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的這本《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xí)(可以觸摸的民國)》是外國人了解中國的通俗讀物,出版距今已有115年;今天,一些外國人仍將此書作為我們了解中國人的首選讀物。中國人已不是百年之前的中國人,中國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本書總結(jié)在27條中國人的特性至今讀來仍使人警醒與深省。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致信作者:讀了本書,對中國的了解加深了許多。本書開創(chuàng)了反思中國國民性的先河。魯迅就此寫成《阿Q正傳》,并在臨終前向國人鄭重推薦本書。林語堂的《中國人》明顯受其影響。 作為研究中國國民性的第一本詳盡著作,《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xí)(可以觸摸的民國)》對后世學(xué)人的影響極深,魯迅、許壽裳、馬君武、潘光旦、李景漢等作家、教育家和社會學(xué)家都曾給予本書極高的贊譽和認(rèn)可。 《中國人的文明與陋習(xí)(可以觸摸的民國)》問世已近一百二十年,其文本依然極具閱讀價值,百年間擁有多國譯本。自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中文簡體版本更是層出不窮。 作者明恩溥從27個方面概括和總結(jié)了中國人的性格特征,既刻畫了中國人的文明與所長,也揭批了中國人的舊習(xí)和丑陋。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寫作資料多源于自己在中國幾十年間的經(jīng)歷和觀察。 對比往昔與今日,認(rèn)識中國人的普遍性格,此書仍不乏真知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