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瓊·佩斯(Saint-John Perse,1887.05.31 - 1975.09.20)為筆名,原名阿列克西·圣-萊熱·萊熱(Alexis Saint-Léger Léger),法國詩人,外交官。于1916至1921年在北京法國使館任職,其間寫出長詩《阿納巴斯》,經翻譯后引起國際文壇的矚目。1940年移居美國。1960年眾望所歸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圣-瓊·佩斯,原名阿列克西·圣-萊熱·萊熱,1887年出生于法屬西印度群島瓜德羅普群島潘-達-畢特海港附近的一個小島上。他父母均屬于克里奧爾貴族階層,是數代之前移居安底列斯群島的法國僑民的后裔。家族世代經營種植園。佩斯的童年時代即在該島上度過。在這里,佩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八歲便享用天文望遠鏡、游艇和乘騎。航行和馬術后來成為他終身持續(xù)不衰的愛好。望遠鏡對佩斯更具有某種象征意義,它培養(yǎng)了佩斯對于遠方的事物的強烈愛好,也啟示了他對于遠征和探險的渴望,這一份童年的愛好對于他將來從事文字和外交生涯所需的遠見卓識也并非毫無意義。1896年至1899年,佩斯就讀于潘-達-畢特中學,熱愛數學和植物學,課余喜歡觀測天象,也經常在島上縱馬馳騁或泛舟海上,知識逐漸擴大到海洋、自然和哲學。
童年生活的經驗成為佩斯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佩斯的全部作品都來自這個背景,他從未停止反映得自這一經驗的雄渾、莊嚴、新奇的最早印象。
《遠征》單行本于1924年問世,但讀者仍很少,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少數讀者當中卻有幾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里爾克、霍夫曼斯塔爾、艾略特等。這表明佩斯在詩人群中已經獲得相當的承認。1930年艾略特將這部詩譯成了英文,但也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它對英美詩歌產生重要影響還要等到20年以后。在法國境內,其時正是超現實主義運動方興未艾的時候,佩斯再一次被冷落了。
此后佩斯忙于外交事務,在長達20年的時間中沒有發(fā)表新作。1940年佩斯出奔美國,1942年發(fā)表新作《流亡》。此后新作不斷問世,這才進入其詩人生涯最輝煌的時期。
在法國境內第一次對佩斯表示集體敬意的行為則要推遲至1950年。是年法國《七星叢書》出版了圣-瓊·佩斯專輯。專輯的撰稿人包括一些當時最有名的作家和詩人:紀德、克洛岱爾、布勒東、勒奈、斯彭德、麥克里許等。他們喚起人們注意這位在法國被稱為“偉大的缺席者”的作家。此后,佩斯的聲譽開始穩(wěn)定地上升,終于在1960年眾望所歸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在本世紀最杰出的詩人當中,佩斯無疑是最令人困惑的一位,讀者先前的文學經驗絲毫沒有難備接納佩斯橫空出世的詩篇。佩斯詩歌的來源是比一切現存的文學更為古老的事物,他從其漫游世界的經歷中,從其所熟悉的航海術和馬術中,他在其中度過童年的熱帶海島風光中,擷取珍奇的事物和閃光的意象。他周游全世界以尋求俘獲物。他閱讀他所目睹不到的東西,來完成他漫游時所獲得的,同時把別人的經驗吸收為他自己的。他對存在的細節(jié)與人類各種事務具有一種非凡的熱望,他如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地質學家、昆蟲學家一樣熟悉各種自然界事物。佩斯把所有這些珍貴的事物收集進他的詩篇,并記錄種種令人感動的人類情緒,從卑瑣動搖的世界把它們提出來,重新鑲上并飾以寶石,以形成豐盈的收獲:人類的想象力最終完成了輝煌的偉業(yè),形成一部偉大的、令人驚嘆的史詩。
佩斯的每一詩行直截地給予閱讀者一種令人嘆為觀止的新奇感受,而這種為奇跡所傾倒的美妙的情感將自始至終伴隨著閱讀的全過程。這些詩句在細節(jié)上是那樣驚人的清晰、明朗、精確、堅定和穩(wěn)固而又簡潔勻稱地支撐著整個詩的結構。局部的奇跡在這里只是整個詩章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微妙地承擔著其獨特的作用。每一個片斷都足以炫人耳目,而整體是驚心動魄的莊嚴和宏偉。還有什么比這更大的奇跡呢? 奇珍異寶、珍貴的閃光、輝煌的韻律在他的筆端仿佛是無窮無盡的,足供他任意驅遣,綿綿不盡的詩句宛若天風海濤,橫空出世,無跡可循。語言的魔術在佩斯這里抵達了它的極致。他的語言在滔滔雄辯和不盡的禮贊中,一不留心變成了他所禮贊和傾訴的對象本身。在敘述一支軍隊在沙漠戈壁中的偉大進軍時,他的詩句自然具備了軍隊行進的節(jié)奏、青銅的閃光和馬匹的嘶鳴,首領宏偉的氣魄和昂揚的姿態(tài);在向大海敬禮時,他的詩句變成了大海的呼吸,浪濤的運動,染上了海水的顏色,放射出燈塔轉動的光芒;在寫到雪時,它一變而為綿綿不絕的低訴和叮嚀,在寫到雨時,它就發(fā)出雨水的淚光,而當一場大風刮起時,它就獲得了它創(chuàng)造和毀滅的全部力量,把一切席卷而去……