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作者陳東有的博文隨筆集,作者將自己五年來的博客散文進行編輯整理,內(nèi)容包括下放勞動時的所聞所感、生活中喜怒哀樂的獨特感悟、給自己的書和朋友的書寫的序跋等,作者在書中暢談對愛情、友情、親情的深刻理解,討論了文化、哲學、經(jīng)濟、社會、人生、宗教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本書體例豐富完整,文字流暢生動,情感真摯樸實,體現(xiàn)了“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的超脫通達氣派。 本書簡介: 感恩天地君親師——憶祖母天者,立命之體也;地者,安身之基也;君者,我之國家也;親者,生我育我之源也;師者,教我之人也。首要感恩者,我之天、地、君、親、師也!今天是感恩節(jié),好幾位朋友,包括過去的學生,給我發(fā)來節(jié)日的問候。我非常感謝他們,感謝他們?yōu)槲姨崃藗醒:他們中有工作很忙的,工作再忙,別忘了感恩;他們中還有生活拮據(jù)的,生活再難,別忘了感恩。我們當然要感恩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知恩不報非君子,有恩不謝真小人。但是有句老話要提起,那就是感恩天地君親師。天下惟大者,天地君親師。這里不是簡單地重復傳統(tǒng)社會的概念,而是對我中華民族思想精華的再理解。天者,立命之體也;地者,安身之基也;君者,我之國家也;親者,生我育我之源也;師者,教我之人也。無天,我無以呼吸;無地,我無以站立;無國,我何以有家;無親,我怎能為人;無師,我難以有智。感恩,先要謝天、謝地、謝君、謝親、謝師。大恩大德者,無可比之于天地君親師。首要感恩者,我之天、地、君、親、師也!祖母,父親的母親,北方人稱之為奶奶,我們南方人叫婆婆。婆婆去世已經(jīng)三十二年了,那年她老人家七十一歲。我們兄弟二人,是跟著婆婆長大的。在我的記憶中,是婆婆為我煮了兩個“沉砣蛋”,就是荷包蛋,并在蛋湯里滴上幾滴墨汁,看著我吃下后,領(lǐng)著我走進了小學校門。每一次開家長會,是婆婆牽著我的手去和老師交流。炎熱的夏天,她嘮叨著不許我們?nèi)ペM江游泳;寒冷的冬夜,她讓我們坐進被窩里聽她念“大雪飛飛,寫信去歸,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我在外惹禍,她也會拿起掃把揍我?guī)紫,罵上幾句。有一次,她手邊沒有掃把,趁我想跑未跑之時,揪下我頭上的軍帽,朝我的頭掄了一下。婆婆原本以為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卻見一縷血從我頭上流了下來,我只覺得頭暈。婆婆急了,抱著我問怎么回事。這只怪我頑皮,把帽子里層襯布掏了一個洞,放了一塊鐘擺進去,那就是一塊鐵,掄在頭上還有不見血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家里缺糧,主食是包菜皮,就是包心菜外面那層又老又厚難以下咽的菜皮子。主家的婆婆,每天只能先往煮飯的鼎罐里放下一把米,米爛后把飯撈出來,分成兩小碗,留給做工養(yǎng)家的公公和爸爸,然后是一大筐包菜皮倒進鼎罐,煮上好一陣,菜皮煮爛后,就是一家人一天的主食了。有時,她會在撈起來的爛飯里,抖落一小半碗到我的小碗里,讓我先吃了。那些歲月,她吃得最少,常常連包菜皮也吃不上,全家人就她出現(xiàn)了浮腫。記得“文化大革命”初期步行串聯(lián)那陣子,我只有十四歲,也和幾個鄰居同齡扯起一面小紅旗,要步行七百四十一里上井岡山。婆婆一邊幫我收拾背包,一邊再三力勸,說是快要過年了,不要出遠門,年紀小,自己照顧不了自己,等等。并許諾,過年一定多給兩角錢的壓歲錢。我沒聽她老人家的。從井岡山回來,我發(fā)了高燒。