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著名作家梁衡文學創(chuàng)作以來各個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五十年來關(guān)于閱讀與寫作的70篇文章。較為全面的闡述了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歷程與心得。梁衡在新聞與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都是獨樹一幟,后期創(chuàng)作的政治散文及人物散文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現(xiàn),因此,作品大多視野宏闊,充滿磅礴氣勢。作品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體,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和時代氣息。本書中的文學研究文章首次結(jié)集出版,有著一定的市場號召力。 本書簡介: 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選了中學和大學的語文課本。七年前梁衡出版了散文集《覓渡》,由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出版至今廣受好評。本書是《覓渡》的長級版,收錄了梁衡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評論與寫作體會。全書分為“偉人如山”“青史如鏡”“山川如我”“人生之美”“域外之風”“為文之道”六個部分,幾乎囊括了他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雜文與研究。尤其是在保留老版精華的同時,收錄了七年來他新發(fā)表的、在全國引起反響的多篇散文。本書既適合廣大文學愛好者閱讀,也大學生和中學生提升文學素養(yǎng),提高寫作水平的指導讀物。 作者簡介: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長期從事新聞工作,曾任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全國記協(xié)特邀理事、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委會委員、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總顧問。著有新聞三部曲:《記者札記》《評委筆記》《總編手記》及《梁衡新聞作品導讀》。散文集《覓渡》《洗塵》《把欄桿拍遍》《千秋人物》等?茖W史章回小說《數(shù)理化通俗演義》、寫作研究集《為文之道》、政論集《文風四談》《干部修養(yǎng)談》等。出版有《梁衡文集》九卷。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提名獎、全國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全國好新聞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代表作有《覓渡,覓渡,渡何處》《大無大有周恩來》等。先后有《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跨越百年的美麗》《把欄桿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選大、中、小學課本。 目錄: 偉人如山 覓渡,覓渡,渡何處?/2 假如毛澤東去騎馬/8 韶山毛澤東圖書館記/28 紅毛線,藍毛線/33 這思考的窯洞/40 大無大有周恩來/46 周恩來讓座/65 一座小院和一條小路/70 鄧小平的堅持/77 張聞天:一個塵封垢埋卻愈見光輝的靈魂/80 二死其身的彭德懷/103 青史如鏡 把欄桿拍遍/112偉人如山覓渡,覓渡,渡何處?/2假如毛澤東去騎馬/8韶山毛澤東圖書館記/28紅毛線,藍毛線/33這思考的窯洞/40大無大有周恩來/46周恩來讓座/65一座小院和一條小路/70鄧小平的堅持/77張聞天:一個塵封垢埋卻愈見光輝的靈魂/80二死其身的彭德懷/103 青史如鏡把欄桿拍遍/112亂世中的美神/120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137讀韓愈/142讀柳永/148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154秋風桐槐說項羽/163左公柳,西北天際的一抹綠云/169梁思成落戶大同/182山川如我晉 