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了凡四訓


作者:了凡先生     整理日期:2012-01-11 12:28:26

   《了凡四訓》,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歲,全文分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后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內(nèi)涵深刻,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盡現(xiàn)真善美中華文化,通過“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章,論證“種瓜得瓜”、“善有善報”、“積極進取”、“有愿皆成”之理。平實而無虛華,深奧而不迷信。所以數(shù)百年來歷久不衰,為各界人士欣然傳誦,時至今日,仍然是膾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袁了凡居士傳】
     (原文系文言文,為清朝彭紹升撰)
     袁了凡先生,本名袁黃,字坤儀,江蘇省吳江縣人。年輕時入贅到浙江省嘉善縣姓殳的人家;因此,在嘉善縣得了公費做縣里的公讀生。他于明穆宗隆慶四年(西元一五七〇年),在鄉(xiāng)里中了舉人;明神宗萬歷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考上進士,奉命到河北省寶坻縣做縣長。過了七年升拔為兵部「職方司」的主管人,任中碰到日寇侵犯朝鮮,朝鮮向中國求救兵。當時的「經(jīng)略」(駐朝鮮軍事長官)宋應(yīng)昌奏準請了凡為「軍前贊畫」(參謀長)的職務(wù),并兼督導支援朝鮮的軍隊。提督李如松掌握兵權(quán),假裝賜給高官俸祿與日寇談和,日寇信以為真,沒有設(shè)防;李如松發(fā)動突擊,攻破形勢險要的平壤,因而打敗了日寇。
     了凡先生因為這件事當面指責李如松,不應(yīng)用詭詐的手段對付日寇,這樣有損大明朝的國威;而且李如松手下的士兵隨便殺害百姓,并以頭來記功。了凡向李如松據(jù)理力爭,李如松發(fā)怒;不但不接受勸誡,反而獨自帶著軍隊東走,使得了凡所率領(lǐng)的軍隊孤立無援。日寇因而乘機攻擊了凡的軍隊,幸賴了凡機智應(yīng)對,將日寇擊退。而李如松的軍隊,最后終于被日寇擊敗了;他想要脫卻自己的罪狀,反而以十項罪名彈劾袁了凡;了凡很快地被提出審判,終于在「拾遺」(諫官)的仕內(nèi),被迫停職返鄉(xiāng)。在家里,了凡非常懇切,認真地行善直到去世,過世時享年七十四歲。
     明熹宗天啟年間,了凡的冤案終于真相大白,朝廷追敘了凡征討日寇的功績,贈封他為「尚寶司少卿」的官銜。
     了凡先生從當學生時,就非常喜歡研究學問,書不論古今,事不分輕重,他都認真研究,并且非常通達。例如:星象,法律,水利,理數(shù),兵備,政治,堪輿等。
     了凡先生在寶坻縣當縣長時,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常常想做些有利地方的事情;寶坻縣當時常有水災(zāi)泛濫,了凡先生于是積極興辦水利,將三汊河疏通,筑堤防以抵擋水患侵襲;并且教導百姓沿著海岸種植柳樹,每當海水泛濫,挾帶沙土沖上岸時,遇到柳樹就積擋下來,久而久之變成一道堤防。于是了凡先生又督導百姓在堤防上建造溝渠,并鼓勵百姓耕種;因此,荒廢的土地漸漸地開墾,了凡先生又免除百姓種種雜役以便民,使得百姓安居樂業(yè)。
