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知道自己來自何處,去往哪里,但面對《愛呀一定要幸福(最柔軟的時光在路上)》里的故事時,似乎能聽到心靈深處的召喚,開始與過去和未來進行一場時空對話,讓人的心緒遠離煩亂。就像大樹的枝葉,縱然風雨來襲,也滿是綠意,活得很有底氣,那是生命該有的根深葉茂的姿態(tài)。 《愛呀一定要幸福(最柔軟的時光在路上)》這些流傳了百年的文字,歲月沉淀過,自有其芳華。內(nèi)心雜亂紛爭的時候,讀一讀,當心底泛起漣漪,人就不會麻木,書中的愛會溫暖我們,以及周圍的人。 其實,活著不光是狠狠愛自己,也要狠狠地愛所有值得我們付出的人和事。有愛的世界,是幸福的。 心生安定,事事入心,如一汪淺淺的清泉。驟雨初歇的時候。照見世間萬千。本書由張初主編。 作者簡介: 張初,資深翻譯人,國內(nèi)多家報刊專欄作者,長居京城,尤喜與外國文學打交道,參與翻譯《麥田守望者》《洛麗塔》《簡·愛》《老人與海》《野性的呼喚》等經(jīng)典名著。 目錄: 秋冬的寂寞 風箏 沒有秋蟲的地方 冬天 秋林晚步 漸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寂寞 蛛絲和梅花 故鄉(xiāng)與遠方 黃梅時節(jié) 黃昏 織席記 紫藤蘿瀑布 故鄉(xiāng)的榕樹秋冬的寂寞 風箏 沒有秋蟲的地方 冬天 秋林晚步 漸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寂寞 蛛絲和梅花 故鄉(xiāng)與遠方 黃梅時節(jié) 黃昏 織席記 紫藤蘿瀑布 故鄉(xiāng)的榕樹 不死鳥 小紅門 八月的故鄉(xiāng)——你好 板橋上的鄉(xiāng)愁 此岸,彼岸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 雪 想起那一年的湖 炊煙是什么? 鼓浪嶼的空氣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 宋朝的雨 把心丟失又何妨? 唯一的龐貝 四季的美 密西西比河風光 心靈苦旅 石頭下面的一顆心 孤獨 一撮泥土 蟋蟀 富士的黎明 母親頌 兩個世界兩條路 笑與淚 田園詩情 赤腳的孩子 蝸牛 兩條路 真理與永恒 生活 童年時代的一顆犀 人生的真諦 大海 冬之頌 父親的手 花香滿徑 可愛的地球 如幻的月光 施會的樹 青年參考 如果那是個易感的詩人,他的清淚當潸然滴上襟袖;如果他是個少年,便又在冥茫之下生出惆悵的心思。 “枯桑葉易零,疲客心驚!今茲亦何早,已聞絡(luò)緯嗚。迥風滅且起,卷蓬息復正!傥锓绞捝鴩@從此生!”中國文人以“秋”為肅殺凄涼的季節(jié),所以天高日回,煙霏云斂的話,常常在詩文中可以讀到。實在由一個豐縟的盛夏,轉(zhuǎn)移到深秋,便易覺到蕭凄之感。登山臨水,偶然看見清脫的峰巒,澄明的潭水,或者一只遠飛的孤雁,一片墮地的紅葉,……這須臾中的間隔,便有“物謝歲微”,撫賞怨情的滋味,充滿心頭!因為那凋零的,掃落的,蕭瑟的,冷靜的景物,自然的搖落,是凄零的聲,灰淡淡的色,能夠使你彈琴沒有諧調(diào),飲酒失卻歡情。 “春”以花艷,“夏”以葉鮮,說到“秋”來,便不能不以林顯了;ㄓ鋴甥悾~欲其密茂,而林則以疏、以落而愈顯,茂林,密林,叢林,固然是令人有蒼蒼翳翳之感,然而究不如禿枯的林木,在那些曲徑之旁,飛蓬之下;分外有詩意,有異感,疏枝,霜葉之上,有高蒼而帶有灰色面目的晴空,有絡(luò)緯,蟪蛄以及不知名的秋蟲凄鳴在森下;蛘呤翘旌囊埃蛘呤侨漳呵逑,在這種地方偶然經(jīng)過,楓樹、白楊的挺立,樸疏小樹的疲舞,加上一聲兩聲的昏鴉、寒蟲,你如果到那里,便自然易生凄寥的感動。常想人類的感覺難得將精神的人說個詳盡。從前見太侔與人信中說:心理學家多少年的苦心的發(fā)明,恒不抵文學家一語道破,……所以像為時令及景物的變化,而能化及人的微妙的感覺,這非容易說明的。實感的精妙處,實非言語學問所能說得出,解得透。心與物的應感,時既不同,人也不相似!皳嵋押鲎孕,沉吟為誰故?”即合起古今來的詩人,又哪一個能夠說得毫無執(zhí)礙呢?還是向秋林下作一遲回的尋思吧。是在一抹的密云之后,露出淡赭色的峰巒,那里有陂陀的斜徑,由蕭疏打槍中穿過。矯立的松柏,半落葉子的杉樹,以及幾行待髡的秋柳,……那亂石清流邊,一個人兒獨自在林下徘徊,一色是淡黃的,為落日斜映,現(xiàn)出凄迷朦朧的景象,不問便知是已近黃昏了。——這已近黃昏的秋林獨步,像是一片凄清的音樂由空中流出。 “殘陽已下,涼風東升,偶步疏林,落葉隨風作響,如訴其不勝秋寒者!……”這空中的畫幅的作者,明明用詩的散文告訴我們秋林下的幽趣,與人的密感。遠天下的鳴鴻,秋原上的枯草,正可與這秋林中的獨行者相慰寂寞。 秋之凄戾,晚之默對,如果那是個易感的詩人,他的清淚當潸然滴上襟袖;如果他是個少年,對此疏林中的暝色,便又在冥茫之下生出惆悵的心思,在這時所有的生動,激憤,憂切,合成一個密點的網(wǎng)子,融化在這秋晚的幢憬的景物之中,拾不起的剪不斷的,丟不下的只有凄凄的微感;……這微感卻正是詩人心中的靈明的火焰!它雖不能燒卻野草,使之燎原,然而那無憑的,空虛的感動,已經(jīng)在暮色清寥中,將此奇秘的宇宙,融化成一個原始的中心。 一切精微感覺的迫壓,我們只有“不勝”二字足以代表。若使完全容納在心中,便無復洋溢有余的尋思:若使它隔得我們遠遠的,至多也不過如看風景畫片值得一句贊嘆。然而身在實感之中,又若“不勝”秋寒,而落葉林下的人兒,恐怕也覺得“不勝秋”了!況且那令人眷戀悵尋的黃昏,又加上一層凋零的肅殺的意味呢!真的,這一幅小小的繪畫,將我的冥思引起。疏言畫成贈我,又值此初秋,令人坐對著畫兒,遙聽著海邊的落葉聲,焉能不有一點莫能言說的惆悵!P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