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豐子愷作品:敝帚自珍


作者:豐子愷     整理日期:2016-01-28 12:38:24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豐子愷作"敝帚自珍",原意為自家珍藏,傳貽后輩。作品內(nèi)容以古詩新畫為主,另附部分兒童相和社會相。
  豐子愷一向憧憬兒童生活,歌頌兒童世界的自由純潔,天真無邪,在和兒女們的嬉戲和交流中他被兒童的完整人格所感染,同時為自己生活在虛偽做作的成人世界而沮喪。他筆下的兒童漫畫童趣盎然,直抒胸臆,包含著濃濃的詩情和愛意,意欲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構(gòu)建一個沒有紛爭天下大同的理想國度。
  社會相是豐子愷立足生活,體察人間的感興之作。好鳥好音、好友好酒、家長里短甚至國家興亡,都是畫家俯拾的畫材。哪怕只是司空見慣街頭巷尾的閑聊之景,經(jīng)過畫家精心的提煉和筆墨的經(jīng)營,也能折射出生命的光亮,品嘗出人生的況味。
  "古詩新畫"可謂是子愷漫畫中的典范之作。畫家獨具慧眼,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造境,力圖詮釋中國古典文學和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靈魂。畫面簡約生動,率性而為,逸筆草草,卻蘊涵著別具風貌的美學旨趣和淡遠空靈的禪宗思想。如"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動欲來扶,以手推送曰去。"圖中刻畫了憨態(tài)可掬的醉人,一手拭著下巴,一手倔強地做著"推松"的動作。盡管人物是靜態(tài)的,畫面是寧靜的。但品著詩,看著畫,卻能讓讀者感覺到詩句在畫面中緩緩地流淌。難怪1924年7月《文學周報》編輯鄭振鐸看到《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后,不由地驚嘆道:"我的情思被他帶到一個詩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美感。"
  豐子愷作"古詩新畫",并沒有白描古人意,畫中無古景、古人甚至古物,而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攝取片段畫出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他曾言:"我不是作歷史畫,也不為李后主詞作插圖,我是描寫讀李詞后所得體感的。我是現(xiàn)代人,我的體感當然作現(xiàn)代相。"
  如此看來,"敝帚自珍"不僅僅是豐子愷漫畫藝術(shù)的真實反映,更是他書寫心胸、妙悟人生的心得和體會。盡管這些畫是他晚年特殊時期的收官之作,不刻意謹嚴,不故作雕飾,但筆力越發(fā)的遒勁老辣,色彩和造型依舊清新亮麗,自然生動。既可謂他人生漫畫的絕唱,也可稱之為他漫畫人生的*后頌歌。如今,畫家雖已離開我們四十余年,但他的藝術(shù)仍保持著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正如他所言:"人生短,藝術(shù)長"。
本書簡介:
  豐子愷作"敝帚自珍",原意為自家珍藏,傳貽后輩。作品內(nèi)容以古詩新畫為主,另附部分兒童相和社會相。盡管這些畫是他晚年特殊時期的收官之作,不刻意謹嚴,不故作雕飾,但筆力越發(fā)的遒勁老辣,色彩和造型依舊清新亮麗,自然生動。
  作者簡介:
  作者:豐子愷(1898.11.9-1975.9.15),浙江崇德人,我國現(xiàn)代畫家、散文家、美術(shù)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是中國引進"漫畫"概念的**人,其漫畫作品多以兒童為題材,富有童趣,幽默、睿智,反映社會現(xiàn)象。
  編者:漫畫家吳浩然。吳浩然,1974年出生于山東汶上,現(xiàn)居桐鄉(xiāng)。自幼喜文藝,愛藏書,被評為"嘉興市十大藏書家"。癡迷豐子愷藝術(shù),書畫承襲"子愷漫畫"風格,發(fā)表及參加全國漫畫展作品300余幅。2005年至今,跟隨豐一吟研究豐子愷,現(xiàn)為豐子愷紀念館館長。
  目錄:
  敝帚自珍序言
  兒童飽飯黃昏后短笛橫吹喚不歸
