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伽里森,美國科學史與科學哲學領域新生代的領軍人物,哈佛大學科學史系、物理系教授,哈佛大學榮譽約瑟夫·佩雷戈里諾教授席位獲得者。其主要研究領域為20世紀微觀物理學史,同時關注藝術史、建筑史等相關領域,著有《實驗是如何終結的?》《形象與邏輯》等4部著作,編有《大科學》《科學的非統(tǒng)一性》等20余部作品,發(fā)表學術文章近百篇。曾獲麥克阿瑟天才獎(1997),科學技術史學會普菲策爾獎(1998),馬克斯·普朗克科學獎(1999)。董麗麗,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哲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011年至今在北京社科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與科技政策。著有《圖像與交易區(qū)的雙重變奏——彼得·伽里森科學編史學研究》《政府重大事項決策績效評價》,先后在《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學術期刊、報紙以及靠前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等2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