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


作者:惜珍;徐堅一 攝     整理日期:2016-07-20 19:26:21

1. 《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全三冊)》是海派女作家惜珍十余年來探尋上海64條一類風貌保護道路的結晶,也是她對那些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不懈尋訪后的解讀。本書為其中之一。2. 本書中20幅手繪地圖,102張全彩影像照片,形象地記錄了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中的20條,精彩呈現(xiàn)了這些經(jīng)典馬路及其馬路上的老建筑。書中另附精心制作的二維碼,讀者可同步體驗線上閱讀。3. 上海女人寫上海,自然是別具韻味。長期積累的豐厚的有關上海的故事融入這位女作家感性的文字中,具有青花瓷般的質(zhì)感,讀者從中可以穿越時空窺見這些馬路的前世今生。4. 通過本書的出版,有關上海的馬路及上海馬路上的人和建筑的故事將通過時間的隧道,由作者揭開那些塵封的往事。這既是對上海歷史文化地理的深度挖掘,也是對上海馬路歷史文化的深度研究和人文關懷。 
本書簡介:
  本書是作家惜珍十余年來探尋上海64條一類風貌保護道路的結晶,也是她對那些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不懈尋訪后的解讀。書中選取了上海64條經(jīng)典的馬路中的20條,這20條馬路主要分布在黃浦區(qū)和虹口區(qū),這些馬路及其馬路上的經(jīng)典建筑在書中均以圖文相生的形式予以呈現(xiàn)。作者用尋寶者的精神和探索者的眼光呈現(xiàn)了這20條永不拓寬的馬路的前世今生;用紀實的筆法,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將這些上海馬路的萬種風情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些馬路都是上海歷史街區(qū)的保護地標,作者用文字,用故事保留了這些馬路耐人尋味的一面。
  作者簡介:
  惜珍本名朱惜珍,作家。因為迷戀文字,大學選擇的是中文專業(yè),做過記者、編輯。這個喝著黃浦江水長大的女作家,深愛上海這座城市。惜珍的寫作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她早期的寫作以小說為主,其代表作有《不和諧的和弦》、《長亭短亭》、《不說也罷》、《尋找感覺》、《我不再認識你》、《拒絕浪漫》、《迷失在麗娃河畔》等。從2003年開始,惜珍的目光轉(zhuǎn)向上海的城市文化,開始了上海歷史與人文的非虛構寫作,先后著有《海上學人——一蓑煙雨任平生》、《上海的馬路》、《品味老字號》、《永不飄散的風情——上海的歷史文化風貌區(qū)》、《花園洋房的下午茶——上海的保護建筑》、《梧桐深處的別戀——上海的經(jīng)典園林》、《上海老板》、《在上海尋找上!贰ⅰ蹲哌M草根藝人》等專著。
  目錄:
  中山東一路:上海歷史的見證
  南京東路:舉世矚目的中華第一街
  北京東路:老上海的中資金融街
  福州路:花開花落中書香不散
  漢口路:那些難忘的城市記憶
  廣東路:上海近現(xiàn)代史的縮影
  江西中路:城市文明見證地
  九江路:低調(diào)的華麗蔓延一路
  圓明園路:恬淡如菊的外灘源
  香港路:留存原生態(tài)城市記憶
  滇池路:狄更斯筆下的英倫街道
  思南路:被喚醒的睡美人
  香山路:彌漫歐洲鄉(xiāng)村風情
  皋蘭路:詩人氣質(zhì)蔓延一路
  雁蕩路:淮海路的后花園中山東一路:上海歷史的見證南京東路:舉世矚目的中華第一街北京東路:老上海的中資金融街福州路:花開花落中書香不散漢口路:那些難忘的城市記憶廣東路:上海近現(xiàn)代史的縮影江西中路:城市文明見證地九江路:低調(diào)的華麗蔓延一路圓明園路:恬淡如菊的外灘源香港路:留存原生態(tài)城市記憶滇池路:狄更斯筆下的英倫街道思南路:被喚醒的睡美人香山路:彌漫歐洲鄉(xiāng)村風情皋蘭路:詩人氣質(zhì)蔓延一路雁蕩路:淮海路的后花園四川北路:以文化馳名的商業(yè)街山陰路—祥德路:海派文化集聚地甜愛路:風情著別人的風情溧陽路:虹口文脈的縮影舟山路:中國的小維也納前言自序
  惜珍
  馬路是城市的經(jīng)脈,要了解一個城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到它的馬路上去走一走。
