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白馬湖之冬》為名,將《平屋雜文》以及散落在報刊上的文章匯集起來,分為四輯:第一輯是類似于小說的散文,也就是作者在《<平屋雜文>自序》中說“小說”和“不像小說”的“小說”;第二輯是自敘色彩很濃的散文,讀者可體會到具體可感的作者其人;第三輯是序跋及文化雜談,可見作者的文化視野及深度;第四輯主要是紀念故友的文章。 作者簡介: 夏丏尊(1886—1946),是我國頗負盛名的文學家、教育家、翻譯家和出版家。他早年留學日本,1907年回國后,將畢生精力投入到祖國的新文化建設和教育事業(yè)之中。他提倡人格教育和愛的教育,革新語文教育;創(chuàng)辦學生雜志,參與創(chuàng)建新式學校及雜志社,堪稱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 夏丏尊的散文多為隨筆、雜感式議論文字,也有寫人、記事、繪景、狀物的小品文字。楊牧評價說,夏丏尊的散文“清澈通明,樸實無華,不做作矯揉,也不諱言傷感”。而葉圣陶在《<夏丏尊文集>序》中說:“他是個非常真誠的人,心里怎么想筆下就怎么寫,剖析自己尤其深刻,從不隱諱自己的弱點,所以讀他的作品就像聽一位密友傾吐他的肺腑之言! 目錄: 第一輯 怯弱者 長閑 貓 命相家 鋼鐵假山 整理好了的箱子 流彈 兩個家 灶君與財神 良鄉(xiāng)栗子 一個追憶 送殯的歸途 第二輯第一輯 怯弱者 長閑 貓 命相家 鋼鐵假山 整理好了的箱子 流彈 兩個家 灶君與財神 良鄉(xiāng)栗子 一個追憶 送殯的歸途 第二輯 白馬湖之冬 春的歡悅與感傷 黃包車禮贊 做了父親 我的中學時代 光復雜憶 我之于書 緊張氣氛的回憶 中年人的寂寞 試煉 早老者的懺悔 寄意 一個從四川來的青年 一個夏天的故事 近事雜感 徹底 致文學青年 “自學”和“自己教育” 教育的背景 第三輯 《平屋雜文》自序 《子愷漫畫》序 《文章作法》序 《愛的教育》序 聞歌有感 談吃 幽默的叫賣聲 文學的力量 一種默契 學齋隨想錄 中國的實用主義 讀書與瞑想 文藝隨筆 第四輯 魯迅翁雜憶 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弘一法師之出家 弘一大師的遺書 懷晚晴老人 白采 對了米萊的《晚鐘》 阮玲玉的死 讀詩偶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