祠/190樹殤、樹香與樹緣/194泰山,人向天的傾訴/201武夷山,我的讀后感/207武當山,人與神的杰作/211冬日香山/216烏梁素海,帶傷的美麗/219天星橋,橋那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224榆林紅石峽記/230壺口瀑布/232長島讀海/235鐵鍋槐 /241 人生之美心中的桃花源/246百年明鏡季羨老/267追尋那遙遠的美麗/276萬里長城一紅柳/284母親石/290你不能沒有家/292百年革命 三封家書/297大渡河上三首歌/303康定情歌后面的不了情/309以后這樣的人不多了/314跨越百年的美麗/318 域外之風特利爾的幽靈/324死與生的吻別/332在歐洲看教堂/336和秋相遇在莫斯科/340平壤的雪/343印度的花與樹/345佩萊斯王宮記/349普京獨行在空曠的大街上/354 為文之道提倡寫大事大情大理/360書籍是知識的種子/365文章為思想而寫/369為文第一要激動/372美文是怎樣寫成的/375書與人的隨想/407影響中國歷史的十篇政治美文/411 我在幾篇談散文的文章中,提出了一個看法:在中國散文壇上有兩個流派。一個是“松散派”,另一個是“經(jīng)營派”。我還指出,在中國文學史上,散文大家的傳世名篇無一不是慘淡經(jīng)營的結(jié)果。我竊附于“經(jīng)營派”。我認為,梁衡也屬于“經(jīng)營派”,而且他的“經(jīng)營”無論思想內(nèi)容還是藝術(shù)表現(xiàn)都非同尋常。難得他總能將這一種政治抱負,化作美好的文學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無第二人。——季羨林覓渡,覓渡,渡何處?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紀念館我已經(jīng)去過三次。從第一次看到那個黑舊的房舍,我就想寫篇文章。但是六個年頭過去了,還是沒有寫出。瞿秋白實在是一個謎,他太博大深邃,讓你看不清摸不透,無從寫起但又放不下筆。去年我第三次訪瞿秋白故居時正值他犧牲60周年,地方上和北京都在籌備關(guān)于他的討論會。他就義時才36歲,可人們已經(jīng)紀念了他六十年,而且還會永遠紀念下去。是因為他當過黨的領(lǐng)袖?是因為他的文學成就?是因為他的才氣?是,又不全是。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遠讀不完的名畫。我第一次到紀念館是1990年。紀念館本是一間瞿家的舊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條河,河上有一橋叫覓渡橋。一聽這名字我就心中一驚,覓渡,覓渡,渡在何處?瞿秋白是以職業(yè)革命家自許的,但從這個渡口出發(fā)并沒有讓他走出一條路。“八七會議”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書生之肩,挑起了統(tǒng)率全黨的重擔,發(fā)出武裝斗爭的吼聲。但是他隨即被王明,被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后來在長征時又借口他有病,不帶他北上。而比他年紀大身體弱的徐特立、謝覺哉等都安然到達陜北,活到了建國。他其實不是被國民黨殺的,是為“左傾”路線所殺。是自己的人按住了他的脖子,好讓敵人的屠刀來砍。而他先是仔細地獨白,然后就去從容就義。如果瞿秋白是一個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聲:“你朝爺爺砍吧,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也許人們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個書生啊,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氣但又有幾分蒼白的面容。他一開始就不是舞槍弄刀的人。他在黃埔軍校講課,在上海大學講課,他的才華熠熠閃光,聽課的人擠滿禮堂,爬上窗臺,甚至連學校的老師也擠進來聽。后來成為大作家的丁玲,這時也在臺下瞪著一雙稚氣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樣折服了一代人。后來成為文化史專家、新中國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當時準備結(jié)婚,想求秋白刻一對印,秋白開的潤格是五十元,鄭付不起轉(zhuǎn)而求茅盾;槎Y那天,秋白手提一手絹小包,說來送禮金五十元,鄭不勝惶恐,打開一看卻是兩方石印,可想他當時的治印水平。秋白被排擠離開黨的領(lǐng)導崗位之后,轉(zhuǎn)而為文,短短幾年他的著譯竟有五百萬字。魯迅與他之間的敬重和友誼,就像馬克思與恩格斯一樣的完美。秋白夫婦到上海住魯迅家中,魯迅和許廣平睡地板,而將床鋪讓給他們。秋白被捕后魯迅立即組織營救,他就義后魯迅又親自為他編文集,裝幀和用料在當時都是第一流的。秋白與魯迅、茅盾、鄭振鐸這些現(xiàn)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齊肩至頂?shù)陌。