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就一個字——張信哲的故事 編者接:長久以來,有一個聲音總是讓人如此心醉,無數(shù)少男少女為之傾倒、癡迷。 是難以抗拒容顏的深情款款,還是情人最美麗會微笑的臉? 是與舊愛分離時的黯然心碎,還是心底一直不能說的感覺? 崇拜自己心中仰慕已久的偶像,這是年輕人的專利。當過來人用一種疑惑不解的目光打量這一切的時候,年輕的心靈依然像一團不羈的風,在自由而狂放的天空下任意縱橫。 崇拜就是崇拜,不需要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倒是令數(shù)以萬計的年輕人狂熱崇拜的那個偶像,著實需要琢磨一番。 其實,唱出那個迷倒無數(shù)少男少女的聲音的人,我們叫他——張信哲 1、阿哲終于來了 張信哲生在臺灣,長在臺灣,但他從懂事時起,就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阿哲上學(xué)時就曾很動情地唱過這首歌。 “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動脈是長江靜脈是黃河……”這首歌張信哲也曾多次唱過。 張信哲清楚自己是黃皮膚、黑眼睛的“龍的傳人”,聽得見自已血管里“澎湃著中華的聲音”,不論自己走到哪里,永遠都一顆“中國心”。 不錯,海峽兩岸的炎黃子孫,本是同根生,都擁有相同的血脈,都屬于同一個不朽的民族。 小時侯,張信哲有過很多夢想,惟獨沒有做過唱歌的夢。而當他踏入歌壇并日漸強勁之時,他心中又膨脹起一個熾熱而又急切的夢想,那就是一定要到大陸去開個唱! 因為,自己雖生在臺灣長在臺灣,而自己的根是在大陸。 自從推出第一張專輯后,張信哲就知道自己的歌迷有很大一部分在大陸。他先后在東南亞及華語圈開過多次個唱,但最令他心動儀的還是在大陸開個唱! 張信哲也曾幾次出現(xiàn)在大陸的舞臺上,但那大都是參加各種晚會。雖然每當遇到這樣機會,他總是激動不已,并且一種興奮感在很長時間里令他沉醉其中,然而,沒有什么比在大陸開個唱更讓他魂牽夢縈的了。 與此同時,大陸數(shù)以萬計的阿哲歌迷們,也望眼欲穿盼望阿哲盡早“登陸”。 終于,1998年年初,阿哲的大陸巡回演唱會敲定,激動不能自己的阿哲把這次巡回演唱會命名為“夢想成真”。 是啊,這是他踏入歌壇后最急切的夢想,但足足等了近八年之久,是不是有些太遲了? 阿哲終于來了! 1998年的夏初,阿哲在大陸開演唱會的消息一經(jīng)媒體披露,頓時成了京、滬兩地歌迷的最大喜訊,奔走相告的歌迷們?nèi)缤幼约旱墓?jié)日一樣翹首以待。 門票出售那天,中國的兩大城市的歌迷們排起了蛇形長隊,虔誠地掏出自己的積蓄。 如果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也一點不為過。短短的幾天時間,門票售馨。這在一直處于低迷狀態(tài)的中國演出市場,幾乎是一個破天荒的奇跡。而這個奇跡在1998年卻出現(xiàn)了兩次,后來的一次是王菲的“唱游北京”演唱會。 張信哲的歌充滿了對愛情的執(zhí)著與悲憫,雖沒有狂熱的煽情、激動的浪潮,但那種婉約、傷情的美卻直攝入心,讓聽者在一種心痛逼人的過程中,感受著情緣的失落,希冀著愛情的圓滿。當他的歌聲響起的時侯,歌迷們情不自禁,發(fā)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此時不少歌迷的眼睛里已深含淚水。 所以張信哲在舞臺上演繹真情時,雖然阿哲的歌帶來的是清悠、淡愁,歌迷回應(yīng)的卻是潮水般的愛。 1998年6月20日、21日兩日北京的首都體育館在燈光閃爍的氛圍中,迎來了狂歡般的不眼之夜。盡管久違的狂潮已成舊事,現(xiàn)在想來依舊讓人躁動。當時阿哲聰明地翻唱了席琳·迪翁的《我心依舊》與黑豹的《無地自容》,惹得全場的少女們無條件地大呼“喜歡搖滾樂”。首次登陸內(nèi)地的演唱會,阿哲是勁爆沒商量。觀眾的“不依不饒”,差點讓主辦單位團演唱會逾時而遭罰款。 直到這時,人們似乎才明白阿哲為何在亞洲擁有數(shù)量相當?shù)摹扒楦柰踝印钡膿碥O。在日本,一個歌迷自發(fā)組織的阿哲歌友會,更是愛到深處。他們組織了一場讓阿哲大為驚喜的歡迎會,竟把亞洲有影響的音樂雜志主編及SONY總部的領(lǐng)導(dǎo)請到現(xiàn)場。 從這次演唱會受到極大鼓勵的張信哲,再次抖擻精神游入了事業(yè)與生活的深水區(qū)。只是面對或多或少的被“神化”,阿哲倍加警醒: “我從來沒有征服世界樂壇的野心,說國語的人那么多,中國人能接受就很好了! “當然,我的主要精力還是潛心唱歌,精心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歌曲獻給喜歡我的歌迷! 