她先是拉著我去了醫(yī)院,后來又跑去佑民寺,為我求菩薩保佑。下放農(nóng)場那幾年,每次回家,都是她為我燒好一碗蛋煮線粉;每次返回農(nóng)場前,都是她早起,為我炒好一碗蛋炒飯。幾十年了,還記得最好吃的一碗飯,就是婆婆為我特做的“晚米飯蓋澆板栗紅燒肉”。在農(nóng)場里,每當有同學從南昌回來,都會聽到他們叫道:“東有,你婆婆給你帶腌菜壓肉了。”過了六十歲,婆婆老得快多了,一頭銀發(fā),讓人們尊敬。七十年代中期,我回到南昌了,她很高興,總是催著我成家,還要我叔叔為我買了一頂雙人床用尼龍蚊帳,當時是二十幾塊錢,相當于我一個月工資的三分之二,很時髦。她用一個袋子包好,里面放了一小張紅紙。她是得肺癌去世的。當時我們都不知道,也不懂。她只是常?人裕髞砜瘸隽搜,我們才急了。她的病是操勞出來的,為了我,為了我們兄弟,為了我們這個艱難的家。病重,開始臥床,她仍然掙扎著起來,點煤球爐,在煙熏中咳嗽著為全家燒飯炒菜。1977年5月,公公因患腦溢血突然去世,婆婆身體狀況就更加糟糕了,人消瘦得很快。肺部腫塊已經(jīng)突現(xiàn)出來,婆婆開始因劇痛而呻吟不止。有一天,是星期天,天氣頂好,她的氣色也不錯。她把我叫到床邊,拿出一個牛皮紙包,打開,把里面的東西一樣一樣交給我:“這是兩份工份券,可以買到自行車和縫紉機;這里還有一丈多布票,你就買滌卡做身好衣服;這是二百塊錢,結(jié)婚時買點東西給你的女朋友,就算我送給她的禮。你不聽我的話,到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我的孫媳婦在哪里!逼牌沤唤o我的這些,就是我們?nèi)业募耶敚粊営诮袢找粋普通家庭的全部的積蓄。那天,我去上班前,到了婆婆的房間里,跟她告別。我看著她,拉著她枯瘦的大手。她看著我,聲音很低微:“崽,你去上班,快去,不要誤了火車!蔽业搅藛挝簧,心里卻總不自在,總覺得有一種聲音在呼喚我:“快回家!”呼喚聲一遍又一遍,我再也堅持不住了,請了假,立即搭乘最近的一班火車回家。跑進小巷,已見鄰居們面露愁容,用手揮我快到家去。我心知婆婆不在了,三步并做一步?jīng)_進家門,只見她老人家真的已經(jīng)躺在廳堂地上的竹板床上,只是眼睛還沒閉上。她是在等我回來!我含著淚,蹲下去,幫她閉上眼,輕輕地叫著:“婆婆,我回來了!”我后悔,那天為什么要去上班。三十二年過去了,婆婆的音容笑貌仍然時時在我面前出現(xiàn)。感恩節(jié),讓我想起的第一位該感恩者,就是她老人家。她老人家是我的天,她老人家是我的地,她老人家是我的至親,她老人家是我的人生導師。我和弟弟倆每年的清明都要去婆婆墓前祭掃,輕輕告訴她老人家,我們來看她了。如果偶爾有誰在外,不能來到婆婆面前,一定要囑托另一位,別忘了幫說一句。我們時常談道:如果婆婆能活到今天,那該多好啊!不知婆婆在天之靈能否聽到我們的懷念、我們的感恩?2009.11.28快樂的“筒子樓”人們就這樣相互搭理著,飯菜就在這種搭理中很快完成了加工過程。相近的幾家人,一邊炒菜,還一邊說東談西,小到最近菜場上的菜價,大到國家的戰(zhàn)略決策。說得津津有味,飯菜還未下肚,似乎已有幾成飽了。“筒子樓”,是八九十年代一些高校為解決中青年教師住房問題而出現(xiàn)的一種住房形式。今天人們在談論“蝸居”,“筒子樓”就是“蜂居”了:一幢五六十年代建的兩層或三層的學生宿舍,每一層南向一排,北向一排,共有三四十間,每一間是十六個平方,可以放下一張床,再加個不太大的衣柜和一個五斗櫥,再就放不下什么大件了。一般是分給一對打了結(jié)婚證的青年教師,或是給一家剛調(diào)來還沒有房子的中年教工。1984年大學畢業(yè)時,我已過“而立”之年,結(jié)婚問題已經(jīng)擺上了當務之急的議事日程。第二年,正好碰上學校分“筒子樓”,“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我立即把在安義一中支援工作的女友拉回來,去街道辦打了結(jié)婚證。分給我的“新房”就是我和另三位留校的哥們的宿舍,現(xiàn)在只好請他們“拜拜”,另找棲息之地吧。