他應該知道自己身軀內(nèi)所含的文化價值,應該到書齋里去實現(xiàn)這個價值。但是他沒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黨瀕于滅頂,他振臂一呼,躍向黑暗。只要能為社會的前進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舉全身而自燃。他的俄文水平在當時的中國是數(shù)一數(shù)二了,他曾發(fā)宏愿,要將俄國文學名著介紹到中國來,他犧牲后魯迅感嘆說,本來《死魂靈》由秋白來譯是最合適的。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和秋白同時代的有一個人叫梁實秋,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寫悠閑文字,被左翼作家批評為“抗戰(zhàn)無關(guān)論”。他自我辯解說,人在情急時固然可以操起菜刀殺人,但殺人畢竟不是菜刀的使命。他還是一直弄他的“純文學”,后來確實也成就很高,一人獨立譯完了《莎士比亞全集》,F(xiàn)在,當我們很大度地承認梁實秋的貢獻時,更不該忘記秋白這樣的,情急用菜刀去救國救民,甚至連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撲上去的人。如果他不這樣做,留把菜刀作后用,留得青山來養(yǎng)柴,在文壇上他也會成為一個甚至十個梁實秋。但是他沒有。如果瞿秋白的骨頭像他的身體一樣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認罪,那么歷史也早就忘了他。革命史上有多少英雄就有多少叛徒。曾是共產(chǎn)黨總書記的向忠發(fā)、政治局委員的顧順章,都有一個工人階級的好出身,但是一被逮捕,就立即招供。此外像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等高干,還可以舉出不少。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軀演出了一場泰山崩于前而不驚的英雄戲。他剛被捕時敵人并不明他的身份,他自稱是一名醫(yī)生,在獄中讀書寫字,連監(jiān)獄長也求他開方看病。其實,他實實在在是一個書生、畫家、醫(yī)生,除了名字是假的,這些身份對他來說一個都不假。這時,上海的魯迅等正在設法營救他。但是一個聽過他講課的叛徒終于認出了他。特務乘其不備突然大喊一聲:“瞿秋白!”他卻木然無應。敵人無法只好把叛徒拉出當面對質(zhì),這時他卻淡淡一笑說:“既然你們已認出了我,我就是瞿秋白。過去我寫的那份供詞就權(quán)當小說去讀吧。”蔣介石聽說抓到了瞿秋白,急電宋希濂去處理此事。宋在黃埔時聽過他的課,執(zhí)學生禮,想以師生之情勸其降,并派軍醫(yī)為之治病。他死意已決,說:“減輕一點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當一個人從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義之后,他就獲得了最大的堅強和最大的從容。這是靠肉體的耐力和感情的傾注所無法達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軌道的延伸一樣堅定。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向來是以理行事,所謂士可殺而不可辱。文天祥被捕,跳水、撞墻,唯求一死。魯迅受到恐嚇,出門都不帶鑰匙,以示不歸之志。毛澤東贊揚朱自清寧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粉。秋白正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已達到自由階段的知識分子。蔣介石見威脅利誘實在不能使之屈服,遂下令槍決。刑前,秋白唱《國際歌》,唱紅軍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場,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盤腿席地而坐,令敵開槍。從被捕到就義,這里沒有一點死的畏懼。如果瞿秋白就這樣高呼口號為革命獻身,人們也許還不會這樣長久地懷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臨死前又搶著寫了一篇《多余的話》,這在一般人看來真是多余。我們看他短短的一生斗爭何等堅決:他在國共合作中對國民黨右派的批駁,在黨內(nèi)對陳獨秀右傾路線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會議,決定武裝斗爭,永遠功彪史冊;他在監(jiān)獄中從容斗敵,最后英勇就義,泣天地動鬼神。這是一個多么完整的句號。但是他不肯,他覺得自己實在渺小,實在愧對黨的領(lǐng)袖這個稱號,于是用解剖刀,將自己的靈魂仔仔細細地剖析了一遍。