2、從平凡到閃亮舞臺 帶著少年時美好的夢想,張信哲進入了臺北基督書院開始了大學(xué)生涯。 大二上學(xué)期的阿哲,參加了校內(nèi)的歌唱比賽,一舉拿下了個人及重唱組的冠軍。他干凈、清澈的音質(zhì),立即引起了臺下?lián)卧u審的鄭華娟及丁曉雯的注意,他們約了阿哲在后臺聊一會兒。然而,這個大二的男生卻萬萬沒料到,這一段很隨便的閑聊,馬上就要改變他的一生。 大二暑假的一天,唱片公司打電話來。 從關(guān)渡騎了兩個小時的單車,才到達約好見面的光復(fù)南路,阿哲一眼就看到“大哥”李宗盛。 “大哥”一見面就問他為什么要唱歌,阿哲記得自己只是很簡單地回答了一句“我喜歡”。當然,這個大二過暑假的男生,也沒想到這樣一句簡單的回答,會讓他從關(guān)渡到光復(fù)南路,從平凡到閃亮的舞臺,就這樣順理成章地走過來了。 第一次進錄音室配唱,阿哲知道要和自己最欣賞的“阿潘”潘越云合唱《你是唯一》,竟高興得失眠了。 當阿哲還沉醉在工作人員對自己表現(xiàn)的溢美之辭時,卻看到說好不會來看的父親在一旁。他的父親竟然從頭到尾陪他到錄完音。 那一年是1988年。 次年,阿哲在《美國新世紀》專輯中主唱《飛向陽光》,這是他首次與眾歌星合出的專輯。就是在這個難忘的1989年,從3月到12月,短短的9個月時間,阿哲一連推出了《說謊》、《憂郁》和《忘記》3張專輯。阿哲的歌聲像風暴一樣席卷東南亞及華語圈,街頭巷尾間不斷傳唱著阿哲的《我們這個錯》、《讓我忘記你的臉》等歌曲。密集的錄音、拍照、宣傳、曝光,足見阿哲初登歌壇時受歡迎的程度。同時,如此忙碌的工作,也奠定了阿哲的事業(yè)基礎(chǔ)。 的確,在歌唱事業(yè)上和生活經(jīng)驗上,阿哲總是不斷地自我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所以人們才會看到阿哲無時無刻不對自己充滿了自信。 1991年,阿哲從軍隊退伍后,又相繼推出的《心事》、《等待》、《擁有》等專輯中,大家看到阿哲的表現(xiàn)是有口皆碑的。在唱片市場上和華語歌手中,阿哲確實是憑自己不懈的努力終于達到了如日中天的地位。 這時,我們仿佛又看到那個騎著單車,從關(guān)渡到光復(fù)南路,從平凡到閃亮舞臺的那個很醉心于唱歌、那個歌聲會讓大家都心醉的張信哲。 張信哲出道已經(jīng)十年,曾經(jīng)創(chuàng)下華語男歌手的眾多驕人的業(yè)績。 1988年張信哲首次在《男歡女愛》專輯中與潘越云合唱《你是唯一》,一鳴驚人,成為當年備受矚目的新人。 1989年一連發(fā)行3張國語專輯,包括《說謊》、《憂郁》及《忘記》,出碟密度屬于空前;同年入伍服兵役,并舉辦了第一次個人演唱會。 1992年退伍后以個人首張英文專輯(My eyes adored you)復(fù)出歌壇,銷售量超越40萬張之傲人成績,成功跨越國語及英語唱片市場,3個月后再發(fā)國語專輯(知道》,創(chuàng)下50萬張個人銷售紀錄。 1993年是張信哲奠定其天王巨星地位的最重要的豐收年!缎氖隆穼]嬛鞔蚋琛稅廴绯彼窂V受歡迎,令這張專輯在亞太地區(qū)銷售量逾百萬張。阿哲以其清亮溫暖的黃金嗓音,征服全球華人歌迷。 1995年加盟EMI,演藝事業(yè)更上一層樓,獲得第17屆金曲獎最佳男歌手。 如果說,1995年轉(zhuǎn)赴“EMI種子音樂”是張信哲唱片事業(yè)的轉(zhuǎn)折點;1996年以《寬容》奪得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封王以及連續(xù)以《寬容》、《夢想》兩張專輯,締造EMI歌手全亞洲超過百萬張暢銷第一的傲人成績,那么,1997年的《摯愛》專輯,無疑是張信哲在事業(yè)上開創(chuàng)另一次高峰的開始。那時阿哲出道八年,他從第一張國語專輯開始就一炮而紅,當兵至退伍后持續(xù)的熱潮。創(chuàng)造了華語男歌手推一不敗的長紅例子。自組“潮水音樂工作室”,不僅是當老板的單純成長,由幕前轉(zhuǎn)至幕后擔任專輯制作人,張信哲交出的成績單一樣漂亮、專業(yè)! 《摯愛》是張信哲出道以來的第16張專輯,它兼容了金曲歌王的精煉純熟與制作人不斷突破的企劃心。專輯中張信哲首度擔任制作人,并再次發(fā)表最新創(chuàng)作曲。為了擦出音樂新火花,他與名制作人薛忠銘特別遠赴溫哥華、洛杉礬等地錄音,與全美一流的幕后音樂班底合作。這些精英曾與昆西·瓊斯、邁克爾·杰克遜、大衛(wèi)·佛斯特、席琳·狄翁等合作過,而負責弦樂部分的Los Angeles Symphony Group那時正與名導(dǎo)演史帝芬·斯皮爾伯格合作電影配樂,另一位LUIS Cont'e正和菲爾·柯林斯簽約,成為他的打擊樂手。 如此中西方精英的組合,造就10首全然不同曲風的嘗試,將阿哲帶入一個全新的音樂領(lǐng)域,一個全新且更成熟的張信哲。 