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為崇明文獻(xiàn)第三輯,收錄了清末崇明文人黃清憲的序跋、書信和日記等,是研究當(dāng)時地方社會文化和地方歷史的重要資料。 本書簡介: 本書為崇明清末貢生、方志專家黃清憲的文集,“半弓居”是其祖?zhèn)鞯臅S名。書稿收錄了序、跋、議、記、書信、人物小傳、墓志、祭文、日記等,于清代咸豐、同治、光緒間的歷史大事件均有涉及,對于了解此一歷史階段內(nèi)的崇明及蘇南、浙北各地的人、事、物等多有查考、參證價值。 作者簡介: 黃清憲是清末江蘇崇明(今屬上海市)人,字德卿。歲貢生。安貧力學(xué),介然自持。泛覽百家言,治古文師明歸有光,簡質(zhì)如其人。光緒初年,主纂縣志,審體例,損益舊志,詳略皆有法。著有《半弓居文集》。 目錄: 漏題2篇,為116篇),其中60篇可見于現(xiàn)存稿本,分別出自原稿本的卷六、七、八、十、十二、十三、十四,而其余58篇所在的稿本現(xiàn)在已佚?瘫舅瘴恼麦w裁有序、跋、議、記、書信、人物小傳、墓志、祭文、日記等,于清代咸豐、同治、光緒間的歷史大事件均有涉及。對這一時期崇明乃至蘇南、浙北各地人、事、物的考據(jù)、研究極富史料參考價值。上海市圖書館、崇明縣圖書館、黃清憲后裔均藏有該刻本?瘫景媸綖榘腠13行,行33字,小字雙行。單魚尾,魚尾上記書名,下標(biāo)卷數(shù)、頁次。版框19.3×11.8cm。封面有王清穆署簽的《半弓居文集》書名題字,卷首有錢鏡平、王春林所作序各一篇,曹炳麟《黃先生傳》一篇,張應(yīng)谷《候選訓(xùn)導(dǎo)黃德卿墓表》一篇;卷末有祝佐平所作跋及資助刻印人名單一份,F(xiàn)存的《半弓居文稿》(以下稱《文稿》)共三冊,封面分別題“(一)”“(二)”“(三)”。多數(shù)篇章字體為正楷,少數(shù)幾篇為行楷!段母濉罚ㄒ唬┐34篇,大約是原稿本的卷十三、十四;《文稿》(二)存58篇,大約是原稿本的卷六、七、八;《文稿》(三)存71篇,大約是原稿本的卷十、十二。合計稿本共存163篇。所存稿本內(nèi)各篇前標(biāo)示為卷六、七、八、十、十二、十三、十四,而其中的各部分內(nèi)容,不能確定即為原稿本相應(yīng)卷次的全部或部分,也不能確定其中有無其他卷次內(nèi)的文章。其中,《文稿》(一)包括卷十三“哀辭、祭文”和卷十四“雜著”,所存34篇文章中的12篇可見刻本;文稿(二)包括卷六“序下”、卷七“書上”、卷八“書下”,所存58篇文章中的23篇可見刻本;文稿(三)包括卷十“記上”、卷十二“書事”,所存71篇文章中的25篇可見刻本,F(xiàn)存《文稿》中總計有103篇未見刻本。因文稿中多有完成后又經(jīng)其本人修改之處,有的字跡模糊,草體字則更難辨認(rèn)。遇到這種情況,能夠根據(jù)上下文意確認(rèn)的盡量補(bǔ)足,而部分因文稿蛀蝕不能辨識者,只能遺憾從闕。《半弓居文稿》抄本殘稿(以下簡稱“抄本”)一冊,封面題作“(二)”。與現(xiàn)存稿本相核,知其為文稿(二)的抄本,即原稿的卷六、七、八,共58篇。抄本質(zhì)量不高,除原稿有差錯的地方一仍其舊,更有與稿本相左的地方,如“勸糴書”一文,稿本前有小字作“半弓居文稿卷之七書上”,抄本作“書下”,如“邑侯吳堇村壽序”誤作“邑侯吳堇材壽序”。然《署江南提督蘇松總鎮(zhèn)湖南某公壽序》一文,稿本中前缺381個,可據(jù)抄本補(bǔ)全。本次對《半弓居文稿》的整理工作,以民國十二年(1923年)《半弓居文集》刻本為底本,參以黃清憲手定稿本及抄本,故書名仍定為《半弓居文集》。本書第一部分為原六卷《半弓居文集》刻本,篇章順序仍按其舊,并含原刻本中的序、跋。所列 目錄: 亦從原刻本,原缺失的2篇文章題名也予補(bǔ)足。第二部分為稿本中未見于刻本的文章,依文稿(二)、文稿(三)、文稿(一)的順序,即按序、書、記、事、哀辭、祭文、雜著等各文體先后排列,大致可與原刻本各類文體的先后排列相一致。同治、光緒年間,應(yīng)聘纂修《崇明縣志》的江西臨川李聯(lián)琇(1820—1878)著有《好云樓二集》,其中收錄《崇明縣志序》《崇明縣志考證凡例》《崇明縣志小序》等。光緒間,黃清憲應(yīng)聘赴浙江預(yù)修《桐鄉(xiāng)縣志》,纂修者嚴(yán)辰在該志后序中提及黃清憲參與工作的情況,均是有關(guān)崇明及《崇明縣志》纂修過程的重要歷史文獻(xiàn)。一并作為附錄(一)。根據(jù)《半弓居文稿》中所述事跡,作《黃清憲家族大事年表》,作為本書附錄(二)。本次整理工作所用的資料由徐兵老師征集提供。整理本以通行簡體字排印,異體字、通假字徑直改正,原刻本及文稿中字句無法考實者闕以存疑!栋牍游募肥杖搿俺缑鳉v代文獻(xiàn)叢書”第三輯,由于出版計劃和操作規(guī)程的調(diào)整,應(yīng)出版社的要求,整理需在7月底前完成。工作開始于5月初,期間,恰值崇明檔案新館落成啟用,7月的大部分時間配合全館搬遷,實際用于整理工作的時間又被大大壓縮,倉促之間,難免有錯誤疏漏存在。又限于個人學(xué)識水平,舛謬錯漏必定大有所在,還請讀者批評指正。郭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