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首任監(jiān)察部長錢瑛 巴玖 從一名反抗包辦婚姻的叛逆者成長為一名自覺的革命者。 1903年5月14日,湖北省咸寧縣?現(xiàn)咸寧市咸安區(qū)?馬橋鎮(zhèn)肖橋村力稼莊一戶在潛江縣周磯行商的錢姓人家出生了一個女嬰。父母為她取名錢瑛。 錢瑛出生時,家庭興旺,在當?shù)厮闶且髮嵢思。錢瑛的父親錢訓臣曾東渡日本留學,錢瑛的母親彭氏也粗通文墨,錢瑛自幼生長在這個“道德守舊,學問唯新”的家庭里。錢瑛8歲入私塾念書,熟讀四書五經(jīng)、唐詩宋詞。當錢瑛10歲時,父親又到潛江周磯重開商號,將錢瑛母女接到周磯,她又來到潛江讀書。初諳世事的錢瑛對一些封建陋習深惡痛絕,于是她向父母力爭,不再纏足裹腳。 隨著時間的流逝,錢瑛漸漸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慕名提親的人開始踏進錢家的門。錢瑛的母親經(jīng)過挑選,終于收下了一大戶人家的聘禮,為女兒訂下了親事。錢瑛知道后,她數(shù)次與母親爭論,但母親卻固執(zhí)地認為女大當嫁,更何況退婚勢必引起非議,拒不答應女兒的請求,還對她嚴加看管。 這天深夜,她寫下一封絕筆信后,拿一把剪刀猛地刺向自己的咽喉,鮮血頓時汩汩流出。時刻留意著女兒房間動靜的母親聽到了異常的聲音,急急趕去查看,發(fā)現(xiàn)女兒的慘狀,驚嚇之余立即請來大夫全力救治。此后,錢瑛的母親見她性子如此剛烈,只好為她退了婚,也不再在錢瑛面前提這件事了。錢瑛的頸部從此也留下了一處深深的疤痕。 1923年,錢瑛說服母親,報考了湖北女師。她如愿以償跨進了湖北女師的大門。 湖北女師是共產(chǎn)黨人傳播革命思想的基地之一。湖北地區(qū)黨的早期領導人李漢俊等人都曾在該校任教。同時,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尤其是惲代英主辦的《中國青年》半月刊流傳到學校以后,錢瑛期期必讀,閱讀了大量革命文章,思想漸漸傾向革命。1927年3月,在湖北女師,24歲的錢瑛經(jīng)吳瑞芝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聽到丈夫被害的噩耗,錢瑛悲痛欲絕。她決心永不再考慮個人婚姻問題。 大革命失敗后,錢瑛接受黨的派遣,到上海從事地下工作,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兼交通。由于工作的關系,錢瑛結識了當時擔任全國海員工會秘書長的譚壽林。 譚壽林是廣西貴縣三塘鄉(xiāng)譚嶺村人,1896年出生,長錢瑛7歲。他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系,在上大學期間,和其他進步學生一起創(chuàng)辦《桂光》社刊,為正義事業(yè)吶喊,于1923年加入共產(chǎn)黨,后回廣西擔任梧州特委書記,領導農民革命運動。1926年,譚壽林被反動軍閥逮捕。出獄后,他出席了在武漢召開的全國第四次勞動代表大會。不久,譚壽林再次離鄉(xiāng),前往參加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他又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由于敵人未查出他的真實身份,譚壽林在1928年獲釋,輾轉到上海繼續(xù)從事革命工作。1928年10月,譚、錢倆人在上海結為夫妻。 1929年初,新婚未滿百日,錢瑛接到中央組織部的通知,前往蘇聯(lián)學習。在莫斯科中國共產(chǎn)主義勞動大學學習一段時間后,錢瑛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這是她與譚壽林愛情的結晶盃孩子生下來以后,錢瑛把女兒送進了一家保育院代為撫養(yǎng)。緊張的學習使她幾乎沒有空閑去看望女兒。1931年春,學習期滿,錢瑛就要回國工作了。