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自選唯美珍藏版,“四十年來*暢銷及*有影響的書”。 唯美珍藏版,硬精裝本,全新修訂,精美彩插,細筆手繪插圖,雙色印刷。 菩提十書“精華,禪意美文典范 名家--林清玄,臺灣作家中**產(chǎn)、獲得各類文學獎*多、連續(xù)多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名作--面對世事紛亂,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體驗和思考,將佛理修養(yǎng)化作美好心情,為讀者點燃智慧心燈。 本書簡介: “清歡三卷”是林清玄自選“菩提十書”精華,輯為《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三書。 “菩提十書”是林清玄寫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風格形成的代表作,暢銷超過百萬冊,被媒體選為“四十年來最暢銷及最有影響的書”。 面對世事紛亂,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體驗和思考,將佛理修養(yǎng)化作美好心情,為讀者點燃心燈。 《心美,一切皆美》精裝(唯美珍藏版)是“清歡三卷”系列精選之一。作者從中選文四十四篇,分編為“溫柔半兩”和“心無片瓦”兩輯,以饗讀者。文章內(nèi)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練優(yōu)美,風格清新雋永。追求超凡脫俗,淡泊清凈,充滿著禪境的喜悅,引領(lǐng)著人們進入一種質(zhì)樸尋常、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你的心靈美麗了,你看到的世間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會覺得世間萬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氣質(zhì)變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 《情深,萬象皆深》精裝(唯美珍藏版)是“清歡三卷”系列精選之二。作者從中選文三十九篇,分編為“只手之聲”和“蓮花湯匙”兩輯,以饗讀者。文章內(nèi)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練優(yōu)美,風格清新雋永。追求超凡脫俗,淡泊清凈,充滿著禪境的喜悅,引領(lǐng)著人們進入一種質(zhì)樸尋常、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大地會疼痛,花草會傷心,松樹會許愿,觸事而真,體之即神,只要情感夠深,意境夠高,就會知道步履過處,都有美麗的消息。 洪荒留此山川,宇宙如實在目,我們能觀照更深的萬象萬籟,把缺憾還諸天地,才能使我們得到自在。 《境明,千里皆明》精裝(唯美珍藏版)是“清歡三卷”系列精選之三。作者從中選文四十四篇,分編為“日日是好日”和“柔軟的耕耘”兩輯,以饗讀者。文章內(nèi)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練優(yōu)美,風格清新雋永。追求超凡脫俗,淡泊清凈,充滿著禪境的喜悅,引領(lǐng)著人們進入一種質(zhì)樸尋常、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同一個風景,你在橋上、樓上、山上、云上看來卻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的心要往更高的地方走。 境界的追求是無邊無際的,回到自己的心,在追尋的過程中就能歡喜自在了。世界是如此隱晦暖昧,我們的心要像大圓鏡,凡所鑒照,盡皆清明。 作者簡介: 林清玄,臺灣著名作家。 八歲立志成為作家; 十七歲正式發(fā)表作品; 三十歲前獲遍臺灣各項文學大獎; 三十五歲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 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同時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 四十五歲錄制《打開心內(nèi)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當年錄音磁帶總銷量達三百二十多萬盤,被稱為有聲書的經(jīng)典; 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 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和《玄想》。 四十多年來,其作品風靡整個華人世界,林清玄,臺灣著名作家。八歲立志成為作家;十七歲正式發(fā)表作品;三十歲前獲遍臺灣各項文學大獎;三十五歲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臺灣最暢銷的作品;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shù)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同時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四十五歲錄制《打開心內(nèi)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當年錄音磁帶總銷量達三百二十多萬盤,被稱為有聲書的經(jīng)典;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和《玄想》。四十多年來,其作品風靡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nèi)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之一。 目錄: 《心美,一切皆美》精裝(唯美珍藏版) 一輯溫柔半兩 清歡 茶香一葉 溫柔半兩 黃花與翠竹 四隨 黃昏菩提 學看花 牡丹也者 梅香 一塵 雪的面目 月到天心 流浪水《心美,一切皆美》精裝(唯美珍藏版) 一輯溫柔半兩 清歡 茶香一葉 溫柔半兩 黃花與翠竹 四隨 黃昏菩提 學看花 牡丹也者 梅香 一塵 雪的面目 月到天心 流浪水 生命的化妝 世緣 云散 求好 素質(zhì) 心的影子 一朝 不是茶 不著于水 掌中寶玉 清雅食譜二輯心無片瓦 心無片瓦 一片茶葉 楊枝 眾生的心 覺醒的滋味 愿做自由花 柔軟心 憂歡派對 季節(jié)十二帖 河的感覺 幸福的開關(guān) 水晶石與白蓮花 來自心海的消息 時間道場 小米 心靈的護岸 芒花季節(jié) 叢林的迷思 一只毛蟲的圓滿 走向生命的大美《情深,萬象皆深》精裝(唯美珍藏版) 《境明,千里皆明》精裝(唯美珍藏版)溫柔半兩 讀到無際大師的“心藥方”,說到不管是齊家、治國、學道、修身,必須先服十味妙藥,才能成就,哪十味妙藥呢?