這棟宿舍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大概是五六十年代建的,北面的墻磚不少都風化了。有房就比沒房強,有房就行。分給我的這間房子“美中不足”:“美”在二樓,下不見潮,上不見漏,還比別的房間大四個平方;“不足”之處,是廁所改的,是水泥地。想想,正因為是廁所改的,才比別的房子大四個平方。管它以前是廁所還是別墅,能住就行!巴沧訕恰睏l件很差。“筒子樓”里,一家只有一間房間,衛(wèi)生間是共用的,當冬天起風下雪去上衛(wèi)生間時,你會感覺到無可奈何的寒冷;廚房就在走廊上,一溜兒過去,每家門口邊上都有相似的鍋、碗、煤球爐、水壺、醬油瓶、鹽罐和早上買來的蔬菜。由于走廊兩邊都有房間,陽光進不來,只靠走廊的兩頭各有一個大窗戶能有光線進來,整個走廊就像個墨黑的大筒子,“筒子樓”由此得名,十分形象。上午十一點半鐘前后,家家開始生煤球爐時,煙氣騰騰,照明的電燈也只能見到暗紅色的鎢絲,兩頭的窗戶透射進來的光如同缺電的探照燈光。艱苦的生活并不意味著只有痛苦和憂愁,相反,“筒子樓”里經(jīng)常洋溢著真切的歡樂,住了六年多的“筒子樓”,苦中之樂讓人永遠回味。我的左鄰右舍,就我住的這一層,職業(yè)結(jié)構(gòu)特別“合理”:對面是司機葉師傅、小高夫妻倆,我愛人懷孕要生了,小葉開著小車把她送到醫(yī)院;出院時,他們兩口子一起把她母女倆接出醫(yī)院,并主動當上了干爹干媽;老涂,老電工師傅,為人熱情、爽快,整棟樓的用電故障都由他包修了,我們這種老房子,線路設(shè)計早趕不上需求了,常出問題;羅醫(yī)生,和氣可親,誰有個頭痛腦熱,只要她在家,隨叫隨到,手到病除;肖老師和趙老師,一位教中學語文,一位教小學語文,很受歡迎,我們那層樓有十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小孩上小學乃至后來上中學時都吵著要上他們的班;數(shù)學系謝老師年紀最大,被我們稱為“丐幫幫主”,哪家有困難,他都會設(shè)法協(xié)調(diào)各個方面幫助解決,他是最先搬出我們這棟“筒子樓”的,大家依依不舍,于是他十分莊重地把“丐幫幫主”的稱號交給了老涂!巴沧訕恰崩锏摹盁o冕之王”是孩子們,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跑到任何一家去和這家的孩子玩耍,還可以在這家人家里吃飯——如果他愿意,而他的父母還沒有找他的話——所以有不少孩子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我家的女兒就是其中一個,她不喜歡吃自家的飯,常去老涂家和小葉家,說是涂伯伯家的飯好吃,葉叔叔家的菜好吃,涂伯伯家的兩個姐姐好,葉叔叔家的冬冬哥哥好。記得她的幾次生日,樓上樓下來了二三十個小朋友,把我這間由廁所改的房間擠得滿滿當當,女家長們只好站在走廊里,看著歡樂的孩子們,都開心地樂了。男人們自有男人的樂趣。我家房間大四個平方,可以多放一張四方飯桌和四個方凳,再用一個屏風把床和飯桌隔開來,方便多了。胡老師、黃老師、陳老師,都是我家的?停蚴浅酝觑埡,或是晚上看書看累了,大家走到一起來,會抽煙的抽根煙,想喝茶的端杯茶,聊上個半個小時,又各自回到自己的“蜂居”。偶爾,還會搞點夜宵,喝上兩口小酒,把晚飯沒吃完的菜干掉,那是最過癮的!巴沧訕恰崩,燒飯做菜的條件是差,但是一家炒菜百家香,一家有難十家?guī)。每到下班之時,整個“筒子樓”里就熱鬧了:切菜的,刀碰砧板一片響聲大作;炒菜的,水碰滾油嘩嘩直叫喚。也有的下班后才生爐子,雖然煙氣嗆人,偶有幾聲咳嗽外,很少聽見怨聲。以下的聲音倒是時常響起,至今仍覺余味無窮:“陳老師,你們家的水開了啰!”“小李,飯都烤香了,快點!燙死人啦!”發(fā)現(xiàn)的人一邊說著,一邊把飯鍋從爐子上拿下來,不小心燙了手!罢l家辣椒炒臘肉?辣死人了,香死人了,等下要嘗嘗!