  折得荷花渾忘卻空將荷葉蓋頭歸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兒童未解供耕織也傍墻陰學種瓜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
  底事春風欠公道兒家門巷落花多
  散拋殘食飼神鴉
  香餌自香魚不食釣竿只好立蜻蜓
  努力惜春華
  新生
  初步
  今夜兩歲明朝三歲除夜即景敝帚自珍序言
  兒童飽飯黃昏后短笛橫吹喚不歸
  折得荷花渾忘卻空將荷葉蓋頭歸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兒童未解供耕織也傍墻陰學種瓜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
  底事春風欠公道兒家門巷落花多
  散拋殘食飼神鴉
  香餌自香魚不食釣竿只好立蜻蜓
  努力惜春華
  新生
  初步
  今夜兩歲明朝三歲除夜即景
  新阿大舊阿二破阿三補阿四
  注意力集中
  天空任鳥飛
  東風浩蕩扶搖直上
  鑼鼓響
  種瓜得瓜
  喂馬
  小松植平原他日當參天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竹幾一燈人做夢
  子規(guī)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今朝賣谷得青錢自出街頭買彘肩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蓮舟
  貧賤江頭自浣紗
  嚴霜烈日皆經(jīng)過次第春風到草廬
  垂髫村女依依說燕子今朝又作窠
  家住夕陽江上村一彎流水繞柴門
  閑院桃花取次開昨日踏青小約未應乖
  貧女如花只鏡知
  織女明星來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間
  阿婆三五少年時
  滿眼兒孫身外事閑梳白發(fā)對斜陽
  楊柳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落日放船好
  長亭樹老閱人多
  唯有君家老松樹春風來似未曾來
  天涯靜處無征戰(zhàn)兵氣銷為日月光
  城市不堪飛錫到恐驚鶯語畫樓前
  任重道遠
  大道將成
  前程遠大
  漸入佳境
  云霓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草草杯盤供語笑昏昏燈火話平生
  寒食近也且住為佳
  置酒慶歲豐醉倒嫗與翁
  日暮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看花攜酒去酒醉插花歸
  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
  把酒話桑麻
  三杯不記主人誰
  年豐便覺村居好竹里新添賣酒家
  田翁爛醉身如舞兩個兒童策上船
  我醉欲眠君且去
  山澗清且淺可以濯我足
  小語春風弄剪刀
  六六水窗通扇底微風
  幾人相憶在江樓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旁
  未須愁日暮天際是輕陰
  一般離思兩銷魂
  今朝風日好或恐有人來
  好友好酒好鳥好音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將一面與桃花
  花好月圓人壽
  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
  流光容易把人拋
  香餌見來須閉口大江歸去好藏身
  好鳥枝頭亦朋友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青山不識我姓氏我亦不識青山名
  嘹亮一聲山月高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如何
  此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山到成名畢竟高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小樓兩角斷虹明
  借問過墻雙蛺蝶春光今在阿誰家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春在賣花聲里
  梁上燕輕羅扇
  一枝紅杏出墻來
  長條亂拂春波動不許佳人照影看
  翠拂行人首
  一枝折取樽前看猶是去年寒食心