別人看到的他是一個光明的結(jié)論,他在這里卻非要說一說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陰影。這又是一種驚人的平靜。就像敵人要給他治病時,他說,不必了。他將生命看得很淡。現(xiàn)在為了做人,他又將虛名看得很淡。他認為自己是從紳士家庭,從舊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與舊的斗爭中受著煎熬,在文學愛好與政治責任的抉擇中受著煎熬。他說以后舊文人將再不會有了,他要將這個典型、這個痛苦的改造過程如實地錄下,獻給后人。他說過:“光明和火焰從地心里鉆出來的時候,難免要經(jīng)過好幾次的嘗試,試探自己的道路,鍛煉自己的力量。”他不但解剖了自己的靈魂,在這《多余的話》里還囑咐死后請解剖他的尸體,因為他是一個得了多年肺病的人。這又是他的偉大,他的無私。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歷史,極力隱惡揚善。特別是一些地位越高的人越愛這樣做,別人也幫他這樣做,所謂為尊者諱。而他卻不肯。作為領(lǐng)袖,人們希望他內(nèi)外都是徹底的鮮紅,而他卻固執(zhí)地說,不,我是一個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實驗的一部分。當我們只看他的事業(yè),看他從容赴死時,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當我們再看他對自己的解剖時,他更是一座下臨深谷的高峰,風鳴林吼,奇絕險峻,給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個內(nèi)心既縱橫交錯,又坦蕩如一張白紙的人。我在這間舊祠堂里,一年年地來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著當年門前的小河,河上來往覓渡的小舟。秋白就是從這里出發(fā),到上海辦學,去會魯迅;到廣州參與國共合作,去會孫中山;到蘇俄去當記者,去參加共產(chǎn)國際會議;到漢口去主持八七會議,發(fā)起武裝斗爭;到江西蘇區(qū)去,主持教育工作。他生命短促,行色匆匆。他出門登舟之時一定想到“野渡無人舟自橫”,想到“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那是一種多么悠閑的生活,多么美的詩句,是一個多么寧靜的港灣。他在《多余的話》里一再表達他對文學的熱愛,他多么想靠上那個碼頭。但他沒有,直到臨死的前一刻他還在探究生命的歸宿。他一生都在覓渡,可是到最后也沒有傍到一個好的碼頭,這實在是一個悲劇。但正是這悲劇的遺憾,人們才這樣以其生命的一倍、兩倍、十倍的歲月去紀念他。如果他一開始就不鬧什么革命,只要隨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也會成為著名的作家、翻譯家、金石家、書法家或者名醫(yī)。梁實秋、徐志摩現(xiàn)在不是尚享后人之饗嗎?如果他革命之后,又撥轉(zhuǎn)船頭,退而治學呢,仍然可以成為一個文壇泰斗。與他同時代的陳望道,本來是和陳獨秀一起籌建共產(chǎn)黨的,后來退而研究修辭,著《修辭學發(fā)凡》,成了中國修辭第一人,人們也記住了他。可是秋白沒有這樣做。就像一個美女偏不肯去演戲,一個高個兒男子偏不肯去打籃球。他另有所求,但又求而無獲,甚至被人誤會。一個人無才也就罷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罷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沒有干成,這才叫后人惋惜。你看岳飛的詩詞寫得多好,他是有文才的,但世人只記住了他的武功。辛棄疾是有武才的,他年輕時率一萬義軍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不用他,他只能“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后人也只知他的詩才。瞿秋白以文人為政,又因政事之敗而反觀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義再不說什么,也許他早已沒入歷史的年輪。但是他又說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話,他覺得探索比到達更可貴。當年項羽兵敗,雖前有渡船,卻拒不渡河。項羽如果為劉邦所殺,或者他失敗后再渡烏江,都不如臨江自刎這樣留給歷史永遠的回味。項羽面對生的希望卻舉起了一把自刎的劍,秋白在將要英名流芳時卻舉起了一把解剖刀,他們都把行將定格的生命的價值又推上了一層。哲人者,寧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秋白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