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奇遇記 汪志霞 聶冷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和作物雜種優(yōu)勢利用世界先驅科學家。他所發(fā)明的雜交水稻,人稱“東方魔稻”,比常規(guī)水稻增產20%以上。自1976年開始推廣至今,全國已累計種植30多億畝,增產糧食3.7億多噸,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3700多億元。另據統(tǒng)計,自1975年雜交水稻試種至1995年,我國耕地減少了442.6萬公頃,而糧食產量反增加了16058萬噸,這些新增的產量,基本上都是雜交水稻的碩果。以他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創(chuàng)造的這份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僅確保了中國以僅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 一 1979年5月,美國圓環(huán)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訪問中國,驚奇地發(fā)現中國人正在種植一種前所未有的雜交水稻。 于是,他當即向中國農業(yè)部種子公司的接待官員詢問這個發(fā)明權的享有人是誰,提出想跟這個人探討一下有償轉讓技術專利的問題。中國種子公司官員說,這個發(fā)明專利權屬中國國家擁有。農業(yè)部種子公司就是代表國家享有這一權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討雜交水稻技術轉讓問題,無須再找“別人”……之后,威爾其先生又一連兩次來到北京與中國種子公司正式談判。最后一次,雙方于1980年1月達成協(xié)議,由圓環(huán)種子公司先付給中國種子公司20萬美元首期技術轉讓費,中國即派出制種專家赴美國傳授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專家在美工作期間,由美方支付工資,直到美國科技人員熟練掌握該技術為止……消息傳到湖南省農科院,尤其是袁隆平,當得到農業(yè)部外事局叫他帶隊赴美國傳授技術的通知時,他竟高興得一夜合不上眼,打心眼里深深地感激中國種子公司賜予了他這次到世界科技最發(fā)達的美國去一展身手的機會,而根本就沒想到美國人首先要找的對象本來就是他。 二 1980年5月9日,當地時間上午9時,袁隆平作為首席專家,攜湖南省農科院副研究員陳一吾和慈利縣良種場場長杜慎余一行3人組成的中國雜交水稻專家組,乘飛機到達洛杉磯。圓環(huán)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和美國專家數人已打著牌子在機場迎候。當3人走下飛機舷梯,向撐著牌子的威爾其一行微笑著走去時,威爾其連忙滿面笑容熱情地迎了過來。他與第一個向他伸過手來的首席專家袁隆平只是禮貌性地輕輕握了一下,就放過去了,而卻緊緊地握住第二位接上來的陳一吾副研究員的手,又是擁抱,又是貼臉,口里一疊連聲地歡呼著:“您好,尊敬的袁先生!我是圓環(huán)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真誠地歡迎您的到來,能夠結識您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并在美國接待您,我感到無比的榮幸!” 顯然,威爾其認錯人了。3個中國人不由得一齊掩口而笑。威爾其見客人笑得蹊蹺,他馬上就會過意來,連聲道歉說:“對不起,你們哪一位是袁先生?” 陳一吾連忙推過袁隆平用英語介紹說:“威爾其先生,這位才是首席專家袁隆平先生。我們都是他的助手。” “噢,尊敬的袁先生,我認錯人了。請您原諒!請讓我再次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熱烈的歡迎。您將是我們公司和所有美國人最尊貴的客人和朋友。我衷心地祝愿您在美國工作和生活得愉快!”威爾其說著再次握住了袁隆平的手,并緊緊地擁抱、貼臉。 “謝謝您的熱情迎接,威爾其先生。您認錯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連許多中國人都會把我認錯,更別說美國人了。