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長衫旗袍的歲月,人們總會想起魯迅,他是那個時代最亮的文星。但與魯迅同時期的大師們,今天仍值得我們探究——他們的歡笑、挺拔,他們的雷鳴、呼嘯,他們的自負、驕縱,他們的狂狷、怪癖,他們是生逢其時的一代,又是生不逢時的一代,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讓我們跟隨網易博客,尋夢民國的文人風骨。 作者簡介: 網易博客自2006年9月1日正式上線,截至2014年1月已擁有超過1.5億注冊用戶,為中國網民提供了最優(yōu)質的專業(yè)博客服務。2011年8月網易推出輕博客LOFTER,為用戶提供了快速、漂亮、有趣的全新記錄方式,截至2013年3月,已匯集數(shù)百萬攝影、繪畫、設計、寫作、動漫、生活等各領域的記錄用戶,并持續(xù)保持高速增長,成為國內輕博客產品的第一品牌。 目錄: 我們讀詩的樂趣,往往不在于懂得,而在于會心,“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如果把注意力僅僅放在名物訓詁考據上,放在逐字逐句的解釋上,就會忽略藝術的欣賞,詩也就變得索然無味了。 師友都成不再人張大春/ 這些痕跡,果真就永遠淪失了嗎?我每回行經新公園或是中華路,總會想起多年前隨處可見的滿室煙靄繚繞、藤椅矮幾紛陳的茶座,座間每每是那些即將作“蝯猿鶴之化”的老者。 1955年:著名文化人收入知多少?智效民/ 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當時高級知識分子的工資收入,大約等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的1/5左右。如果考慮到物價因素,中國在1955年的生活水平可能要比抗日戰(zhàn)爭前降低10來倍甚至更多。 下篇文人風骨 辛亥與儒陶短房/我們讀詩的樂趣,往往不在于懂得,而在于會心,“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如果把注意力僅僅放在名物訓詁考據上,放在逐字逐句的解釋上,就會忽略藝術的欣賞,詩也就變得索然無味了。 師友都成不再人張大春/ 這些痕跡,果真就永遠淪失了嗎?我每回行經新公園或是中華路,總會想起多年前隨處可見的滿室煙靄繚繞、藤椅矮幾紛陳的茶座,座間每每是那些即將作“蝯猿鶴之化”的老者。 1955年:著名文化人收入知多少?智效民/ 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當時高級知識分子的工資收入,大約等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的1/5左右。如果考慮到物價因素,中國在1955年的生活水平可能要比抗日戰(zhàn)爭前降低10來倍甚至更多。 下篇文人風骨 辛亥與儒陶短房/ 可以說,儒生們出于捍衛(wèi)儒家地位、儒學道德人倫而發(fā)起的絕地反擊,是清朝起死回生、反敗為勝的關鍵,那些高呼“國家二百年養(yǎng)士之報”,冒鋒鏑舍性命,與“反賊”作生死之搏的舉人、秀才和童生們,堪稱維系清朝帝系不絕的根本。 林語堂與魯迅的意氣之爭樸素/ 魯迅先生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人,但他并不為任何時代的人們所接受。無論褒貶,大多是在借先生的尸骨來謀取某種利益。而魯迅先生在各種話語的包裝與打扮下,其本來面目還在否?這是大可值得懷疑的。 辜鴻銘離開北大之謎張耀杰/ 在黃興濤看來,除了“激于‘大義’與‘私憤’的雙重沖動”之外,羅家倫“上書”校方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兩名教授之間的同行“競爭”:“在北大英文門內,胡適與辜鴻銘不僅是思想上的對頭,也是教學上的競爭對手。 魯迅哪里“多妻”了?鄧遂夫/ 魯迅是國人中少見的硬骨頭、純爺們兒。不管面對何方神圣,他都絕對是一個男人。當今之世,像魯迅那樣硬氣而又睿智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少太少!所以,繼續(xù)讓孩子們從小讀他的作品,很有必要。 胡蘭成:人如亂世莊秋水/ 所謂江山,是指故國的山河、揚子江和泰山。不,就我看來,是指故國本身。所謂夢,就是空,是色,是善,是美,是真,是遙,是永久的理想。敬請收下,以追憶胡人。” 