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是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筑大師之一。他的建筑屹立在巴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他神性的空間語言是普利策美術館等藝術殿堂的鮮明標志;他近一百五十項國際著名的建筑作品,于簡潔的形態(tài)中蘊含深厚的東方文化意蘊,被贊譽為“當代偉大的空間書寫家”。《追尋光與影的原點》即是安藤忠雄自傳式散文,是他對自己建筑人生的一次完整梳理。從童年時與祖母相依為命的生活,少年時走上建筑之路的起點,到自學建筑、行走各地直至開設建筑研究所,創(chuàng)作出蜚聲海外建筑作品,受邀在美國紐約MOMA當代藝術館與法國蓬皮杜中心舉行個展……近七十年的人生經(jīng)歷在平和自然的文字中徐徐展開,完整呈現(xiàn)建筑家自我激勵、追尋夢想的一生。 書中收錄大量珍貴照片,全方位展示建筑家卓越作品,同時展現(xiàn)他生活中不為人知的方方面面。 作者簡介: 安藤忠雄是當今世界上最為活躍和具有影響力的建筑大師之一。他于一九四一年生于大阪,自學成為建筑大師。在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他創(chuàng)作了近一百五十項國際著名的建筑作品,是第三位獲得普利策獎的日本建筑師。他開創(chuàng)了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用清水混凝土材料以及簡約的幾何構成,營造出靜謐、明朗的空間效果,為傳統(tǒng)的日本建筑設計帶來劃時代的啟迪。其代表作品有住吉長屋、光之教堂、萬國博覽會日本館、大阪飛鳥博物館、兵庫縣淡路夢舞臺、貝納通美術學校、沃斯堡現(xiàn)代美術館、東京澀谷車站等。 著有《建筑家安藤忠雄》、《在建筑中發(fā)現(xiàn)夢想:安藤忠雄論建筑》、《邊走邊思考——安藤忠雄的建筑與人生》、《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安藤忠雄連戰(zhàn)連敗》等。 目錄: 前言 [建筑師的工作]自學成才縮小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過繼給外祖母做養(yǎng)子]嚴厲又慈愛的外祖母小學常與同學打架[意料之外]初次大病不安之中才體會到家人重要[中學老師]數(shù)學之美與老師的教導打動討厭讀書的我[拳擊生涯]跟隨弟弟登上拳擊臺最后還是做自己[進大學的希望]因家境與成績放棄大學夢四年的教科書一年讀完[建筑之旅]深受丹下作品感動為原住民的房屋傾心[感性的藝術]年輕人齊聚一堂相互激勵從爵士樂中學習即興[家庭的力量]事業(yè)上與妻子相互扶持冷靜細膩對我的幫助[下定決心實現(xiàn)目標]在書店邊吃午餐邊讀書毅力、專注與目標[旅行]只身游歷歐洲七個月建筑是創(chuàng)造人與人對話的場所[大阪]熱情豪爽的城市培養(yǎng)大膽、溫柔的個性…… [建筑師的工作]--自學成才縮小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說到我的工作,有些人覺得,干自己喜歡的事,又能掙錢,真不錯。用別人的錢打造自己理想中的建筑,看起來的確是件讓人羨慕的美差,但實際上,理想總是與現(xiàn)實沖突,不得不一再做調(diào)整,做建筑其實是樁微不足道而又非常嚴苛的苦差。 最先碰到的就是預算。無論懷抱多少具有挑戰(zhàn)性的創(chuàng)意,只要超出了預算,就得不到客戶的認可。而讓人頭疼的是,往往越有想法的客戶給出的預算越少得可憐。客廳要大氣寬敞、天花板得挑高、浴室能欣賞風景,客戶會提出諸如此類的種種要求,乍聽上去,以為是要造一座多么高端的豪宅,可一問預算,簡直是癡人說夢,效果打個對折也難以實現(xiàn),而這樣的情況還不在少數(shù)。 要讓客戶明白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實屬不易。原本是要控制工程費用,但協(xié)商時反而激發(fā)了更多的要求?朔刂乩щy,終于敲定實施方案后,又得為施工費用與施工單位不斷交涉。好不容易竣工了,迎接你的又是客戶的投訴:客廳比想象得小、天花板太低等。直到面對建筑師煞費苦心建造出來的折中“空間”,客戶才會意識到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但仍不免會流露出種種不滿。 建筑師的工作可說是苦難的累積,盡管如此,建筑物能保護人的生命安全,讓人居有所安,這是其意義所在,也是我引以為豪之處。同時,建筑會對環(huán)境及社會產(chǎn)生極大影響,責任重大,值得為之付出。 我上初二的時候,家里的長屋改建成兩層,看到年輕工匠專注于工作的狀態(tài),我深受觸動,由此對建筑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我是在大阪典型的平民區(qū)長大的,從小就很喜歡動手造各種東西,但由于家里經(jīng)濟狀況與自身學習成績的限制沒能讀大學,只得自學建筑。 說是自學,可我當時對怎么學一竅不通,只得求助于東京大學、大阪大學建筑系的朋友,托他們買來教材,埋頭苦讀。他們花四年時間學習的內(nèi)容,我打算用一年學完,當時真是下定了決心,哪怕不出大門半步,從早到晚,手不釋卷。最后終于做到了;叵肫甬斈甑淖约,真是意氣風發(fā),干勁十足。 唯一的苦悶是缺少一起學習、交流的同伴。當時的自己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都不得而知,終日都在不安和孤獨中抗爭?赡苷沁@段摸著石頭過河的經(jīng)歷,培養(yǎng)了我的社會責任意識,練就了我在社會中努力生存的毅力。 我能走到今天,必須要感謝“勇敢的大阪人”。正是他們不吝惜把機會給予我這樣既沒學歷又沒經(jīng)驗的新人,我才能一邊做建筑一邊學習。 我所走過的道路,尚不能當作榜樣,但這段獨一無二的經(jīng)歷若能給現(xiàn)在的年輕人些許激勵,則是榮幸之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