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親愛的安德烈:龍應(yīng)臺"人生三書"之二
作者:龍應(yīng)臺,安德烈合 整理日期:2015-05-08 19:30:28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龍應(yīng)臺新版筆記+安德烈首次發(fā)表的照片+華人世界各地讀者的感動來信。 “親愛的安德烈……”,“親愛的MM……” 龍應(yīng)臺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14歲。當(dāng)她卸任臺北市政府的工作(馬英九市長親自前往德國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長,任期內(nèi)推動本土文化、樹木保護等措施),重新有時間陪家人過日子的時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歲青年大學(xué)生,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臉上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里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自己的媽媽。 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30多歲;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guān)系,但龍應(yīng)臺無論如何要認識成熟的高校青年安德烈! 從此,他在德國,她在香港,他到香港,她到臺灣,母子倆用了長長的3年時間相互通信——“18歲那一年”,“年輕卻不清狂”,“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大學(xué)生哪里去了”,“為誰加油”,“你知道什么叫21歲”,“獨立宣言”,“向左走,向右走”……平等得令人驚訝,坦率得近乎痛楚。 他們原來也可能在他18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他們做了不同的嘗試——她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龍應(yīng)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18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作者簡介: 【龍應(yīng)臺】1952年生于臺灣,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33歲著手寫《野火集》抨擊時弊,21天內(nèi)再版24次,對中國兩岸發(fā)生深遠的影響。34歲第一次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至今未畢業(yè),且成績不佳——《親愛的安德烈》與《孩子你慢慢來》、《目送》,是這堂“人生課”中的三本“作業(yè)”。 2007年9月20日,是母子通信專欄開了3年之后,龍應(yīng)臺這樣說安德烈:“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guān)系,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18歲的人! 【安德烈(AndreasWalther)】,1985年生于臺灣,與首版《野火集》同齡,8個月大后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進入香港大學(xué)經(jīng)濟系,認為經(jīng)濟很“好玩”。 2007年8月25日,是母子通信專欄開了3年之后,安德烈這樣說媽媽:“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dāng)14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21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quán)’或‘施予’,你并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quán)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tài)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目錄: 【龍應(yīng)臺序言】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安德烈序言】連結(jié)的“份” 第2封信為誰加油? 第3封信逃避國家 第4封信年輕卻不清狂 第5封信對玫瑰花的反抗 第6封信一切都是小小的 第7封信有沒有時間革命? 第8封信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 第9封信兩種道德 第10封信煩惱十九 第11封信陽光照亮你的路 第12封信讓豪宅里起戰(zhàn)爭 第13封信向左走,向右走 【龍應(yīng)臺序言】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安德烈序言】連結(jié)的“份”第1封信十八歲那一年 第2封信為誰加油? 第3封信逃避國家 第4封信年輕卻不清狂 第5封信對玫瑰花的反抗 第6封信一切都是小小的 第7封信有沒有時間革命? 第8封信我是個百分之百的混蛋 第9封信兩種道德 第10封信煩惱十九 第11封信陽光照亮你的路 第12封信讓豪宅里起戰(zhàn)爭 第13封信向左走,向右走 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學(xué) 第15封信菩提本非樹 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鎮(zhèn) 第17封信你是哪國人? 第18封信哪里是香格里拉? 第19封信問題意識 第20封信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里 第21封信文化,因為逗留 第22封信誰說香港沒文化?——菲力普給安德烈的信 第23封信大學(xué)生哪里去了? 第24封信下午茶式的教養(yǎng) 第25封信裝馬鈴薯的麻布袋 第26封信孩子,你喝哪瓶奶? 第27封信二十一歲的世界觀 第28封信給河馬刷牙 第29封信第二顆眼淚 第30封信KITSCH 第31封信兩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 第32封信政府的手可以伸多長? 第33封信人生詰問 第34封信你知道什么叫二十一歲? 第35封信獨立宣言 第36封信偉大的鮑勃?迪倫和他媽【龍應(yīng)臺新版筆記】在時光里【龍應(yīng)臺序言——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我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十四歲。當(dāng)我結(jié)束臺北市政府的工作,重新有時間過日子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是高校學(xué)生了。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里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你。 我極不適應(yīng)——我可愛的安安,哪里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發(fā)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我走近他,他退后;我要跟他談天,他說,談什么?我企求地追問,他說,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 我想和他說話,但是一開口,發(fā)現(xiàn),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說什么好,因為,十八歲的兒子,已經(jīng)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么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他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他為什么這樣做那樣做,什么使他尷尬什么使他狂熱,我的價值觀和他的價值觀距離有多遠……我一無所知。 他在德國,我在香港。電話上的對話,只能這樣: 你好嗎? 好啊。 學(xué)校如何? 沒問題。 …… 假期中會面時,他愿意將所有的時間給他的朋友,和我對坐于晚餐桌時,卻默默無語,眼睛,盯著手機,手指,忙著傳訊。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guān)系,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于是我問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yīng),就絕不能半途而廢。 