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法國經(jīng)典小說,長期是法國中學生的最喜愛的一本書。因為“我”的這位舅舅是一個“非主流”,和成年人的虛偽禮俗與冷漠生活格格不入。他其實溫和,但總在成年人面前顯得笨拙,因此常鬧笑話,被“我”的父母看不起。但在孩子眼中,這卻是一位十分可愛可敬的舅舅。 一位“非主流”的舅舅,何以帶給孩子最美好的回憶?功利化的應試教育是整個時代特征的一種縮影。當代孩子的成長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他們迫切需要理解。同時,怎樣才能給孩子童年留下美好記憶,這是很多家長都面臨的問題。我很不情愿說這句話:舅舅是家里的敗家子。爸爸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看法。在他眼中,舅舅是個無能的人。 “你知道嗎?他到了這把年紀,連個工作都沒有! 很不幸,這是真的。舅舅什么事也不做,我提起這件事的時候直打冷戰(zhàn)。他到處溜達,游手好閑,用無所謂的態(tài)度接受姐姐的指責和姐夫的評論。舅舅不會像別人那樣,找份工作,為自己鋪條路。爸爸說,他沒有事業(yè),沒有工資,沒有穩(wěn)定的生活!他還活個什么勁! 爸爸是個勤快人,受不了舅舅這個寄生蟲。 “現(xiàn)代社會,人人有其位,位位有其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是如此!” 他還使用了不少其它格言,我記不得了。他說人不是動物,懶漢是社會的傷口,《圣經(jīng)》中的話不一定完全適合現(xiàn)代社會。我爸爸很知道自己應該怎樣生活。 “普拉斯塔克就是一個濃縮的社會,就是這樣!” 一句話,爸爸譴責舅舅。在總經(jīng)理先生的完美系統(tǒng)中,這個不工作的家伙成為了缺陷,是個不和諧的音符。 游手好閑如今已成為歷史,或許有些人在熱帶的島嶼上還過著閑散的日子。我害怕舅舅會遭人恥笑?峙略趧e人眼中,他十分荒誕不經(jīng)。我還只有八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相當與眾不同了,F(xiàn)在他會給人什么樣的印象呢? 不過,舅舅的懶惰和缺點對我來說并無所謂。我就是喜歡他的本來面目,完完全全地喜歡。他安靜、疏淡,這種印象別人如何努力也無法抹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