     了凡先生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卻非常喜歡布施,家居生活儉樸,每天誦經(jīng)持咒,參禪打坐,修習止觀。不管公私事務(wù)再忙,早晚定課從不間斷。在這當中,了凡先生寫下四篇短文,當時命名為「戒子文」,用來訓誡他兒子,就是后來廣行于世的「了凡四訓」這本書。
     了凡先生的夫人非常賢慧,經(jīng)常幫助他行善布施,并且依照功過格記下所做的功德,因為她沒有讀過書,不會寫字;因此用鵝毛管沾紅墨水,每天在歷書上做記號。有時了凡先生較忙,當天所做功德較少,她就皺眉頭,希望先生能多做些善事。有一次,她為兒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想買棉絮做內(nèi)里。
     了凡先生問:「家里有絲綿又輕又暖和,為什么還買棉絮呢?」
     了凡夫人答:「絲綿較貴,棉絮便宜,我想將家里的絲綿拿去換棉絮,這樣可以多裁幾件棉襖,贈送給貧寒的人家過冬!」
     了凡先生聽了非常高興說:「你這樣虔誠的布施,不怕我們孩子沒有福報了!」
     他們的兒子袁儼,后來中了進士,最后以廣東省高要縣的縣長退休。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闂傚倷绀侀崥瀣儑瑜版帒纾块柟缁樺釜閼板潡鏌eΔ鈧悧蹇涘煝閺囥垺鐓ラ柡鍐ㄦ处绾爼鏌i悢鍝ョ疄闁哄被鍊濋幖褰掝敃閵忣澀鍠婄紓鍌欑劍椤ㄥ懘骞婅箛鎾細妞ゅ繐鐗嗗Λ姗€鏌曢崼婵囧窛妞わ富鍣i弻锝夋偐閸欏鎮欓梺鎼炲灩瀵墎绮嬪澶婂嵆闁绘棁銆€閺€鎶芥⒑閺傘儲娅呴柛鐕佸亰钘熼柛銉墯閻撴瑩鎮归崶顏勭毢缂佺姵澹嗛幉鎼佸级閹稿骸鏆堢紓浣割儏椤﹂亶鍩€椤掑﹦绉甸柛娆忛宀e潡鍨剧搾浣烘嚀楗即宕橀鍡曠礃婵犵數鍎戠紞鍡涘闯閿濆绠氱€广儱顦伴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顨呴埢宥夊即閵忕姵鐎梺缁樺姇閹碱偆绮堥崒娑栦簻闁硅揪绲剧涵鍫曟煠缁嬭法绉洪柡灞剧☉閳诲氦绠涢弴鐕佸敻闂備線鈧偛鑻晶顖滅磼椤旇偐鐒哥€规洘妞藉畷鍗炩槈濞嗗本瀵栨俊鐐€ら崑鎺楀储閸忓吋鍙忔繛鎴烆焸濞戙垺鏅查柛鈩冪懄閸犳盯姊洪柅鐐茶嫰婢ч箖鏌熼崙銈嗗,婵犵數鍋為崹璺何涢幋鐘典笉闁瑰瓨绻嶉崵鏇㈡煕濠靛嫬鍔欓柣鎺戯躬閺屾盯鍩勯崘顏呭櫘闂佽偐枪閻栧ジ寮婚悢纰辨晩闁告繂瀚‖鍫ユ⒑閹肩偛濡奸悗娑掓櫇缁顓兼径妯绘櫇闂佹寧绻傚Λ娆戔偓姘虫珪缁绘盯骞嬮悙鎼闁荤姵鍔楅崰鏍春閳ь剚銇勯幒鎴敾閻庢熬鎷�
闂傚倷绀侀崥瀣儑瑜版帒纾块柟娈垮枤缁犳棃鏌涘☉鍗炴灍濠殿喗绮撻弻锕€螣娓氼垱笑缂備焦鏌ㄦ晶鐣屾閹捐纾兼俊銈勭劍閻濇棃鏌f惔锛勪粵闁挎洏鍨归锝夊垂椤愩垻绐炴繝鐢靛Т鐎氼參锝炲鑸碘拺婵炶尪顕ч弸娆戠磼闊彃鈧危閹邦兘鏀介悗锝庝海琚濋梺璇茬箳閸嬫稒鏅堕懞銉х彾濠㈣埖鍔栭悡娆愮箾閸繄浠㈠ù婊呭仱閺岋綁寮介妸褏鐓夐悗瑙勬礃椤ㄥ﹪骞栬ぐ鎺濇晝闁挎繂妫欓悾濂告⒒娴g懓顕滅紒瀣灴閹崇喖顢涘В顓熸そ瀵粙濡搁妷褏鐛柣搴$畭閸庢壆鎷嬮弻銉ョ;闁圭偓鏋奸崼顏堟煕閻橀潧顣奸悽顖椻偓宕囨殾闁靛繆鎳囬崑鎾绘晲鎼存繄鏁栧┑鈥冲级濞茬喖寮婚敐澶樻晩闁哄嫬娴氶崬褰掓⒑闁偛鑻晶顖滅磼鐠囨彃鈧悂鎮鹃悽绋垮耿婵炴垶岣块悡鎴濐渻閵堝棛澧懣銈夋煕鐎n偅宕岄柡浣规崌閺佹捇鏁撻敓锟�

上一本:列女傳 下一本:鬼狐傳

作家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