他答應(yīng)了。我還不敢相信,多次追問,真的嗎?你知道不是鬧著玩的,截稿期到了,天打雷劈都得寫的。 我沒想到出書,也沒想到有沒有讀者,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 因此,當(dāng)讀者的信從世界各地涌入的時候,我確實嚇了一跳。有一天,在臺北一家書店排隊付賬的時候,一個中年男人走過來跟我握手,用低沉的聲音說,“如果不是你的文章,我和我兒子會形同陌路,因為我們不知道怎么和對方說話!彼纳袂閲烂C,眼中有忍住的淚光。 很多父母和他一樣,把文章影印給兒女讀,然后在晚餐桌上一家人打開話題。美國和加拿大的父母們來信,希望取得我們通信的英文版,以便他們在英語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們能與他們分享。那做兒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歲的人了,跟父母無法溝通;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jié)在經(jīng)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這么多的信件,來自不同的年齡層,我才知道,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相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我們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語,被其他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只看見了。 寫作的過程,非常辛苦。安德烈和我說漢語,但是他不識中文。所以我們每一篇文章都要經(jīng)過這幾道程序: 一、安德烈以英文寫信給我。他最好的文字是德文,我最好的文字是中文,于是我們往前各跨一步,半途相會——用英文。 二、我將之譯成中文。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和他透過越洋電話討論——我們溝通的語言是漢語:這個詞是什么意思?為何用這個詞而不用那個詞?這個詞的德文是哪個?如果第二段放在最后,是不是主題更清楚?我有沒有誤會你的意思?中文的讀者可能無法理解你這一個論點,可否更詳細地解釋? 三、我用英文寫回信,傳給安德烈看,以便他作答。 四、我將我的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寫一遍——只能重寫,不能翻譯,翻譯便壞。 四道程序里,我們有很多的討論和辯論。我常批評他文風(fēng)草率,“不夠具體”,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細節(jié)。在寫作的過程里,我們?nèi)松軐W(xué)的差異被凸顯了:他把寫作當(dāng)“玩”,我把寫作當(dāng)“事”。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tài)度,也出現(xiàn)對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認真;我有八分的認真,二分的知性懷疑。他對我嘲笑有加,我對他認真研究。 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xué)起。你得放空自己。 專欄寫了足足三年,中間有多次的拖稿,但總算堅持到有始有終。寫信給他的年輕讀者有時會問他:“你怎么可能跟自己的母親這樣溝通?怎么可能?”安德烈就四兩撥千斤地回信,“老兄,因為要賺稿費。” 我至今不知他當(dāng)初為何會答應(yīng),心中也著實覺得不可思議他竟然真的寫了三年。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日后的人生旅程,當(dāng)然還是要漂萍離散——人生哪有恒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么呢。龍應(yīng)臺、安德烈母子對話錄(選摘)【關(guān)于母子】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guān)系,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 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 ——龍應(yīng)臺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dāng)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quán)”或“施予”,你并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quán)利!對,這就是你的心態(tài)啊。也就是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 ——安德烈我看著你點煙,蹺起腿,抽煙,吐出一團青霧;我恨不得把煙從你嘴里拔出來,丟向大海?墒,我發(fā)現(xiàn)我在心里對自己說,MM請記住,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里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里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我心里默念了三遍。 ——龍應(yīng)臺【關(guān)于事業(yè)】 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yè)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們倆都有博士學(xué)位。…… 我?guī)缀蹩梢源_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xué)歷,很普通的職業(yè),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 ——安德烈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xiàn)代的生活架構(gòu)里,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至于金錢和名聲,哪里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jīng)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jīng)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shù)字起伏而緊張而斗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龍應(yīng)臺【關(guān)于生命】你怎么面對自己的“老”?我是說,作為一個有名的作家,漸漸接近六十歲——你不可能不想:人生的前面還有什么? ——安德烈老人,上樓上到一半,忘了自己是要上還是要下。 老人,不說話時,嘴里也可能發(fā)出像咖啡機煮滾噴氣的聲音。 老人,不吃東西時,嘴巴也不由自主地蠕動,做吸食狀。 老人,不傷心時也流眼淚,可能眼屎多于眼淚。 老人,永遠餓了吃不下,累了睡不著,坐下去站不起來,站起來忘了去哪,記得的都已不存在,存在的都已不記得。 老人,全身都疼痛。還好“皺紋”是不痛的,否則…… 我怎么面對自己之將老,安德烈? 我已經(jīng)開始了,親愛的! “老”,其實就是一個敗壞的過程,你如何用智慧去處理敗壞?安德烈,你問我的問題,是所有宗教家生死以赴的大問啊,我對這終極的問題不敢有任何答案。只是開始去思索個人的敗壞處理技術(shù)問題,譬如昏迷時要不要急救,要不要氣切插管,譬如自身遺體的處置方式。這些處理,你大概都會在現(xiàn)場吧——要麻煩你了,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yīng)臺【關(guān)于成長】 煙,一圈圈緩緩繚繞,消失,我開始想那過去的日子。 是不是所有畢業(yè)的人都會感到一種慢溫溫的留戀和不舍?我要離開了,離開這個我生活了一輩子的小鎮(zhèn)——我的“家”。我開始想,我的“家”,又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別生氣。,是我的朋友。怎么能忘記那些星期天的下午,總是蹉跎逗留到最后一刻,假裝不記得還有功課要做。在黑暗的大雪夜里,我們擠進小鎮(zhèn)的咖啡館喝熱乎乎的茶。在夏日明亮的午后,我們溜到小鎮(zhèn)公園的草坪去踢足球,躺在池塘邊聊天到天黑,有時候水鴨會嘩一聲飛過我們的頭。 ——安德烈畢業(yè),就是離開。是的,你正在離開你的朋友們,你正在離開小鎮(zhèn),離開你長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時也正在離開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種永遠的離開。 當(dāng)然,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龍應(yīng)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