3、情歌唱到八十歲 如果用“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于耳”來形容張信哲的歌聲魅力,應(yīng)該不算夸張,因為好的音樂,總會給人留下難忘的震撼。 一直耳聞阿哲籌臺演出的爆發(fā)力十足,會讓歌迷進入如癡如醉的忘我境界。百聞不如一見,北京的歌迷總算在1998年6月于北京首都體育館內(nèi),休驗到“夢想成真”巨大而迷人的魅力。座無虛席的體育館里一陣接一陣呼喊阿哲的名字,一同跟他齊聲合唱,心中的震撼也化成無比的幸福與感動。 跟昔日內(nèi)地的演唱會相比較,張信哲首次在北京舉行的個人演唱會,在整體設(shè)計和包裝上,運用聲光影像的緊密結(jié)合,造成視覺和聽覺上的強烈震撼,的確讓觀眾耳目一新,加上演唱會結(jié)束前,張信哲翻唱的正在流行的《我心依舊》更是一大賣點。這場演唱會的成功,除了張信哲的表演實力外,用包裝精美商品的概念來制作演唱會也是其成功之處。即使門票再貴,在消費意識抬頭的今天,也會有人愿意自掏腰包來一探究竟。 或許是京城歌迷看過內(nèi)地無數(shù)大小演唱會,他們對演唱會的觀賞角度也和其他城市的歌迷不同。歌手表演賣不賣力,以及演唱會的舞臺制作,當然是首要關(guān)注的焦點。此夕,歌手的服裝造型和曲目編排設(shè)計,也值得細細品味。 張信哲在北京演唱會上的服裝造型,讓京城歌迷們覺得有太多“情歌王子”的味道?赡苁鞘鼙本┫娜崭邷卣舭l(fā)出的靈感,阿哲的服裝造型有意想要讓北京觀眾的眼睛清涼一下。當晚觀眾席中,有不少五十多歲的年長歌迷,恐怕張信哲如此潚灑的裝扮,更讓他們血脈噴張,生發(fā)出無限的羨慕。 至于阿哲翻唱《我心依舊》,不能簡單地評論如此做法是好是壞,畢竟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只要不是為了省事偷懶,撿別人現(xiàn)成的創(chuàng)意,那“老酒裝新瓶,還是會有不錯的滋味。 踏人歌壇已經(jīng)九年的張信哲努力用音樂擴大支持他的歌迷群體,提升個人知名度,如今在北京演唱會中又亮出一張杰出的成績單,他為臺灣的原創(chuàng)音樂深入內(nèi)地市場,再創(chuàng)新紀錄。更可貴的是,阿哲使臺灣原住民的歌聲,登上流行的音樂舞臺,地位更被重視。像張惠妹、張震岳、動力火車,他們樸實的本性和發(fā)自真誠的嗓音,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外國的月亮不會比我們的更圓,期待有朝一日,我們中國人的歌聲也能在國際樂壇上大放異彩。 如今的張信哲堪稱“萬人迷”。1998年在上海亞新生活廣場搞簽售,2 多名癡狂的歌迷將現(xiàn)場圍個水泄不通,結(jié)果他本人被困在電梯里;顒颖黄热∠。不久前阿哲來上海為《寶蓮燈》和新專輯《回來》作宣傳,又是吸引歌迷無數(shù)。 但是在接受記者來訪時,張信哲卻說,“萬人迷”的頭銜是他始料未及的。雖然從小學(xué)音樂,又喜歡唱歌,但張信哲從未想過要當歌手。因此當唱片公司找他唱歌時,也只是抱著打工賺外快的心態(tài),沒想竟從此步入歌壇。但即使如此,張信哲也未料到自己日后會成為偶像型的歌手。相反,剛剛出道時的他在形象上充滿了挫折:那時唱片公司的化妝師對他說——真不知如何包裝你,拍了那么多的宣傳照,竟然找不出一張好看的來。 公司企宣人員送給媒體的照片也都被退了回來,人家還撂下—句話:這人的形象怎么這么難看! 談起這段往事,張信哲感慨萬分:“我現(xiàn)在得到的早已超過我的想像! 張式情歌以委婉、纏綿著稱,散發(fā)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和苦澀。唱得如此真切,不免讓人產(chǎn)生一個念頭:張信哲是不是也有切膚之痛? “我的感情和歌聲不同,一路走來十分平淡,沒什么特別的大風大浪。我也不希望自己的感情像情歌中唱的那樣辛苦!睆埿耪芙忉屨f,選擇唱這類情歌,是因為嗓音合適,而且也因為真心喜歡:“畢竟對每個人來說,一輩子也經(jīng)歷不完、逃脫不了的便是情感了。而且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經(jīng)歷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會一直把情歌唱下去,哪伯到七八十歲! 雖然如此,不能否認的是張信哲為此付出的投入和執(zhí)著。如果不是經(jīng)常與遭遇過情感挫折的朋友一起交流那些痛苦的經(jīng)歷,如果不是不斷地去想像和琢磨為情所困的心境,他的歌怎么能如此動人? 在新專輯《回來》中,張信哲一改過去西裝筆挺、長發(fā)蓬松的造型,以一身休閑裝、一頭散亂的短發(fā)出鏡。張信哲說,他更喜歡現(xiàn)在這個輕松利落的造型,因為生活中的他就是個好運動、愛旅行、崇尚自然的人,這次形象更貼近他的本性!