薄笆俏壹遥认逻^來嘗幾塊,昨天鄉(xiāng)下人送來的!薄巴沧訕恰蹦穷^有人搭腔!巴炅耍洿蜥u油了!薄拔疫@里有。要鹽啵?”昏暗中不知是誰在搭理,醬油很快就送了過來!袄掀,你今天沒有買生姜?跟你說了多少遍!薄皠e小題大做罵老婆。我家有,洗干凈了的,拿塊去。燒魚嗎?沒有姜是沒有吃頭!痹掃沒有說完,姜已經(jīng)送到。人們就這樣相互搭理著,飯菜就在這種搭理中很快完成了加工過程。相近的幾家人,一邊炒菜,還一邊說東談西,小到最近菜場上的菜價,大到國家的戰(zhàn)略決策。說得津津有味,飯菜還未下肚,似乎已有幾成飽了。說到燒菜,各家都有自己的絕活。葉師傅的紅燒魚燒得真鮮,魚皮不破,魚湯好拌飯;涂師傅的豆泡燒肉酥松有味,外脆內(nèi)嫩;謝老師是南方人,可他的包子是典型的北方風味;趙老師的米酒釀得特別甜,出酒的那幾天,整個“筒子樓”里溢滿了酒香,真可謂是“酒香不怕‘筒子’深”;王老師的蘿卜皮腌得崩脆有聲,早餐拌稀飯最好;我們家的絕活是我愛人的炒花生米,一大盤花生米當天炒好,當天被大家吃光。“筒子樓”的公共衛(wèi)生間條件當然談不上好。首先是“安全”問題。一樓衛(wèi)生間有男有女,但是被樓梯擋了一半;二樓是女衛(wèi)生間,樓梯正面對大門;三樓是男衛(wèi)生間。每一層的廁所都修有蹲坑和小便池,兩邊門也都是敞開的,沒有遮攔。不知情的外來“內(nèi)急”先生,首先是沖上二樓,只看一邊門上的“女”標識,低頭就往自己認定的另一個門里面沖,于是多次出現(xiàn)“險情”,好在人不多,總是有驚無險。有的人“方便”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走錯了,倉惶而逃;有的好事者還會再去看看門上的標識,才發(fā)現(xiàn)兩邊都寫的是“女”字;也有“泰山壓頂不變色”者,“方便”之后還從容地說上一句“哦,走錯了”,引來已在里面“方便”的女客們一陣哄笑。公共衛(wèi)生間里沒有熱水,那時也沒有熱水器,只有一個冷水淋浴龍頭。學校公共澡堂限期限時開放,人滿為患。為此,包括大學四年,我堅持洗了十二年的冷水澡,一年四季,從春天洗到冬天,直到后來搬進了可以安裝熱水器的房子。不過,公共衛(wèi)生間是最佳的練歌場所,特別是冬天,當冷水從頭上淋下,你就唱吧,放開歌喉大聲唱,沒有觀眾,也沒有聽眾,五音不全、跑調(diào)、忘記歌詞,都是你自己的事。在自己的歌聲里,沒有寒冷,沒有痛苦,沒有憂愁,沒有艱難,哪怕雪花飄進沒有玻璃的窗戶,飄在自己冒著熱氣的身上。奇怪的是,在這里唱歌,嗓子發(fā)出的聲音特別好聽,有時還有“你歌唱來我歌和”的好事,你在里面的洗澡間唱,外面的洗臉間還有人和著你的歌聲一道唱起來,有時甚至是男女和唱。但也有人說,不是嗓子好,而是這種衛(wèi)生間里的回音條件比較好,所以唱起來好聽。這話說得也有理,只是有點傷自尊。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初的“筒子樓”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住在“筒子樓”里的人有的退了休,有的當了大教授,有的當了大領(lǐng)導,當我們碰到一起時,還會會心地回憶當年的快樂。那些孩子們現(xiàn)在也都有出息了,讀大學了,讀研究生了,找了工作了,有的已經(jīng)結(jié)婚生了孩子,當然,他們不必住“筒子樓”了!巴沧訕恰币呀(jīng)成為歷史,“筒子樓”里才有的彌足珍貴的辛苦、艱難和平等、自在、互助、同樂也再也回不來了。是呀,沒有苦,哪來的樂?艱苦中品出來的快樂是鐫刻在心靈深處永遠難忘的快樂。2010.02.07 作者簡介: 陳東有,男,1952年冬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祖籍江西豐城。1969年初中畢業(yè),1970年初下放農(nóng)場勞動。