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與重”文叢,全新閱讀視角下品讀普魯斯特的創(chuàng)作幻想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是法國當代頗有影響力的文學批評家和作家讓-皮埃爾.里夏爾研究普魯斯特的重要著作。 讓-皮埃爾·里夏爾的文學批評的理論基礎是胡塞爾的現象學,強調對文本的"直觀"和"體驗",著重探討個別現象,而不是普遍的范疇。他還繼承了加斯東.巴什拉的主題批評,從文本的表層"現象"(主題)分析入手,努力尋找文本深層的主題網絡。讀者(批評家)在文本這個客體中與作者相遇,在感覺和意識世界中進行兩個主體間的互動和交流,由此把握作者的意識或想象世界的結構。 《普魯斯特與感性世界》一書對國內的普魯斯特研究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我們的欲念,像一個單一的和弦,無論多卑微,都包含了構成我們生活的基礎音符!逼蒸斔固夭痪褪峭ㄟ^這種表述向我們指出閱讀其作品的一種方法嗎?也就是從(寫作/生活)經歷的每時每刻之中敏銳、獨特的地方出發(fā),重新聆聽這段基礎旋律的每個音符。而在文字里,對每個“薄欲”進行描述,從中得出幾個感性或欲力的重要形象,這些形象以其特定的方式將欲望推出水面。 這是一部如布滿神經元般敏感而復雜的作品。通過將符號學以及精神分析這兩種相近的研究方法與主題批評巧妙結合,讓-皮埃爾·里夏爾在本書中構建了傾入普式欲望的三大主要版塊,試圖重鋪閱讀普魯斯特世界的藍圖:物質(或硬稠度之欣快感),意義(或闡釋之物),形式(或感性世界的構建之辭以及小說撰寫的筆墨之功)。這項巨大的解析工程,不但毫無冗長贅述之感,還引入一種全新的閱讀視角,猶如在顯微鏡下品讀普魯斯特的創(chuàng)作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