拔也幌肱_上臺下的我有太大的區(qū)別! 4、《回來》風頭正勁 18個月的漫長等待,對廣大的阿哲迷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殘酷的煎熬”。在阿哲迷的“望眼欲穿”中,阿哲終于帶著新專輯“回來”了,帶著純純的愛“回來”了,帶著全新的感受“回來”了。 阿哲的歌聲依然是那么清亮、甜美,歌唱技巧巳臻爐火純青,沒有讓眾多的阿哲迷失望,給他們帶來的只有驚喜。 因此,在《回來》專輯新聞發(fā)布會的一開始,上海聲像出版社負責人就隆重宣布:“這張專輯在發(fā)片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內(nèi),已經(jīng)在國內(nèi)銷售了25萬張,取得了1999年以來全國引進版專輯中最好、最驕人的成績!边@個成績真是可喜可賀,因為在目前音像制品銷售市場十分低迷、盜版嚴重的局面下,能有如此建樹,真是十分難得。這再一次證明了阿哲的實力、魅力和人氣?梢灶A(yù)見,這張專輯的銷售量還將再創(chuàng)新高。 從上張專輯《直覺》到這張專輯《回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阿哲仿佛“淡出”了歌壇,關(guān)于他的消息與以前相比較少了許多,雖然國內(nèi)一些媒體的記者苦苦尋覓,但也只能望“哲”興嘆。 “失蹤”了這么久,阿哲都在干些什么呢? “當然是很小心謹慎地制作這張唱片。專輯中的每一首歌,每一篇歌詞,都是經(jīng)過非常小心、仔細、嚴格的篩選評斷后才留下來的,因此這是一張讓我感到很開心、很驕傲的專輯,雖然這么久才‘回來’! “另外,前一陣子我舊的合約剛滿,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在新的唱片合約上。對我來說,找到一群可以信賴、可以繼續(xù)合作的伙伴之后,我才能定下心來工作,所以讓大家多等了一段時間! 從1989年出道至今,阿哲在流行樂壇已經(jīng)跋涉了十年了,先后與巨石、EMI、索尼三大唱片公司合作過,最近又與索尼唱片公司再續(xù)新約。那么他是如何來評價這些合作伙伴的呢?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我的選擇是,每個階段該公司的優(yōu)點對我影響是最重要的,而缺點對我的影響最小。在不同的階段,三個公司都滿足了我的需要,但目前索尼還是我最需要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們續(xù)簽了新約! 內(nèi)地歌迷今年見到阿哲,恐怕是在年初的CHANNEL[v]’98華語榜中榜的頒獎典禮上。而這次見到他,大家都發(fā)覺阿哲有了明顯的改變:以前的長發(fā)剪短了,人也胖了許多,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一身白色西服更襯托出他的“陽光”、明朗來。 一直以來,阿哲和他的歌給人一種憂郁、清涼的感覺,但這次的新專輯《回來》,卻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感受。像主打歌《回來》就是一首電子節(jié)奏的抒情曲;《找鑰匙》的優(yōu)雅吉他節(jié)奏等,曲風輕快、明亮了許多,同樣是唱情歌,卻與以往有了很大不同。為何會有此改變?阿哲說:“我覺得人在面對感情、面對生活的時候,會不斷有所改變,作為一名歌手,應(yīng)該最真實地把自己對感情、對生活的想法、感受體現(xiàn)在歌曲中,這樣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這次我還是保持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曲風,但是我也加人了很多比較現(xiàn)代的、有節(jié)奏的東西。其實我醞釀了好幾張唱片,力圖嘗試新的音樂,到現(xiàn)在我覺得比較成熟了,因此將這些新類型的音樂奉獻出來與大家分享!薄斑@次將長發(fā)剪得這么短,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改變,因為七八年來我從沒有過這么短的頭發(fā)。這也是為了配合這次的音樂,它都市化、節(jié)奏感強,短發(fā)造型比較適合,雖然起初我還擔心大家不能接受! 事實上,阿哲迷們還是接受了阿哲,并且變得更加狂熱,這不僅可以從上海、北京的歌迷“圍追堵截”前來作宣傳的阿哲的“沖動冒失”之舉中得到印證,而且可以從專輯的直接銷量中得到證實。 阿哲的《回來》專輯在北京《音樂生活報》專輯銷量排行榜上,一上榜便取得冠軍,并且連續(xù)數(shù)周占據(jù)冠軍之位。