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傅光明/ 我一直在做這樣一個夢,到今天為止也還沒有醒來。不知道大家聽完這場講座,是淪入了夢中,還是能使你從夢中變得清醒一些。人人各異,看待事物、看待問題的角度都不一樣,因而對于人與事的理解也不一樣。 后記/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 我受了十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的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反而損害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是我間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罵。 ——胡適 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我的辮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諸位同學腦袋里的辮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 ——辜鴻銘 老舍之死就是一場歷史的“羅生門” 原來,我在某一段時間里也有點傾向于這說或那說,覺得似乎都有道理。但后來,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老舍之死”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就像我們很難相信那三個打撈尸體的人哪一個說的是真的一樣,我們也不能輕易地把“老舍之死”的結論下在某一說上。因為“老舍之死”是復雜的,是由復雜的因素導致的,他自身性格的因素、文本中文學形象的因素、政治因素等都有。巴金先生在1984年為話劇《老舍之死》劇作寫的一篇序中,說過一段我覺得可以作為我們更深一層理解“老舍之死”的很有啟迪的話。他說:“關于老舍同志的死,我的看法是他用自殺抗爭,不過這抗爭指消極抵抗,并不是勇敢的行為,這里沒有勇敢的問題,但是當時確是值得尊敬的行為,也可以說這是受過士可殺不可辱的教育的知識分子‘有骨氣’的表現(xiàn)!仙嵬究赡苡谢脺,有痛苦,有疑惑……但他最后的心情是悲壯的。沒有結論,那個時候也不會作出什么結論!睆闹锌梢,巴金先生的意思是,不能簡簡單單地把自殺歸為勇敢的行為,他特別強調這里沒有“勇敢”的問題。他說老舍在抗爭的同時,有幻滅,有痛苦,有疑惑,等等,即有很多種因素導致了老舍先生的自殺。 我覺得,如果要做一種對比的話,簡單地把它和屈原式掛鉤,是有點太過直接了,我倒愿意把“老舍之死”跟王國維之死做個比較。如果從文化類型上來說,二者可能更有可比性。 第一點,二者在自殺方式上可以說都與屈原同例。為什么?投的都是水。王國維于1927年6月2日自沉于頤和園昆明湖魚藻軒,終年50歲;老舍于1966年8月24日在太平湖投水,享年67歲。兩者相隔39年。 第二點,兩人死得都很平靜,是一種理智性的自殺,而非病態(tài)的表現(xiàn)。他們死前都很平靜,看不出有任何的異動,沒有情緒低落、抑郁或流露出一反常態(tài)的神情,這些都沒有。而且,王國維還留了一封遺書,就是那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焙竺孢有幾句話,但這幾句話是很關鍵的,人們始終在探討。什么叫“五十之年,只欠一死”?活了50歲,就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世變”的世,是世界的世,不是事情的事。那么這個“世變”是什么?“義無再辱”,這里用的是“再”,那么前面那個“辱”是什么?由此引發(fā)的種種困惑,給研究王國維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老舍先生自殺前,沒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語,雖然后來有很多“歌手”在傳唱的時候,說在太平湖上漂了很多碎紙片,紙片上寫滿了字,人們打撈上那些字,發(fā)現(xiàn)是毛主席的詩詞《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钡牵瑩嗟哪繐粽哒f,那天湖上干干凈凈,什么也沒有。你看,不同的“歌手”所演唱的故事內容不一樣。