  2007年6月,上海中心城區(qū)內(nèi)144條道路和街巷被列為風貌保護道路,其中64條風貌保護道路為永不拓寬的道路。這64條馬路將作為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和象征,給以原汁原自序惜珍馬路是城市的經(jīng)脈,要了解一個城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到它的馬路上去走一走。 2007年6月,上海中心城區(qū)內(nèi)144條道路和街巷被列為風貌保護道路,其中64條風貌保護道路為永不拓寬的道路。這64條馬路將作為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和象征,給以原汁原味的整體保護;同時,嚴格控制原有道路的寬度,并加強對沿線建筑、市容、綠化及環(huán)境的管理。這意味著今后不會為了拓寬道路而拆掉被保護的老建筑,上海舊區(qū)的馬路和馬路景觀將得到永久性的保護。上海的馬路作為城市最基本的元素,不少依舊保留著東、西方兩種文化碰撞的特殊符號,鑲嵌著東、西方兩種文明互相包容的印跡。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便是其中的典型。這些馬路是建筑文化在城市發(fā)展中的演繹,和上海城市的特點密切相連。首先是多元性。上海處于中、西文化碰撞交匯的中心,形成了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態(tài)勢,體現(xiàn)在建筑風格上,同樣也是神態(tài)各異,多姿多彩。其次是商業(yè)性。商業(yè)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城市格局中的商業(yè)特點,與上海日益發(fā)達的商業(yè)活動相適應,各種功能、各類風格的馬路和建筑應運而生,反映在建筑形態(tài)上又有一種追求時尚、講究實用的特征。因此,這些永不拓寬的馬路是展示上海城市發(fā)展脈絡、延續(xù)城市文化的物質(zhì)載體,它們集中體現(xiàn)了上海城市的精華和神韻,濃縮了上海的歷史印象。上海的馬路是上海開埠以來所謂大都會風格的又一個解讀這座城市的密碼。馬路兩旁林立著的法國梧桐是上海馬路的標志,而馬路深處的花園洋房和歐式廊柱背后攀滿藤蘿的庭院溢出的是最純正的上海味道。這些年來,我到國外一些城市旅行,不管是在美國,在新加坡,還是在俄羅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對看到的那些異國建筑都有似曾相識之感,它們時時讓我想起上海。難怪有人說,在上?梢宰鲆淮尾怀鲞吘车某鰢。20世紀初上海南京路就號稱是“最世界主義的馬路”。老上海留下了許多美輪美奐的異域風格的建筑,幾乎沒有一個城市能像上海那樣擁有全世界各國風格的建筑,這是海納百川的上海的城市特質(zhì)。建筑是城市的靈魂與歷史的寫照,當我漫步在紐約的第五大道上,感覺這里竟然與上海的外灘如此相像,到處是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人就像走在峽谷中一樣。但紐約怎么能和外灘比呢?中山東一路毗鄰黃浦江,這條上海的母親河讓生硬的建筑變得柔和了許多,也讓馬路有了透氣的空間,這是上海特殊的歷史與人文賦予馬路的靈魂與氣質(zhì)。上海最有特色、風格最多樣化的建筑,就是坐落在城市中心馬路兩側(cè)的20世紀20年代建造的花園住宅。由于當時上海的繁華,這些住宅的主人充滿了神奇的經(jīng)歷,也賦予了這些建筑本身浪漫、神秘的色彩,留給后人啟示和無限的遐想。承載著城市記憶的上海馬路總有訴說不盡的故事,路上寫滿的歷史滄桑彌漫著令人沉醉的懷舊氣息。如今,它們完美和諧地融合了許多時尚元素,就顯得更加風姿綽約、楚楚動人。于是,這些馬路成了我們進入過去的一個通道,通過它們,我們有幸和老上海幽會。如果你想看一看最有歷史底蘊的上海以及最真實、最原生態(tài)的上海人,就必須走一走上海馬路上隱藏著的石庫門弄堂,這些石庫門以它特有的建筑特色,開創(chuàng)了這種適合于寸土寸金之地的上海市民居住的海派建筑范例。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分布在上海的各個區(qū)內(nèi),以徐匯區(qū)為最多,其次是黃浦區(qū),還有一些是跨區(qū)的。我把這64條馬路按其所在區(qū)域分為3本來寫。《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一)》中涉及的馬路主要分布在黃浦區(qū)和虹口區(qū),共20條馬路,其中黃浦區(qū)15條,虹口區(qū)5條!队啦煌貙挼纳虾qR路(二)》中的馬路主要位于徐匯區(qū)、靜安區(qū)和長寧區(qū),共24條馬路。其中徐匯區(qū)21條馬路,靜安區(qū)1條馬路,長寧區(qū)兩條馬路!队啦煌貙挼纳虾qR路(三)》主要為跨區(qū)的馬路,共20條馬路。這三本書既各自獨立又互相關聯(lián),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因我探尋這64條一類風貌保護道路的時間跨度較大,文中部分建筑入駐單位、商家等相關信息和寫作對象的現(xiàn)狀可能有所變動,在此一并說明。如果你想從骨子里了解上海,那么請打開這3本書,跟隨我到上海的這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上去走一走,感受這些路上曾經(jīng)的滄桑,看一看那些老房子,品一品那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故事,從今往后,上海對你而言將不再陌生。





上一本:歷史·記憶·生產(chǎn):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文化研究 下一本:新視野下的文化與世界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的作者是惜珍;徐堅一 攝,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