該專輯在第一周上市后,就攀升為東南亞及音樂書店的銷售冠軍,而主打歌《回來》第一周就以第二名的成績在“勁爆榜”上傲視群雄。 不久前,歌迷們發(fā)動的一次《回來》中最好聽歌曲的網(wǎng)上調(diào)查活動巳經(jīng)結(jié)束,其中《不做你的愛人》以26%的選票坐上頭把交椅,其令阿哲迷們最容易接受的還是阿哲一貫的抒情情歌,希望阿哲下張專輯有更出色的抒情歌出現(xiàn),以饗歌迷。 在歌迷18個月的漫長等待中,張信哲終于“回來”了;在歌迷們望眼欲穿的18個月中,阿哲為了不辜負這份熱誠的期待,用心良苦地制作出自己的又一心血之作《回來》。阿哲帶著《回來》回來了,一如既往地走向鐘愛他的歌迷們,得到了鋪天蓋地的喝彩給沉迷的歌壇帶來一股強勁的旋風! 5、笑傲上海灘 1999年7月30日,這真是一個值得所有阿哲迷記住的日子,因為在暌違大家18個月,新專輯推出僅兩周之后,情歌王子張信哲又“回來”了,回到無數(shù)喜愛他的歌迷的身邊,這次阿哲重返上海灘,一方面是為了宣傳他的最新專輯《回來》,另一方面是參加由他配唱插曲的動畫大片《寶蓮燈》的新聞發(fā)布會和首映式。 這次,阿哲剪了短發(fā),不是為情所困,而是為了迎接新的征程。 張信哲,是歌壇上的一個神話,他擁有“情歌王子”的美譽,他擁有天下最癡心、最瘋狂的歌迷群體,他更擁有勇往直前的信念。 回來,是為了再次出征。 很多記者在去上海采訪阿哲的火車上,便感到肩頭的壓力很重,這份壓力來自于千千萬萬阿哲迷的期待,但他們知道,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因為阿哲與他們同在! 7月30日下午到7月31日上午,阿哲在上海只停留了一整天,但他的到來,使得上海的氣溫驟然急升。鮮花、掌聲、笑聲,已無法代表阿哲迷們的欣喜,只有難以自制的尖叫和興奮的淚珠才可以詮釋他們的一片真情。 確實,今天。張信哲,笑傲上海灘! 張信哲在上海這一整天的安排是: 30日下午4時和5時,分別在上海波特曼(Portman)大酒店四摟的云石3堂和云石2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前者是張信哲最新國語大碟《回來》新聞發(fā)布會,后者是動畫巨片《寶蓮燈》首映新聞發(fā)布會;當晚,他還與眾阿哲迷共同參加了《寶蓮燈》的首映式;31日上午11時,還是在波特曼大酒店,有一場秘密的平面記者招待會。31日下午1時左右,張信哲搭乘飛機飛往北京。 30日上午,部分記者前往酒店踩點,由于酒店構(gòu)造復(fù)雜、別具一格,他們花了不少時間才摸清酒店的構(gòu)造。 當天下午2時40分,大部分記者們到達酒店四摟。已有幾家媒體在廳外等候,主辦方也在會議廳門口搭好了工作臺,門口還豎著幾塊張信哲《回來》專緝的大海報。有幾位歌迷手捧鮮花在門口興奮地來回奔跑,一問才知道,她們是被欽準的上臺向張信哲獻花的歌迷代表。 記者與主辦方交涉后得知,新聞發(fā)布會在下午4時將準時召開,下午3時30分記者開始入場。 這時,聞訊趕來的記者越來越多,光電視臺的攝像機就來了七八架,帶長鏡頭的照相機也是隨處可見?磥恚@次是上海記者總動員了。 好容易盼到下午3時30分,眾記者一哄而上,一些先來探過班的記者,由于熟悉地形,搶在了最前面。入廳前,主辦方讓每位與會者都要在一張《回來》的大海報上簽下自己的大名,不知何用。入廳后,記者迅速搶占了第一排靠中間過道的座位,開始等待主角張信哲的登場。 下午4時已過,張信哲還末出現(xiàn),現(xiàn)場開始有些異動。忽然,廳外一下子熱鬧起來,一些記者抓起照相機沖出會議廳,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張信哲來了! 果然,張信哲真的來了!他穿著一套白色西服,在酒店經(jīng)理的陪同下朝會議廳走來。 記者們不顧一切地沖上前去拍照,某電視臺巳架好攝像機,跟著阿哲一路走一路采訪。酒店保安忙排除萬難,空出了進會議廳的一條道路,張信哲婁詳、平靜又微笑著步人會議廳,守候在會議室里的記者們忙按下相機快門。 阿哲的到來,令會議廳頓時沸騰起來。閃光燈跟在阿哲身邊就沒有停過閃爍,幾乎所有的攝影記者都擠到了主席臺前。剛剛落座的阿哲見盛情難卻,只好又站起身讓記者們拍個夠。 雖然大會主席已宣布新聞發(fā)布會開始,并再三勸告臺前的攝影記者回座位坐下,但眾記者不聞不問,依然故我,瘋狂地拍照。無奈之下,主席只好宣布再等3分鐘時間讓記者拍照,并請阿哲站到主席臺前加以配合。 3分鐘轉(zhuǎn)瞬即逝,阿哲又再次落座。 張信哲最新國語大碟《回來》新聞發(fā)布會正式開始。首先是上海聲像出版社社長胡戰(zhàn)英先生和索尼音樂公司駐中國代表處負責人趙青先生發(fā)言。隨后終于等到阿哲開口了,客套之后,阿哲心有余悸地說:“昨天(7月29日),臺灣整島全部停電。晚上在家我一夜沒睡好,就擔心飛機延誤,還好,今早終于排除萬難、歷盡千辛萬苦,如期來到上海。