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海洋世界


作者:牛立紅     整理日期:2014-04-10 10:12:02

《十萬個為什么:海洋世界》以簡明易懂的語言,介紹了極為豐富的海洋知識,為廣大青少年構建了一座海洋知識的寶庫,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青少年對海洋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十萬個為什么:海洋世界》由以下部分構成:海洋基礎知識篇、海洋生物篇、海洋奧秘篇、海洋之最篇、海洋開發(fā)篇。
  海洋基礎知識篇,介紹了有關海洋的基礎知識,如海與洋有什么區(qū)別呢?海流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會形成潮汐?海浪是海水的波動現(xiàn)象嗎?海洋是怎么劃分的?為什么海洋氣溫會隨時間變化?等等。
  目錄:
  海洋基礎知識篇
海洋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呢
北冰洋是怎么形成的
海與洋有什么區(qū)別呢
海流是怎么形成的
為什么會形成潮汐
海浪是海水的波動現(xiàn)象嗎
海洋是怎么劃分的
為什么海洋氣溫會隨時間變化
海平面平均溫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海底峽谷是怎樣形成的
大陸邊緣是怎樣形成的
海濱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海冰會給人類帶來什么影響
海洋的海腥味是怎么產生的海洋基礎知識篇
  海洋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呢
  北冰洋是怎么形成的
  海與洋有什么區(qū)別呢
  海流是怎么形成的
  為什么會形成潮汐
  海浪是海水的波動現(xiàn)象嗎
  海洋是怎么劃分的
  為什么海洋氣溫會隨時間變化
  海平面平均溫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海底峽谷是怎樣形成的
  大陸邊緣是怎樣形成的
  海濱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海冰會給人類帶來什么影響
  海洋的海腥味是怎么產生的
  海嘯是怎么產生的
  風暴潮是怎么引起的
  為什么赤潮被喻為“紅色
  ……
  海洋生物篇
  海洋奧秘篇
  海洋之最篇
  海洋開發(fā)篇大陸邊緣是怎樣形成的
  大陸邊緣是指大陸與大洋盆地的邊界地。包括大陸架、大陸坡、陸隆以及海溝等海底地貌——構造單元,平行于大陸——大洋邊界延伸千余至萬余千米,寬幾十至幾百千米。它現(xiàn)在分布于各大洋周圍,在地質歷史時期中分布在古大陸與已經(jīng)消失的古大洋之間的邊界地帶。大陸邊緣可分為被動大陸邊緣和活動大陸邊緣。
  被動大陸邊緣是由于大洋巖石圈的擴張而形成的由拉伸斷裂所控制的寬闊的大陸邊緣,又稱穩(wěn)定大陸邊緣。其鄰接的大陸和洋盆屬同一板塊,由大陸架、大陸坡和陸隆所構成,無海溝發(fā)育。它在大西洋周圍最先被詳細研究,故又稱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地貌上它以具有較寬的大陸架為特征,大陸架寬30~300千米,與大陸坡之間坡度轉折點在極區(qū)深達600米,在赤道不超過l00米。大陸坡坡度為0.2!0.04。,其下為坡度略小于0.0l。的寬80~500千米的陸隆。大陸架實際上是非常厚的巨大沉積體的表面,它們形成于穩(wěn)定持續(xù)的沉降構造環(huán)境中,而且極少經(jīng)受變形。大陸坡的坡腳沉積層厚達5千米,這是由于大陸坡的基底沉降,沉積物填入所形成的。大陸坡上分布有很多海底峽谷,它們把大陸坡的沉積物輸至陸隆和深海盆地。陸隆主要由濁流和等深流的沉積楔構成。被動型大陸邊緣是最初大陸裂谷的所在地,因此有一系列階梯狀正斷層和地塹地壘等伸展構造發(fā)育在沉積物和基底中。這種大陸邊緣常常會切斷鄰近的大陸上的較老的構造。它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側、印度洋西北側、澳大利亞周圍、南極洲周圍、白令海阿拉斯加大陸邊緣、鄂霍茨克海的西伯利亞大陸邊緣、日本海的西伯利亞和朝鮮大陸邊緣、東海和南海的中國大陸邊緣。
  活動大陸邊緣也稱太平洋型大陸邊緣、主動大陸邊緣、匯聚大陸邊緣等。其陸架狹窄,陸坡較陡,陸隆被深邃的海溝所取代。地形復雜,高差懸殊。與被動大陸邊緣位于漂移著的大陸的后緣相反,活動大陸邊緣是漂移大陸的前緣,屬于板塊俯沖邊界,地震、火山活動頻繁,構造運動強烈,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緣、印度洋東北緣等地。它在太平洋周圍表現(xiàn)最為顯著,故又稱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大陸架比較狹窄,一般寬僅幾十千米。海溝的兩坡很陡,坡度達5°~10。,其中堆積著濁積物、硅質沉積、火山碎屑和滑塌堆積。由于大洋板塊在海底處的俯沖作用,海溝及其附近的沉積物受到“鏟刮”而強烈變形,形成疊瓦狀逆掩斷層和混雜堆積。海溝和與其伴生的島弧或山弧所構成的溝弧系也是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俯沖的產物。
     ……





上一本:坎特伯雷趣題 下一本:生態(tài)倫理小常識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海洋世界的作者是牛立紅,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