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lián)大 ★ 80年前,一群年輕人“在路上”,“湘黔滇旅行團”穿越西南腹地前往大后方;80年后,青年作家楊瀟徒步重走聯(lián)大西遷路,在一場非典型的公路旅行里,擺脫孤獨和憂慮,從自己的處境出發(fā),回到歷史現(xiàn)場 ★ 從長沙到昆明,1600公里,在行走中尋找答案——1938,抗戰(zhàn)第一年,留守還是西遷?讀書還是參戰(zhàn)?徒步還是搭船?面對動蕩的時局、未知的前程、遠方的家人,他們?nèi)绾芜x擇? ★ 關(guān)于西南聯(lián)大的新書寫——回到傳奇的起點,講述流動中的西南聯(lián)大,聚焦歷史和人的細節(jié),從平津到長沙,到湘西,直至云貴 ★ 通過親身的生命體驗,感受可以觸摸的真實世界——在充滿不確定的年代,疫情帶來深刻變化之時,閱讀、交談、行走,“重游”國內(nèi),發(fā)現(xiàn)“在地” ★ 單讀書系首部長篇非虛構(gòu)作品,開啟一個全新的“尋路之年” 適讀人群 :歷史文化讀者 ★ 一個青年作家徒步重走聯(lián)大西遷路,從自己的處境出發(fā),回到歷史現(xiàn)場,在一場非典型的公路旅行里,還原80年前一群西南聯(lián)大年輕人“在路上”的故事—— 1938年2月19日到4月28日,抗戰(zhàn)第一年,“湘黔滇旅行團”徒步穿越西南腹地前往大后方;80年后,2018年4月8日到5月17日,36歲告別職業(yè)生活、處于人生轉(zhuǎn)折點的青年作家楊瀟,重啟這趟1600公里的穿越之行。他從自我的處境出發(fā),回到歷史現(xiàn)場,擺脫孤獨和憂慮。一個人在路上,也是一代人在路上。 ★ 關(guān)于西南聯(lián)大的新書寫,講述流動中的西南聯(lián)大,從抗戰(zhàn)第一年寫起,聚焦歷史和人的細節(jié),面對動蕩的時局、未知的前程、遠方的家人,他們?nèi)绾芜x擇? 西南聯(lián)大的歷史不只是昆明八年。本書從“七七事變”后的平津?qū)懫,到長沙臨時大學的建立,再到戰(zhàn)火迫使一眾師生徒步深入西南腹地,直至抵達昆明。聞一多、袁復禮、黃鈺生、曾昭掄、李繼侗、穆旦……在國家和自我的危機時刻,留守還是西遷?讀書還是參戰(zhàn)?徒步還是搭船?他們?nèi)绾巫龀鲎约旱倪x擇,如何處理思想與行動的關(guān)系? ★ 在充滿不確定的年代,疫情帶來深刻變化之時,“重游”國內(nèi),發(fā)現(xiàn)“在地”, 通過親身的生命體驗,感受可以觸摸的真實世界—— 通過作者第一視角的敘述,我們得以聽鳥叫、蟲鳴,看牛羊、花草,在河流、巖壁、古橋間,與沿途的各類人群交談,領(lǐng)略中國南部的人文、風光。作者換一種觀看方式,將目光轉(zhuǎn)向國內(nèi),用腳丈量廣袤真實的大地,通過親身的生命經(jīng)驗,認知可以觸摸的真實世界,尋找自我的真實體驗。在這樣一個變化迭起的年代,本書是一個珍貴的啟發(fā)和教育。 ★ 單讀書系首部長篇非虛構(gòu)作品,在一條徐霞客與林則徐走過的路上,重新找尋屬于中國人的“行走”,開啟全新的“尋路之年”—— 單讀首次推出長篇非虛構(gòu),從徐霞客,到林則徐,再到西南聯(lián)大,這條路見證了中國人的行走歷史與尋路之旅。在這條路上,我們再一次開啟一個“尋路之年”。 這是單讀出版推出的首部長篇非虛構(gòu)作品,一個青年寫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聯(lián)大西遷路的故事。1938年,“湘黔滇旅行團”徒步跨越三省穿過西南腹地;2018年,處于人生轉(zhuǎn)折點的青年作者楊瀟重新踏上這條長路,F(xiàn)實中非典型的公路徒步與歷史上知識人的流亡之旅交織、對話、共振,層累的、不同的“中國”緩緩浮現(xiàn)。 楊瀟帶著海量的史料積累與強大的問題意識,與沿途遇見的人交流,與西南的人文風光交流,與那個遙遠的動蕩時代交流。在兩個不確定的年代,在國家與個人的危機時刻,我們用真實的生命體驗,追問思想與行動的關(guān)系,開啟一個全新的“尋路之年”。 記者、作家、背包客。2004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中文系,先后供職于新華社、《南方人物周刊》、《時尚先生Esquire》,2013-2014哈佛尼曼學者。從2010年起周游世界,嘗試一種融合時事、歷史、智識討論與人文地理的敘事文體。作品兩次獲得南方周末年度傳媒致敬,三次獲騰訊華語傳媒年度盛典單項獎。曾出版?zhèn)人作品集《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