希望這一趟我沒有白來,感謝你們的支持!謝謝!” 話音剛落,有一位阿哲迷不顧一切地沖上臺去向阿哲獻花,令主辦方的保安人員防不勝防,大感頭痛。 6、采訪張信哲 接下來的新聞發(fā)布會就仿佛成了純粹的捐贈儀式。 首先,阿哲向中國福利會少年宮捐贈了自己的最新專輯《回來》,少先隊員代表立即回贈阿哲一面錦旗,上書“心系兒童締造未來”八個大字。接著,主辦方代表所有與會的媒體,把那張在門口留下所有到場記者簽名的《回來》大海報贈送給阿哲以示紀念,同時也向從南京、杭州等外地趕來的記者表示了感謝。 隨后,由上海聲像出版社社長胡戰(zhàn)英先生贈送給阿哲一個水晶球。胡戰(zhàn)英說;“張信哲是我們上海聲像永遠的朋友,這世界上最透明的物質(zhì)——水晶球,最能代表我們真誠的心意! 為了感謝歌迷的支持,主辦方特地安排歌迷代表上臺獻花、送禮物并發(fā)言。一個還戴著紅領(lǐng)巾的小姑娘手捧鮮花和禮物走上主席臺,她的發(fā)言只有一句話:“愿阿哲哥哥唱片銷量早日突破千萬大關(guān)!”臺下掌聲雷動,阿哲更是開心不已。 另一位歌迷代表的發(fā)言更是令阿哲眉開眼笑,她顯然經(jīng)過長期細致準備,背誦了一篇自己寫給阿哲的抒情散文詩,用詞之精美、結(jié)構(gòu)之合理、表情之豐富、背誦之流利,不得不令人佩服其用心良苦。 自始至終,阿哲只一個勁兒地笑,好像只會說“謝謝”兩個字?磥恚⒄軙r時只想著為歌迷獻出好歌,卻不曾考慮過歌迷會給他如此之大的回報,這樣激動人心的場面讓阿哲似乎有些受寵若驚了。 終于等到答記者問的時候了,眾記者們也打響了爭奪話筒的“戰(zhàn)爭”。 有記者問新專輯為何花了18個月之久的時間才得以推出。阿哲解釋說,一方面是唱片簽約問題耽誤了一些時間,另一方面是這次力求把專輯中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符都做到最好,慢工出細活。 有記者問阿哲是否有意到內(nèi)地做巡回演出,阿哲說自己有這個意向,不過此事正在洽談中,估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以成行。 有記者問阿哲與闊別8年之久的黃韻玲再度合作有何感受。阿哲稱“這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因為黃韻玲從阿哲剛剛?cè)氲谰烷_始幫他,帶他作宣傳,還與他合唱了第一首歌《你是唯一》,這次再度合作,黃韻玲又把電子樂引入了阿哲的專輯中,可說是一次重大轉(zhuǎn)折,讓阿哲再次踏上了征途,所以說黃韻玲是阿哲音樂路上最大的恩人也不為過。當然,兩人的友誼早已根深蒂固了。 有記者對阿哲的短發(fā)提出疑問,阿哲告訴大家說這也是經(jīng)過反復(fù)設(shè)計最終選定的最短發(fā)型。除了當兵時期,近幾年來這是頭發(fā)最短的時候了,這樣很清爽、舒適,也是為了配合新專輯的都市音樂節(jié)奏感強而狠下決心剪短的。 有記者問阿哲到底擁有多少歌迷,而這么多歌迷是否會影響到他交女朋友。這個問題剛一出口,阿哲不禁哈哈大笑。連忙稱歌迷不會影響自己談戀愛,至于到底有多少歌迷,實在無法統(tǒng)計,因為每天都有新歌迷加人哲迷會,光日本自發(fā)組成的哲迷會就有400多人。當然,歌迷最多的還是在內(nèi)地。 阿哲稱自己今年的一大心愿就是把內(nèi)地的阿哲迷們組織起來,加以管理,多多交流。 記者問的最后一個問題是,在新專輯問世前的18個月阿哲做了哪幾件大事,其中記憶猶新的是哪一件。阿哲坦言,這18個月一是談合約,二是制作唱片,三是去年在上海和北京舉辦演唱會。最難忘的是最后一件事,因為這是阿哲首次在內(nèi)地開演唱會,他終于親眼見識到了內(nèi)地歌迷的瘋狂。 主持人在宣布新聞發(fā)布會結(jié)束之前,又重申了請大家不要購買盜版和仿真版,因為“支持正版,也就是支持張信哲!” 下午5時整,《回來》新聞發(fā)布會圓滿結(jié)束,張信哲在主辦方的層層保護下離開會議廳。眾記者也匆匆收拾裝備,進駐一墻之隔的另一個會議廳,參加《寶蓮燈》的新聞發(fā)布會。 《寶蓮燈》是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投資1200萬元人民幣制作的一部動畫巨片,這也是國內(nèi)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一部動畫片。為了把《寶蓮燈》打入到國際市場,制作者曾做過精心策劃。首先,他們誠邀姜文、寧靜、陳佩斯、馬羚等當今國內(nèi)影視界當紅“大腕”為劇中人物配音。 邀請大牌歌星為卡通片配唱插曲,這在好萊塢早已不是新鮮事了。但在中國,這樣成功結(jié)合的例子幾乎為零。