他說: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全用。方便不拘多少!边@十味妙藥要怎么吃呢?他又說:“此藥用寬心鍋內(nèi)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內(nèi)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 “心藥方”是用白話寫成,不難理解其意,在此必須解釋的是“六波羅蜜”,波羅蜜是行菩薩道之謂,行法有六種: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菩薩用這六種方法度人過生死海到涅槃彼岸!捌刑嶙印眲t是菩提樹的種子,可做念珠,大小如蓮子,做抽象解釋時,“菩提”是“覺悟”的意思。 我想,不論是否佛教徒,每天能三服這帖心藥,不僅能使身心安樂,也能無愧于天地,假如每天吃三四味,也就能去病延年,要是萬萬不可能,一天吃一口“溫柔半兩”,可能也足以消災少禍了。 這一帖心藥雖僅有十味,味味全是明心見性,充滿了智慧,因為在佛家而言,人身體所有的病痛全是由心病而來,佛陀釋迦牟尼將心病大屬于貪嗔癡三種,只有在一個人除去貪、嗔、癡三病時,才能有一個明凈的精神世界,也才會身心悅樂,沒有罣礙,沒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因此所有佛書的入門就是一部心經(jīng),所有成佛的最高境界,靠的也是心。 佛書中對心的探求與沉思歷歷可見,釋尊曾經(jīng)這樣開示:“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獄,皆心所為也!保ā栋隳噤〗(jīng)》)又說:“能伏心為道者,其力最多。吾與心斗,其劫無數(shù),今乃得佛,獨步三界,皆心所為。”(《五苦章句經(jīng)》)對于為善的人,心是甘露法;對于為惡的人,心是萬毒根;因此醫(yī)病當從內(nèi)心醫(yī)起,救人當從內(nèi)心救起。 例如佛祖在《楞嚴經(jīng)》里說:“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翻成白話是:“燈能顯出東西不是燈能看見東西,而是眼睛藉燈看見了東西,眼睛看見了東西,并不是眼睛在看,而是心藉眼睛顯發(fā)了見性!蹦敲次覀兛梢哉f一個人不明事理,不是事理有病,不是眼睛有病,而是內(nèi)心有病,只要治好了真心,眼睛也可以分辨,事理也得到了澄清。 無際大師的心藥,即是從根本處解決了人生與人格的問題。心無片瓦 我很喜歡《楞嚴經(jīng)》里的一個故事。 是說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遠劫前曾經(jīng)跟隨水天佛修習水觀,以進入正定三昧。 月光童子先觀照自己身中的水性,從涕淚唾液,一直到津液精血、大小便利,這些在身內(nèi)循環(huán)往復的水,性質(zhì)都是一樣的。然后知道了身體內(nèi)部的水性與世界內(nèi)外所有的水分,甚至香水大海等等都沒有差別。逐漸地,月光童子成就了水觀,能使身水融化為一,但還沒有達到無身空性的最高境界。 有一天,月光童子在室內(nèi)安禪,他的小弟子從窗外探視,只看見室中遍滿清水,其他什么都沒看見。小弟子不知道是師父坐禪,就拿了一片瓦礫丟到室內(nèi)的清水里,撲通一聲,以游戲的心情看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月光童子出定以后,覺得心里很痛,他想到:“我已經(jīng)證得阿羅漢很久了,早就與病痛無緣,為什么今天忽然生出心痛這樣的疾病,難道是我的修行退步了嗎?”正在疑慮的時候,小弟子來看他,說出了剛剛看見滿室清水丟入瓦礫的事。 月光童子聽了,對弟子說:“以后我入定的時候,如果你再看見滿室清水,就立即開門走進水中,除去瓦礫!焙髞硭攵ǖ臅r候,弟子果然又看見水,那片瓦礫還清晰宛然留在水里,弟子走進去把瓦礫取出,丟掉了。月光童子出定后,感覺到身心泰然,身心恢復如初。 此后,月光童子跟隨無數(shù)的佛學習,一直到遇見山海自在通王佛,才真正忘去身見,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因此他認為修行水觀法門,是求得圓滿無上正覺的第一妙法。 這個故事出自《楞嚴經(jīng)》卷五,原來是佛陀要二十五位修行得道的菩薩與弟子報告自己修行的過程與方法,每一位都不相同,月光童子就是從水觀而得到成就的。 月光童子的水觀修行甚深微妙,我們是很難體會的,不過,從凡人的角度來看,這故事給我們帶來一些清新的啟示,如同我們走到林下水邊,面對著澄潭清水或湛藍汪洋,大部分人都可以自然得到安靜的心境,并且感覺到身心得到清洗。反之,如果我們走到污濁的水溝邊,或看到垃圾在河中奔竄,必然也使我們覺得身心受到污染,這不僅是感受問題,而是我們身心中有水性,與外界水性的感應道交。 此外,我們也應該知道,自己和外界的關(guān)系十分密切,一個人如果有身體,即使他是修行很高的人,也容易受到隔空飛來瓦片的傷害,因為自己雖能心無片瓦,這世界還是到處都飛動著瓦礫,當被瓦礫擊中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開門把它取出。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我們由于無知拋擲給別人的瓦片,或者只是毫無目的的游戲,都會造成別人,乃至整個世界的傷害。而這世界的水性一氣流通,別人所受的傷害,正是我們自己的傷害呀! 法性像清水一樣,其實不難領(lǐng)會,在佛經(jīng)里有許多開示,我們抄錄幾段來看:“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行,不相顧望。前者亦不顧后,后者亦不顧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一念來,一念去,亦如草木前后不相顧望!保ā吨倚慕(jīng)》)“根清凈故,色塵清凈;色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凈故,地大清凈;地清凈故,水大清凈;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圓覺經(jīng)》)“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保ā斗ㄈA經(jīng)》) 說得最簡明的,是《無量義經(jīng)》說法品中的一段:“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別異。其法性者,亦復如是,洗除塵勞,等無差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