  一葉落知天下秋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月上柳梢頭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流到前溪無一語在山作得許多聲
  大樹根柢固生機永不息"人生短,藝術(shù)長"
  --拜觀豐子愷先生"敝帚自珍"有感
  吳浩然
  新中國成立后,飽經(jīng)八年離亂的豐子愷終于在上海重新筑起了自己的安樂窩,沐浴著社會主義的陽光雨露,過著茶甘飯軟,酒美煙香的幸福生活。期間,并不斷游歷各地寫文作畫,表現(xiàn)祖國的大好河山?芍^老而彌健,才思不減當年。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國內(nèi)政治氣候的不斷變幻,豐子愷的文和畫受到了社會不良風氣的沖擊。無奈之下,豐子愷只好謝絕繪畫和撰文,在老友葉圣陶的勸說下,開始了日文和俄語的譯筆生涯。
  翻譯雖是新時期的主要工作,但作為畫家的豐子愷實難丟棄畫筆,特別是面對著師友和讀者絡(luò)繹不絕的索畫,他不得不私下里漫寫出*后的翰墨因緣。
  豐子愷的漫畫題材豐富多彩,內(nèi)容包羅萬象。他曾為之約略分出四個時期:**是描寫古詩的時代;第二是描寫兒童相的時代;第三是描寫社會相的時代;第四是描寫自然相的時代。但這四個時代沒有嚴格的界限,只有側(cè)重而已。盡管如此,兒童相和社會相在新中國成立后他的創(chuàng)作數(shù)量屈指可數(shù),有相當一段時期甚至顆粒無收。自然相主要是指護生畫的部分。而唯獨"古詩新畫",哪怕是非常時期他的畫筆一刻也沒停歇。
  1921年,豐子愷從日本游學回國后受聘于春暉中學,開啟了他的漫畫人生。起初主要描寫在校時的見聞和為《春暉》半月刊配圖,后逐漸轉(zhuǎn)入了"古詩新畫"的創(chuàng)作。
  豐子愷的畫風主要得益于陳師曾和日本畫家竹久夢二。他曾在《我的漫畫》一文中寫道:"我小時候,《太平洋報》上發(fā)表陳師曾的小幅簡筆畫《落日放船好》《獨樹老夫家》等,寥寥數(shù)筆,余趣無窮,給我很深的印象。"在日本游學期間,無意之中見到竹久夢二的畫集,甚是鐘愛。他說:"回想過去所見的繪畫,給我印象*深而是我不能忘懷的,是一種小小的毛筆畫。記得二十余歲的時候,我在東京的舊書攤上碰到一冊《夢二畫集·春之卷》……我當時便在舊書攤上出神……寥寥數(shù)筆的一幅小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
  真正讓豐子愷一舉成名的是他根據(jù)宋代謝逸的《千秋歲·夏景》創(chuàng)作的《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此畫為"古詩新畫"開辟了一條新路。
  1925年12月豐子愷的**本漫畫集《子愷漫畫》出版,收錄了60幅漫畫,其中卷一所載28幅,全為古詩新畫。后來又陸續(xù)出版了此類作品的專輯,如《畫中有詩》《古詩新畫》等。他在《畫中有詩》序言中這樣寫道:"余讀古人詩,常覺其中佳句,似為現(xiàn)代人生寫照,或竟為我代言。蓋詩言情,人情千古不變;故為詩千古常新。此即所謂不朽之作也。余每遇不朽之句,諷詠之不足,輒譯之為畫。不問唐宋人句,概用現(xiàn)代表現(xiàn)。"古人詩詞,全篇都可愛的極少。他所愛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或其一句。然后把這一段或一句以現(xiàn)代的景象描繪出來。因此,他的一生始終以詩詞為伴,言"古詩之美妙天真可以陶情適性,排遣世慮也。"即便臨終前還對女兒一吟說:"我這輩子*舍不得的是詩詞。"
  豐子愷一生創(chuàng)作了數(shù)以千計的"古詩新畫",所選句子不僅有唐詩宋詞元曲、自作詩,還有師友的古體詩句。主要作者有弘一法師、馬一浮、蘇曼殊、舒國華等。舒國華還專門刊印過一本《蓬萊畫集》,漫畫題句均出自舒國華的手筆。
  文革期間,豐子愷被錯誤地打為"反動權(quán)威黑畫家",他的畫也被批判為"毒草""黑畫"。即便如此,他仍沒有斷念自己作畫的欲望,認為大家所歡喜的還是他的漫畫。因此,在臨終前的兩年間,他拖著病衰的身體,冒著生命危險畫了四套"古詩新畫",題材均選自以往的出版物,每套七十至一百余幅不等,分別贈給自己的兒女和學生胡治均。命名"敝帚自珍","交愛我者藏之"。
  ……





上一本:毛絨絨 下一本:豐子愷的抗戰(zhàn)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豐子愷作品:敝帚自珍的作者是豐子愷,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