今年,由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投資制作的動畫巨片《寶蓮燈》卻突破此項空白,盛邀兩岸三地歌壇巨星劉歡、李玫和張信哲,齊心點亮《寶蓮燈》。 單說幾位歌星演唱的主題歌,就可謂聲情并茂,無可挑剔。但情歌《愛就一個字》似乎與《寶蓮燈》故事的主題相差萬里。然而阿哲在會上解釋說:“我的這個‘愛’是博愛,不是說愛情,更多的是母子之間的親情和朋友之間的友情! 7、京城大爆棚 1999年8月1日,依然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但對于喜歡張信哲的北京歌迷來說,這一天是他們的節(jié)日。 眾所周知,北京與上海一北一南,代表著中國兩大文化流派。也許正是緣于此,兩地的歌迷群體也體現(xiàn)出各自不同的“狂熱”風格。北方人粗擴、奔放,尤其顯得分外外在,往往情不自禁;蛟S是阿哲沒有認識到這種地域文化上的差異,此番來京為《回來》作宣傳,差點捅了“大亂子”。 8月1日上午10時30分.張信哲在北京中國大飯店三層會議室舉行最新專輯《回來》的記者招待會。記者會的氣氛始終是輕松和諧的。 席間,張信哲談了很多他對新專輯的感受,從他的談吐言語中,可以深深體會到阿哲對音樂的熱情和自信。 然而,阿哲是一個不失幽默感的人,風趣的言辭時常把在座的記者逗得開懷大笑,讓眾記者們第一次感受到阿哲清逸文雅之外的另一面。 阿哲向記者們解釋了他為《寶蓮燈》主唱的插曲《愛就一個字》為何沒收錄在新專輯里的原因。他說,主要是時間問題,《寶蓮燈》比他的新專輯發(fā)行稍早一些,這并不是指影片的公映,而是影片中的音樂專輯單獨發(fā)行,所以只好割愛了。 有記者問阿哲,新專輯的包裝風格很日本化,是否有打算要開拓日本市場。阿哲肯定了這一說法。因為他與SONY續(xù)約后,公司試圖幫他開拓更多的國際市場。 最后,阿哲簡短地總結(jié)了一下自己出道十年來的變化:“我的性格基本沒變,只是生活方式隨著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有了些改變,但我休閑的習慣沒有改變。……唱情歌是我永遠的主打,這不會改變……” 時間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匆匆流逝,很快到了阿哲午飯的時間,記者會在工作人員的道歉聲中戛然而止。 “險情”出現(xiàn)在下午的歌迷見面會上。 1999年8月1日下午2時整,阿哲在北京豐聯(lián)廣場舉行CD簽名會。為了防止現(xiàn)場過于混亂,主辦方只發(fā)了400張可參加該次活動的卡片,并要求簽名者必須持張信哲新專輯的CD發(fā)票(每張CD預(yù)計65元) 方可入場,但當天逾千人的歌迷還是將豐聯(lián)廣場圍了個水泄不通。鑒于此種情況,主辦方迫不得已臨時決定,讓幾個保安人員將張信哲圍在一個小圈子里,一次只允許5個人入場簽名。即便如此,在放進第一輪的5個人之后,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還是無法控制此時人如潮水的局面,如果再繼續(xù)下去,無疑會有歌迷彼此擠傷的危險。經(jīng)各方面協(xié)商后,主辦方通告現(xiàn)場歌迷,張信哲現(xiàn)場簽名臨時取消,歌迷們可以把所有要簽的專輯封面交到專人手里,張信哲回酒店簽完名后再交還歌迷,而此時張信哲本人已經(jīng)從地下的停車場匆匆離去。 事后,許多歌迷紛紛致信京城一家媒體,對沒能親眼目睹心中偶像的風來表示萬分的遺憾,并讓記者轉(zhuǎn)問阿哲何時再來北京與歌迷相聚。為此。這家媒體的記者輾轉(zhuǎn)找到正在臺灣召開自己古董展示會的阿哲并向他轉(zhuǎn)達了歌迷對他的問侯和請求,而阿哲的第一反應(yīng)居然是:“為了大家的安全,我不想再去京了! 據(jù)阿哲介紹,去年在上海就發(fā)生過類似于8月1日在北京的“險情”,所以這次他一直在與公司商討是否要搞這次簽售,但公司方面認為,阿哲巳經(jīng)整整18個月沒有推出新歌了,而這期間又有許多實力的新人涌現(xiàn),所以估計現(xiàn)場的情況不會太過瘋狂。但沒曾想久違的歌迷對待阿哲依然是“愛如潮水”。阿哲事后說:“我很感謝他們對我的這份鍥而不舍的支持,但像那天那樣的局面又絕對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大家很辛苦地從四面八方趕來,希望見到我,我也非常希望能見到大家,但就因為你們過于混亂,令我們好好的一個見面會最終不歡而散。公司本來安排今年10月再到內(nèi)地宣傳,就是因為發(fā)生了去年和今年的兩件不愉快的事,才導(dǎo)致取消了北京和上海的宣傳,這也導(dǎo)致我和你們又少了一次見面的機會! 之后,阿哲囑咐記者一定要轉(zhuǎn)告歌迷: 如果下次還有這樣的機會,希望大家一定要保持適度的冷靜,過度的瘋狂只會引致他與大家的距離越拉越遠。