到的是遠處大人用硬紙做成喇叭發(fā)出的呼喊聲:各家各戶注意,今天水位已經(jīng)到了什么地方,大家要…… 我和一群小兔崽子三四個,沒有一個穿著衣服的,在離房子不遠的地方,眼看洪水暴漲:由大門口下、房子腳下,一直上升、上升,土巴瓦房搖搖欲墜;剛升到兩三米,也就是房子的一半時,一聲巨響,接著就是一柱帶黃色的濃煙騰空而起高達十幾米。我們高興得直蹦,拍巴掌,鬧個不停。大人走到跟前,幾個巴掌把屁股拍紅,還沒有等我來得及反應(yīng)到痛不痛的時候,祖輩用雙手壘起來的土屋,養(yǎng)育了幾代人的老屋突然不見了——一間一間的房子都被洪水吞沒。 這次挨揍以后,才讓我意識到:沒有家了。再也回不到我從前降生的那個家了,除了我眼前的一片汪洋大海般的情景以外,就是滿面淚水的大人——眾多的大人,抱成一團哭嚎……半年多的時間,出行困難,親友們很少有往來,母親掛念著出門遠嫁的兩個女兒,時常落淚。 一場浩劫以后,我們回到原來的村落,剩下的是一堆泥土和瓦片。在各自的屋基上,人們開始重建家園。我們幫助大人收撿好被淹過的一切。 洪水走了,父親也走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連他的容顏現(xiàn)在都無法記憶,直到如今,我僅知道他安葬的地方。P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