我們該相信哪一個呢? 第三點,對于王國維為什么自殺,看法“一直眾說紛紜,甚至聚訟不已”。較經典的四個版本是“殉清說”、“悲觀哀時說”、“羅振玉逼債說”,還有“殉文化說”。像剛才說老舍之死有三說一樣,關于王國維主要有這四說。 第四點,王國維死后,對他的死因有各不相同的說法,對老舍之死同樣也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場和態(tài)度,并由此作出不同的猜測和推論,兩者的共同點是“羅生門”的模式。大家看過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竹林中》或是黑澤明由此改編成的著名電影《羅生門》嗎?它是講一個男人身負刀傷死在竹林中,為了查明這一案件,訊問了好幾個有關人物,每個人都有各不相同的供訴,而每一種供訴則又都不完全可信。那是因為每一個相關人物都莫不想為自己的卑鄙作掩飾,為自己的虛榮作辯護。從這個細節(jié)來看王國維之死和“老舍之死”,是不是都有這種“羅生門”的意味? 第五,從王國維留下的遺書來看,“經此世變,義無再辱”,這個“世變”和“再辱”是不是可以用在老舍先生身上?關于“世變”,“文革”對于老舍來說是不是“世變”?如果對老舍先生來說,“文革”是“再辱”,那么在這個“辱”之前有沒有“前辱”,“前辱”又是什么?因為在此之前確實發(fā)生過一系列的政治運動,老舍先生雖然沒有受到牽連,但他可能是一個清醒的旁觀者,他至少看到自己有很多朋友卷進去了,他至少可能也會思考一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運動,或許他給自己劃了一個底線,假如說自己碰上這樣的運動,要以死抗爭,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 第六,王國維在民國以后留辮子,這和老舍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依然穿洋裝,是不是都暗示著要堅守自己原有的理念?我們知道,民國成立以后王國維留起了小辮子,梳著小辮子的國學大師也成為清華園的一道獨特風景。而老舍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幾乎是作家當中唯一一個穿西裝的,戴禮帽,拄拐棍,洋派十足。兩者在這一點上有共同的象征意味嗎?這都是留給我們思考的。 另外,關于老舍先生選擇投水自殺的方式,和他作品當中描述的一些人物最后是以投水作為自己生命的結局,有內在聯(lián)系嗎?還有,老舍先生在自殺之前,走出自己的院落,跟自己的小孫女說了一句話:“來,跟爺爺說再見!边@跟哪個劇本一樣?——《茶館》!恫桊^》的最后一幕,王掌柜決定要自殺了,他讓家人先走。家人往外走的時候,他把小孫女叫住,說:“叫爺爺再看一眼!眱合眿D又讓小孫女“跟爺爺說再見”。這跟老舍先生臨死之前是一樣的。老舍先生在1957年年初寫《茶館》時設定的這個情節(jié),是為自己在九年之后的自殺前從家里出走做讖語嗎?再看《茶館》的最后一幕,那三個老人,圍著桌子向空中撒紙錢,這個情節(jié)印象都很深,對吧?由這個情節(jié),是不是就生出了有些“歌手”關于太平湖面上漂浮著紙片的傳唱?如果我們相信有的話,這個紙片就和《茶館》的最后一幕,便是藝術的真實跟歷史的真實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了。假如是真的,這可是太絕妙的悲劇了!——老舍在《茶館》當中,營造了一個藝術的悲劇,他自己真實的生命終局,又用死書寫了一個史實的悲劇。 關于老舍之死,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涉及方方面面,兩個小時怎么可能說盡!關于老舍為什么會死,為什么要投太平湖,都是可以獨立成章的題目?傊幸稽c,我想用法國作家加繆的話作為今天演講的結語。加繆說:“自殺的行動是在內心中默默醞釀著的,猶如醞釀一部偉大的作品。”不管對于老舍,還是對于王國維,自殺都是他們在深思熟慮中默默醞釀的偉大作品。同時,他們也把這個作品的思想意義留給了“無言”的歷史,留給了“有聲”的后人。歷史是“無言”的,我們是“有聲”的,但是“無言”的歷史無法呈現(xiàn)歷史的答案,“有聲”的我們就能給歷史做定論嗎? 最后,我還是帶著疑問。所以,我不知道此時此刻,大家對于歷史是有了些清晰的了解呢,還是開始陷入了一場噩夢當中。 (2012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