這時國內斗爭的形勢異常嚴峻和殘酷,譚壽林整日為革命奔波,根本不可能抽出時間照顧幼小的女兒。想到回國后等待著自己的大量工作,錢瑛決定只身回國,把女兒留在蘇聯(lián)。當她臨行前最后一次去保育院看望女兒時,摟抱著女兒久久舍不得放下……20多年以后,錢瑛才輾轉打聽到孩子已夭折的消息。 從蘇聯(lián)回國后,由于湖北洪湖地區(qū)急需干部,黨組織決定派他們夫婦去洪湖工作。正欲啟程,上海的工會組織遭到敵人破壞,譚壽林主動提出留下來做善后和恢復工作,處理好上海的工作后再去洪湖與錢瑛會合。于是錢瑛再次與丈夫告別。 錢瑛與譚壽林的這次分別卻成了永訣。1931年4月22日清晨,譚壽林又一次被捕,后被轉至南京,作為“重犯”嚴加關押和審訊。于5月30日在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僅35歲。聽到噩耗,錢瑛幾乎不敢相信愛護她、支持她,不久前相聚時還笑臉盈盈的丈夫,竟會一下子離她而去。從這時起,她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革命斗爭中去,以完成譚壽林未竟的革命事業(yè)。 此后,錢瑛一直珍藏著譚壽林烈士的遺物,隨身攜帶著丈夫留給她的一塊懷表,房間里懸掛著丈夫的照片。 1933年初,黨派錢瑛到江蘇省委擔任婦委工作。在江蘇,她不幸被捕,關進了敵人在南京的所謂“模范監(jiān)獄”。錢瑛化名彭友姑,始終未承認自己的共產(chǎn)黨員身份。在這座國民黨的“模范監(jiān)獄”里,同時關押的還有帥孟奇、夏之栩、何寶珍等人。 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兩黨實現(xiàn)第二次合作,周恩來到南京,要求國民黨當局釋放“政治犯”。因錢瑛被捕后化名“彭友姑”,沒被列入釋放名單,直到帥孟奇出獄后向周恩來匯報,才第二批獲釋,結束了4年多的牢獄生活,回到黨的懷抱。 建國后,錢瑛敢于堅持真理,實事求是,鐵面無私,被譽為黨內“女包公”。 1953年,錢瑛奉調到北京中央機關工作。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錢瑛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部第一任部長、黨組書記達5年之久。1960年冬,錢瑛接替謝覺哉擔任國家內務部部長。錢瑛身居高位,不忘群眾疾苦,每年都有一半時間下基層調查研究,檢查工作。60年代的3年困難時期,她下到基層,直接到公社、大隊和小隊,到群眾家中,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并將直接觀察和了解的情況向黨中央報告,請求調撥賑災糧款……1962年,錢瑛根據(jù)中央指示,帶領工作組到安徽、四川協(xié)助省委進行甄別工作。錢瑛堅持真理,不避風險,平反甄別了被定為“鐵案”的原省委書記李世民錯劃右派案和省委常委張凱帆“反黨反社會主義”案;對四川張西挺、劉結挺一案則堅持原議,不準翻案。錢瑛堅持真理、實事求是、鐵面無私的精神,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稱贊,被譽為黨內“女包公”!拔幕蟾锩北l(fā)后,錢瑛被隔離審查,受到慘酷迫害。1972年4月,錢瑛確診患了肺癌,住進北京日壇醫(yī)院“監(jiān)護治療”,不準任何人前往探視。在她生命垂危之時,日壇醫(yī)院黨委書記、錢瑛在重慶、南京中央局工作時的上級李克農的兒子李冰借查房之名,避開看守人員去看望她,轉達同志們對她的問候,她泰然地說:“我朝前看?”由于李冰等人的關照,錢瑛的病情曾一度好轉,但“四人幫”一伙卻不準她繼續(xù)治療,11月被“監(jiān)護”出院,導致病情急劇惡化,于1973年7月26日含冤去世,終年70歲。 粉碎“四人幫”后,中共中央為錢瑛徹底平反,恢復名譽。 摘自《黨史天地》2000年第3期 巴玖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