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海灣戰(zhàn)爭》電子書下載
五十年代,每當學習會上聽到有人振振有詞地批判個人奮斗時,我心里就嘀咕:難道這社會只容得下“叫干啥就干啥”的聽話干部嗎?七十年代初在咸寧干校有位專攻古典文學的“五七”戰(zhàn)士在床鋪底下藏了幾本線裝書。于是,早晨“天天讀”時就有積極分子十分激動地指責起他的“白專道路”。在“斗私批修”時,甚至任何個人興趣都在貶斥之列。
那時我常想,社會有如一輛大篷車,個人的追求也是輪子的轉動。倘若輪子都成方形的了,這社會還如何前進!
命運(或者說組織上的安排)原是要“唐老鴨”師曾站在黑板旁執(zhí)教鞭的。偏偏這不盡合乎他的理想。他嫌那天地太窄,變化太少。他的志向在于背上一臺攝影機去闖四方。
照過去,這可是上好的批判對象。喝,分配你教書,你不安心工作,竟敢胡思亂想,豈不又是一位正好揪出來示眾以儆效尤的反面教員。
可是當他闖進新華社攝影部的大門時,徐佑珠主任不但沒硬趕他走,更沒通知原單位叫他上大批判欄,反而對他表示熱情歡迎,為他創(chuàng)造最好的條件,重用他,放手讓他去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事實證明,他個人的理想與集體事業(yè)非但并不矛盾,而且是大篷車與輪子之間相互依賴的關系。
理想只是個目標。實現(xiàn)理想則還有賴于毫無保留地拿出個人的才智、天賦和血汗。這也正是有所追求與好高鶩遠的不同之處。
“唐老鴨”進入新崗位之后,可以說是豁出命來干。山西地震,淮河水災,尤其比高技術的海灣戰(zhàn)爭,他都背了相機,站在第一線上。他不但攝影技術好,筆頭快,能吃苦,有膽識,而且善于同人(包括洋人)打交道。誰不喜歡這個高大結實、親切、爽快的小伙子!
如今,他要我為他這個集子寫個序。
我向來最怕為人寫序了,總是千方百計地推辭。然而這位非凡的年輕同行一定要我為他寫個序,實在不容推托。
世界在前進。祖國在前進。他還有幾十年可闖蕩。我這名新聞陣線上的老兵祝他路子越闖越寬,同時,越寫越有深度。希望繼“唐老鴨”之后,還將出現(xiàn)“張老鴨”,“李老鴨”。讓中國的新聞事業(yè)真正走向世界。
19#1年11月24日
自 序
我是攝影記者,不會寫文章。海灣戰(zhàn)爭期間,由于各方面對攝影采訪限制太多,逼得我不得不用特殊方式工作,由于我的“新華”,我有幸在戰(zhàn)時周游列國,成為戰(zhàn)爭中涉足國家最多的中國人。我到過伊拉克沒見過空中花園,到過以色列沒見伯利恒,到過約旦沒游過死海,到過埃及卻不知金字塔為何……為完成任務,我在拍照、沖洗、傳真之余,試著寫新聞,想不到受到新華社總編室通報表揚而勢成騎虎。其實我寫得很臭,只不過代表十二億中國人在恰當?shù)臅r間到了一個恰當?shù)牡攸c而已。如果沒有新華社攝影部不停地踢我的屁股,我絕不可能跳在吉普車的引擎上,蹲在長途采訪的旅途中以膝代桌,一篇篇地寫;沒有我老板命正潤色,我在戰(zhàn)時寫的東西肯定連一篇也上不了版面。
回到北京,我國唯一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地采訪的北大老前輩蕭乾鼓勵我將戰(zhàn)時激情擴寫成一本小薄書,他愿給我寫序。于是在蕭老鼓勵下我坐下來準備動手大干一場。就連在淮河采訪水災也沒停手?晌疑杂袀坐不住的尖屁股,沒干三天就泄了氣。關鍵是我已失去戰(zhàn)時的激情。直到接到要我再飛中東任常駐記者的命令時才慌了手腳。
多虧我的好朋友憶芬慷慨相助,將我自己也辨認不出是什么東西的戰(zhàn)時日記仔細研究、改正通順、抄寫謄清,造就出這么一本小薄書。書名叫什么我現(xiàn)在也想不好,我只相信憶芬會比我干得更好。
于飛往中東前夕
19#1年11月1日 北京
唐師曾,江蘇無錫人。1961年生于北京,1978年畢業(yè)于北京輔仁中學(十三中),198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1983至1987年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兼讀在職研究生,獲講師職稱。1987年1月,考入新華社任攝影記者。1988年畢業(yè)于湯姆森國際新聞培訓中心。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警察學院駕駛學校。
1987年拍攝“中法沿萬里長城步行”,照片為 Sigma 和 Sipa 采用;1988年為美國艾布拉姆斯出版公司在秦嶺拍攝野生大熊貓(19#0年在紐約出版“Secret World of Panda”);1989年負責北京社會新聞;19#0年參加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無人區(qū)探險、十一屆亞運會報道;19#1年采訪海灣戰(zhàn)爭。
自1988年起,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人民攝影報、新聞出版報、濟參考報、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午間半小時、西德魯爾日報、香港明報、商報等先報道過他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