我是一名水稻專家,長年在田間試驗,所以渾身上下都染上了不少中國農民的色調!痹∑秸f著,又風趣地朝兩名中國同伴一攤手接著說,“他們都知道,我還有一個綽號,叫做‘剛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說這多有趣?” 當夜,威爾其在一家飯店里為中國專家舉行小型晚會。晚會間,威爾其親自演唱歌曲歡迎中國客人,并請客人自由表演節(jié)目。陳一吾不善于演唱,杜慎余只會哼毛主席語錄歌,于是他們兩人都不愿表演,一齊推袁隆平出個節(jié)目。袁隆平從小愛好文藝體育,學生時代就曾參加過西南農學院的合唱團,在安江農校工作時,也常拉小提琴為學生演唱伴奏。因而他拿起話筒走到演唱位置,一首憂傷的早期美國電影插曲《老黑奴》便開始在晚會廳里鳴響。他的嗓音低沉淳厚,曲調節(jié)奏把握準確,英語咬字清晰,感情真摯,把一名美國南方老黑奴的悲涼晚景表現得非常到位。演唱完畢,小廳里頓時寂然,一向歡樂無憂的美國人一時間全被歌曲帶進了歷史上那悲慘的黑奴世界,連幾名白人小姐眼里都閃出了淚光。良久,人們才從歌曲的情境中回過神來,于是,驚喜的掌聲頓時轟然而起……三9月初,袁隆平按愛妻的親切囑托“平平安安地回來”了,但是,他臨行前曾向妻子許下的將成為萬元戶的諾言,卻只成了一個不吹自破的泡影。原來當時有規(guī)定,出國人員在國外所得收入必須全部上繳。因而,他們回到北京,向農業(yè)部有關司局一匯完報,有關辦事官員就要他們上繳在美國掙的工錢。 袁隆平有點不好意思似的對妻子鄧哲說:“嘿嘿,真對不起。我原以為美國工資可歸個人所有,誰料農業(yè)部規(guī)定得全部上繳,只能每天領20元人民幣的生活補貼! “能成千元戶也不錯呀,我們家還從來沒見過一次進兩千多塊錢呢!”鄧哲安慰丈夫說!拔抑灰茉黾觾砷g小平房,有三四千塊錢存款以備不時之需,就心滿意足了! 鄧哲這愿望很快就實現了。 1981年6月6日,國家科委、國家農委在北京聯(lián)合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特等發(fā)明獎授獎大會。由袁隆平代表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xié)作組登臺領獎。除獎章和發(fā)明證書由袁隆平帶回湖南保管外,還有一共10萬元獎金。袁隆平本人足足分得這項特等獎金5000元整。 “哎呀!五千塊錢呀!嘖嘖,這么高的獎金,真嚇死人了!”當袁隆平喜不自禁地自北京歸來,從兜里掏出一大疊鈔票交到妻子手里時,鄧哲驚喜得連錢都不知該怎么拿法了。 沒過幾天,更好的日子又來到了。據農業(yè)部通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為擴大雜交水稻的宣傳,在有關國家打開雜交水稻種子的潛在市場,準備于7月派出一個電影攝制組來湖南拍攝一部題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花園里——中國雜交水稻的故事》的紀實影片。現在影片腳本已通過我國有關部門審查同意,袁隆平將是影片里的主角。 這一下可把湖南省農業(yè)廳、農科院和安江農校各方面都忙壞了。好在安江農校剛剛建成了一棟相當漂亮的科研小樓,讓他一家8口搬進去住倒正好合適;只是少了廚房和衛(wèi)生間,這也不打緊,靠著小樓后側再加蓋兩間小平房,看上去也渾然一體很是緊湊。于是,住房問題就這樣解決了。電器、家具讓袁隆平自己買一些,學校借一些,包裝一番,也就很有點專家居室氣象了。 于是,7月,當美國電影攝制組組長勞克先生率領著他的小組來到安江時,袁隆平的家居已儼然是一派初級階段的美國中產階級模樣了。 “喔,好極了,袁先生。您真會選地方,這里的環(huán)境簡直美極了。這個大院的資產肯定都是您的啦!”勞克先生羨慕地說。 “不是的,勞克先生。我們中國科學家的生活設施都是國家配給的。這里的一切設施我都可以無償享用,但不能說是我私有的。只有我房子里面的東西才是屬于我私有的。”袁隆平不禁有點哭笑不得,他一面大體真實地回答著,一面心里想,剛剛還住在低矮的小平房里,連現在家里的家用電器還是公家借的呢,眨眼間就被人看成是一個數百畝園林,和數百萬元房產設施的老地主了,真有意思! 袁隆平就在這所新宅里正式安居了下來,直至1990年他調至長沙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時為止。 。ㄕ浴堆S春秋》2001年第1期 汪志霞 聶冷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