1984年江西大學中文系畢業(yè),獲文學士學位,留校任教;1990年1月獲江西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97年6月獲廈門大學史學博士學位。三十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化史、海洋社會經(jīng)濟史和管理學的教學和研究。愛好閱讀,有時也寫點散文、詩歌和小說,改編古典小說。2009年“觸網(wǎng)”寫博客,2012年開始寫微博,目前是在“新浪”和“大江”網(wǎng)上實名耕耘。 目錄: 致讀者朋友 一、感恩天地君親師 感恩天地君親師——憶祖母 關(guān)于喝墨汁的說法 祖父教我讀《三國》 跟婆婆學做豆腐乳 清明時節(jié) 我們村的傻教授 思念母校 敬愛的老師,新年好! 二、勿忘世上苦人多 照片的警示 大年初一的拜年 目錄: 致讀者朋友一、感恩天地君親師感恩天地君親師——憶祖母關(guān)于喝墨汁的說法祖父教我讀《三國》跟婆婆學做豆腐乳清明時節(jié)我們村的傻教授思念母校敬愛的老師,新年好!二、勿忘世上苦人多照片的警示大年初一的拜年我們應該為她做些什么?我的幾位老朋友再說說我的那幾位老朋友勿忘世上苦人多“人就要樂觀地生活才像個人”三、幸福的海帶湯幸福的“海帶湯”“用心創(chuàng)造幸福”快樂的“筒子樓”元宵節(jié)里的故事中秋搏餅樂尋找結(jié)婚證補辦結(jié)婚證南昌周末兩個半小時陪著老婆去買菜這就是生活四、“紅軍阿哥你慢慢走嘞”“紅軍阿哥你慢慢走嘞”東固又聽“哎呀嘞”井岡山上杜鵑紅杜鵑花與百靈鳥五、人要接地氣好新聞是這樣寫出來的人要接地氣善無大小,無不善開車也是修行寫字的小題大做“守禮、聽命、慎言”新解另一種成本核算歸去來兮科學精神與人文關(guān)懷前言致讀者朋友 我2009年11月開始在自己實名博客上發(fā)表散文,已近五年,我把生活中的許多朋友的各種各樣喜怒哀樂寫了下來,他們不少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我把自己的親人和師長對我 致讀者朋友我2009年11月開始在自己實名博客上發(fā)表散文,已近五年,我把生活中的許多朋友的各種各樣喜怒哀樂寫了下來,他們不少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我把自己的親人和師長對我大半輩子成長的影響寫了下來;我把自己的生活,包括說不盡道不明的來自鍋碗瓢盆的愛情寫了下來;我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qū)懥讼聛恚m然往往只是一點一滴,但也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我把自己曾經(jīng)下放勞動過的鄉(xiāng)村田野和農(nóng)民兄弟寫了下來,當年的磨難成了今天的精神財富;我把給自己的書和朋友的書寫的序跋送上網(wǎng),其中是自己對學問、學術(shù)的思考,字里行間流溢出對讀書問學的理解;我還把兩年多前一些網(wǎng)友對我研究《金瓶梅》的誤解作了回顧和表白;我還把與幾位先生的對話專訪奉獻給大家,我們討論了文化、哲學、經(jīng)濟、社會、人生、宗教等方面的一些問題!叭f頃縱我一葦如”,我努力以生活化的語言、接地氣的情感和問學者的思考,揚起一片情感的白帆,駕著一葉理性的小舟,誠邀朋友們一道徜徉在網(wǎng)絡的萬頃波濤之中,去認知生活、感恩天地。我努力把這博客散文寫成一杯酒,又擔心達不到酒的濃度。那就寫成一杯茶,一杯清香的家鄉(xiāng)濃茶,你我共飲,清新有味。不知不覺,竟寫了百余篇。原本說,這些雜章放在網(wǎng)上也就可以了,順其自然,或生或滅。不想幾家報紙選了不少發(fā)表,廣播電臺也播出了一些;又接某省教材編寫組編輯先生告知,某篇博文已經(jīng)作為小學生教材的候選。這都讓我深受鼓舞。2013年底,同在一個院子里上班的老趙把我的博文選出45篇,復印成冊,包上封面,上書“東有博文”,送給他的朋友們,這讓我十分感動。