阿哲還對這次活動給大家?guī)淼牟粷M意表示歉意。 最后,阿哲親自手書了一封給北京歌迷的致歉信,借這家媒體的一角,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致歉信全文如下: TO北京的朋友們: 很遺憾北京的簽名會因人潮擁擠引起現(xiàn)場秩序失控而臨時取消,藉此向愛護我的歌迷朋友說聲抱歉,并感謝歌迷朋友的諒解。希望很快在安全及有秩序的情況之下再次與大家相見北京。謝謝。 張信哲 8、情哥不放電 在港臺歌手中“哈日風”愈吹愈盛,歌手赴日本拍攝MTV的例子也就愈來愈多。近來黨娜與張信哲都不約而同跑去日本取景拍攝MTV。從未去過日本的張信哲,這回隨著造型師鄭健國一起到涉谷、青山等地瘋狂刷卡購物,還順便拍攝MTV素材帶。在日本又買又吃的阿哲,回到臺灣,人胖了一圈,他意猶未盡地說:“拉面我—口氣都可以吃兩碗! 一年半沒發(fā)唱片的張信哲,為了呈現(xiàn)出不同的視覺,和工作人員一起到日本采購、取景。工作人員一聽阿哲從未去過日本,都驚訝地看著他,送他一句:“小土包!惫浣趾苡薪(jīng)驗的鄭健國,帶著阿哲到日本采買,兩人為了血拼方便。都穿得很糟遢,行走在高級名牌服飾店林立的商品街,頻遭衛(wèi)生球眼,沒想到兩人最后提著大包小包,反成為路人注目的大財主。 赴日本拍MTV,張信哲一抵達日本,看到滿街都是曬得又黑又干、畫熒光眼影和唇膏的日本女生,調(diào)皮的張信哲還幫這些日本女孩取個“烤肉妹”的綽號。從張信哲對女孩品頭論足時的語氣,新力唱片了解到,張信哲喜歡的女孩,一要長發(fā)飄逸、二要臉孔姣美、三要身材高,因此,拍攝MTV時,通過日本一家經(jīng)紀公司找來符合以上三個條件的日本女模特兒。果然,張信哲一看到長發(fā)飄飄的日本模特兒,眼睛馬上一亮。拍戲時,雖然張信哲不懂日語,女孩的英文也不太流利,兩人通過翻譯及“眉目傳情”,拍起戲來,倒也真的像一對甜蜜的戀人。拍攝過程中,女孩很自然用長發(fā)掃阿哲的臉,阿哲枕在女孩的腿上,還有一幕更親密,張信哲還幫女孩按摩腳踝。也許是投緣吧,這樣高難度的親密動作,兩人的表演都很入戲,一次就OK。 《回來》的MTV殺青,日本女孩和張信哲彼此都留下好印象。女孩還告訴阿哲,如果行程排得來,她將飛赴新加坡為張信哲的亞洲個人演唱會打氣。 張信哲每回拍攝都和美女搭檔,這回新歌也不例外。和張信哲一起拍攝MTV的兩位美女,一位是前面提到的日本名模SASA-KICHIHARU,另一位是臺灣名模盂廣美。美女當前,張信哲卻很無奈,他說:“前者溝通不良,后者身高太高,都擦不出火花! SASAKICHIHARU是日本“資生堂”化妝品的模特兒,長相甜美的她身價不低,她和張信哲相處的時間也特別“昂貴”。張信哲說,在導(dǎo)演安排下,他和SASAKI其實也有些“激情戲”,例如兩人打來打去,及他幫SASA-KI捏腳的動作。不過,SASAKI不會說英文,他們溝通往往要請翻譯出面。SASAKI很喜歡聽張信哲的歌,還說要去看他的演唱會。 有人打趣說,是不是日本女模特對阿哲有好感。阿哲笑答:“即使要發(fā)展,我也得先去學(xué)日文吧?” 孟廣美是張信哲在基督書院的學(xué)妹,張信哲對她以前的印象就是“高人一等”。兩人對戲時,阿哲站在身高178公分的學(xué)妹面前有些尷尬,還好導(dǎo)演很體貼,讓男女主角“老是沒碰到面”。 首次在張信哲MTV中扮女主角的孟廣美,再看到阿哲時,直說阿哲完全沒變,還是像讀書時那般靦腆、害羞;阿哲則盛贊孟廣美演技出眾,已經(jīng)是個國際紅星了。 記者:能談?wù)勀谌毡九臄zMTV時的趣聞嗎? 阿哲:這是我第一次去日本。這次MTV中,我扮演一個去日本留學(xué)的學(xué)生,為求效果逼真,我們真的租了一間留學(xué)生宿舍拍攝,好貴,宿舍很破舊,但也要一萬多人民幣一個月。我們請了當?shù)氐膶W(xué)生做臨時演員,他們很配合,每天都拍到很晚才回家,給他們錢也不要,讓我覺得他們很有禮貌,也很有人情味。我以前看到好多日本的東西,給我的感覺是很高科技,包裝也很冷色調(diào),缺乏人情味,但這次日本人給我的印象卻是人情味蠻濃的。他們知道來拍MTV的是臺灣的大明星后,都很入戲,也很幫助。(說完低下頭偷笑,露出一臉的羞澀靦腆,很可愛。) 記者:您這張專輯除MTV在日本拍攝之外,整張專輯的包裝也很日本化,是否打算開拓日本市場? 阿哲:我和SONY續(xù)約以后,公司會幫我開拓更多的國際市場,這是公司下一步的計劃。我這次去日本有一個意外的收獲是發(fā)現(xiàn)日本有一個我的歌迷會,全是歌迷自發(fā)成立的,已經(jīng)入會的有300多人,讓我很驚喜。趁著這次去日本的機會,我特別舉行了一個歌友見面會,他們從全國各地趕來東京看我、,令我很高興。這張新專輯會在日本發(fā)行。 。ㄍ辏 坐擁書城掃描校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