當年大學學兄、也是室友思政先生讀了我的不少博文,與我交流,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想法。于是,在感謝老趙、思政和一大批博友支持、關(guān)心的同時,我產(chǎn)生了選出若干篇編輯出書的想法。這個想法得到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管士光先生的熱情支持,編輯宋強先生為此書出版付出了心血,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我的博客散文不能說就一定很好,但我的出發(fā)點是希望自己產(chǎn)生的都是正能量,對自己有益于身心健康,對他人有益于平等請教,對社會有益于文明進步。當然,我也感到這些小文章中存在著不少不足,人屆花甲了,喜不喜歡憶舊嘮叨?我努力避免,盡力地貼近網(wǎng)友、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想我自己所想,寫我自己所思,述我自己所事,抒我自己所情,記我自己所友。在眾多的詩人散文家中,蘇東坡是我最喜歡者之一,我喜歡他的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曠達、豪放的性格。他的《前赤壁賦》中有“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多有氣派。一葉小舟雖微,茫茫大江雖大,我卻可以盡得天地山水之賜予。所以他老人家可以在茫然之上“飲酒樂甚,扣弦而歌之”。所以說出“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不僅是自古而今關(guān)于人與物有關(guān)系的最妙辯證,也講透了今日一個網(wǎng)友與網(wǎng)絡世界的關(guān)系。所以我為這本小書取名“萬頃縱我一葦如”!捌嫖墓残蕾p,疑義相與析”,我請諸位登上我的這一葉小舟,博文就是一杯酒,也是一杯茶,共飲之,和歌之。當快樂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時,我們選擇快樂。當寂寞是一天,交流也是一天時,我們選擇交流。交流會有情感,交流會有思想,交流中有過去,交流中更有未來。本書有一篇《聽女兒讀書》,說到女兒評論樸槿惠的自傳和日記的一段話:“雖然也有那些塵封的往事,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心路歷程,是精神的回味和思想的展現(xiàn),這是很多青年人更需要的。我也更喜歡這些,這些對我更有幫助!蔽业倪@本書不知能否得到女兒這樣的評價,哪怕有一點兒也行。出了這本小集子,把網(wǎng)絡上的話放到書面上來說,網(wǎng)友就成了書友了。書要讀,就成了讀書的朋友了,你我真性情,你我誠相待,就請大家再批評指正吧。如果大家有興趣,歡迎來到我的博客和微博之中。我在新浪網(wǎng)和大江網(wǎng)都開了實名“陳東有博客”和“陳東有微博”。實名的好處就在于文責自負,朋友好找。要說明的是,博文選用時對個別地方作了一些小改動。博文排序基本上以上網(wǎng)發(fā)表的時間為先后,也有少數(shù)幾篇為便于題材內(nèi)容分類排先后順序的,序跋小輯和專訪小輯內(nèi)的博文則以首次出版刊發(fā)時間為序,上網(wǎng)發(fā)表時間則忽略。衷心感謝一直關(guān)注和支持我的網(wǎng)友和讀者朋友們!謝謝閱讀!陳東有2015年元月于南昌西無齋“萬頃縱我一葦如”,我努力以生活化的語言、接地氣的情感和問學者的思考,揚起一片情感的白帆,駕著一葉理性的小舟,誠邀朋友們一道徜徉在網(wǎng)絡的萬頃波濤之中,去認知生活,感恩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